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研究
6100000000013

第13章 东北亚政治军事安全机制组织与建构

对于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军事安全机制组织与建构的考查需要从大国之关系的政策互动联系着手,在大国政策互动联系的机制确立后,着手构建地区综合安全机制和合作安全机制。

东北亚地区政治安全的大国互动机制

对东北亚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大国关系,大国关系是东北亚稳定的基石。大国政治安全政策的互动是东北亚格局走势的关键。美中俄三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现有格局及未来走势的战略支撑国,三国中任何一方战略的调整都会引起相应两国的战略变化,从而在动态中实现三国鼎立的效果。

美中俄三角关系带有地区性,不同于过去中美苏三角的全球性关系。中国在三角中的地位已经是平等的一角,而不再是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一角。事实上,在过去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时期,中国只不过是美国和苏联争夺的一张牌,中国只能在美苏之间恰当地利用矛盾发挥作用,而离开任何一国的重视都不会起到制肘的作用。在美中俄三角中,尽管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但是中俄任何一方的敌对态度都会导致美国与另一方联合的需要。这说明,中国和俄罗斯在三角中都是平等的一角。俄罗斯虽国力衰落,但其仍是世界上两大超级核武国家之一,不能不引起美国对她的高度关注。

1.东北亚地区大国互动机制的特点

(1)既竞争又协调,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加强

中俄两国有基本一致的态度,首先都反对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其次都主张建立一个多极世界秩序;最后都反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双方注重军事合作,两国军队高层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在许多专业技术领域保持合作。两国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也有广泛的共识。虽然两国都受到美国全球战略的挤压,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但在与美国发展友好合作的愿望上都是共同的。美国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采取对中、俄分别交往的办法,尽量避免中俄完全弃美国利益于不顾而进行中俄联盟。为此,美国尽管与中国有许多矛盾和摩擦,但都没有影响其进一步加强美中关系的脚步;对俄罗斯忽冷忽热的态度,也没有影响美俄关系的进展。美国不与中俄任何一方完全为敌的态度,导致中俄联合对抗美国的局面也难以形成。这表明在东北亚地区和平的局面将是一种常态。当美国对俄罗斯进行战略钳制过紧时,俄罗斯与中国的距离便会越来越近。

美国与俄国在东北亚的利益之争使美国不能不对俄罗斯向南延伸发展而进行牵制。俄罗斯近年来与东北亚国家的关系日渐加强,无论与中国还是与日本、韩国的关系发展都较为迅速。在解决朝核问题上,俄罗斯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逐步升高。而俄罗斯与美国的分歧却导致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中俄在经济、能源、武器出口、国防工业合作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双方战略利益的互补性越来越明显。两国领导也十分重视这些领域的合作。有美国学者认为,未来的中俄关系是东北亚地缘政治中的重要因素,这对美国安全利益有重大的影响。也有人认为,亚洲安全中的“俄罗斯因素”主要源于俄罗斯的虚弱而不是俄罗斯的强大。但即使力量继续衰落,俄罗斯仍能够严重影响亚洲的力量平衡。中俄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不会对美国防务计划影响太大,因为中俄两国都不准备挑战美国的地区优势。就目前而言,这个判断还是符合实际的。

(2)从制约制衡到制约合作

在21世纪前半期,世界的基本格局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共同体在世界政治、军事、经济以及价值规范与规则体系方面占显著优势,而其他力量很难形成足够团结有力、足够持久坚强的制衡阵线。但美国也不可能总是一意孤行,他已经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泥潭。在东北亚美国同样需要中国和俄罗斯在反恐等方面的合作。美国也正在反思对华战略。遏制抑或合作都有以美国利益为出发点的考虑。中国没有过高期望美国对中国放弃遏制而选择合作,但遏制下的合作比单纯的遏制更具有建设意义。一旦合作的力量超过遏制的力量,中美双方都会从中得到更大的国家利益。而对于中国来说,无论美国采用什么样的对华政策,中国的振兴已经形成不可阻挡之势。中国外交努力已经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了自己的和平形象。与中国合作的各国都会在美国放弃合作的情况下挤占美国的利益。俄罗斯以非霸权形象发挥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大国作用,对东北亚地区大国关系的互动有重要意义。俄罗斯加强同美国的接触和对话主观上是谋求大国地位,客观上也对美国霸权主义形成了有力的牵制。东北亚地区会在利益平衡下向多极制约与合作发展。利益互补是东北亚合作的现实基础。

(3)着眼于长期互信和地区和谐

美中俄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属于常态,但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冲突。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和主导地位,不会容许俄罗斯或中国超越其战略利益,并且会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设置障碍。俄罗斯在该地区适当发挥在安全问题上的影响还是可以受到美国支持的。但是俄罗斯介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一旦削弱美国的既得利益,就会使美国的戒心迅速变成遏制的行动。俄罗斯理所当然会受到东北亚乃至世界各国的关注。尽管她的经济实力不如从前,但是她仍是一个军事大国和一个横跨欧亚拥有丰富资源且领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其经济一旦崛起,美国等国的东北亚战略都会做相应的调整。

中国与俄罗斯建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特定的内容,即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但是想称霸世界、主宰东北亚的美国却不相信这一切。因此离间中俄关系也是美国在处理东北亚各种关系中的重要环节。

2.东北亚地区大国互动机制的实践与构成

(1)反恐互动机制

美国战略调整引起了俄罗斯战略的调整,也改善了中美关系。2001年遭受恐怖主义重创的美国十分需要各国的反恐支持,而根据这种状况俄罗斯在对外关系上做了重大的调整,与美国以及北约建立了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俄罗斯与美国有了前所未有的合作以打击恐怖主义。俄罗斯表示将与国际反恐联盟进行情报合作、提供空中走廊进行物资运输、不反对中亚国家向美国提供机场、军事装备等。美国也表现出一时的感动。2002年5月,北约19个成员国与俄罗斯领导人共同签署了《罗马宣言》,宣布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从此,俄罗斯可以参与北约的决策程序,并享有了在反恐、核扩散、国际维和一些问题上的发言权。同时,美国也与俄罗斯签署了《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俄美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这是一次以“9·11”事件为契机的互动,恰值美国刚把克林顿执政时期将中国定为“战略伙伴”改为“竞争对手”,中美关系倒退之时。美国遭受了严重的恐怖袭击,不仅需要俄罗斯的支持,也需要与中国保持在反恐问题上的一致。中国不仅坚决反对和谴责一切恐怖主义,主张合作打击恐怖主义,而且认为,打击恐怖主义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发挥安理会的作用。美国一改对华态度,布什明确表示,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是美国的朋友。2002年布什对中国进行访问,双边关系得到了明显缓和。中美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也有力地助推了双边关系的战略对话,以及高层互访、包括军事在内的多领域交流。

(2)朝核互动机制

朝鲜半岛是中国的一个安全制约因素。美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直接关系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走向。第二次朝核问题曝出后,一度趋缓的美朝关系又步入了僵局。尤其是2003年年初朝鲜声称被迫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后,美朝关系更趋紧张。在朝核问题上,美国的政策也时有反复,起初倾向于双边接触解决,后又比较重视通过美日韩三国的力量来对朝鲜施压,逼迫其就范。2003年4月,以美国、中国、朝鲜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谈为拐点,美国转以热衷和支持多边协商解决朝核问题,特别希望中国能对朝鲜进行干预、施加影响,同时也愿意俄罗斯参与,以利于美国在机制内的“掌控和运作”。中国也对通过多边会谈以和平途径解决朝鲜核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并在中国的斡旋下成功开启了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大门。至今,会谈已进行了6轮,并仍在艰难中前行。

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六方都希望或赞同实现无核化目标是确定的,但是对于无核化的理解及途径各方之间却存在很大的分歧。美国和韩国一致认为,朝鲜应以可验证的方式放弃所有核武器和核计划,无核化应该涵盖朝鲜所有的核能力,既包括军用核武,也包括民用的核设施。日本希望朝鲜果断宣布完全弃核,并在国际核查下切实履行承诺。而朝鲜则把无核化限定在了军事用途的范围,同时要求韩国境内也必须无核化,包括驻韩美军不能拥有核武器等。朝鲜提出的“朝鲜半岛无核地带化”是一个涉及领土、领空和领海的概念,不仅韩国和驻韩美军基地内不能有核武器,而且美国的核动力航母等也不能进入韩国海域。俄罗斯将“无核化”含义解释为朝鲜的一切军用核计划、核试验以及核武器的制造和储备。俄罗斯所指核概念的范畴与朝鲜的主张类似,但在地域上只限定于朝鲜,这一点与朝鲜有所不同。中国始终希望各方扩大共识、缩小分歧,通过政治对话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而在实施步骤问题上,尤其是在朝美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双方都要求对方首先做出让步,特别是朝鲜把核能力视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的重要保障,在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保证的前提下很难做出退让。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俄罗斯与中国较容易产生共识,会谈中也显示出了这种观念的接近,这也是会谈能够不断有所进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在此问题上则由于受到多方的牵制无意、也不能对朝鲜采取单边行动,而以多边会谈方式控制局面,希望中、俄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实质已成为了美、中、俄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安全框架的一个重要部分,显示了解决该地区问题三国的支撑作用,也表现出了以三个支撑国为核心带动地区内国家在多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

(3)防止核扩散大国互动机制

美日同盟的深化以及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带来了三角关系暗中的变化。1972年苏美签订了控制开发导弹条约即《反弹道导弹条约》。这个限制军备竞赛、保持核均衡的条约早就成为美国发展军力的障碍。《星球大战计划》、《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和《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计划都超出了《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约束。美国也曾试图与俄罗斯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在谈判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美国在2001年12月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

美日同盟深化过程中,《战区导弹防御体系》将中国和俄罗斯都纳入了其防范范围。这不仅影响了俄日关系,也迫使俄罗斯与中国加强了战略协调。许多观察家认为,美国如果不对中国或俄罗斯过分施加压力,中俄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军事合作也不会持续深化。俄罗斯并不希望在自己的身边培植一个强大的军事大国,但三国基于国家利益变化的而追求相对安全的互动是由形势变化驱使的自然选择。中俄在战略上的接近,反映的是两国间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也是在彰显各自的独立性和影响力,表现了东北亚地区相对其他地区更明显的多极化趋势。

3.北约战略新概念影响下的东北亚大国互动机制

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东扩以及其职能的转变扩大了美国全球控制范围和角力,客观上推动俄罗斯与中国在东北亚事务中产生更多的共识,影响着中国和俄罗斯的东北亚战略。苏联解体前,北约的职能是执行军事任务,履行针对华约集团的前沿防御。苏联解体后,北约的作用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其在保留集体防御的同时,逐渐将处理和防范地区性危机、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列入了自身的主要职能。北约职能的转换从表面上看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从实际作为看,维护和扩大美欧联结的纽带对美国来说是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使美国得以继续留在欧洲,并凭借军事优势主宰欧洲。北约东扩,把东欧一些国家纳入美国的框架中,从而在欧洲制约俄罗斯。随着美国从欧洲方向迅速挤压俄罗斯发展空间的战略实施,俄罗斯不能不施展其面向亚洲的一翼,尽可能在美国在亚洲的力量尚未能部署完毕之前,或东亚安全体系未能建立起来之前,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以获得平衡美国攻势的主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谋求与中国的友好合作是其必需的选择。中俄划界谈判的成功为中俄间稳固地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并准备了条件。俄罗斯以此着力将自己的东北亚战略发扬光大,对其逐渐恢复大国地位大有裨益,与正在强劲发展的地区大国中国进行必要的战略合作,即便不针对第三方,但无疑可以提升俄罗斯自身地位和加重对美国维护利益的筹码。中国在与俄罗斯加强双边关系中也能从中获得提升自我,维护周边安全稳定以及平衡美国压力的利益。

构建东北亚综合安全机制

“综合安全”是“冷战”后出现的概念,综合安全这一概念一方面有意降低了军事实力在安全方面的作用,同时强调了非军事力量、经济发展、国内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在安全方面的作用。哥本哈根学派认为,人类集体安全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这五个方面并非孤立地起作用。每一个都在安全问题中确立一个聚点以及一种要求优先性的途径,但所有这些领域都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五个领域安全议题的互动共同构成了安全的维度,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传统安全问题,形成了区域内的新型安全机制。

1.定位并建立综合安全观

定位地区综合安全观,并推动其成为亚太地区安全合作中最重要和运用最广泛的概念。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接受并将它作为一种安全概念、安全理论、战略和政策加以运用。这表明“冷战”后地区国家的安全观在悄然转变。东北亚各国认识到,该地区高强度的安全问题是传统安全思维的产物,是地区各国长期奉行安全零核规则的结果。在地区安全实践中,各国对军事—政治安全的狭隘和片面的绝对追求导致安全内容过于狭窄,冲突容易爆发,对地区安全和国家间合作产生消极影响。而综合安全不仅仅强调传统的高级政治——军事政治安全,同时也强调了低级政治议题在消解传统安全冲突的强度和烈度方面的巨大作用。

2.形成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互动的综合安全补偿机制

综合安全包括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共生。东北亚国家关系在关于传统安全关系上则体现为“囚徒困境”模式,而在共同面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上则显示出合作型“保证博弈”。“冷战”后大量涌现的除军事和政治之外的诸如武器扩散、金融危机、地区冲突、恐怖活动、跨国犯罪、毒品走私、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给国际和平造成了威胁,但客观上促使各大国纷纷走上协调与合作的道路,以共同面对和应付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现扩大了国家利益和地区利益的交汇点。东北亚地区广泛存在着恐怖主义活动,如中国境内的东突分裂势力、地区核武器扩散问题、金融危机和环境治理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仅靠单一国家的单独行动,不足以消除威胁的根源,东北亚国家在非传统问题上的合作扩大了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利益的共同点。与此同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低级政治议题中的合作机制比较容易产生。这些机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不确定性、增加可预测性,来促成行为体达成协议,从而大大提高了各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效率,使国家从合作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与此同时,机制也将继续维持和不断加强。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家政策偏好要受到历史经验的影响,已有机制的“示范”效用将加大国家对合作的认可、对制度的认同,增进彼此信任,促进行为体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3.加强经济合作,形成综合安全融合机制

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整合和带动政治—军事合作,降低安全困境的紧张程度。哥本哈根学派对安全领域的开放式研究,强调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环境五个领域实际上处于紧密的联系之中。在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的规模和水平远远领先于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学者们认为,“东北亚地区是经济上互补性最强的地区,是世界经济中最富活力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总体经济实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分量占到了东北亚地区的90%。尽管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还不现实,但通过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促进东北亚经济的一体化,深化经济领域的多边对话,随着经济融合的推动力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分歧将会越来越小。构建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为未来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前期示范。经济合作提供了激发更大信任和信心的机会。

发展东北亚合作安全机制

合作安全既是安全观念,也是一种实际的安全政策,通过政策间的互动,就形成了安全机制。它是对共同安全的延伸,共同安全强调“与对手共同寻求安全,而不是与对手进行对抗”;竞争双方可以得到共同的安全,而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这一概念强调合作、对话与建立信任,目标是建立共享的安全,而不是针对他人的安全。它以相互依存思想为基础,要以和平方式寻求安全,在安全利益相互冲突的国家之间展开政治安全对话,合作安全不同于传统的集体安全,既没有集体的承诺,也不存在约束力的机制和强制式的执行方式,它不要求所谓的“一体化”,如果说集体安全是国家应对外部安全威胁的安全机制,那么,合作安全机制则是国家处理区域内部安全问题的安全机制。

“合作安全是一种广泛的安全取向,它在价值上是多向度的,在性情上是渐进的,强调确保而非威慑;是包容的而非排斥的;在成员上没有限制,喜好多边主义胜于单边主义;在军事解决办法与非军事解决办法之间并不偏爱前者;认为国家是安全促进中的主要行为者,但也接受非国家行为者扮演重要角色;不要求创立正式的机制,但也不拒绝。此外,强调在多边基础上形成对话的习惯”。合作安全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既包括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又包括经济、文化和环境方面的非传统安全合作;二是合作安全诉诸的手段并不强调军事行动,而主要通过成员之间的政治对话、增加军备透明度、建立相互信任措施,开展预防性外交等非军事手段来解决和消弭成员间的冲突;三是在合作安全机制中,所有国家一律平等,进行平等的安全对话;四是合作安全强调根据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区域安全机制。

合作安全及其多边主义原则有助于缓解东北亚各国间的猜疑和恐惧,增进彼此间的信任程度;可以为东北亚各国提供一个降低无政府状态的活动机制。一种规范性的安排可以在国家之间创造出一种稳定的和平期望,一种涵盖多行为主体和多领域议题的多边安全机制有助于抑制单边主义;此外,合作安全及其实践重要意义在于整合和凝聚东北亚各国对安全规则的集体认同,只有建立在“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基础上的和平才是牢固永久的和平。

“冷战”后,在东北亚地区安全方面,军事同盟、均势体系和多边主义的合作安全同时起作用。但事实表明,美国主导的地区军事同盟体系和霸权主义的安全战略不仅没有带来地区安全的稳定,反而不断恶化和加剧了地区安全困境。在承认军事同盟和均势体系在维护地区安全作用的同时,以多边主义为特征的合作安全已成为地区国家的共识。

虽然合作安全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地区安全与稳定,但在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等多边合作机制无法建立的情况下,合作安全是唯一可行的亚洲多边合作机制,虽不是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却是增加互信,减少同盟体系和均势政治的消极影响,扩大大国合作,最终建立制度化和多边安全机制的途径,可能成为未来建立有效的多边安全机制的基础。一旦条件成熟,合作安全有可能转化为集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