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爆炸到社会:哲学与经济
60865100000014

第14章 群居与人的演化

威廉:你们看到狮子是群居动物,这是因为在非洲的竞争非常激烈,虽然单只狮子已经非常强大,但面对也非常强大的猎物时,也要形成合作的团队。虽然大象比狮子强大得多,但狮子在食物紧缺时,也敢偷袭大象。人类群居,其实也是一种生存策略,虽然我们拿着刀都未必能打赢野兽,但一群人一起拿着木棍都可以在野兽面前防卫。人在远古时期就是以群体为单位生存下来的,离开了群体,个体几乎就意味着面临死亡的威胁。在那个时期,我们身处在部落,人与人之间是经常见面的,为了能在群体中更好地发展,我们对别人的认可是非常在乎的,因为那个时候与现在不同,现在你得不到身边人的认同也不至于死亡,但在那个时候就有可能真的会死亡。

索菲娅:原来我那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威廉:我们对社会的关系是如此在乎,也是因为涉及在困难时期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如果遇到有困难的人都不帮,其实会破坏群体的生存能力的,最终伤及自己的利益。因为每个人自身都可能会面临困难,你这次不会面临,不代表下次不会面临,别人这次面临困难,不代表之后都会一直处于困难时期。为了生存,我们就产生了同情弱者的情绪。有些时候即使强者有理,只要弱者不会无理取闹,我们也一样倾向于同情弱者。

戴维:我觉得那个时期应该是每个人的差距都不大,被帮的人很快就能回到正常情况,每一个个体的风险在群体之中都被缓冲掉,所以个体的风险变小,而群体由个体组成,也让群体更加稳固。但是如果有人因此而不断只想从群体中得到好处而不事生产呢?

威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对公正非常执着的原因,对于仅仅是因为懒而造成的困难,我们往往更多的是憎恨。所以不管是同情弱者还是对公正的执着追求,都是在那个时期对于小部落而言非常有利的情绪。不然可能就是整个部落都会消失。

索菲娅:我看到需要帮助者时会同情地给予帮助,但既然是会同情弱者,为什么就会有对老年人不孝顺的情况呢?

威廉:从那个时期的资源匮乏情况来看,能够使种族延续是更重要的,而老年人体力弱并且脑力已经严重衰退,资源往往要优先给可以很快就能从事生产的人那里是最好,如果资源有余,则会考虑幼儿,最后考虑的才是老年人。只是当我们逐渐进入农业文明时,生产力充足了,才开始重视老年人。但农业文明时期的时间相比于狩猎文明时期的时间要短暂得多,没有足够长的时间修改底层基因,因而我们只能通过文明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现在一些原始部落也可以看到,出现整个部落的困难时,往往老弱病残的先被抛弃。

索菲娅:也就是说我们进化出来的同情必须是我们认为值得同情时才会对之同情吧。难道为爱情而牺牲的人也是出于同情吗?

威廉:这些不属于同情,而是对另外一个人的欣赏与崇拜而为之所付出。如果你不是真心欣赏一个人,你是不会为这个人牺牲的。其实不只是爱情,现实生活中就有人愿意为自己崇拜的偶像牺牲的。受人欣赏与崇拜的人往往是一个群体中更有能力的人,通过牺牲来让这些人存活对于群体的存活而言也是有帮助的。

索菲娅:那么从众心理呢?不是说从众不好的吗?难道也是有利于那个时期?

威廉:当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每样东西你都不熟悉,你也不清楚当地文化习俗时,你会怎么做呢?

索菲娅:别人吃什么我就吃什么,肯定不会因此而中毒。观察他们怎样待人接物,就会少犯错误。

威廉: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模仿别人对我们的生存是有帮助的。并且如果你试过在野外群体活动时落单的情况,你就能感受到那种无助,那种恐惧,你不知哪里会有野兽出来袭击你。只是现在信息发达了,有很多信息可以帮助学习与思考,并且也没有落单后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的情况,从众就显得不好。但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参照别人的行为还是最有保障的。

索菲娅:那么啰唆与好为人师也是对那个时候有利是吗?

威廉:蚂蚁是怎样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协作的呢?靠化学信号共享它们当前状态的信息。啰唆是共享信息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好为人师才能把当时每个人各自得到的信息分享给大家,方便大家的决策与行动。

索菲娅:这么一说,好像每个民族的人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每个民族有他们独特的民族劣根性吗?

威廉:其实民族劣根性是一个简单地把复杂的问题归咎于浅显原因的做法。以前纳粹分子就用这种思路认为犹太民族的种族低劣,给社会造成问题多于贡献,于是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没有去分析历史、文化、教育、习俗、政治、经济以及具体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就简单下定论,显然是不愿意深究原因的一个体现,结果也会像纳粹那样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种族灭绝,而不是从其他方面着手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