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为什么会浮躁:培养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
6078500000002

第2章 “心地”浮躁,就是为问题播种

“心地”原是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三界唯心,心如孕育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心地”。后儒家也用“心地”指心性存养。一个人“心地”如果浮躁,就如同在田地里播下了杂草和蒺藜的种子,自然无法结出好的果实。“心地”浮躁,就是为问题播种。我们工作中经常出现质量不合格、懈怠、逃避责任、不思进取、执行无果的问题,无不是因为浮躁在“心地”中播下了问题的种子。一个人心中有了浮躁,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因此,我们要涵养“心地”,减少问题,就当从戒除浮躁做起。

无法安心工作——浮躁让你失去敬业心

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

——北宋 程颐《二程全书》

从北京某高校硕士毕业多年的陈娟(化名),原本在一家日资银行就职,薪水不菲,工作也令外方老板颇为赏识,但没多久,就跳槽到了一家泰资公司。短短几年里,“不安分”的她,竟然换了3 次工作。每每有人调侃她的“跳动症”,她就说:“刚刚过去的奥运会,我们国家的运动员都得了蹦床冠军,为何不让自己也先‘跳’一把?”

这是一个强调个性体验的时代,想“跳”一把的白领绝非陈娟一个。

很多人跳槽是为了换一种生活方式,寻求流动跳跃的感觉,寻找时代弄潮儿的体验。这种为寻找体验而轻易“跳槽”的做法,就是浮躁的一种具体表现。很难想象抱着这样心态的人能够敬业。

习惯上,我们把敬业看成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表现,看到一个人无私奉献,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的工作,就说这个人很敬业。实际上,敬业不仅是一种好的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内心的觉悟和修养。一个人不敬业,轻视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随意敷衍和应付,表面上看是行为出了问题,实质上是内心对工作的认知出了问题,体会不到工作的价值和乐趣,进而产生了浮躁情绪。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话。在《论语· 宪问》中,子路问孔子什么叫君子。孔子回答说:“修己以敬。”即“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将“敬”当成做人做事的首要态度。

北宋著名学者程颐对“敬”字做了进一步解读,他认为:“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意思是说,专心致志于一件事,心无旁骛就做到了敬,由此可知,一心一意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就是敬业。

国内“敬业”一词的最早提出,当是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他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之中,把敬业乐业当成是人生的至高法则。认为“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梁启超认为,所有的职业都是神圣的,都是可敬的。因此,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报酬和地位高低,都是值得尊敬的。从事工作和劳动,也是每个人来到世上的必然。“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只要根据自己的才能和境地,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道理方面讲,是亵渎了职业之神圣;从个人方面说,一定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因此,梁启超先生把敬业主义看成“对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认识到工作的必然和神圣,我们自然会驱除浮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敬业。敬业精神表现在个人行动上,就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脚踏实地的行动。敬业是一种值得赞扬的好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增添人格魅力的内在修为。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常怀敬业之心,常行敬业之举,久而久之,我们自然就能和浮躁保持距离,使敬业成为自己的一种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工作缺乏动力——浮躁让你失去使命感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世界无产阶级导师 卡尔· 马克思

小杨从国内一家著名中医学院毕业后,被招聘到一家中医院工作。众所周知,中医治病基本靠的是经验,很多中医学院的教授、专家都研究中医理论,但不会看病。小杨也不例外,他本来想继续理论研究,无奈“僧多粥少”,只好“屈就”到一家医院。由于医院主要缺乏的是一线的大夫、药剂师等人才,所以医院决定让他到门诊部实习,而他认为这简直是浪费人才,他想即使做不了理论权威,至少还可以做做领导什么的,可惜不用说能力、关系等要素,仅仅资历一项,就让他的理想遥遥无期。他非常后悔当初选了这样一个专业,但还是极不情愿地去医院工作了。

小杨干了几天就觉得索然无味,医院里的中药味道、形形色色的病人和怪病都让他非常不舒服。他整天怨天尤人,抱怨不休,笨手笨脚,几个月过去了也开不了一张像样的方子。小杨甚至当着病人的面把中医说成是巫术,把主治大夫气得全身发抖。这样互不欣赏的结果只有一个:走人。

故事中的小杨,因为对工作缺乏热情,所以干不长。对工作毫无兴趣,其原因就在于缺乏使命感,没有意识到中医工作治病救人的济世价值。我们做事的动力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的驱动力,比如物质上的奖励,精神上的肯定,纪律的约束,生存的压力,等等;一种是内在的驱动力,比如信念、乐趣、责任心、使命感,等等。按照这个分类,我们又可以把人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驱动型”,即做事情比较看重外在力量的激励;另一种是“内在驱动型”,做事情比较容易受内心力量的驱动。当然,更多时候,我们会受到这两种动力的共同影响。

一般来说,浮躁的人多属于“外在驱动型”,即所谓的“挤牙膏式”

员工,他们不会主动工作,只会在金钱的激励和外在压力的约束下努力工作。这在我们的工作中十分常见。让他们去加班,他们会问为什么又要加班,加班费是多少,为什么是我加班?让他们多做一些,他们会说,这事不是由某某负责的吗,不是我的职责。一到了下班时间,他们就会马上收拾东西,离开办公室。做事情三心二意,用办公物品大手大脚,遇到客户冷漠无情。受到表扬,得意忘形,受到批评,按捺不住,老板不在,便开始“逍遥游”……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事情做好的能力,而是他们没有找到内心的驱动力,没有自动自发的觉悟。归根结底,是没有发现工作的使命感。

发展比较好的公司,都会有一种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每个人都会主动去做对公司发展有利的事,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上级的命令。以海尔集团为例,海尔的企业文化中有一个“源头论”。如果把企业比做一条大河,每个员工都应该是这条大河的源头,员工有活力,必然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用户必然愿意买企业的产品,涓涓细流必然汇入大河。正所谓“源头喷涌大河满,源头无水大河干”。

海尔的“源头论”,激发了员工的使命感和创造力,使员工由被动做事改为主动做事,从而为海尔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依靠外力驱动去工作,内心缺乏自动自发的觉悟,这样心态难免会浮躁,易受外在环境影响,见异思迁。只有意识到自己肩上的使命,从“要我做”转到“我要做”,我们才能真正从被动做事的习惯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主动做事的力量。

马燕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到一个内部消息,说市政府有意向在市郊划出一块地皮,用来建经济适用房,以解决收入不高居民的住房问题。听到这个消息,马燕便立即动用各种关系去确认这一消息的可靠性,同时她又开始准备一些前期资料的收集工作。她是这样想的:如果消息可靠,一旦公布,政府就会公开招标,如果自己的公司先做好了准备,中标的概率就会大很多。她的同事不理解地问:“马燕,小心出力不讨好啊,没有人让你做这件事情。再说,消息是否可靠还是个问题呢!”“那如果是真的呢?”马燕笑着回答。

3 个半月之后,市政府果然公布了这一个消息。这个时候,市里有实力的几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立即开始了紧张准备工作,马燕所在的公司也同样开始准备了。就在经理紧急召开高层管理人员开会,要商量竞标方案时,马燕拿着一摞厚厚的资料进来了。

马燕把自己准备的资料拿出来之后,经理又高兴又意外:“你不是财务部的员工吗?”马燕点了点头。“但是谁让你这样做的呢?”“没有人让我做,但我认为主动并提前去做这些,能对公司有好处。我们可以赢得时间上的优势,这样我们中标的几率就会增加。”从此以后,公司领导便记住了这个主动为公司做事的员工。在后来的竞标会上,马燕所在的公司果然中标。事后,经理特地开了一次表彰大会,郑重地在会上宣布并宣布:

马燕将成为公司的财务主管。

公司之所以重用马燕,并不仅仅是因为她主动收集的那些资料,对公司中标起到了多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她主动工作的精神。而马燕之所以能够主动做事,是因为她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使命,认识到自己这样做对公司有好处。

使命感所驱动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使命感的人不会浮躁。可以说,使命感也是一种生产力。在建国初期,很多国有企业的员工不计报酬,为国家建设无私奉献,没有一种振兴国家和民族的神圣使命感,这是很难做到的。

质量问题频现——浮躁让你失去责任感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德国文学家、思想家 约翰· 沃尔夫冈· 冯· 歌德鲁杨是一家食品加工厂的车间主任,因为在竞选副厂长的时候,输给了比自己资历浅的另一个车间主任,所以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老板有一些看法,工作也不是很认真,有时候对待操作流程中的一些错误,也不像以前那么严格了。终于有一天,该厂生产的罐头因为质量问题被市场退回,工厂进入停产整顿状态,鲁杨没有为老板烦恼,反而有一点幸灾乐祸:

“谁叫你不重视我,你现在被查了,不再风光了吧?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到另一家重视我的企业去。”

鲁杨因为在竞选中失利,情绪受到了影响,懈怠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浮躁的表现。浮躁会让人失掉责任感和应有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决定工作质量,素养一下降,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工作中质量问题频现,原因不在于一个人工作能力的下降,而是因为他的心态出了问题。马虎、敷衍、推脱、懒惰这些常见的责任感缺失现象往往是由内心的浮躁所造成。

曾有这样一篇报道:

乌鲁木齐市粮食局的一家下属挂面厂花巨资从日本引进一条挂面生产线,作为附带合同,之后又花18 万元从日本购进1000 卷重10 吨的塑料包装袋,而塑料包装袋的袋面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样品设计好后,经挂面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机械进出口公司的人员审查,交付日方印刷。几个月后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抵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们发现有点不对劲,再仔细看一下,全傻了眼,原来每个塑料袋的袋面图案上的“乌”字全部多了一点,变成了“鸟”字,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

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原来是挂面厂的设计人员一时马虎,把设计样本打印错了,而进出口公司的人员检查时也一时大意没有发现。也就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18 万元的塑料袋变成了一堆废品,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相关人员都受到了严厉的处分。

反思这个案例,正是因为设计人员、审查人员每个人都心态浮躁,没能够再认真一点,结果让18 万元付之东流。浮躁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

浮躁的人责任感往往很淡漠,不会把工作放在心上,更不会把客户放在心上,只能导致工作出现问题,产品质量没有保障。除此之外,浮躁还很容易带来敷衍、马虎、推脱等“并发症”,给工作带来极坏的影响。

1886 年,为了纪念美利坚合众国成立,法国政府送给美国一座雕刻历时10 年、高约46 米的自由女神像。这座自由女神像象征着美国人民的自由精神。

在雕像耸立于美国自由广场100 多年以后,有一位画家和朋友一起乘坐一架私人小飞机到距离地面约三百英尺的高空,画家和他的朋友清楚地看到了自由女神像头部的所有细节:一缕缕飘逸而韧性十足的头发,丰富的脸部表情,额头、鼻翼两侧还有耳郭边的每一个线条,以及坚定地盯着前方、充满火热激情的眼睛……所有的一切都被雕塑家表现得栩栩如生。

这位画家素以对作品无比挑剔和苛刻著称,但是看到眼前美轮美奂的自由女神像,他也不由得赞叹,简直是巧夺天工。

雕塑家尽其所能地完成雕像的每一个部分,丝毫没有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这位雕塑家用自己的双手一刀一锉地雕刻,即使是最细微、最不可能为人所注意的部位也没有丝毫马虎,他甚至不考虑自己精心雕刻的某些细节人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看到。

这位自由女神像的雕塑者就是弗雷德里克· 奥古斯塔· 巴托尔迪。他的名字将和自由女神像一样流传千古,更宝贵的是他留给我们做事的一种认真和责任精神。这对于做事浮躁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和教益。

不能脚踏实地——浮躁让你失去进取心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劝学》

一个本科毕业刚分配到某矿务局工作的大学生,刚进单位,就对单位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不到一个月,他就给单位领导上了洋洋万言的意见书,上至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下至单位职工的福利,一一列出了现存的问题与弊端,提出了周详的改进意见,效果却适得其反,他被单位某些掌握实权的领导视为狂妄甚至神经病,单位领导不仅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还借某些理由将他退回学校再分配。两年之内,他因为同样的情况,换了四个单位,结果总是后一个比前一个更不如意,他牢骚更甚,意见更多,却也无可奈何。

工作中,我们常常能见到这样一批人:他们无论到哪里都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处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无论干什么事都是“风风火火”、“慷慨激昂”的。但是具体到行动上呢?他们做事每每“虎头蛇尾”,“轰轰烈烈”没几日也就“偃旗息鼓”了。为什么会这样?正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太高,眼光太高,却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

1862 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非常高兴地发现,他的这届学生,普遍都很聪明。但同时他也感到了深深的忧虑,因为,越是聪明的人越不容易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那些看似很傻的工作,而那些很傻的工作恰恰就是很多人以后必须要担负的工作职责。

于是,开学后不久,每个同学手中都得到了一份亨尔教授的论文手稿。亨尔教授要求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但实际上那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所有的同学都认为没有重抄的必要,因为那纯粹就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搞研究。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傻子才会坐在那里当抄写员,把自己宝贵的精力花费在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上。没想到,真的有一个叫科赫的“傻子”坐在教室里抄写手稿。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最“傻”的人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结核菌、霍乱菌,第一次发现是病原体感染造成了传染病。他在1905 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也许在当初的那些同学当中,科赫并不算最出众的一个,但他老老实实地履行了职责,做好了手头该做的工作,他的成功源自每一项工作中的精耕细作。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要成就丰功伟业,就一定得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往往不懂得,梦想只有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才能实现。志当存高远,虽然没有错,但高远的志向必须和实际的行动结合起来。要做成大事,就要从做好身边的小事情入手。

不能拿出结果——浮躁让你失去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就是速度、准度、精度、深度、广度的全面贯彻。执行力说穿了,就是看你有没有决心。

——鸿海集团总裁 郭台铭

小李是国内某著名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由于学识和外形条件都很好,很快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在试用期初始,大家对她的印象都很好,也对她转正寄予很大希望,但没想到,她竟然成为第一个被“请”出公司的人,原因是这样的。

有一天,老总安排她到北京大学送一份很重要的材料,原本老总已经打好招呼,只待她将材料送到相应的三个部门。按理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结果,她只跑了一个地方就回来了。当时老总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解释说:“北大好大啊。我在传达室问了几次,才问到一个地方。”

老总生气了:“这三个单位都是北大著名的单位,你跑了一下午,怎么会只找到这一个单位呢?你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先查到这些单位再去找啊!”说完,老总就担忧起来,那份材料那么重要,今天晚上他还要同这几个单位的负责人进行商讨,这下可怎么办?

看着老板发火,小李的小姐脾气也上来了,她辩解道:“我真的去找了,不信你去问传达室的人!”

老总更生气了:“要是用我去传达室,还要你干什么?!算了,我还是自己跑一趟吧,要不今天晚上的计划全都泡汤了!”

谁知,此时小李还不知深浅,气鼓鼓地说:“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就在这一瞬间,老总下了辞退她的决心:“既然这已经是你尽力之后的执行水平,想必你也不会有好的能力,只好请你离开公司!”

是小李头脑不够聪明吗?她可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是她能力不行吗?她可是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过关斩将”才被公司录用的。是她不够勤奋吗?她可是跑了一下午,在传达室也问了很多次。但因为最终没有拿出结果,她的北大之行,不但白跑了,还害老总再费心力。老板雇佣一名员工是为了让他给出结果,而不是让他提问题的,因此,小李被公司辞退了。

小李之所以没有拿出结果,主要原因还是她太浮躁。想着尽快把问题解决交差,而没有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任务失败后也不知道反省自我,反而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不应该再受批评——这些都是浮躁心态的表现,抱这种心态很难把事情做好的。

工作执行不到位,不能出结果,就会造成企业成本增加,为企业带来加倍的损失。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曾写专文强调:不到位,是中国许多单位工作的“病根子”。员工要更有竞争力,企业要更有竞争力,就必须在“到位”两个字上下足工夫。执行不到位,不如不做。

有一天,画家刘墉和女儿一起浇花。女儿很快就浇完了,准备出去玩,刘墉叫住了她,问:“你看看爸爸浇的花和你浇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女儿看了看,觉得没有什么不一样。

于是,刘墉将女儿浇的花和自己浇的花都连根拔了起来。女儿一看,脸就红了,原来爸爸浇的水都浸透到了根上,而自己浇的水只是将表面的土淋湿了。

刘墉语重心长地教育女儿,做事不能做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彻底,做到“根”上。

其实,做事就和浇花一样,如果只是重表面工作,不用心,不细致,不看结果,敷衍了事,那就等于在浪费时间,做了跟没做一样。只有做到“根”上,才能够产生出效益,抱持这种态度做事的人,才会有竞争力。

不能精益求精——浮躁让你失去完美心

认真能够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全国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李素丽王林是南方某城市一家报社的执行总编,在一次私人聚会中,王林听说自己的一个老同学要到自己所在城市的开发区投资,并计划在当地媒体上投放价值百万元的广告。王林认为这是上天给了自己一个在报社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他积极地向那位老同学争取这个业务,最终如愿以偿。

因为业绩突出,报社准备提拔他为常务副社长。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那天,王林带上了社里最优秀的记者和广告部成员,计划用大幅版面进行宣传。奠基仪式结束后,有位老朋友邀请王林去吃饭。盛情难却,于是他向记者和相关广告人员交代好工作就去了。

那天,他玩到很晚才回家。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当副社长的梦就破灭了。原因很简单:这天他们出版的报纸犯了一个最不应该犯的错误。原来,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本来应该是:“某某开发区昨日奠基。”而摆在他面前的大标题却是:“某某开发区昨日奠墓。”

对一向重视有个好“彩头”的南方企业来说,把“基”写成“墓”,是很晦气的,更何况这还是开发区项目正式启动的第一天。结果可想而知,老同学一怒之下取消了百万元的广告订单。不仅如此,报社的声誉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准备在这家报纸上投放广告的客户,也取消了自己的投放计划。

这是一位企业培训师讲过的真实案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浮躁的原因。从表面上看,这件事情的前期工作王林做得很不错:和客户沟通得很好,报社对此也十分重视,派出的是最优秀的记者,而且从副总编到记者,再到广告人员,都做了安排和交代。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的人都浮躁了一点点,结果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错误,为报社和客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有人说:做好了,才叫“做了”。仔细想想,“做了”与“做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只是走过场甚至是糊弄人,后者却是对组织的目标负责、对工作的品质负责。一个心态浮躁,一个务实专注,结果自然很不一样。

九十九度的水,加一度就开了。有时,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在平庸和完美之间,就差一点点专注,一点点用心,需要克服一点点浮躁。

心态被动消极——浮躁让你失去积极心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 尽心上》

米小为本是国内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是工作5 年来,他不仅没有得到晋升,甚至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面临失业的厄运。是什么导致了他这般的境遇?

平心而论,刚进公司的米小为是个非常有竞争优势的年轻人。但是,他来到这家工厂后,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有偏差,对工作、企业都产生了抱怨的情绪。他觉得自己的学历比别人高,能力比别人强,却屈尊在小厂里,于是终日抱怨,老板、上司、同事、工作环境等,都成为他抱怨的对象。

在米小为的抱怨声中,同事们渐渐远离了他,上司也对他产生了看法。而米小为却因此而更加愤恨自己的企业,对待工作漫不经心。5 年时间下来,米小为的工作能力并没有提升多少,和同事们的关系却很僵,上司也越来越不满意他的表现了。

浮躁的人往往会有“问题心理”,心态消极,爱牢骚抱怨。他们习惯把问题归结为外在环境,而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此才会不断抱怨。

一个人能否在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完全取决于自己。如果永远对现状不满,以抱怨的态度去做事,那么他永远都会处于浮躁之中,无法尽心尽力地工作,自然也不会有好的发展。

《论语· 卫灵公》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果有了长远的打算,就不会纠结于眼前的困境和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就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而没有时间去抱怨和消极了。

孟子说过,“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求己胜于求人。一个人如果意识到“万物皆备于我”,常常能反躬己身,自然就会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是为自己的成功做准备,而不会觉得环境与自己格格不入,也能够时刻保持一种乐天达观的积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