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是穿越者,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
如王莽这种极可能是穿越者的前辈,最后没什么好结果。
而王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推动的政策水土不服,二十一世纪的政策指数,要在零世纪的社会形态指数上建立高楼大厦,根本是天方夜谭。
所以还得有符合时代背景的政策,同时不能激进改革,得要慢慢来。
沈云卿就从来没有指望过五年十年能把岐帝国的病给治好,到目前为止都快三十年,官僚问题还没解决,土地问题也没解决,资本问题也没根治,土地问题不解决,官僚和资本问题都解决不了。
这次推动开禁地方工业,就是土地问题的王炸,因为工业一旦落实到地方,一定会带来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的冲突,而朝廷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保护农民利益,但是不保护地主的利益。
因此谁也不会想到沈云卿二十年前就在谋划今天,所以二十年前对农民的保护,既没人想到是为了今天工业向地方开禁,制造工业资本和地主资本的矛盾,最后让工业资本去收拾掉地主资本,土地问题就会得到根本性扭转。
因为工业资本要发展,一定会反噬地主资本,这是工业发展当中必然的过程,无法避免。
工业发展要土地、要原料、要劳动力,而地主束缚了劳动力,垄断了土地和生产原料,坐地起价,这是工业资本谋取最大剩余价值所无法接受的,所以地主就阻碍了工业资本的发展,两者之间一定会有冲突。
而到时候朝廷就拉偏架,对地主资本采取不变措施,对工业资本进行扶持,甚至补贴。
同时为了防止地主资本向工业资本发展,这次的工业向地方开禁都是定向开放。
因为工业的资源配额现在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排队和等待。而依附户部、工部、吏部,乃至其他官僚的资本,都来自不同生产领域。
沈云卿完全可以单方面向非地主资本倾斜政策,同时也会对地主有条件开放。
但凡是要转型工业领域的地主,就只能保留一定数额的土地,多余土地可以用来换取朝廷的工业资源配额,如不放弃多数土地,就永远进不了工业的行业。
而受到倾斜的财阀本身即是商业和手工业资本,同时又有地主背景,当这些财阀进入工业领域之后,为了劳动力、为了廉价原料,就必须要对单纯的传统地主下手。
因为商业和手工业财阀,其主要牟利手段是商业和手工业,虽然也兼具地主,但是地主不是他们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他们手中的土地,未必比纯粹的地主多。
因此一旦工业资本发展之后,就一定会和传统单一的地主资本对抗。
此外一旦土地上的劳动力进入工厂,土地就会缺乏劳动力种植,导致大量荒地出现,土地继续留存手中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并且到时候朝廷再推出土地保有税,大量留存无人耕种的土地,就会成为经济负担。
同时随着日后教育的发展,但凡是手中持有农田超过一定数额的地主,必须持有农业专科及以上的文凭,否则将剥夺地主资格,这一个政策是向德国的学的。
在德国,从事农业生产,必须要获得农业领域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等同的职业认证,否则见无法从事农业领域的经营。
民国的工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其实就是因为四大家族的背后,都是乡绅资本、地主资本、金融资本和官僚资本,四大资本绑架了四大家族,进而阻碍了民国工业的发展。
而工业和国家要发展,要完成工业化,必须得解决土地问题。民国解决不了土地问题,不进行土地改革,就一定是走向灭亡。而四大家族背后都是地主,他们能改革自己的粉丝?显然是不可能的。
看看印度就知道,印度这个国家既没有进行过社会改革,也没有进行过土地改革,政府要修路、修铁路、盖厂房,只要土地所有者不同意,就修不成。
所以印度永远也不可能工业化,甭看现在跳的欢,其实印度现在还不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只能说他有工业基础,但没有完成工业化。
所以这次工业向地方开禁,短期内虽然会制造出大量暴富群体,但同时在沈云卿算计下,地主会被收拾掉,然后就能进行土地改革。
同时朝廷控制了绝对命脉产业和原料,控制了大量生产力,又有沈云卿的产业和资本,金融体系被朝廷完全掌握,国有经济占主导的情况下,这些地方上的工业资本根本乱不起来。
相反,一旦工业资本收拾掉了地主资本之后,朝廷就会开始再次修法,进行二次分配改革,这些工业资本就会被束缚起来,接受朝廷的引导发展。
而朝廷拿了这些二次分配的利润,再去投资更多的工业,兴修基础设施,扶持更多的新兴工业资本,再进行二次和三次分配,最后资源倾斜给民生,从而实现社会的基本公平。
王曦照只看到了表面问题,看不到深层次问题,而有些计划是不能说的,只能慢慢去推动,所以要说服王曦照,有些费力。
等到协商制度彻底成熟,土地改革和官僚改革完成,工业资本发展起来被约束,这个国家的主要问题就基本给治好了,最后的问题就是皇权的问题。
因为中原王朝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官商问题,不是腐败问题,而是皇帝问题。
如果从开国开始,每一任皇帝都是明君,官商问题、腐败问题其实都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天灾带来的动荡。
而现在通过发展工业和科技,天灾带来的农业歉收和动荡会得到根本性扭转,在制度、资本、市场、天灾、官僚在都得到控制和解决的情况下,皇帝的好坏和顶层官僚用人的好坏,就决定了国家的稳定性。
因此改革到最后,改的其实还是皇帝,皇权如果不改,沈云卿推动的改革最后都会失败,只要碰上一个昏君,那就全都完了。因为皇帝的本质,是全国第一号大地主、大资本,日后会是全国第一号的地主兼工业资本、金融资本。
所以皇帝如果不放弃地主这个身份,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
“本王今天说了这么多,还望王大人能从善如流,为朝廷的百年大计着想,为天下百姓长远福祉着想。”
“海郡王的深意,本官自会详细考虑。但海郡王能否告诉本官,海郡王如此大的家业,形同庞然大物,天下财阀无不仰视羡慕,但天下若只知海郡王,而不知陛下,这天下还是陛下的江山吗。”
王曦照还是说到了皇权的本质——一家独大,唯我独尊
沈云卿改来改去都是革地主和资本的命,但就是不革自己的命,而且越是革民间的资本,沈云卿的资本就越大。
所以现在给外界,乃至官僚系统的感觉,就是沈云卿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甚至变成沈云卿推进改革,是为了自己谋取更多的财富。
而在一小撮人眼里,沈云卿的畸形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皇权的权威。
而王曦照就是这一小部分人中的典型代表,其言外之意就是暗指沈云卿的资本已经尾大不掉,日后可能危害朝廷,危害皇权。
虽然沈云卿本人也许没有取而代之的意图,但是无法保证沈家继承人不会,所以王曦照其实是要沈云卿自己肢解自己。
王曦照的担心,从某种意义而言无不道理,因为权力的本质,是一切广义的资源和利益,遵从主导者的意志,进行资源的分配。
这里的“资源和利益”是广义的概念,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土地,可以是军权,可以是证券,可以是粮食,可以是土地,可以是一切的利益和资源,没有明确的边界界定。
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笼统的改变,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隐晦的把资本主义财富的终极形态概括为“权势”。
而什么是权势,其本质就是以财富为抓手的经济特权,控制并扭曲政治,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从而反过来再通过控制政治,实现控制经济的目的,获取绝对暴利。
说的再简单粗暴一点,就是米国式的资本绑架政治,因为经济利益,是一切资源和利益的外在形式。
而政治权力是国家分配资源的平台和机器,只要资本控制了政治机器,就能实现利益集团体制内的自我利益循环,这也是目前米国政治的死局。因为利益都向资本集团倾斜和流动,导致流向普通劳苦大众的资源迅速枯竭。
资本绑架政治,导致资本控制政治机器,只给自己分配利益,只有在满足资本利益之后,才会拿出一丁点施舍给平民。
如果拿不出足够的利益分配各平民,资本财阀就通过操控政治,使用米国的金融霸权、政治霸权、货币霸权、军事霸权,对世界进行掠夺、剪羊毛和转移矛盾,从而从外部市场获得经济资源。
同理,中原王朝模式之下,无论是普通的商人巨富,还是权贵巨富,都会威胁到皇权,因为“政治权力”才是获取最高利益的工具,一个不受控制的资本集团,最终的究极形态,就是资本绑架政治,这一点是必然的,也是逻辑死循环。
朱元璋为什么要搞掉沈万三,除了朱元璋根深蒂固的痛恨商人,重要的一点就是上至军队,下到官僚,都围着沈万三打转转,甚至沈万三还出面替朱元璋犒赏三军,这就触碰到了皇权政治的根本原则。
而且从某种意义而言,沈万三的行为不仅皇权政治容不下,现代政治也容不下,哪个财团敢堂而皇之的替国家政府给军队打赏,就是干涉政治,操控政府和军队,即便是发工资,都是严重的政治忌讳。
即便是米国,也还要五角大楼这块遮羞布,掩饰一下资本财团和军队的关系,沈万三这么做,显然是不合适的。
也不知道沈万三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以沈万三的阅历、精明、干练,绝不应该犯这么低级的政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