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么多王朝晚期为什么改革失败,就是因为土地问题、权贵财阀犯罪问题、经济问题这三个问题同时推动,同时要一劳永逸搞一刀切都给治好,但结果是三件事都没能解决,王朝自己把自己给搞垮了。
所以明朝中后期张居正搞的一些改革,之所以能有一定的效果,其实就是放弃了一些经济原则,换取政治上腾挪的时间,从而为日后回过头来解决问题创造机会。
但是没等到张居正继续推行改革,结果就给逼死了,明王朝也就错过了最后一次续命的机会。
其帝国现在虽然要比明帝国好得多,但也不是万事大吉,经济上的让步是必要措施,但不是无限制的让步,等到土地问题基本解决,才能动经济问题。
现在刑事问题刚刚解决,土地问题还在推动,然后立马继续推动经济问题解决,这是要出大问题的。
周启之所以不合适做守业之君,就在于周启是帝王心性,他处理问题的方式趋向于极端和一刀切,想着把问题尽快解决。但问题是历史问题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需要时间去酝酿和化解。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而相对公平的前提是国家和社会的平稳,如果国家和社会丧失了稳定,再好的公平也是空谈。
所以许平丞这件事上,既不能采取过激的严厉措施,刺激到勋贵和财阀阶层,为日后治理经济案件增加阻力,同时也不能轻饶许平丞,引发恶劣示范效应,让朝廷的经济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当前朝廷未到彻底根治经济犯罪的时机,沈某不建议采取严厉措施,以免让财阀、权贵人人自危,造成朝廷被动。”
“但若是从宽发落,也势必会让天下偷税漏税之人心存侥幸,不足以震慑。”周启反驳。
“这得看今后,朝廷从宽发落,是刑事上从宽,经济处罚仍可以从重处罚。同时可借许平丞案为契机,给天下财阀、权贵一个收手的缓冲期,缓冲期内收手者既往不咎,缓冲期后开始逐步收紧,同时朝廷可以开一个口子,给予自首的机会,凡自首者,只要不涉及刑案,罚款后,可以不判重刑。待等朝廷完全收紧政策,在进行严厉打击,阻力要小得多。”
沈云卿意在以许平丞案为契机,向天下发出明确信号,朝廷要开始进行经济犯罪层面的整治,和之前整治官僚一样,给予一个缓冲期,缓冲期内收手不在继续经济犯罪,可以不咎前罪。
缓冲期后分阶段收紧政策,打击经济犯罪,同时仍然给予自首者宽大处理,但仅仅是刑事判决的宽大,经济上仍然会重罚。
等到缓冲期和分段期结束,该收手的收手了,该自首和处理的一批处理了,剩下的死硬分子可以采取严厉措施进行打击。
打击经济犯罪的同时,朝廷要进一步向地方上开放一些可以转移到地方的民营工业生产,让那些资本进入工业,而工业征税的体系目前已经非常完善,以换取财阀、权贵妥协和放弃。
一旦他们进入了工业生产行业,就会受到全面税务监管,想逃税漏税也很困难。
周启、沈云卿辩论激烈,周启始终不同意从宽发落,但是杀了许平丞也是不行的,所以他说:
“母后,许平丞纵然被构陷,但此番涉案金额巨大,若是不重罚,恐难服众。”
“既然是海郡王要从轻发落,那就让海郡王说说,怎么个从轻发落既能震慑天下,还能从宽?”
女帝把球踢给沈云卿,无非是想要沈云卿捅周晟一刀。
“陛下,臣建议取消对许平丞的刑事追责,只对其进行罚款,以最高上限三倍非法所得为限处以巨额罚金。”
听到三倍罚款,在场众人无不吃惊,杨文炼的脸色都绿了,他说:
“那可是将近一千两百万贯啊!三十年前,可抵朝廷一年的开支。”
“既然要重罚,就有得有惩戒作用,否则无法起到震慑效果。而许平丞案罪不在许平丞,因此不应致死,同时涉案金额重大,虽是避税,但也有偷逃税款之嫌,可按偷逃税款二十万贯以上,处三倍非法所得罚金重罚。
其他涉案人员也按偷逃税款数额进行罚款,如此才能杀鸡儆猴,起到震慑效果。同时本王有失察职责,也应受过,本王自认一千万罚金,以明法度。”
听到自罚一千万,杨文炼突兀眼珠惊为天人。
此时大殿鸦雀无声,目光不约而同看着沈云卿。
女帝沉默了许久才说:
“海郡王真是舍得呀。”
“许平丞在臣眼皮底下避税,臣竟未察觉,臣也有失察之责,理应受罚。”
“郑王以为呢?”女帝问周启。
“儿臣以为,如此巨额罚金确实足以震慑不法之徒,甚至让他们倾家荡产,起到震慑作用。但是儿臣也认为,如此有花钱赎罪之嫌。”
其实周启这点说的很对,沈云卿的操作本质上就是花钱买赎罪,但这是目前惩治经济犯罪较为可行的措施,如果追加刑事责任,会不利于治理目前较为普遍的经济犯罪。
等到日后经济犯罪完成初步治理,再从严打击,追加刑事责任也不迟,而目前不具备这个操作空间。
“既然海郡王自担过责,朕也网开一面,但下不为例!”
“谢陛下开恩,臣感激不尽。”
“下不为例”四个字很重要,首先说明女帝这次让步不是心甘情愿,二是念在沈云卿这么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功劳,有苦劳的份上,给沈云卿一个面子。
所以这“下不为例”的主要不是针对沈云卿,而是其他人,向其他人传达一个明确信号,今后要朕给面子,除非你们有沈云卿的分量,否则休想让朕开恩。
于是女帝的面子无形中就以沈云卿为标准,设了一个门槛,其他人要想女帝给面子,至少得要和沈云卿差不多的门槛才行。
最后,从许平丞案这里开始就是一个分水岭,朝廷将开始逐步整治经济犯罪,今后查实犯罪者,至少就是许平丞这个处罚模式,给日后的办案立一个案例作为参考。
之后就许平丞案达成一直口径,对外只说许平丞被豹韬卫抓捕,是因为涉嫌与疑似濒国海寇不良商人往来,查实后并无实证,但“意外”查出许平丞巨额避税问题,经朝廷讨论,认为避税金额巨额,朝廷决定采取惩罚措施。
全部卷宗、口供和笔录都要重新来过,尤其是卷宗内容,在审理许平丞过程中豹韬卫全程没有提及密党案,只是就经济问题展开审问,但是最后的审案卷宗内有关于推定和密党有关的证据和论述,所以刑部接手之后需要重新写一份卷宗。
许平丞案到此暂告段落,但只是一个开始。
当天下午,沈云卿前往周晟官邸,就朝廷最终的处罚结果告知许石坦、徐宁二人,闻讯要罚款三倍非法所得,二人无不瞠目结舌。当听到是沈云卿给量的刑,二人更加吃惊。
“海郡王,您怎么能如此办事,三倍罚金可是我许家全部家财呀,这让我许家如何立足,这是要断我许家的命根啊。”
许宁给自己鸣不平,但沈云卿其实更不买账,他厉色说:
“你许家是罚了三倍罚金,但陛下当时要杀你儿人头,是三倍罚金重要,还是你儿的人头重要,更何况本王也罚了一千万贯,你让本王找谁说理去!
换做是其他人,三万四千五百多两白银、三百五十七万四千贯的巨款,就是十个脑袋也不够砍,都够得上抄家灭族,还得连累莱王。现在陛下网开一面,已经是最大的容忍,若非本王据理力争,许平丞的人头迟早要搬家。你还有脸说!”
“可这是要我许家倾家荡产啊!”许石坦道,他最无辜,侄子犯事,自己躺枪跟着倒霉。
“那总比人头落地,连累莱王强得多。”
沈云卿话音落下,周晟接过说:
“活着比什么都好,许家破财消灾,日后有海郡王扶持,早晚可以东山再起,但如果许平丞死了,再多的钱财也买不来人命。这件事,要怪也只怪许平丞贪财好色,险些酿成大祸。”
“可是……”
许宁还想说点什么,但是看着沈云卿的脸色和周晟的态度,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两位回去尽早准备钱款,沈某已经替你们想好了,要最大避免生意上的损失,尽可能用银两和黄金缴纳罚金,留足更多的铜钱,以方便生意上的周转,这样损失可以小一些。”
“但是银两黄金比铜钱贵得多,一旦没了银两和黄金,日后再想弄就麻烦了。”许石坦担心道,还是舍不得自己的贵金属。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生意还在,还怕没钱赚吗!”
沈云卿此时真想给许石坦、许宁二人一人两个巴掌,若果不是看在周晟的份上,不是他们比自己年长十几岁,这个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给他们一人一个巴掌,一点脑子也不动,只知道死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