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初中物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6095700000044

第44章 《功》说课稿二

转自www.isud.com.cn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三节《功》的内容。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又是与能密切联系的一个物理量,它虽然是在力学中引入的,但却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对功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学习了杠杆和滑轮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功的研究为以后学习功率、机械效率、能量的知识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从生产、生活的实例中,判断那些力做功,那些力不做功。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意义、单位,并能用来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利用对生活中具体事例的分析,加强对功的概念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学习方法,初步了解科学概念跟生活术语的区别。树立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功概念的建立和功的计算。

五、教学难点:功概念的建立和功的计算。

六、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将要学习的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接受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七、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特点,尽量使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因此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学生体验、讲授和分组讨论和实例演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八、说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九、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引入新课: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一上课便以投影图片和课本中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这一问题,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与观察。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生活实例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功的概念。

首先我把学生分成六大组来分析讨论引入新课中提出的“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斜面实验,教师给出实验器材,强调实验要求,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并能根据老师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分析讨论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老师在作进一步的讲解和总结。从而引出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这样便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功的概念。老师通过投影图片和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学生则根据生活实际和已有的力学知识能够得出:物体受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距离,那就表示力做了功,学生自然便能得出正确结论,此时教师顺势引出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在研究功的计算时,由于“功=力×距离”是物理学中的规定,初学者常感到不好理解,因此教学中我注意联系实际,通过在课堂让学生个别体验,(搬课本多少和高度的不同),使学生获得较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力越大,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越长,做功就越多。在引导学生理解W=Fs各符号代表的物理意义、单位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构建的物理公式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得出变形公式,认识功的单位的规定:1J=1N.m。同时我在课堂中设计了两个有关功的练习题,第一题是马用200N的力拉着重为1500N的车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100m,求:拉力对车做的功是多少焦?重力对车做的功是多少焦?第二题是一座起重机用钢丝绳将500Kg的重物从地面匀速提升5m到楼上,接着又将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5m,在整个过程中,钢丝绳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通过这两个练习着重训练学生对公式的运用,对功的概念的理解。

3、课堂小结:

(1)、知识内容小结:要求学生共同来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的主要内容:功的概念、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单位,老师加以强调。

(2)、学习方法小结:总结如何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布置作业:投影三道练习题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外要求学生巩固好本节所学内容,完成对应练习,并预习第四节功率内容。

5、板书设计:

11.3功

一、探究斜面实验

结论: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二、功(W)

(1)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2)公式:W=Fs

(3)单位:焦耳(J)1J=1N.m

三、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物体要受力的作用

(2)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动能势能机械能》说课稿

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尹秀清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以能量为主线,主要阐述机械能、内能及机械能与内能间的相互转化。从整个初中物理教材来看,这部分内容是前面几章有关知识的提高和深化。毫无疑问,这部分内容是初中物理教材的重点。因此,指导好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需,更是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内容是在功的知识基础上对能的概念的学习,也为后面内能电能等形式的能的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在八年级的教材中已经出现,有关它们的一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节教材从学生前面没有接触过的“公路限速”和“滑板下滑”两个事例提出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揭示了本节要研究的内容——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化。

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动能、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和对比的方法探究动能和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的方法认识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的实际应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素养和合作交流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决定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教材先后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并结合实例分析来进行说明。在第一个探究活动中穿插了一条“信息快递”,目的是要消除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概念,便于顺利得出探究活动的结论。在这三个探究活动中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且活动过程的设计也逐步放开,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接着,教材安排了“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活动,这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同时渗透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思想。后面所列举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并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这类现象,从而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正处在发育成长阶段,他们对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这一阶段的学生仍处于从形象化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过一些物理问题,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要素,能进行初步的实验探究和研究性学习,因此,本节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本节内容较多,可根据其知识结构分为三课时:(一)动能;(二)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下面就第一课时动能,简要分析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公路限速”和“滑板下滑”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从刚才的这组画面中同学们得到什么启示或者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某些路段为什么对汽车有限速?同一路段对不同车型的限速为什么不一样?汽车超速行驶会造成什么后果?为什么小朋友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等等。

师对学生的发言作出鼓励性评价,并让学生知道运动的汽车,滑板上运动的小朋友都能对其他物体做功,物理学上把一个物体如果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二)合作交流,实验探究

展示图片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钉入木板中,运动着的子弹射穿面包。问:八年级学过了什么是动能,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动能,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动能?并举出几个物体具有动能的实例。

生:风;流水;运动的子弹;空中飞行的飞机、小鸟、足球、铅球;运动的汽车;航行中的轮船;空中下落的雨点等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猜想是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科学实验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故而在学生进行猜想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一些与之有关的事例,为科学猜想提供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

师:操场上飞来的足球可以用脚去踢,而飞来的铅球却惟恐避之不及;汽车在告诉行驶时造成的车祸比慢速行驶时造成的车祸要严重的多,这都与动能的大小有关,那么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讨论,提出猜想。(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师:应用什么方法研究?分几步?(学生对控制变量法非常熟悉,可让学生自己设计)

生:控制变量法

分两步:1、控制质量不变,改变速度,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2、控制速度不变,改变质量,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师:实验中如何控制速度不变,如何改变速度?如何控制质量不变,如何改变质量?如何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关于速度的控制和改变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已经用到了斜面,教材中的信息快递也给出,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自己解决。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用到了转化法,在研究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和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时已经接触过,也可让学生设计。)

生:实验中可通过改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的高度来改变速度,通过在小车上加放砝码来改变质量。实验中可让运动的小车推动木块,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若木块被推得越远,小车的动能就越大。

师:同学们通过讨论设计了实验,下面就请大家做一做,看看大家的猜想正确吗?

生动手实验,交流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师展示视频再现实验,并和生一起总结: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议一议:

1、通常,载重汽车造成的车祸比小轿车造成的车祸要严重得多,这是为什么?但也有例外,这又是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对不同车型最高限速不同,原因是什么?

2、质量较大的喜鹊和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谁飞得快?

3、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下表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学生百米赛跑的一些数据。

物体质量/kg速度/m.s-1动能/J

牛约600约0.5约75

中学生约50约6约90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对学习过程作出评价,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科学探究是课堂教学的“脊柱”,探究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探究思维程序和常见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它们去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体验物理科学研究过程。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案例突出了控制变量法的意义,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了这样一种普遍的实验研究方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指尖上的”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本案例中,让学生分组实验,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