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孙璧源一改惊容喜上眉梢
“小生有眼不识泰山,竟是大名鼎鼎的海郡王,请受小生一拜。”
“欸欸,孙公子快免礼,无需如此。”
“常闻海郡王礼贤下士广纳贤良,不曾想,今日有缘相得遇郡王指点,实乃小生三生有幸。”
“指点还谈不上,本王是看到了你的考卷,认为所言颇有道理,故而有些好奇,是谁能有如此远见卓识。不过你的答题处处批驳朝廷,礼部批卷时认为多有不恭,有诽谤朝廷之嫌,报到了陛下那里,当时本王正好在场,认为你所言非虚,而是世人无法领悟罢了。”
“如此说,郡王愿意采纳小生建言。”
“本王虽然认同,但你只看到了表面,而没有看到实质。”
“小生没有看到实质?”
“对,没有看到实质。”
“那敢问郡王,实质又在何处?”
“这也是本王要挽留你的原因,实质的内情复杂而繁复,不是三言两语,也不是一篇文章,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说得清楚,讲得明白,需要你去轩禾书院,那里能解答你的疑惑,有你需要的书籍。
本王现在再问你,你可否愿意继续参加殿试?”
“只要能为民请命,学生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好,本王就要你这句话。但是此番殿试,本王不许你再抨击朝政,该如何答题就如何答题,你能做到吗?”
“郡王要小生趋利避害委曲求全。”孙璧源顿时有些不乐意。
“那本王问你,当你独自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时,无人可伸援手,你掉头转身就逃,或是交出财务自保,日后报官拿贼。还是为了伸张正义为了保住钱财,与歹徒拼死一搏,最后被歹徒杀死,既没有保住财产,也未能伸张正义,还丢了自己姓名。”
“孤单一人明知不敌,自然是保命为上,然后报官前去捉拿。”
“而眼下朝廷也是如此,只不过是人眼看不见的阻碍,无形之中阻挡了朝廷革新,明知阻碍于无形之中,看不见摸不着,难道也要以蛮力破之?该绕行时当避其锋芒,采取迂回策略加以应对。
盗贼是看得见的强盗,尚可以报官捉拿,而看不见的强盗,何处去找官府说理,甚至官府自己就是那看不见的阻碍,如何能有说理的地方。”
“郡王的意思是,朝廷官吏阻挡了革新祛弊。”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其中关系复杂,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总之,你年纪尚浅,该学的东西还很多,如果就此放弃殿试就太可惜了。殿试无论中不中三甲,你都应该去轩禾书院呆上几年,那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你可愿意?”
“小生想先去看看。”
“可以,本王今天就安排你入学,殿试之前你就暂居轩禾书院,殿试之后若是想通了,就来找本王。”
“是。”
孙璧源的想法很好,可惜太年轻,不懂政治和权利,更不懂王朝政治,沈云卿打算想让他去学一两年哲学,然后再进修农业、机械各一年,最后进修经济。
哲学虽然是思想科学,但哲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策略性思考问题。不会单纯用一种固定思维看待问题,会从方方面面辨证的看问题,孙璧源现在缺乏的就是哲学思维。
让他进修农业和机械,是让他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力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步到位立竿见影。最后修经济,就能明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的供需,和王朝体制下经济带来的权利政治。
虽然孙璧源夸夸其谈很有一套,但在此前还无法知道此人究竟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草包,还是务实的理论实干型人才。
其实纸上谈兵也好,务实实干也罢,其实和人才的优劣没有关系,而在于用人。
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属于理论学术型人才,这种人天生就缺乏实干能力,但是你让他研究理论可以,让他去干,他干不好。
这种人能做谋士、参谋、学者、专家,但是你让他做领导,做骨干,做实事,他们不一定干得好。
诸如马谡这种人,刘备的评价他是“徒有其表,言过其实”,这个评价并不完全正确,马谡是典型的理论学术“专家”,你让他搞军事学术和内政治理可以,你让他搞军事实践,那是用错了地方。
诸葛亮用马谡,其实一定程度上被刘备给误导,刘备认为马谡这种人徒有其表不堪大用,而诸葛亮觉得马谡说的都对,可能是刘备的担心多余了,而事实上是刘备和诸葛亮都没准确定位马谡的能力和使用范围,结果导致的悲剧。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才自己没有自知之明,明明就是纸面专家,偏偏要去亲自实现理论,结果害死了自己,害死了其他人。马谡既是不适合做领导的人,同时有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还要主动去做领导。
另外一种既是学术理论型,又兼顾实干能力的人才,这种人其实非常少,属于领导型的人才,这种人在古代王朝教育制度下非常少,因为古代传统科举用人制度教育体系,就很难培养出领导型人才,更多培养的是理论学术型人才和实干人才,很难把两者合一。
因此多数情况下实干者很少能有什么创新和发现,而理论学术型人才又缺乏实干。一旦分家,就可能造成用人问题。
而且不光官僚有这个问题,皇帝的问题更严重。很多皇帝既缺乏理论学术,又缺乏实干,完全是凭个人喜好,如果碰上昏君,那就更没什么用人标准,完全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孙璧源现在空有理论,同时缺乏权利政治认知,要让他从理论向实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目前还不能确定他是否是理论和实践复合型人才,如果是的话,那就真的太好了,此人一旦调教成功,沈云卿的经济政策和政治政策,至少能在孙璧源身上延续四十年。
随后带着孙璧源回城,前往轩禾书院给他办理了入学和入住手续。
经过半年多的搬迁和拆分,轩禾书院一下空了大半,大量生员和教师、技工被分往各处大学,总院腾出的校舍将用于招收全国各地的生员,日后将作为全科大学继续存在。
时间转眼到了八月,殿试定在八月初十,只考一天。
原本每年的科举会试都定在二月或三月,殿试在四月,但最近十多年会试经常拖到四五月,殿试拖到了八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是考生太多,朝廷需要提前做准备,准备周期太长。二月三月开会试太匆忙。
一方面是每年二月又是开学升学,相当于一次局部科举,礼部忙不过来。
其三是年前和年后是朝廷经济工作的重点时间段,朝廷抽不出时间。
最后是考生太多,考题也增多,参与出题的衙门增多,而批卷的官吏人数增长跟不上考生人数增长,而取才的标准又不是分数制,而是官本位制,这就导致批阅效率很低,时间被拉长。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殿试只能拖到农历八月。
沈云卿正在考虑合成试卷,将各部和皇帝的出题,合成在一张考卷上,但也有很多问题。
一是泄密问题,很难控制考题不会泄密。
二是如果考题合成在一张考卷上,势必导致答题时间和书写量的缩减。
现在答题基本上是时间之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多少都无所谓。一旦考题都被合成在一个考卷上,就会限制答题时间和书写量。
三是文具问题,现在科举仍然以毛笔为主,用钢笔的几乎没有,而铅笔是不能用来答题的,所以如果用合成考卷,毛笔字太大,书写量少,钢笔又不普及,显然又是折腾。
最后是沈云卿考虑日后科举变成公务员考试,各部门的考题分开考是必然趋势,现在合成起来,日后再分开会是麻烦。而且关键不是考题和考卷,而是现在的科举制度问题,因此要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出在科举制度的改革。
而与此同时,濒国的内乱还在继续,地区性的叛乱迅速蔓延传导至全国,村长乱斗的局面正在形成,地方割据的势头随着统治阶层的瓦解,导致的利益和政治破碎,势必会助长地方割据的助燃剂。
西征的情况渐入佳境,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不应该有什么佳境,但是对政治而言,战争的胜利就是政治的佳境,战争中得不到的东西,政治上也得不到,但战争中得到的东西,政治上就是最好的筹码。
联盟军在重压之下丧失继续作战的资本,但仍然要求体面的投降。
其实中原王朝就没这个说法,投降就没有体面的可能,但是在欧洲,在中东,体面的投降包含在无条件当中,既体面投降不是条件,而是无条件投降的一部分。
根据陆文虎传回的消息,联盟军要求的体面投降有三点,一是保证投降者的人身安全,二是让开他们回国的通道,他们保证不采取军事敌对行为,三是保留武器、弹药和后勤补给,他们保证不将武器用于自卫之外的军事活动。
这种条件在中原王朝看来简直不可理喻,哪有让敌军在自己家里烧杀抢掠,投降的时候还让拿着武器装备,舒舒服服回国的道理,更何况打了败仗,还要体面,中原王朝根本就没这个说法。
但是欧洲和中东就有,洛伦萨就答应了全部“体面条件”,复国军和乌兹曼军团开始不答应,后来也倾向于答应同意联盟军体面投降。
因为如果缴械投降,得到的枪炮就会落入对方手中,不利于自己。复国军既不想伊萨德乌兹曼得到这批武器,用来对付自己,伊萨德乌兹曼也不希望复国军得到这批武器,给日后打击复国军带来巨大阻力,于是两边都同意。
在洛伦萨与乌兹曼都同意情况下,陆文虎只能同意,但还是给朝廷打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