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爆炸到社会:哲学与经济
60865100000023

第23章 如何穷游

威廉:有一次我游历到印度金奈,一不小心被人家偷了钱包。于是乎我开始了完全没有钱的生活。报完警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我的沙发客主人,他给了我一些帮助。

索菲娅:什么是沙发客?

威廉:就是通过在网上找到另外一个愿意免费提供住宿给你的人,他可能有床位提供给你,也有可能有沙发提供给你睡。

索菲娅:怎么他就愿意提供住宿给你,并且愿意提供给你帮助呢?

威廉:提供住宿是一种文化交流的途径,他从我身上了解到异域文化,我在他那里得到住宿甚至饮食。我作为一个客人,到他那里就不可能挑剔住宿环境。一般这类型的人都比较好客,更何况我已经出现了困难。别人的资助并不是很多,我也不敢要很多,对别人的大额资助都是拒绝。通过多次认识当地人并得到帮助的情况下,我总算撑到了孟买。此时我已经接近没钱,不得不施展我乞讨的功夫。

索菲娅:最后乞讨结果如何?

威廉:可以说是很成功,一天之内3000多卢比。我当时是这么想的,我所处的境地不可能在网上找人求助,别人不大可能通过社交网络传播我需要帮忙的信息,就算传播了,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也等不及。我当时连坐火车的钱都快没有了。处于紧急的情况,只能是找现实的人帮忙。但是要找现实的人帮忙,一个一个去问是很没有效率的,我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困难,让愿意帮助我的人自己提供帮助。

索菲娅:所以你是怎样乞讨的?

威廉:实际上我的方式并不完全是乞讨。我花了一点钱买了一张大的卡纸,然后写上大字,lose wallet,need help,can work in exchange,大致上说明了我现在的状况,也就是丢了钱包。现在最需要什么,就是需要帮助。为了跟别的乞讨的人区别开来,我就说可以用工作交换帮助。这样大家就知道,我不是纯粹讨钱的人。这么少的单词,并且隔着三行,字体还写得大大的,别人路过的时候,一眼就可以把所有的单词看完。别的人乞讨没有我那么成功,那是因为他们纯粹是乞讨者,而许多人都有帮人的标准,就是希望帮助别人渡过难关,而不是纵容别人继续乞讨。

索菲娅:不会找一个中国人,通过手机支付来兑换一些现金吗?

威廉:原本我还想找个中国人手机转账,然后换点印度卢比,结果还没有机会换点印度卢比的时候,手机也被偷了。沙发客的途径并不是经常顺利的,比如有一次没有人提供沙发给我,我看见有冥想的场地,我就进去说明状况,免费住了一段时间。

索菲娅:看来现实情况还是要根据现实来调整。

威廉:其实人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斤斤计较。当他们自身有多余的东西时,只要你能够给他们充足的理由,他们都会把这份多余的东西分享给你。人们与其相信于公平,不如说是相信于公正。如果你确实是有危难,他们觉得你没有进行欺骗,当他们能够帮忙的时候是会给你提供帮忙的。但是没有危难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通过互惠达成交易。你需要做的是找出愿意帮你的人,或者你能够用现有东西或知识与之交换东西的人。然而这个寻找的过程是非常费时费力的,有时能用金钱解决的,就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

戴维:你的话让我感觉社会的铜臭味没我想象中那么大。很多人一直都在匮乏的状态,所以他们没有多余的分享,也就显得没那么大度。人们更倾向于双方都能得到好处,而金钱能减少寻找双方需求都能同时满足的信息的过程。

威廉:其实有时经历过匮乏的人反而更愿意帮助我,他们更能对我当时的情景感同身受。在熟人的圈子里,别人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经常见面,这次我欠你的,下次你欠我的,很快就完成互惠的过程。而面对陌生人,下次是否能见面都是一个问题,自然互惠的可能性就小很多。金钱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物品,可以增加了人类合作的可能性。

戴维:你的话让我感觉到创造大于公平,只要别人有多余的东西,他们愿意分享出来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人很难评判价值的高低,但是我有多余的东西时,这多余的东西就显得没那么多价值。把你感觉没那么多价值的东西,还有我感觉没那么多价值的东西交换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

威廉:生产的东西有多时,分配起来也容易许多。现在这个社会的乞丐比古代社会的农民过得要潇洒许多,古代闹饥荒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人吃人的情况,天气寒冷时会冻死一批人。而现在的乞丐在垃圾箱里可以翻出人们抛弃的食物还有抛弃的衣服,睡觉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些公共场地遮风挡雨。对于他们的这种生活我们甚至不会感到嫉妒。因而生产有多时,我们会对这些乞丐更加包容,因为我们的利益冲突不大,他们多拿一件被扔掉的衣服,我们并没有感觉到损失。但是如果到了物质匮乏的古代,就有可能为了一件被扔掉的衣服争得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