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皇帝更难做的职业无疑是储君,是太子。
不考虑小人进谗,百官施压,利益集团干预,纯粹的站在个人感情而言,多数情况下,储君往往是皇帝最喜欢的儿子。
当然,出于父亲的保护,储君受到的保护远远多余其他皇子。
一双手十指有长短,对子女的关爱同样也有厚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储君集独生子女的溺爱和多子女家庭的偏心于一体。
但储君又不同于普通人家的孩子,其牵扯政治,牵扯国家兴亡,牵扯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等一系列复杂多变,随时翻船的险恶局势。所以皇帝难做,太子也不好做。
作为国家的储备继承人,太子首先需要处理的不是与兄弟们的关系,而是自己与父亲或母亲的关系。
兄弟关系是自小形成,成年后基本固化的纽带,再要改变,需要时间与条件。而父亲如何看待自己,却是会随着时间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根本性改变。
自己如何维系亲情情感,维系自己的地位,取决于皇帝的态度。
由于储君始终处于皇帝庇佑之下,往往带来诸多问题。
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性格和能力缺陷,往往缺乏自主决断和主见,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容易听从他人意见和摆布。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现象,但对于多数不负责任的君王,和过于强势的君王,往往都会忽略这一问题。
昏君出于溺爱,是想把皇位传给谁就传给谁,几乎不会去考虑继承人的能力、德行和品格,更谈不上对国家的责任。
而强势君主,有作为的君主,往往过于强势,替儿子把能做的都做了,能挡的都挡了,加之过于偏爱和护短,结果继承人缺乏执政锻炼和临机决断的能力。
登基之后国内太平,文武百官和兄弟们认账,那是老天保佑,但多数情况下都是文臣武将不安分,兄弟们翻脸。
当然,也有英明神武的君主,能将皇位传给能力较强的储君。
清朝是个较为鲜明的典型,清朝皇帝基本算得上是中国封建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系列,但几乎所有皇帝都有性格和认知上的缺陷。
这是皇帝对储君层面的关系,反过来储君与皇帝层面的关系,却要复杂得多。皇帝的理想道德标杆如果是圣贤化身的话,那太子就得是神。
皇帝对待储君的关照和溺爱,自然是希望换来自己心目中储君的形象。
“心目中的形象”很重要,因为这个形象是相对抽象模糊,而又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迁移的。同时权利和政治层面因素,让这种形象会扭曲。
在常人眼里,儿子应该有自己的交际范围和小圈子,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常态,但在皇帝眼里,那就复杂得多。
你跟官员们走得近,可以是交际能力强,沟通能力强,也能是礼贤下士,深受百官爱戴的好太子。
但如果换个心态和角度,也可能是你结党营私,发展小圈子小山头,挖自己的墙角。
如果和军队走得近,往好了想,是太子储君有壮志雄心。往坏了想,那就是老子还没死呢,你想干嘛。
可要是窝在家里啥都不做,碰上个英明睿智,对儿子期望很大的皇帝,不禁心想了:你这个低能儿,想坐享其成啊。
这是储君与皇帝的关系,再往下是皇帝与文武官员的关系,文武官员与皇帝的关系,储君与文武官员的关系,文武官员与储君的关系。
如果皇帝跟某位大臣不对付,但是太子跟他走的很近,皇帝会是什么想法。
如果这位大臣是个能臣,皇帝是个昏君,总是劝解皇帝要戒酒戒色,皇帝心里能痛快?指不定这个尽找朕不痛快的家伙就是奸佞。相反那些投皇帝喜好的人,在皇帝眼里就是忠臣。
因此储君身处的复杂关系,决定了储君在政治中心不同寻常的地位。
储君登基之前的班子和关系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帝国的兴衰。因此如何选拔储君,是每一个圣君费尽心思考虑的最高原则。
如果太过压制和宠爱,可能会是个低能儿。如果太过放纵,又会引起政治上的危机。
而女帝还不同于男帝,因为男帝可以有无数个女人,生养更多的孩子,怎么挑,都是自己的儿子。而女帝就只有自己的儿子,其他妃嫔的儿子都不是自己亲生的。
而且更大的问题在于,女帝的皇位只能传给夫姓儿子,所以与丈夫之外的非族姓儿子,那是不能传位的。
作为母亲,与作为父亲,心态又是截然不同的。在只有一个儿子的情况下,面对丈夫的其他儿子,母亲优先选项肯定是把最好的给自己的亲儿子,其他儿子再好,也只会是备份。
在自己亲儿子能力还多的去,没有原则过失的情况下,哪怕能力比其他兄弟略差,在不影响国家走向的前提下,女帝更倾向于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周启与其他皇子相比,能力毫不逊色,尽管蛰伏多年,自己的儿子公孙芸惠岂能不知,仅此一点,就足以将皇位传于周启。
岐帝国的政治复杂而多变,在谁都猜得到的结果上做文章,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既要保护好自己的儿子,又要满足储君的基本条件,如何放养自己的儿子就很重要。
约束的太严,无异于温室里养花,约束的太松,又容易脱轨走上歧途。
而且还有一个所有人都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女帝如果在位时间长,太子可能等不到继位,皇位可能传给孙子。如此一来,就不仅仅是考察太子的问题,而是连带一同考察太子孙。
一系列的复杂纠葛攒在一块儿,女帝对立储的态度更加谨慎,寄希望儿子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又要在平稳中完成既定的政治目标,现在的格局架构,无疑是女帝精心营造而努力维持的结果。
刘仁举详尽利害关系,李义清仍然犹豫不决。确切的说,他就是一个想要平平安安升官,但不又不想承担太多责任的这么号人。
“依刘少君之意,是要本官亲自去见二殿下说透此事?”
“那就得看李大人图什么了。”
“此话怎讲?”
“大人今年五十有九了,以大人的资历与人脉,户部郎中的位置也就是大人您此生仕途的极限。如果顺利,大人五六年后将致仕告老,而大人您并无儿子,只有女婿,故而所求不同于旁人。”
“嗯,此言在理,接着说。”
“大人既然仕途已经止步于此,家中也无儿子继承衣钵,那大人只能多求晚年清福。”
“不错,是这个道理,然后呢?”
“如大人若只求晚年安详清福,女儿女婿孝顺,外孙荣华富贵衣食无忧,那就撮合机会,由在下出面与二殿下说。若大人还想博个高官,那就当面向陛下奏明,二殿下自会见机行事。”
“哦……”李义清侧目看了眼刘仁举,眼神颇为耐人寻味,下刻他似笑非笑说:“刘少君,你这是借本官的船,好跳码头是吧。”
“李大人言重了,在下既然为大人出谋划策,自然事事为大人着想,更何况家父那里还仰赖大人关照,在下怎敢背弃大人。”
“呵呵,其实本官清楚,本官的仕途也就这样了,若是平平安安,最多也就是六年,六年后就该同笼换鸟,给后生让位。运气不好,也就是这两年吧。你是想给自己另觅归宿,好一展拳脚。”
致仕相当于退休,一个官吏从步入仕途,到卸任退休,没有发生原则上的过失和重大政治污点,最终都以致仕还乡,结束一生的政治生涯。
历朝历代的致仕年限不尽相同,有的则没有,但多数以七十岁为年限致仕,岐帝国则以六十五岁为限致仕。
之所以六十五岁致仕,究其原因是高官致仕后,有同品阶的散官身份,散官能议政,属于半离休状态。
但也非绝对,多数情况下只要皇帝需要你,你就是做死在任上,你也是应该的。因此致使只是一个笼统的政治规范,不是绝对的要求。
而且七十岁致仕不是普遍现象,多数情况下都活不到七十岁,会提前告老还乡。六十过后人的精力、记忆力、体力都会开始下滑,与其遵守七十岁的死标准,不如一个合理实用的现实标准。
李义清今年五十九,官员年满六十岁后,可以申请告老还乡,既内退。
也就是觉得自己名利双收,想要登顶套现了,或者觉得政治环境风向大变,不适合继续占着茅坑,都可以申请内退。
当然,这是潜规则,没有明文规定。之所以是六十岁,因为做到户部郎中、员外这个位置,六十岁的年纪其实已经很大了。
而你的上司又比你年轻,或者相仿,如果朝局基本平稳,郎中基本就是仕途的终点,升迁的机会十分渺茫。
如果你接受现实,告老还乡,以自己的位置作为交换,交换一些利益,系统里一定会非常欢迎。
当然,也非一定要到六十,有人四十就告老还乡的也有,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告老还乡不同于致仕,告老还乡还可以复出,属于内退,内退是让位不让衔,既处于半离休,属于下野但还在野,没有职务,但享受职务等级待遇,随时可以启用和复出。
致仕就是给自己的政治人生彻底划上句号,多数情况下不再复出,因为年纪摆在这里。即便复出,也有诸多政治障碍。
如致仕多年,朝局的人事结构早非当年,你的人脉关系也面目前非,缺乏掌控的抓手。除非是为了家族利益,如儿子在朝为官,要谋求政治遗产等等。
李义清如今年纪摆在这里,资历其实也较为平平,若非撞上沈云卿,他应该还在兰陵做刺史,最多平行移动至金陵做别驾,直到六十五岁捞足了致仕。
至于人脉,朱惟钧在任时,好歹是其师弟,朱惟钧被罢免后,户部的派系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卢希彭、朱惟钧一系失势,李义清难有作为。
到了他这个年纪,确实应该考虑急流勇退安享清福的时候。而李义清下无子,也没有子侄外甥,只有一个女儿和女婿外孙。因此李义清的考虑立场,不同于有儿子的高官,他现在求的是个稳妥,和自己的政治生涯能有个善终。
所以让他冒险背着户部,公开向女帝上书推动祖制改革,哪怕祖制改革最终对户部也有利,但面对最初的困难和暴风骤雨,李义清也不会做出头鸟。这既不稳当,还没谱,这玩意要是个雷,踩了怎么办。
那就只有第二条路,由刘仁举作为中间人去推动。而作为李义清的门人,刘仁举接触周启,那就等同于是以献策为投名状拜码头,刘仁举在为李义清退休后的仕途,在寻找下一个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