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去宣武藤井富来见。”
“女婢领旨。”
两刻钟后,略显老态龙钟的武藤井富来到御书房:
“外臣武藤,参见天朝陛下。”
女帝盛怒,连平身都没说。
“武藤大使,濒国海寇竟如此猖狂,悍然登陆海通,围攻朕的州县,贵国作何解释。”
“启禀天朝陛下,国中日前来函告知外臣,我国已经查明海寇踪迹与盘踞所在,正在筹备发兵征讨,还请陛下宽限时日。”
“宽限!”公孙芸惠并不买账,她说:“年初朕便去函濒国,濒国屡次敷衍于朕,如今六千五百余人围攻海通,濒国却说宽限时日,难道要朕宽限海寇杀戮朕的子民吗!”
“天朝陛下息怒……”武藤井富叩拜行大礼,遂即又说:“天朝陛下容禀。”
“说。”
“海寇猖獗,实乃海贼狡诈,亦民亦贼,实难区分。而我国国力贫弱,难以出海征缴,如今决心出兵,实属极为不易,还请天朝陛下宽恕。”
“哼!朕就再给濒国三月时限,三月之内,贼情若无好转,休怪朕无情,退下吧。”
“谢天朝陛下,外臣告退。”
待等武藤井富离去,女帝依然气不打一处来:
“欧阳,替朕拟旨。着海通刺史萧崇,全权总览海通剿寇,扬州兵马暂由海通司马节制,节度使兼扬州刺史汪晨贵前往淮河赈灾,务必不令贼情深入,扰乱民情。”
欧阳落笔成文字迹飞扬,吹干墨迹遂即交由女帝过目:
“请陛下过目。”
“嗯,照发。”
“是。”
……
时间转眼进入八月下旬,岐军相继攻克库皋,攻入穆喇戌,除南屿外,老婆本土尽数落入岐军手中,赵禹兵败库皋,被迫撤往南屿,与黎孔合兵一处继续负隅顽抗。
岐军本欲乘胜追击再下南屿,只因登州新编水军迟迟不到,岐军被迫暂停围攻,转入全线修养,同时恢复潮瓯各地生产,以恢复民生。
此时登州新练水军还在赶赴海通途中,前去剿灭海寇,自然无法前往腊婆。
同时兵部认为腊婆战局将定,应该优先解决海通登陆海寇,再增援腊婆,于是一耽搁,南征岐军被迫转入防御。
九月初,北方天气渐转凉爽,薛伯充率军视察同州城防与长城,组织民力修补长城,以备不时之需。
尽管岐帝国不修长城,那是不修全修长城,关键关隘和要塞边防段长城,还是需要维修的,否则就真成了摆设。
近些年财政好转,农业产出回升,薛伯充从户部申请的钱粮也就比往年更多,得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修缮长城与要塞。
站在同州关雄伟城墙边,薛伯充手指远处北塞平原,与次子薛刚说:
“刚儿,北虏他日若是犯边,比由河套以北向东而来,届时你若坐镇同州,当如何应对?”
“若是孩儿坐镇同州,上策当从河套过黄河,同时由此出塞,首尾共击忽喇。中策河套按兵不动,同州主力出兵,攻其复地,将其来犯之兵调回,而后再击之。
下策唯有死守同州,等待朝廷援兵。但眼下国力强盛,应该还不至于行下策。”
“嗯,三策各有利弊,不失为镇守边关的良策。但也仅仅只能拒敌于关塞之外,无法长久安边。”
“那父亲有何良策,可平塞外安定?”
“所谓良策,莫不是顺势之法,无法预做谋划,你我父子畅谈军事,无非就事论事,真要到两国厮杀,岂能是为父所能左右。”
薛伯充说的其实也有道理,形势是不断在变化的动态因素,再多的预案,也赶不上变化快。
军事层面的计划,是根据既有的战略态势和己方的兵力、技术装备,做出的对策选项,这种因素是相对固定的,而要长治久安,尤其是要一劳永逸解决问题,这就是政治层面的因素。
而政治往往最没谱,军事又服从于政治,当政治无法获胜,军事自然就成了钝器,而不是利器。
就在父子二人谈话之际,一旅帅仓惶飞奔而来,脸色惊恐至极:
“何事如此慌张!”
薛伯充厉色质问,他治军严厉,当此承平盛世,边军将领这般惊慌失措,无疑是他治军的失职。
那旅帅慌忙中喘了口粗气,站定了身体,吞了口唾沫才说:
“启,启禀大帅,烽火,是北方的烽火!”
“什么啊!”薛伯充大惊,遂即举目眺望,但却没有,即刻又掏出八倍望远镜再看,仍然没有,遂即看向来人又问:“谁人看见的烽火。”
“启禀大帅,是热浮空上二十倍远目境所见,烽火至少还在一百四五十里外。”
由于主要边塞陆续用上热气球,放高一千多米后,使用二十倍望远镜,能看到几百里外的烽火,但站在城墙上,由于地球的曲率屏蔽,其实是看不见的。
此时此刻的薛伯充高度怀疑是不是看错了,毕竟今年三月沃腊舒达才称汗,收了那么多的好处,这么快就翻脸,也他妈忒不是人了。
但转眼又想,会不会又是哪个家伙,塞外气温转凉,取暖时手滑点燃了烽火。
但无论什么情况,边塞烽火都是第一等的军情,无论是手滑还是真翻脸,薛伯充都不敢大意,遂即第一时间派骑五千,一人三匹马,火速出塞向北搜索,查明情况。
当天下午,烽火已经烧到了同州关,由于同州附近不止一处烽火,纵然薛伯充不点,其他烽火台都会点,来不及一级一级的通知暂缓点燃烽火。
两日后夜间,烽火一路烧到了神都城北,当晚值班的内阁大臣是工部侍郎张祥。
由于淮河大水,最近工部夜间值班加班很多,夜间送达的消息第一时间应该送往当晚值班的内阁大臣先看,再由内阁大臣与兵部商议是否扩大事态。
闻讯突起烽火,张祥第一反应与薛伯充如出一辙,但乐观。他琢磨着是不是天冷有人取暖,手滑点燃了烽火台,毕竟这事儿不是没有过。偶尔确实会发生。
而且今年三月沃腊舒达称汗,朝廷给足了好处,这样还能翻脸,这还讲道理吗。
“张大人,此事应该即刻报知陛下,以免耽误军情。”
现在已是兵部郎中的邱继匡提醒着张祥,但长相还很乐观,他说:
“沃腊舒达刚刚称汗,六月间也遣使我朝向陛下传达继续维持通好,这才三个月不到,他能立刻翻脸?”
“张大人呐,这些外邦蛮夷治国从来言而无信,腊婆就是前车之鉴啊。先以通好为名,结好我朝,而后趁我朝不备,突然发兵。这忽喇一族如今已成虎狼,难保不会心生篡逆之心。”
“可……”
张祥未及开口,门外仓惶冲入禁军军卒:
“报,报两位大人,东城烽火,东城烽火!”
“什么啊!”
张祥大惊失色,邱继匡忙问来人:
“你可看清楚,到底何处烽火。”
“东城外是烽火台,北城外黄河边烽火台同时火起。”
“坏了坏了坏了,这是忽喇与肃汝同时开战,局面大坏呀!”
邱继匡当即想到,一定是忽喇与肃汝串谋,同时对岐帝国在长达几万里的防线上全线压境,利用的正是岐帝国的麻痹大意,自以为扶持了沃腊舒达,疏于戒备,结果栽了吧。
这南方的仗还没打完,海通被人捅了一刀,现在北方再开战端,这个牌局已经彻底烂了。
邱继匡伙同张祥,火速赶往云溪宫,欧阳羽睡下不久,宫女便是来到窗边将她唤醒:
“欧阳大人,张祥与邱继匡大人急事求见陛下。”
“知道了。”
由于出了腊婆一事,欧阳羽如今只要半夜听到兵部来人,第一反应都是没好事。如果有喜报,怎么也得押到天亮后,女帝刚起床。
匆忙来到前殿,就见张祥、邱继匡脸色如丧考妣,这情景,如同交趾失守的重演,欧阳羽清楚,一定是比交趾失守更加严重的事态。
“张大人,是何紧急军情。”
“欧阳大人,北台、东台烽火方才相继点燃,北塞恐怕是出了大事。”
“什么啊!”欧阳羽顿觉眼前眩晕,险些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好在左右宫女扶了一把,将她扶到一旁坐下,略略缓过口气,她说:“张祥大人,可有军情急报。”
“尚未接到边关急报,还应当速告陛下决断。”
“本官即刻唤醒陛下,此时暂且不得声张。”
“是。”
欧阳羽即刻返回内殿,前往女帝寝室,女帝此时抱着枕头睡着正香,欧阳羽来到窗边小声唤道:
“陛下,陛下。”
“嗯,何事啊。”
“陛下,北台、东台烽火同时点燃,塞外恐生变故。”
“什么!”
女帝以惊人速度坐起床头,不亚于腊婆偷袭交趾。毕竟是怎么也不可能想到的意外,而且还是被一个土鳖扇了脸,伤到了女帝的自尊心。
而忽喇、肃汝是帝国长期的大患,女帝其实长期处于这种高压之下,心理多少有些准备。
但两族同时蹬鼻子上脸,震惊依然可想而知,而且已经远远超出女帝所能承受的先例极限,怒意和震惊无以复加,所以外在的表现是超强的冷静。
因为不冷静不行,忽喇、肃汝同时南下,那就是灭国级的灾难,分分钟几个月就能杀到京城。
所以当震惊压垮了心理承受力,恐惧压倒了现实,也会展现出不正常的冷静,也就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了,该来的都来了,靴子落地,心里也就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