依史书记载:诸葛亮应该未曾到过保山,因此这些诸葛堰应是诸葛亮在南中地区兴修水利工程,重视农业政策下的产物。经过努力和宣导,这些原本生活在山林、靠打猎生活的少数民族,逐渐离开山村,迁徙到平地来,建立城邑村落,从事农业生产,社会组织结构日趋稳定,生活上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诸葛亮也非常重视南中地区的手工业及商业。他设置盐铁官,以公家立场管理盐井和矿山的生产;永昌郡的特产樟华布,大量地输向成都;铜、锡、黄金、栏杆细布等特产开始有计划地开发;尤其是张嶷大力改善南中地区的运输系统后,蜀中和南中的商旅来往大量增加,对南中的经济发展影响甚大。
在云南昭通孟孝琚碑附近的墓中,曾出土蜀国特有的货币直百五铢,可看出蜀汉内地与南中地区经济来往的密切关系。
云南地区直到今天,仍有不少民族亲切地尊称诸葛亮为孔明老爹;佤族人传说诸葛亮教他们的祖先盖房子、编竹箩,连种稻的技术也是诸葛亮所带来的。
刘禹锡在《嘉话录》中,记载诸葛亮南征时,曾在越郡种过蔓菁,以为军队食物,后人称之为诸葛菜.
当然有些都是牵强附会的传说,但无庸置疑的是,诸葛亮在南中地区所进行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交通不方便,地势险恶,加上部落式的组合,对外资讯几乎完全控制在酋长和长老之手,这是南中地区叛乱不断、各部族容易据地为王最主要的原因。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努力将这些部落的战士,有计划地并入官方的行政体系,这便是所谓部曲制度的建立。
部曲原本是汉王朝的一种军制,到东汉后期,却成了地方豪族的半私人部队,平常耕种,战时则接受征调服役。
诸葛亮首先将南中地区最骁勇的战士编为军队,号为飞军,再连同其家人一万多户全部迁到蜀中,分别驻扎各地。这支由夷人组成的部队,日后成为蜀汉的精锐军团之一。
如前所述,其余较弱的战士,分派结焦、雍、娄、爨、孟、量、李等大姓作部曲,平时生产,战时当兵,并鼓励大户用钱收买少数部落的战士,将各部落重行组合,混合汉人部队,称为夷汉部曲.
这个制度,满足了南中地区大户的政治欲望和经济利益,使他们和蜀汉朝廷维持较好的关系,成为南中地区安定的支柱。如果再有部落发生叛变,降都督及各郡太守便可组织这些大户和其夷汉部曲的武力,进行平服叛乱的工作。
在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霍承嗣的古墓中,有一幅壁画。第一排的武士有13人,皆为汉族装束,手持环首铁刀,第二、三排的武士,头上有挽NF7D9,是所谓天菩萨的发型,身着披毡,为夷人装束,共有27人,这便是夷汉部曲的组织情况。虽是东晋时所留下的,但相信这仍和诸葛亮的夷汉部曲有关。
夷汉部曲不但融合汉人和夷人的组织,改善民族间的感情,同时对南中地区社会制度的组织强化,也有直接的关系。
诸葛亮的南中和抚政策,的确使夷人和汉人的关系有很大的改善,即使到近代,诸葛亮的故事,仍在这些地区广泛流传着。南中地区的人们经常将铜鼓称为诸葛鼓,反应出他们祖先对诸葛亮的尊敬和怀念。
据说在民国初年,僳僳族中还出现如此的传闻。西方的传教士为了宣扬基督教,刻意要大家放弃对诸葛亮的崇拜,于是编出如下的神话:上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诸葛亮,二儿子叫耶稣,过去是大儿子管事,现在时代变了,一切要由耶稣接管了。
这个传闻,也代表诸葛亮在南中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地位。
不过,平心而论,诸葛亮南中政策的真正成果,并不如他心中想作的一样伟大。
或许诸葛亮和少数重要官吏,有心好好治理南中,而真正负责执行的行政官僚,却不是都能消化诸葛亮的治事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蜀汉朝廷对南中民族的剥削也跟着加重了。
《华阳国志》记载,南中地区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不断运往蜀中,以为军国之用。因此,直接受到剥削的少数民族,不得不起来反抗,越郡太守龚禄被杀事件,便是因此而起。
其实,蜀汉的官员们对南中的夷人,一直都没有好印象。大学土谯周曾公然指出:
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逼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怨怨,此患国之人也。
可见蜀汉官员,即使在诸葛亮平服南中、大力进行和抚政策后,对南中的夷人,仍抱有强烈的不满及鄙视。
正因为如此,诸葛亮对南夷民族之爱心,无法完全发挥心悦诚服的效果。诸葛亮回成都不久,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李恢等人亲自征讨,诱以利害,才使骚动事件缓和下来。、兴古郡也时有反叛,降都督马忠亲往征讨。越郡的叛乱更形严重,最后不得不任命张嶷为越太守,才逐渐平抚下来。《三国志》上称经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指的应只是大型的叛乱不再发生而已。
不过,诸葛亮的确彻底改革了汉民族刑威夷人的传统边疆策略,承认南中夷人的生存权,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习俗。数千年来,能够获得夷人永不停止的尊敬和怀念,诸葛亮应算是千古惟一的伟人。
尽管诸葛亮的审时度势,德威服人的政策由于其同僚或下属的不能全部认同,自觉实施,因而在不同程度上被打了折扣,然而在中华各民族关系史上,毕竟是光辉的一页。若是说,诸葛亮以此智谋对付敌国时,还仅仅是智谋而已,那么在对待少数族时,就是一种智慧了:它立意更高远,目标更伟大,并且与爱心相伴随。
7.教法合一,严而不苛
把教育感化和强制惩罚统一起来,以教化为主,以惩罚为辅。对人民不施行教化,若一出差错就惩罚,则是不教而诛,如此反使矛盾激化,失去民心。
教化与惩罚,事实上是一对矛盾,它们对立而又统一,相反而又相成。诸葛亮以自己的智慧出色地把握了它们的辩证关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面对蜀中长期的弛世,特权横行,国家权力不被尊重,诸葛亮采取严刑峻法,抑制官僚、豪强,以确保弱势百姓的权益,因此在他治理的那段期间,蜀汉政治上的清平,为当世之冠。
为了贯彻其执政精神,诸葛亮依法行事,不避权贵,不徇私情。刘备的养子刘封,便以违反军机,在诸葛亮的坚持下,被刘备处以死刑。而更有名的是李严和廖立的案例。这在前面已经提及,此处不再详叙。
我们再举向朗一例。
向朗曾是诸葛亮非常器重的助理人才,并以他为丞相府长史,诸葛亮南征时,留他代理丞相,统理后方军援事宜。北伐时,向朗为监军,但马谡由街亭私自撤守,向朗因为一向很欣赏青年才俊马谡,故意掩饰其罪行。诸葛亮认为他以私害公,也不留情面,当场罢除其官职,直到返回成都后,再将他调任为位高权轻的光禄勋。
由此可见,诸葛亮执法相当严厉,不管任何人,只要犯法者一定惩处,绝不通融。特别对拥有权势的高官,更是大家关注的对象,绝对轻忽不得。
但诸葛亮执法严而不苛,他不赞成连坐,认为个人的错误行为,绝不影响其有才干的后人。
李严被免官,但其儿子李丰仍为江州督军,日后更升为朱提太守,一点也不受影响。
向朗被免职,但其侄儿向宠,反而得到破格提拔,在蜀汉国防体系里,承担重要的职责。
诸葛亮虽力行明法,却严厉反对滥刑,他非常小心地选择忠直廉平的官吏来主管狱政工作,反对给予官吏可凭个人主观喜好专持生杀之威,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戮无辜.他一再自我要求,也要求重要官员,决狱行刑绝对要慎重,切勿乱世用重典.滥用刑罚,并不能劝人向善。晋朝习凿齿在评论中指出:
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诸葛亮是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
诸葛亮遗留的文集中,也公然宣称他的法治观念,认为自己是承续商鞅、韩非以及西汉大政治家董仲舒的精神,主张法、礼并用,威、德并举,并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他批评商鞅长于理法,却不可以从教化,是最大的不足。他反对不教而杀,取长补短,把行法和教化共实施。因此,有关国家和军队的法律例令,他总是三令五申,让大家彻底了解,并加以警戒,不要违犯。
他制定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章条,具体指出什么是该作的,什么是不能作的,其目的在于使一切制度化,不须特别的努力,大家也能遵从,这样,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法治精神才能真正的发挥。
诸葛亮的努力,的确发挥了移风易俗的功效。蜀汉不少重要官员,都能领会并执行诸葛亮的法治精神,《三国志》上记载:扬武将军邓芝赏罚明断,善恤卒伍;降都督张翼持法严;督军从事杨戏职典刑狱,论法决疑,号为平当;太守马忠甚有威惠.
数十年的积弊,竟在最短期间内,获得改善,这是千年少见的奇迹。就算如陈寿所言,诸葛亮对战场的应变较弱,但只算他的治蜀成绩,诸葛亮的伟大,已是无可比拟的了。
诸葛亮法礼并用,事实上是他的儒法相融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他对于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的认识的具体体现。
8.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富国必须先富民,富民就要从心底真正关心农民,不可以挂在嘴上,而且要确保农民有安稳的生活和生存空间,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这实际上基于对国与民的辩证关系的深刻认知,同样是一种智慧。
处于乱世的经营,仍不免较关心自己势力的扩张,口头上固然会挂着为国爱民,但真正关心民间生活的领导者并不多。在汉末群雄中,最懂得关怀人民生活,深知其中疾苦的,大概只有曹操和刘备了。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相信是曹操有感而发的。
江南一向富庶,孙氏政权颇得地利人和,较无民生问题。中原战乱连年,民生痛苦不堪,曹操能顺利击败势力大他10倍的袁绍,懂得体察民心,便是获得当地人民支持的最主要原因。
西蜀地区固然可远避中原战乱,但原先统治该地区的刘焉父子,只懂得增加赋敛,放纵豪强官吏侵暴旧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
刘备能顺利夺取益州,主要原因也在于此:……有志之士,欲得明主以统治之.
因此,诸葛亮接掌益州政治工作时,对这方面特别的用心。
作为复兴基地,最重要是国力的增强,这样才能不间断刘备在前线上的军事需要。但诸葛亮深深了解,光靠课税敛赋是不可能使国家真正有钱的,富国必须先富民,有效地藏富于民是绝对必要的手段。古代中国以农为主,因此要积极改革益州的国计民生,必须利用当地优异的自然条件,以务农殖谷的政策,来广开财源。人民有钱,政府才有不断能够课税的财源;像刘焉父子的作法,不过是在杀鸡取卵罢了。
要贯彻其政策,对处于弱势的农民,必须给予有效的保护。诸葛亮确定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的方针,下令各级政府必须打从心底真正关心农民,不可以挂在嘴上,只成为美丽的口号而已。他要求蜀汉行政官员,编组军队和征用民间劳役时,绝不可占用农民播种和收割的时节,更要减轻赋税,抑制豪强并吞农民,以确实保护农民有安稳的生活和生存空间。
《三国志 后主传》中,记载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主要政策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保持长期的和平,让人民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即使战争时,也要充分利用空隙时间,休士劝农,分兵顿田,实施兵农合一制,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和曹操相同,诸葛亮非常重视屯田政策,尤其是前线地区的汉中,更是主要的屯田据点。屯田不但可以使驻军有事情做,搞好军民间的关系,并且可以解决粮食问题。继承魏延之后出任汉中太守的吕义,更有计划地招募当地游民参与屯田,不但解决不少社会问题,并且也使国家的生产力获得大量提升。《三国志 吕义传》记载。吕义为汉中太守时,兼领督农(主管屯田),供继军粮,建立了不少的功劳。
诸葛亮的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政策,固然是一种大智,更是一种大爱:对普通百姓的深爱。大爱基础上的大智,才能愈发发挥出其巨大作用。
9.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国之强盛,在于民也;民之兴亡,发展生产为关键也。其实,这是诸葛亮关于国
与民之思想的继续与发展。此篇与前篇中所表现出来的诸葛亮的思想,也都是他依人立胜的军事智谋的化用。
早年成都平原,在李冰的刻意经营下,完成千古的大工程--都江堰。不但是当时最大的水利灌溉网,也是益州农民的生活命脉。诸葛亮对都江堰极为重视,他设置专门的堰官,负责保养、整修及管理,并有1800多名壮丁常驻在堰区中,以使都江堰永远维持最佳状况,提高灌溉能力,在蜀中农业生产上,能发挥最大的功用。
当然新增的水利设施也不少,现在成都市西北郊的柏河上,有一条九里多的长堤,名叫诸葛堤.传说便是诸葛亮为了防止洪水冲坏低洼地区农作物,特别组织人员修建的。目前成都仍流传着诸葛亮亲自率民修堤的故事。
盐和铁一直都是益州的特产,也是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东汉时期曾废止盐铁经营禁令,把它交给民间经营,结果地方官吏勾结豪强,掌握盐铁的经营权,哄抬价格,不但造成民生困难,也减少了国家收入。
刘备定益州后,在诸葛亮建议下,重新设立盐铁公营机构--司盐校尉(第一任是王连)及司金中郎将(第一任为张裔),负责管理盐铁的生产和农具、兵器等的制造,不准豪强或官商勾结,私占国家资源。
蜀中的煮盐业,在汉王朝时已经很发达了,出产的盐属于井盐,在临邛、广都、什邡等地都有盐井,蜀地居民也熟练于煮盐的技术。有些地方已懂得使用火井(天然气)来煮盐。
据张华的《博物志》记载,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诸葛丞相曾亲往视之,后火转盛热,以盆盖井上,煮盐得盐.
《诸葛亮集故事》卷五,也记载蜀国有盐井十四口。这些记载有部分属地方传说,不尽符合史实,但诸葛亮对火井技术一直相当重视和关心,并努力推广一事,应可确认。
从成都市郊汉幕出土的盐井画像砖图像,可以看出当时井盐的生产情形。盐井一般都在山里,井上搭建相当高的架子,井架上滑车。工人站在架上,利用滑车上的吊桶提取井水,然后用枧筒把井水引入盐锅里去煮,煮掉水分,剩下来的便是井盐了。
蜀中有个叫作仁寿的山区,蕴藏大量铁矿,故有铁山之称。诸葛亮利用它来铸造兵器和农器,即历史上记载采金牛山铁铸剑的故事。诸葛亮最重视技术的改良,益州人蒲元,是炼钢高手,以熔金造器,特异常法著名,诸葛亮提拔他为蜀汉官吏,以全面提升蜀汉兵器的品质。
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打制兵器时,发现水质不合乎淬火的要求,还派专人到成都取水。他炼出三千把钢刀,为试其锋利,用竹筒装满铁珠,再以刀砍之,竹断珠裂,时人无不大感惊讶,称之为神刀.
当然,铸铁的另一大功能,是农器的改良,使土地能作较高度开发,对生产力的提升帮助很大。
蜀锦也是蜀中地区的特色,锦文分明,绮丽多采,非常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