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1-2年级)
6054400000004

第4章 学习语文贵在巧

“王老师带我们到野外去寻找秋天,小文说:‘秋天是蓝色的。’小……”背到这里,豆豆记不清到底是小力说还是小方说了。于是他小嘴一嘟说:“我不背了,这太难了。”豆爸豆妈看着这样耍赖撒娇的豆豆有些头疼,看来为豆豆找来适合语文学习的方法真是迫在眉睫了。也只有一些小技巧,才能帮助豆豆快速而又轻松地提高语文水平。

识记拼音有方法

“豆豆,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该写d的地方你写成b,该写b的地方又写成d,你是不是专拣不正确的写啊?”豆妈看着豆豆的作业本,生气地责问道。

“我……我分不清楚d和b,它们明明长得一模一样。”豆豆支吾了半天说道。

“长得一模一样?它们明明一个肚子朝左,一个肚子朝右,怎么可能会一样。”豆妈皱着眉头说道。

“肚子,它们哪有肚子啊?”豆豆听了豆妈的话不解地问。

“怎么没有肚子,你看d旁边的这半个圆像不像猪八戒那圆鼓鼓的肚子?”豆妈指着d问道。

豆豆盯着d看了一会儿,用手在自己的肚子前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说道:“呵呵,妈妈,这还真的很像猪八戒的肚子。”

“嗯,所以呢,以后豆豆只要记住要是长在左边那就是d,猪八戒的肚子要是长在右边,那就是b。豆豆觉得这难吗?”豆妈说。

豆豆在心里默默地想了一下说道:“嗯,这样一想倒是挺好记的。肚子在左是d,肚子在右是b,现在我已经把它们给分清楚了。”

学习语文,先要学会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读写的前提和基础,掌握了拼音就等于掌握了普通话的拼读规律,在以后阅读和识字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但有意义的记忆要比无意义的死记硬背更有效果,所以在孩子学习拼音的时候,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小技巧,从而引起孩子的注意和兴趣,达到学好拼音的目的。

1.利用形象的插图识记拼音。教材中的每一个字母都配备了一幅形象的彩图,这些插图接近生活,富有童趣,既表音又表形,具有实用性,能有效地帮助同学们识记字母的音和形。因此,在孩子学习拼音时,要让他仔细观察图画,利用插图来识记拼音。如学习声母“h”时,插图为一个小女孩坐在椅子上喝水,椅子的形状与“h”的形状相像,借助“喝水”的“喝”的音来发声母“h”的音。这样可以让孩子在观察中认识“h”的形状,在说话中掌握了“h”的正确发音。

2.读儿歌、编顺口溜或口诀。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最常见的方法是编儿歌、顺口溜或口诀来记忆字母。刚开始老师可能会引导同学们来进行,再往后就是同学们自己来编。这时,家长应继续引导孩子开动脑筋,结合图画、实物来编儿歌,以方便孩子识记拼音。例如:有些声母的形比较相似,容易混淆,如“b-d、p-q、f-t、n-m”等,要注意区别,这时就可以编顺口溜,如“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右上半圆p p p,左上半圆q q q,单门n,双门m。”

3.识字、阅读中练习运用,巩固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学习不仅仅集中在开学的一个多月中,学习结束后也应该在识字、阅读中反复运用。如运用拼音写词语、记日记,这样既巩固拼音又学习了生字。也可以读一些带拼音的课外读物,阅读时,通过拼音来识字、理解内容。这样既通过阅读积累语言又能巩固汉语拼音。

4.善用激励。孩子都爱听激励和表扬的话,当孩子的发音错误时,应该及时地纠正,并对他纠正过来的发音给予肯定,真诚赞美他们用拼音拼写的一段完整的话……父母把自己看到并为之欣喜的每一点进步表达绐孩子听,孩子也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鼓励,感受到学习拼音的快乐与自信。

汉字学习真有趣

“你看,你看看,这些生字才学过没几天,可是一出现在练习册上豆豆就一个都不会写,真是愁死了。照他这样今天学明天忘,别说是考前几名了,别给我整出个倒数第一就算不错了。”豆妈看看豆豆做完的练习册抱怨道。

“我说孩子他妈,咱们要相信儿子,要对他有信心嘛。”豆爸有些不认同地说。

“相信什么?他这语文根本就不行,你看看这些练习册,你让我拿什么来相信他?”豆妈指着练习册大声地说。

“是,是,你说得对,他现在语文的学习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般理想,可这也是因为他才刚刚开始学习语文,不懂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我相信只要我们平时多加引导,他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豆爸一脸自信地说道。

“嗯,今天我就上他们的班级群跟老师和家长请教一些学习汉字的方法和技巧。”

等到晚上八点的时候,QQ群里的头像陆续亮了起来,在豆妈的带头作用下,大家都开始讨论起学习汉字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家好多生活用品上都贴有汉字,每次小雪用的时候都会大声读一遍,久而久之,就把这些汉字给记熟了。”小雪妈说。

“我给马悦买了一本字帖,让他每天都练习一页,这样一来,不仅能让他记住生字,还可以帮助他把字写得好看。”马悦妈回应说。

……

听了各位家长所提供的方法和技巧,豆妈就立马付诸于行动,第二天,家里大大小小的生活用品上都贴满了漂亮的便利贴,上面分别写着汉字。豆豆看着形状不同,颜色不一的便利贴纸觉得很有趣,每次经过都会大声地读出来。过了几天,豆妈又买了一些漂亮的便利贴纸,让豆豆自己写上用品的名字,然后贴到相应的位置。看着家里每个生活用具上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豆豆心里可有成就感了。更为重要的是,豆豆因此把每一个在便利贴上写过的生字都牢牢地记在了脑海中。

“汉字难认,汉字难学”,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思维记忆力较差,这些客观原因使得孩子识字不扎实,遗忘率和出错率较高。家长们应帮助孩子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识记汉字。

1.贴图认字法。在孩子学习和记忆生字的时候,家长们应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让枯燥的生字生动起来。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生字的时候,家长可以制作一些卡片,然后贴在家里相应的位置,每次经过的时候让孩子大声地读出来。久而久之,孩子对这些生字就会有深刻的记忆。

2.加减记忆法。家长可以通过加减偏旁部首来轻松记忆汉字。比如,孩子分不清诞生的“诞”和小艇的“艇”,那么就可以采用加法来记忆——“讠+延:诞”,而“舟+廷:艇”。“艇”字的读音与它右半部的“廷”读音很相似,所以依据“廷”的读音,就能够轻松记住小艇的“艇”。“诞”字可以这样想:没有延安革命根据地,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所以,“诞”字的右边是延安的“延”。

3.对比记忆法。有些汉字样子长得很像,让人很难区分。对于这样的字,同学们可以把它们写在一起,抓住不同之处再记忆。比如样子相似的“辨、辫、辩、瓣”这几个字,我们可以抓住中间不同的部分,结合字的意思来识记。

辨:辨别方向要用到眼睛,辨中的那一点就是眼睛,一撇是眼皮;辫是头发丝能扎成辫子;辩则是张嘴说话才能争辩;对于“瓣”,我们可以这样想——花瓣谢了能长“瓜”。

4.归类记忆法。将学过的生字及时进行偏旁以及字形结构的归类,加强对生字字形结构的识记。例如,木字旁:林、树、村;女字旁:姐、妈、奶。

5.字谜记忆法。有些笔画复杂、难记易错的字可编成形象生动且有趣味的字谜。经常猜一些字谜,动脑编一些字谜,就可把字形记住。用时想起字谜,就不易写错。比如:

一块豆腐,切成四块,装在锅里,盖上盖。(谜底:画。中间的田字可以把它想象成切成四块的豆腐。)

加一半,减一半。(谜底:喊。左边为“加”字的一半,右边为“减”字的一半。)

一人牵着一只狗。(谜底:伏。左边为部首单立人,即“一人”,右边“犬”即狗。)

6.阅读记忆法。对于学过的生字,要做到每天听写,加强记忆,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多看课外书,让生字多次地重现,这样才会记得牢。

学习语文课前预习很重要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然后开始今天的课程。”张老师带着神秘的微笑说道。

豆豆一听有游戏可做,立马来了精神,忙问道:“什么游戏?”

张老师一看平时语文课上不怎么积极的豆豆来了兴趣,便开口说道:“那好,今天这个游戏就由豆豆、小雪和马悦来完成吧!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你们三人中由一个人扮演小燕子,一个人扮演燕子妈妈,另一个人负责读对话以外的内容。你们三人分配一下角色。”

听完张老师的话,豆豆刚才的激情完全被担忧所取代,因为他根本没有预习课文。很快地,马悦分配好了角色,由他负责读燕子妈妈所说的话,小雪负责小燕子所说的话,豆豆负责读旁白部分。

从张老师说完要读课文之后,豆豆的心里就开始打起了小鼓,开始读课文的时候也吞吞吐吐,每次念到“瓜”“茄”“檐”的时候都要停顿一下,而且还把“茄”读成了“加”,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等到读完了课文,张老师严肃地问道:“豆豆,你昨天做预习了吗?”

豆豆满脸通红地说:“没……没有。”

张老师看了豆豆半天,只是说了一声“坐下”,然后开始上课,但是豆豆心里却久久无法平静。等到下课的时候,豆豆偷偷地问小雪:“难道你们每天都预习新课吗?”

小雪回答说:“是啊,老师不是说每天都要预习的吗?你怎么没有预习呢?”

“我昨天写完作业太晚了,所以就没预习,以前我可是每天都预习哦!”豆豆可不愿意承认自己从来不预习这件事,不然在小雪面前可丢大脸了。但还是不服气地说,“不过,我觉得预习课文根本就没什么意义。”

小雪完全不同意豆豆的话,于是反驳道:“怎么没有意义?提前预习可以让我们在听课时更轻松,而且容易找到重点和难点。反正我觉得提前预习对学习很有帮助。”

听了小雪的话,豆豆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觉得自己以后也应该提前预习。于是在随后的几天里,豆豆每天都会预习新课,而他也发现,自从预习后,自己在课堂上不仅能完全跟上老师的思路,而且做作业时也能很快得出问题的答案。豆豆心想:“以前我总觉得提前预习会占用我玩的时间,可没想到提前预习反倒能使我更快地写完作业,多了许多玩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我的学习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嘻嘻,以后我可再不说预习没用的傻话了。”

预习实际上就是课前自学。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效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的时候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己吞,消极被动,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在语文学习中,课前预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作业。但要掌握方式方法,不然占用了时间不说,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般而言,每次预习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20~30分钟就可以了,不然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在做预习的时候,应引导孩子从以下四步着手:

1.读,先让孩子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2.画,读最后一遍课文时应让孩子画出层次,找出重点。

3.注,让孩子把自己不懂和有疑问的地方在书本上标出来。

4.批,让孩子试着写下自己读完课文后的心得体会,以及摘录精美的句词,这对孩子以后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养成阅读好习惯

“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做。”豆豆大声地喊道。

听到豆豆的喊叫声,坐在客厅的豆妈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走了过去。豆妈看了豆豆所说的题,原来是一道阅读小短文,是爸爸和儿子之间的一段对话,问题则是哪句话是爸爸说的,哪句话是儿子说的。问题的答案读了短文一眼就能看出来,但豆妈还是耐心地给豆豆打比方讲解。可是讲了半天,豆豆仍不明白哪句话是爸爸说的,哪句话是儿子说的。这让豆妈觉得有些无力。

在豆妈看来,豆豆的阅读能力太差了,每次一遇到阅读短文他就这样,答案明明就在短文里,可是他就是找不出来。再这样下去可不行,要想个办法来提升豆豆的阅读能力,豆妈想。

于是豆妈去接豆豆放学的时候,特意向张老师请教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回到家就要求豆豆按张老师所说的看、读、问、习的步骤来阅读短文。刚开始豆豆觉得有些不耐烦,大略读上一遍就不再继续,但豆妈坚持让豆豆读四遍短文,否则就不在他的记事本上签字。无奈之下,豆豆只能按看、读、问、习的步骤做,通过这样的方法去阅读,豆豆抓住了重点,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学习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若没有科学的阅读程序和阅读方法,就难以领会、理解、掌握所面对的阅读材料,自然也达不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故事中所提到的“看、读、问、习”的阅读方法,具体来说如下:

1.看,即翻看。拿到一本书,先粗略地浏览全书,简单地了解大概内容,勤翻看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2.读,即阅读。先让孩子用较快的速度粗读全文,了解内容概要及主要论点,找出全书重点,理解重要内容,一些佳作、精彩片段,应熟读精思。如果在阅读中,遇到了难点、疑点,可以做下记号,暂且不管,再另做安排。

3.问,即设问、质疑。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解的问题要多问。须知带着疑问去读书,方可提高阅读效率。

4.习,即温习。对于那些有价值的知识应该掌握,做到真正地吸收、消化。让孩子学会“温故而知新”,才能培养他主动学习的习惯。

这样背古诗又快又有效

看着豆豆红肿的小眼睛,豆妈都无语了。每次都这样,只要一背古诗,豆豆都会哭上一场。豆妈小时候也背古诗,她觉得背起来挺容易的,可是一到豆豆这,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天大的难事了呢!这让她有点想不通。就像豆豆现在背的这首袁枚的《所见》,不就是简单的两句话吗?可是豆豆都背了半个小时了,还是无法顺利地背下来。

豆豆正哭的时候,小姨走了进来,问明了情况后说道:“姐,你可别告诉我,豆豆每次背古诗是这样背的。”

“不这么背,那怎么背。背诗不都这样吗?”豆妈有些不解地问。

“当然不是了,背古诗得理解着背,像豆豆这样死记硬背,那什么时候能背会?即使背会了也很容易忘记。走,豆豆,小姨告诉你一个好方法,可以让你快速地背会古诗。”小姨边说边拉着豆豆向书房走去。

“豆豆,你今天所背的这首诗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小牧童去放牛,他骑在牛背上,快乐地高声歌唱,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着。走着走着,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顺着叫声一看,离他不远的树上有一只知了正在大声地歌唱。他想抓住那只知了,可知了突然停止了歌声,悄悄地趴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了。你背诵的时候可以先想象一下。然后记住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像牧、歌、意、忽,然后再进行背诵,看看效果怎么样。”

按照小姨所说的方法,豆豆试着背了一下,没想到背了三四遍,豆豆就能流利地把古诗背诵下去了。豆妈有些不敢相信,于是翻看了后面一篇没有学过的古诗,让豆豆再按照刚才的方法再背一遍。可喜的是,这次豆豆也只背了四五遍,就顺利地把古诗背下来了。这可乐坏了豆妈,她对自己的妹妹说:“每次豆豆一背古诗我就一个头两个大,现在问题解决了,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

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词是孩子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孩子语感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很多同学一提到背古诗,就会皱起眉头,不但缺乏兴趣,且效率低下。其实,背诵古诗理解诗意最重要,但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完全理解诗句的意思有些困难,但家长或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快速又高效地完成古诗的背诵。

1.分层理解法。要记一首诗,先要弄懂它的含义。比如,根据叙事、写景、抒情的几个层次,归纳一下,了解全诗的大意,再反复阅读,印象就深刻了。

2.抓领头字句法。背诵中常有这种情况,一些背得熟的诗,往往在中间卡住。这时,如果有人提示一下某段的领头句或某句的领头字,就能很快地接下来。这说明“领头句”“领头字”很重要,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

3.再现形象法。好诗一般都有鲜明生动的形象。经常在脑中再现诗的意境和画面,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例如背李白的《夜宿山寺》,可进行如下的想象:

第一个画面:在一个百尺高的山顶,有一座楼房,让人觉得有掉下去的危险。

第二个画面:站在楼上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星星。

第三个画面:在这里人们都不敢大声地说话。

第四个画面:之所以不敢大声说话是怕惊醒了天上睡觉的神仙。

这样背诵古诗,便会容易许多。

4.定时快速读法。给孩子限定时间,限定数量,如五分钟背出八行诗。读时逐步加快速度,先稍快,再加快。要做到快而不乱,快而不错。这样的限定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一些压力,这种压力会让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其记忆能力,更好地获得背诵的信息,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

5.接力训练法。为了培养兴趣,增强效果,在背诵古诗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接力背诵。经常进行这类活动,也能帮助孩子巩固记忆。

看图写作文,你会吗

豆豆在学习上虽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但他一直充满信心。而最近的一个学习内容,却让豆豆感受到了头疼的滋味。看图写作,成了豆豆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

这天,班主任张老师指着考卷上的看图作文问道:“豆豆,你测试卷上的看图写作文为什么是空白?”

豆豆看了老师一眼,低下头,不安地说道:“我,我不会做。”

“不会做?那我讲课的时候你有没有认真听?”听了豆豆的回答,张老师有些不满。

“有,可是后面出现的图跟你所讲的那一篇不一样啊!”豆豆辩解说。

“当然不一样了,如果一样,那写作文还有什么意思。”

“可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豆豆老实地回答说。

听到豆豆这么说,张老师觉得自己应该再辅导一下他如何看图写作文,好让他克服这一难关。于是张老师指着练习册上的一幅图问道:“豆豆,你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小动物?”

豆豆仔细地看了一遍回答说:“有小公鸡,小鸭子,大白鹅。”

张老师点了点头,说:“不错,以后看图的时候应该先看清楚图片中到底有什么人或者小动物。然后再看看这些图片中,它们都在干什么?”

“它们在比赛捉鱼,大白鹅是裁判。”豆豆看了看图回答说。

“对了,它们在比赛捉鱼,那你看看它们是怎么捉鱼的?捉到鱼了吗?谁捉鱼的办法更好?这个办法是谁想出来的呢?它们又会怎么跟其他小鸭子说呢?等到比赛结束的时候,谁站在领奖台上?三只小鸭子又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想想它们该如何做?大白鹅裁判会对它们说什么呢?而小鸡呢?它们低着头在做些什么?大白鹅裁判又会说些什么呢?最后,再想想通过这个故事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张老师停了一会儿继续说,“以后看图写作文就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做,仔细地观察图片,然后根据图中所画,大胆地想象,最后再写上通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作文。”

通过张老师细心的讲解,豆豆终于掌握了看图写作文的一些小窍门,老师的指导,让豆豆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以前之所以不会写看图作文,是因为看图不够仔细,而且还抓不住图片中所画的重点。以后遇到看图写作文,就知道该怎么看图,怎么去写了。

小学一年级的看图说话,二年级的看图写作,是看图作文的基础。看图作文,一直贯穿于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始终,是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引导孩子必须耐心,要求孩子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先确定中心,再围绕中心把图画的内容详细地记述下来。

1.指导看图,把握中心。看图作文,图画就是作文材料,看图就成了作文的基础。因此,引导孩子学会看图画,看清图上画的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事,画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和哪些物。人,是观察的主要对象,所以要特别注意观察人的服饰、容貌、年龄、身份、表情、动作,并给主要人物取名。大体了解图意,掌握基本内容。再有顺序地对图的每个局部进行观察和分析,明确人物之间与各部位之间的关系,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再抓住重点细节,深入观察和想象。

2.有层次地观察。看图时要做到有层次地观察图画,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是从上到下或是从下到上,是从左到右或是从右到左,是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等。因为只有观察得有层次,才便于理清行文的顺序,进而让文章有条理。

3.紧扣图画,合理联想。画面上的景物都是静止的,应通过想象,使人活起来,让他们自己说话、行动,要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家长应引导孩子根据图画上的内容,把自己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里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填补画面中因时间和空间局限而未表现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紧扣画面分析来的,所以,进行联想的依据就是画面本身。

4.抓住重点,恰当描述。在写作时,要抓住画面的重点,并对其进行恰当的描述。若图画中有人物,应通过观察人物的衣着、体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合理地展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