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道与正道: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指南
60712700000007

第7章 揭露腐败有什么新举措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王岐山同志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揭露、发现腐败现象,是治标的有力推手,是发挥惩治腐败威慑效应的基础。社会中之所以出现腐败分子“前赴后继”的现象,部分原因就在于揭露、发现腐败的力度不够,导致一部分腐败分子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只要小心翼翼,采取更为隐蔽保险的方式就不会被发现,从而走上腐败这条不归路。为了加大惩治腐败的效率,必须继续强化腐败现象的揭露机制。

(一)信访举报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领导人对于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批示就形成了信访举报的雏形。1951年6月7日政务院颁布的《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标志着信访举报的正式确立。信访制度的创设,成为民意与政府间的沟通桥梁,有利于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也解决了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

在当今网络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发挥信访举报在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在完善传统信访举报制度的同时,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统一的举报受理机构;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统一的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络,并在重要的门户网站设立了统一的监督举报专区,接受公众举报。这一举措使得信访举报成为发现腐败问题线索的重要来源。2013年9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首页专门设立了信访举报专区,并在网络举报须知中注明,特别鼓励实名举报,对认定为实名举报的,及时专人专簿登记,优先录入电脑、优先办理。据统计,至网站开通后的8个月时间里,该网站共收到检举控告类举报74049件,是网站开通前8个月的近2.5倍。而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万件(次),总量比2012年增长49.2%。从中纪委公布的2012年全国的数据来看,立案调查的案件中,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的占到41.8%,在各种线索来源中占比最高。

在拓宽信访举报揭露腐败的方式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采取了很多措施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一是完善保护举报人的法规制度,检举、控告材料列入密件管理,不得私自摘抄、复制、扣压、销毁;核实情况必须在不暴露检举人、控告人的情况下进行,等等。二是严肃查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三是对举报人受到错误处理或者人身伤害、名誉损害、财产损失的,在职权范围内予以纠正或建议有关部门予以纠正。除此之外,有的省份地区为了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还设立了实名举报奖励机制,以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监督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

(二)新媒体曝光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一种新的传媒方式,主要包括互联网、手机、数字杂志、网络电视等,其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依托,具有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受众面广、成本低廉的特点。

近几年,通过新媒体曝光的方式来揭露腐败形成一股热潮。自2010年以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网络舆论传播方式风靡我国,通过这些途径所曝光的“调情门”“艳照门”“情妇门”“炫富门”“表哥门”“干爹门”等一系列热点事件,导致许多领导干部因腐败问题而落马。新媒体爆炸力一般的传播速度,容易迅速产生广泛的影响,引发全民关注,进而吸引纪检部门介入调查。据统计,2010至2012年,由新媒体首次曝光的反腐倡廉事件分别为67件、58件和31件,三年共计156件,是传统媒体曝光数量的一倍。

(三)巡视发现问题

随着201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巡视工作便有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依托,同时,《条例》将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行之有效的巡视工作方针和经验做法,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得巡视这把反腐“利剑”更准、更快、更灵活。巡视组在巡视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敢于揭丑的态度,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某某,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原书记杜某某等案件,最初都是通过巡视发现的。

2014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巡视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3085起,处理7174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23646人。巡视组的巡视工作除了常规巡视外,还采取了专项巡视。2014年中央巡视组对28个单位开展了专项巡视。2015年3月初,中央巡视组开展了对26家央企的专项巡视,发现大量违纪违法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