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计算机并不太普及的情况下,一般学校还不能达到学生每人一机的水平,只能是教师使用,所以这里所说的课件制作主要指课堂演示型课件。课堂演示型课件主要针对课堂教学设计,由于课件的使用(操作)者是教师,应用的环境是课堂,所以,它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可以是某堂课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或一个片段),而不一定是该堂课的全部内容;其次,它可以有语言的配音解说,但不必全程配音;再次,它有一定的交互性,但主要功能还是演示。这些特点是由课堂演示型课件在应用时的辅助地位决定的,它不能取代也不应取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如何设计制作一个优秀的课堂演示型课件呢?应该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选题要恰当
我们设计制作课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表现课件本身的制作技巧。课件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以动画、影像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所以,那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内容,就可以成为好的选题。相反,如果我们不认真思考,认为课件可以取代一切传统的教学手段,把一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都可以很好地表现的内容来制作成课件,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教学课件的制作,是为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师解决难点、重点,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而且每一堂课也不是非要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可。
2.无知识性错误
无知识性错误是课堂教学的最起码要求,这里着重提这点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课件中不能有引起学生对某知识误解的错误。由于课件可能运用一些诸如动画、影像、声音等手段来表现教学内容,如果因制作不到位,或是引用不恰当,就可能造成学生的误解。
3.结构明晰,重点突出
课堂演示型课件不同于学生个别学习型的课件,它不一定要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是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突出表现。同时,对整个课件来说也应有明晰的结构,易于授课教师讲解。有的老师将课件制作成幻灯片式,从教学目的开始,到习题作业结束,或者干脆将板书全部搬上屏幕,这样虽然节省了板书的时间,但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有时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解的过程。理想的利用课堂演示型课件辅助教学的模式应该是教师的讲授、板书、展示、演示实验等传统教学手段与课堂演示型课件的有机结合。
4.易操作性及容错性
我们制作课堂演示型课件的目的是要应用于课堂教学,而且好的课件应该是被许多老师所使用的。所以,对课件的易操作性及容错性应有较高的要求。易操作性指的是课件的操作应该简单明了,课件界面上应有简明的操作标识。特别是应有供授课教师选择演示内容的功能,便于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掌握应用。容错性指的是当授课教师如果有不正确的操作时,课件的演示不应出错或“死机”,应不影响课件的正常功能,便于课堂教学能正常地进行下去。
5.画面美观,影像清晰流畅,声音清晰
无杂音,解说普通话标准
美观的画面,适当的动态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给课件增辉添彩。但是,不应过滥地使用它们,否则将会成为一种课堂干扰因素,严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不好的效果。例如,不恰当地应用与主题无关的装饰图,全程配以无法关闭的背景音乐,运动不停的动态标题等,这些都应避免。至于影像、声音和解说方面,则应尽力从技术上做到完美无缺为好。
6.交互性与智能作用
虽然是课堂演示型课件,但也应具备一定的交互性。这种交互作用是学生通过授课教师的操作间接地实现的,常常是与课堂提问的形式相结合,达到反馈教学信息的目的。问答、判断、选择等形式都可以具有交互功能,如果做得好,还可以有一定的智能作用。例如某问题答错了,自动演示相关的教学内容等。
7.可视性好
目前,市面上所售商品课件大多可视性差,因为它一般是供学生个别学习用的。而课堂教学演示型课件,则要提供给全班学生观看,所以对可视性有较高的要求。屏幕上演示的内容一定要让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楚。所以,课堂演示型课件的文字、图形等要做得大一些。如果内容一屏显示不完,可以做成几屏。另外,背景与文字应有较强的对比度,应选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如蓝色与白色。
总之,制作课堂演示型课件的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而不是为表演而制作。所以,应认真地选好题,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应片面地去追求华丽与动感,良好的教学效果才是课件制作唯一追求的目标。
案例一 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的
两个典型实例
秦皇岛市抚宁县留守镇赵庄中学 张英娜
实例一:PowerPoint能大大方便教学,节约课堂板书、绘画的时间,使教学更加直观,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能分能合的功能,分析《故乡》人物闰土。首先,分别打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两张画像,要求学生从放大的画面中,观察人物的脸部表情、额头的线条、衣着穿戴。接着利用幻灯把两张画像放在一起,比较观察,得出少年闰土天真烂漫,健康活泼;中年闰土憔悴颓唐,衣着寒酸。时隔十几年,闰土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寻找造成闰土惊人变化的真正原因,从而顺利地提示主题,突破教学难点。
实例二:利用多媒体能创设情境的特点,展现精彩的、诗情画意的场面,可以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讲授《岳阳楼记》一文,可先展现洞庭湖这一特定的情景,把学生带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通过学生的看、听、想,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就能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看到洞庭湖雨天的景象时便发出了“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感慨;当看到洞庭湖晴天的景象时,作者又抒发了“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情怀,为理解后面作者的抒怀难点奠定基础。同时对像“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语句的意境理解用反复播放录像或“定格”的方法,再穿插教师的讲解来点拨和突破。在学习《愚公移山》中,可以巧妙地融入流行歌曲《愚公移山》的MTV片断。教室里出现那优美铿锵的旋律“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当屏幕上出现一位古代老人“望望头上天外天”“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那神情坚毅的特写画面时,学生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特别是最后一句“无路难,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画龙点晴为讨论题作出了最好的诠释。这样运用多媒体手段,既不失对古代名篇的把握,又使之富有现代气息。
案例二 有关多媒体网络教学误区
的两个实例分析
河北张家口市桥西区教育局 卢志文
活动片断一:在小学语文《桂林山水》的新授课上,教师把收集的大量图片、视频片断和相关资料放在专题网站上。引题之后,学生进入网站的“游桂林”板块,在悦耳动听的音乐衬托下,学生一幅接一幅地欣赏桂林山水的美景图画。观看视频资料之后,学生带着任务去网上查阅资料。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读了一遍课文,既没有体会文中的优美语言,也没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只是在网上浏览、欣赏、查阅,感觉既不像语文课,也不像地理课,倒像是一节欣赏课。
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初衷是让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上网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教学设计时却忽略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过于注重媒体的使用了。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显然这节课在这四个方面体现得都不够。《桂林山水》一文作者通过比喻、对比、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为读者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象,学生在网上亲身感受之后,再来领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另一种美,这种美是学生在与文字交流时所产生的独特的自我审美感受,再好的多媒体手段也不能代替。
本节课网络手段应在什么时候使用呢?选择在开头应该是不错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指导朗读时,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把优美的文字与生动鲜明的图画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边朗读、边欣赏,入情入理,教学效果才会显著。还可以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放在“课外阅读”板块中,课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活动片断二:初中语文《苏州园林》第二课时,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做一次网上旅游,寻访各地园林,领略各地园林的风采,同时从各地园林的建筑、布局、风格等方面,找一找苏州园林的影子,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本节课教师既不创建专题网站,也不教授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结果收集到的信息各式各样,纷繁复杂。一节课下来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从网上整理出有效的信息,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分析: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课堂学习,教师应考虑网络信息量大,内容混乱,而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低的现状。本节课中,教师又没有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很难从诸多的原始信息中分析、整理出有效的信息。
针对本节课的网络教学问题,教师要提前做好信息的筛选、过滤工作,为学生提供相关专题网站,将要给的“食品”加工成“半成品”放在专题网站上,并且教给学生收集、加工、整理信息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局域网上处理相关信息。
本专题参考文献:
[1]任海霞。多媒体辅助教学浅议[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报学报,2005(3)。
[2]许敏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3]罗仲华。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B/OL]。http://text。k12zy。com/jiaoan/html/2002/123654.html,200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