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伯充要武器,政策上得女帝同意,落实到实际执行,需要过兵部的关。
兵部原则上一直是压制地方军阀的重要力量,也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中流砥柱。因此给薛伯充武器开禁,需要兵部同意。
现在女帝这里可以开禁政策,那么就需要兵部那里松口。
之所以让薛伯充去找兵部,而不是沈云卿和女帝去找兵部谈,原因其实很简单,兵部可以顶女帝和沈云卿,但是不能顶薛伯充。
因为这次西征主要是薛刚创造的战绩,薛伯充头上顶着这么大的功劳,兵部顶不动。同时薛伯充会力压兵部,兵部肯定扛不住,然后回来找女帝求救,只要女帝这个时候让一步,就是拆兵部的台,兵部肯定妥协。
而如果女帝先找兵部商量,兵部就能把女帝给顶回来,要求女帝坚持原则,同时拒绝与薛伯充谈,让女帝去摆平薛伯充,因为薛伯充是女帝的亲家,只要兵部做好心理准备,拒绝和薛伯充谈,这件事就是一个死结,所以顺序不能颠倒。
另外,兵部现在也急于换装栓动步枪,而每年生产的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一共就那么三四万支,在产能不增加的情况下,每年番军列装的份额就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资源内腾挪出配额给薛伯充,也得兵部同意。
当然,工部可以停产新旧活门步枪、霰弹枪,转向制造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但是数量仍然有限,除非腾挪工业产能生产武器。
因此还是得兵部同意,即便女帝先和兵部谈,兵部也能阳奉阴违,每年给薛伯充一支枪,这也是给了,你能说没给?所以还得薛伯充和兵部亲自去谈才能有个结果。
等到兵部顶不压力,女帝再给兵部说理,就容易促成此事。
在言明其中利害,女帝倾向于同意。
“既然爱卿有把握,那就照此办理静观其变吧。”
“陛下圣明。”
“现在薛伯充已经应付,怀王那里你如何对付?”
“臣是这么想的,怀王现在迟迟不表态,其实还是想向陛下和臣要价,臣思量了几日,认为目前以取得怀王配合为当务之急,因此在某些方面可以做一些让步。”
“那些方面?”
“织布机向地方开禁,但首批主要在河南、关中两地。”
“织布!”女帝闻讯顿时炸了凤毛,这不是现在朝廷最大的利润收入吗,这开禁了还得了:“织布机并不在开禁之列,爱卿为何又要出尔反尔。”
“首先,织布早晚要开禁,同时朝廷开禁并不是全开,而是半开。朝廷现在有庞大的织布机工厂,垄断了全部机械织布,对河北、关中开禁后,地方购买设备和发展规模需要时间,而朝廷只要牢牢控制织布的权重,就能遏制民间织布做大。
其二,织布机向地方开禁,朝廷占股提高至三成,同时由朝廷从朝廷和臣的织布工厂派遣工匠、女工前去传授技术和管理,因此并不是完全脱离朝廷掌控。
其三是关中、河南、河北、京畿、陇右现在是朝廷的产棉大区,但日后不是,日后关中、河南、河北、京畿、陇右等地棉花会减少种植,朝廷的棉花将更多来自呼延、天山、西亚还有沃腊舒达汗省四地。
也就是说,怀王得到织布机,但日后将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对棉花的控制。”
此时女帝打断沈云卿说话就问:
“朕不明白,依附与怀王的绵商,何以会丧失对棉花的控制。”
“因为关中、河南、河北、京畿、陇右等地棉花质量,远不如呼延、天山、西域都护的棉花质量,更不如沃腊舒达汗省,甚至日后北昆仑(北美)与菰洲(非洲)的棉花也会大量产出,质量都要比关中、河南、河北、京畿、陇右好得多,产量也高。
在市场竞争之下,只要朝廷调控的当,关中、河南、河北、京畿、陇右的棉商就会自然消亡。”
棉花的是喜阳、喜热植物,中国棉花最好,产量最高的产区在青海、新疆一代,国外最好的棉花产区是印度和非洲,北美的棉花也行。
而黄河流域的棉花无论质量还是亩产,其实都不行。而且日后黄河流域会是人口密集区,粮食压力会导致经济作物让位于粮食作物。
同时随着日后铁路的打通,万吨轮,十万吨轮的出现,新疆、青海和海外的棉花成本将迅速压低,因此黄河流域的棉花产区质量、产量、成本都没有竞争优势。
依附于怀王派系的财阀得到织布机后,不用多久,就会丧失对棉花的控制。
因为朝廷很快会打通青海、新疆的铁路,然后利用棉布市场扩张的机会,大力扶持新疆、青海的棉花种植,并且以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为由,大力度的在天山、呼延都护开禁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也就是说,怀王得到了织布机,但会丧失对棉花的控制。只不过短期内体现不出来,但十年十五年后怀王一死,就会慢慢发作出来。
甚至日后沃腊舒达汗省治理完成后,解决了天弥诸国,当地的棉花将源源不断的用万吨轮运回国内,这些个关中、河南的棉商地主就更没有生存的空间,只能转行做其他。
而织布机是朝廷现在主要的创收产业,也是工业革命早期,主要的利润来源,因此织布机向地方开禁,并不在之前的计划中,这次做出调整,就是原则性的让步。
为了避免不利朝廷的局面,朝廷对这些地方织布企业的控股,必须达到百分之三十,高于其他开禁产业,不能让这些企业脱离朝廷的控制。尤其是体制转型结束前,还不能。
“爱卿向怀王做出如此巨大让步,户部若是知道了,岂不索要更多好处?”
“是的,所以臣也准备了给户部的额外好处。”
“什么好处?”
“织绸机。”
“织,织绸机!”女帝大吃一惊,惊的竖起了凤眉,转眼想到这要是丝绸都能海量的批量生产,赚钱岂不是像长江黄河一样,流向绸商的手里。“爱卿果真造出了织绸机?”
“还没完全成功,但也差不多了,最快明年三四月份能有样机出来。不过陛下无需担心,陛下担心的问题基本不会发生。”
“为何?”
“现在特等、一等、二等绸是一半黄金白银,一半铜钱交易,或者铜钱贴水全额交易。朝廷如果对地方开禁织绸机,臣会要求绸商百分之百铜钱交易,但是允许继续维持金银铜各半交易存在,这是其一。
其二是虽然绸制品可以实现机器织造,但是锦、缎永远无法实现机器织造,至少一百年内无法实现,只能人工织。而现在锦、缎只能朝廷和蜀王周帛织,因此锦缎日后还将继续维持黄金白银购买,这块利润不会伤及朝廷。
其三,一旦丝织品也能机器织了,而桑蚕养殖在两湖已经放开,日后还可以在东岭道、岭南道放开,进一步加大桑蚕养殖规模,那么丝绸价格就会进一步下跌,产量增加了,价格下跌是必然结果,同时消费也会增加。
其四,机器织绸价格对国内开放,对国外仍然以一半金银一半铜钱,或全额金银交易,二十年内暂不做改变。
最后,朝廷控制着生产匠术,朝廷会优先添置织绸机,并控制了大量生丝的采购和经销,朝廷也能得到更多利润。
并且织绸机对地方开禁后,朝廷要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以利于朝廷掌控与调控。”
由于丝绸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税收大户,而且主要是贵金属税收,是经济支柱之一,因此绸商就很容易发展成财阀,形成地方割据。
中国自古以来,盐、铁、绸、茶、布一直是国内五大经济产品,陶瓷其实还不是,陶瓷是因为国外有需求,才成为国内的经济产品。
因此盐、铁、绸、茶、布五大行业很容易形成经济财阀和经济割据,同时盐、绸、茶、布四大行业有身兼地主身份。
如盐商,要供应炉户口粮,一定是地主。绸商要种桑,也得是地主。茶商要种茶,也一定得是地主,布商一样是这个道理。
而绸商又是暴利行业,最然不会威胁到命脉产业,但是很容易形成贵金属财阀。
并且绸商的大本营在江南(江西、浙江、江东、皖南、湖东),江南又是地主、盐商、茶商的堡垒,所以绸商做大,就很容易影响农业经济,这是女帝担心的问题。
女帝其实一直希望能造出织绸机,但是造出来后,又害怕技术开放,造成地方经济割据。
但现在随着朝廷工业发展,铁路和通信系统发展,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桑蚕政策的开禁和打通,织绸机对地方的开禁,危害已经降低到无足轻重的地步。
因为一旦丝织品实现批量规模生产,产能一上来,价格肯定要下滑,越是大众产品,技术越白菜化,价格就越低,相对利润越少。
同时随着全国经济基本盘的最大,丝绸经济比重日后占比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织绸机开禁的同时,多数丝织品的货币壁垒同时打通,鼓励全额铜币交易,贵金属铜币各半交易为辅。但对只能手工织造的锦、缎依然实行贵金属全额交易,而这些产品不是控制在朝廷手里,就是控制在巴蜀手中。
因此织绸机一旦开禁,绸商非但不会做大,随着日后经济科技发展,绸商在经济中的权重将迅速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