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787

第787章 海军成果(1)

之后几日,女帝在密州视察,同时让怀王出面安抚密州的地主、财阀阶层。

同时对吴廷琛、唐虎功、顾严、杨林凯等人的处置也有了结果,顾严虽然感染天花,但侥幸挺了过来,却留下终身毁容的残疾。

吴廷琛因有免死金牌,可保全族免死,也就没法儿诛灭,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九族连坐全数发配塞外草原。

唐虎功九族、顾严九族、杨林凯九族,分别发配北辽、临海、清远肃汝三道,其他直接涉案人三族发配以上四地,知情不报头目本族发配,密州上刺史,下至县令全数罢免待参。

至此,假币案名义上了结,对于吴廷琛的死亡,朝廷不称天谴报应,只说是吴家堡人员聚集过多,导致外病流入,爆发瘟疫,吴廷琛、唐虎功都是死于瘟疫。

至于是不是死于瘟疫,还是其他什么死因,就让舆论自己去联想吧。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给吴廷琛、唐虎功、顾严三人拍了照片,以便于日后用来对证。

瞧,是死于天花吧。

女帝在密州停留期间专门派人去了矿坑,按沈云卿提供的线索,确实发现了黄金。

由此开始,岐帝国黄金开采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胶州湾为代表的山东黄金为朝廷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而且铁路修通之后,山东黄金的开采进入鼎盛时期。

贼固然可恶,但是蠢贼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数日后圣驾启程前往登州,重点视察海军和海陆师。

海陆师编制上依然是步兵番军架构,只是训练上以抢滩登陆和攻坚作战为主,作战模式和传统步军完全不同,而且热兵器正在普及,海陆师的操典中加入了大量的热兵器作战战术。

为了此番东巡,还在渤海海试的七千石宝船也日期抵达登州港接受女帝检阅,巨大的船体和风帆给人以惊人气势。

不同于三千石宝船,七千石宝船尾帆采用了双排桅杆,两张硬帆,以增加兜风面积和改变风向的能力。

三千石宝船由于船体宽度较窄,无法并排安装两根船桅,只能纵向单排安装船杆。

如今七千石宝船排水量超过两千七百吨,甲板宽度足以在船尾安装两根桅杆。通过两张硬帆角度的组合,几乎可以兜住正面以外任何方向的来风。

而且宝船都采用船尾硬帆,其他软帆,中西结合的结构,处于船尾后方的硬帆更便于利用风力。

此外七千石船、五千石船硬帆面积增加,导致风帆与帆骨重量急速增加,依靠人力升帆降帆极为吃力和危险。

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升降用的齿轮箱与滑轮组,只需数人合力通过摇动曲柄,就能轻松升降硬帆,同时备有人工升降系统,以防机械系统失效后的备用措施。

“妹夫,如此巨大宝船可载几人?”周晟问道。

“如不装火炮、弹药,能装一千五六百人,能保证五个月不靠港。”

“一千五百六百!五个月飘在海上不靠港。”

“嗯,如果乘坐七千石宝船从海上去阿瓦达提,一站不靠,顺风顺水两个多月就能到。”

“真没想到,能装下这么多人。若是成百上千制造,组成巨大船队,一次便可运走数十万人呐。”

“呵呵,此种大船价格并不便宜,民间财阀怕是造不起。而且这种大船速度比三千石船慢得多,并不利于快速部署。日后海上贸易,仍然是以五千石和三千石船为主。”

“那这等大船一次能装多少火炮?”

“最少九十五门,最多一百二十门炮,携带弹药后,全船只能装一千多人,带足食物后,不靠港的情况下,可维持海上四月多的航行。”

排水量两千七八百吨的木质船即便是在西方风帆舰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一级风帆战列舰,但是与郑和坐船比起来,仍然是小巫见大巫。

郑和的坐船理论上排水量已经超过两万吨,而西方历史上最大的风帆战舰排水量也就三千多吨。

按西方的理论,三千多吨的木船已经是木质力学结构承重的理论极限,而且三千多吨的风帆战列舰,大量使用了工业革命带来的锻造钢结构。

但这些年的木船发展证明,三千吨绝不是木质结构的力学极限,工部方面和轩禾书院都认为,至少可以达到排水量三万石,理由很简单,只要木材有足够的陈化处理时间,木材的强度可以成倍增加。

以龙骨为例,一根三千石宝船龙骨目前需要两年多的时间处理,但如果调整工艺,摸索出更合理的处理工艺,相同的时间和木料,可以得到更好的质量。

此外中国人舰船和西方舰船根本不一样,中国人建船除了用钉子,还靠榫卯。一旦使用榫卯结构,就可以避免木材伸缩带来的挤压和拉伸,因为榫卯结构的间隙允许这种变形,而完全依靠铁定钉死的木材结构,几乎不允许这种变形存在,所以就容易让木材应力过于集中而折断。

最后是中国人的设计理念和西方不同,中国人的船舱内其实很多地方都是圆曲面,而且有圆形水密藏,圆形和球形的承压最大,所以中国人的船看起来就像是元宝,最开始船内趋于曲面,发展到后期船体为了更大,更安全,船型也趋于球体。

所以拿西方的理论给中国的模式定调,那是耍流氓不讲理。

不过郑和搞了这么大的船,可惜最后都让明帝国自己葬送,这要是郑和的宝船都给武装起来,一艘船怎么也得装五百门大炮,即便搁在今天,对付那些连海军都没有的三流国家,那也绰绰有余了。

可惜明帝国下西洋,纯粹是去显摆一下,没有把海军建设和海上贸易合理结合起来,而且规模过于庞大,已经超出了当时明帝国的国力,加之只有支出没有收益,文官集团没有利益,解散舰队也是必然结果。

所以发展海军不能一味求大,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而且沈云卿也发现,船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跑不快,太小了跑快了,但是火力输出不够,远洋利润就少。

因此三千石船适合跑内河和中近海域,五千石船速度适中,运输货量适中,远洋性能更好,七千石的速度慢,火力输出虽然强大,但是民间财阀目前的财力要买一艘还是有些吃力,除非成本进一步下降,否则短期内看不到普及的可能。

而且也许二三十年后,铁船都有了,蒸汽机上木船的计划也已经提了出来,目前还在论证,二三十年后说不定能造铁船,三千吨排水量根本就是小意思。

船靠岸后,百官随行女帝登上甲板,由于没有载重,船舷距离地面得有三丈多,站在岸边莫名有种强大的威压。上到甲板后,视野突然开阔,给人以四平八稳的感觉。

“爱卿,建造一艘七千石船需要多久?”

“回陛下,要八年。建造一艘得要八年时间,一艘五千石船需要五年多。目前五千石船已经大量制造,这等七千石船还有两艘在建,除此之外朝廷没有新的订单。”

“是因为太贵吗?”

“不是,而是造多了会有财政负担,七千石船民间眼下买不起,而买船还不是花钱的大头,关键是养船,七千石的船太大,我朝可供停靠的码头就不多,出了我朝疆域之后,国外没有港口可供停泊,因此建造太多并不利于朝廷财政稳定。”

眼下有个尴尬问题,就是没码头。

眼下多数沿海港口其实只能供三千石船靠港,因为之前朝廷最大的船也就三四千石,而且早期的数量很少,靠站的地方并不多,民间和朝廷多数的船都在两千石以下,所以三千石的港口是够用的。

而五千石船刚刚投产没多久,还没到集中交付期,所以五千石船的基础设施问题还不严重,三千石的港口零星停靠一下影响也不大。

但要是七千石船大量制造,码头设施都要改,国内的好改,国外的就麻烦了。

因为七千石船的造价本就高,而要开动这么大的船,需要大量人员,如果不能进行贸易活动,船体的老化折旧和船员费用,就是一大块惊人支出。

而国外没有可供停靠的码头,同时最赚钱的航线都在国外,这种大船不跑国际航线,自己攥在手里养着,显然是不划算的。

而且现在岐帝国的海军已经是东亚第一,大量制造这种七千石大船完全超出使用需求,还影响财政。

所以两艘建成前夕,沈云卿才下了两艘订单,也只是为了继续积累、改进、摸索大船的制造,同时维持技术工匠的技术传承,不至于造了两艘不造了,然后技术流失,这又是一大损失。

甭看郑和下西洋,两万吨大船挺威风,其实根本进不了港,必须让大船在港外飘着,换乘排水量一两千吨的船只进港,即便是明帝国排水量一两千吨的船只,在当时也是巨无霸的存在,同期西方哥伦布那会儿,才几百吨排水量,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有鉴于环境还不成熟,首期几艘七千石船只能小批量建造一些,等到国内经济再好一些,财政问题解决,基础设施到位,再批量建造,把成本拉下来,价格让民间也能承受,才能大量发展。

国力和国防力量一定得要匹配,否则就是水里拖到草,越拖越重。

一艘七千石船的建造周期大约是八年,已经算是短的了,现在造船都是两班倒,除了下雨恶劣天气,基本上白天干到天黑,两班船工建造。

如果按正常的施工进度,一班作业,就是一天干满十个小时,一艘排水量超过两千六七百吨的风帆船,中国人再聪明,全工时也得十二年开外,所以还得有勤劳这个外挂。

沈云卿琢磨着,女帝多半是开始感觉良好,想好大喜功,大搞建设,已经不满足三千石船队,要搞就搞大的七千石船队。这要是日后有一万石,两万石,甚至五万石的木船,也这么折腾,国力早晚要拖垮。

这是幸亏沈云卿是眼前红人,女帝还听劝,要是没人拦着点,多半又是领导一拍脑袋,给朕造它一百艘两百艘威武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