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6103500000033

第33章 主题五 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管理

课堂管理是师生的一种双边活动。良好的课堂秩序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制定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自觉性。

笔者在《学生管理漫谈》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学生管理是一种思想。它有着不同的境界。教师管理学生,是第一种境界;学生管理学生,是第二种境界;学生能够自我管理是第三种境界。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管”,这是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管理对于维护课堂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管理?

1.制度管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课堂管理制度是加强学生在课堂中自我管理的必要措施之一。它具有强制性,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违犯了制度,都应受到制度的惩罚。所以,制定制度时,教师一不要大权独揽,一手操办,应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二不要“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应有选择性地制定规则。这样做,更有利于制度的正常实施。

2.利用学生自身的力量

为了向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方面努力,每一个课任教师不妨从“师生结合搞管理”开始做起,可以实行“三级”管理:教师管理全体学生,学科课代表管理学科组长,学科组长管理组员。教师为每一个学生写成长记录,学科课代表、学科组长主要检查相关人员的课堂表现情况。这样,人人有事做,人人有约束。天长日久,学生就会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卖啥吆喝啥。教学有时候就得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教语文时,我们就应罗列学习语文的种种益处,说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教思想政治时,我们就应该旁征博引,说说政治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教哪一学科,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喜欢这一学科。多年来,笔者发现一个教育教学管理定律: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喜欢程度与其教学质量、教学秩序成正比。可以说,一个不能让学生对他所教学科感兴趣的老师,他付出的劳动与收获往往不能成正比。这样的老师,自己辛苦,学生也辛苦,更别谈学生的课堂自我管理了。

宋代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是经验之谈。同样,加强学生在课堂中自我管理,如果善于运用一些诸如此类的外在工夫,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我们现在是打着全面发展的旗号,干着全面不发展的勾当。上帝让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都不一样。但教育似乎要和上帝对着干,把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个样的。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的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最大的缺陷。”如果可能的话,消除教育的缺陷就从我们的课堂管理做起并朝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吧。

案例一 与学生约定

去年秋天,出于工作的需要,学校安排我担任初三一个慢班的政治课。接课之前,我曾听到一些对慢班学生的议论:学生们不知道学,光贪玩,有好些屡教不改的“混混”。老实说,能不能带好这个班,起初,我的心里也没底儿。不过我想,学生再不好,总不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吧。

上第一节课时,我做了一个较长的发言,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我说道,我不看同学们的过去,只看同学们的今后;我不看重同学们过去成绩的高低,但看重同学们今后的进步。比如上次你考了10分,下次考试得了11分,我认为这就是进步,这就值得你为之骄傲我为之自豪;反之,上次你考了90分,而下次考试是89分,这就叫退步。进退之间,界限分明,当你不断进步时,10分可进到90分,而你不断退步时,90分会变成10分。因此,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不断进步。我相信同学们都能做到。此外,我想和同学们立一个约定,大家要学会自我管理,我努力不批评、不处分一个学生。末了,我问道:“大家能做到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能!”

此后,为了实现我同学生的约定,我结合课本,多方搜集资料,整理有关事例、案例,精心备课,认真讲解,以之吸引学生;同时,常常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社会实际及当前国内外形势,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遵纪守法的人、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偶尔,即使个别学生旧病复发,我也克制自己,不动肝火,采用思想攻心的策略,促使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变。如某节课上,有两个学生不停地在嘁嘁喳喳说话。这时,我停下讲课,为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小男孩心情不好,去上学时遇到一条小狗,便抬脚向狗踢去;小狗受了惊吓,心情不好,窜逃中见到一个老板,便汪汪狂吠;老板呢,心情不好,见到他的女秘书,便一阵呼雷闪电;女秘书心情不好,回家后对丈夫大发雷霆;丈夫呢,心情不好,对犯了一点小错的孩子,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这个孩子就是那个去上学的学生。这个故事说明,心情具有传染性。我希望同学们守纪律,给我好心情;我不批评、不处分某些学生,给大家一个好心情。通过类似的做法,我发现那些最差的学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都不同程度地在进步着。那年春天发生的几件小事迄今我仍记忆犹新:一件是我换办公室,晚饭后好多学生都主动赶来帮忙搬东西,其中就有几个被称作“渣子皮”的学生;另一件是三月里的一场大风把我家阳台上的一盆花刮落地上,不知班上哪一位学生发现后捡起悄无声息地放在我家门口;还有一件是我的自行车脚踏坏了,好长时间我也懒得去修,一次我正在阳台上吃饭时,听到楼下车子响,我看到我班的一个学生从我的车边起身走了,当时我想他是在“诳”车子,就没言声,吃罢饭我送孩子上学时,我看到自行车的脚踏又“变”好了,那一刻,我恍然发现我的学生是多么可爱啊!

一转眼,一年一度的中招考试来到了,望着学生们那充满自信、充满青春活力走进考场的背影,我欣慰地笑了——为我们当初的约定的实现。朋友,同你的学生约定吧,那是师生间的一种承诺,那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任,那是一个不难实现的许多人共有的梦。(高顺喜)

分析:教师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如果你留心的话,总有一些事情会让我们长久感动、永远难忘。当那些所谓的差生们主动赶来为你帮忙搬东西时,当他们把你家被风刮落的花盆捡起悄无声息地放在你家的门口时,当他们私下里为你修好你坏了的自行车脚踏时,当他们迈着自信的步子,走进中招考场时……作为教师,你会怎么想呢?

教师教育学生就要信任学生,采取积极的手段激励学生。“我”上第一节课时所做的一个较长的发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激励。这体现了课堂管理中的“服务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若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管理中,爱护学生,理解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如果一发现学生违纪,就厉声呵斥,或动用规则制裁,问题也可能迎刃而解。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过不了多久,一些学生就会重蹈覆辙、故伎重演,甚至故意和老师对着干。当“两个学生在课堂上嘁嘁喳喳说话时”,“我停下讲课,为学生讲了《心情具有传染性》的故事”,从侧面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行为。这种在爱护学生的基础上,采取的“攻心策略”可谓一种适时、有效的教育方法。兵法上讲:“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战为上,兵战次之。”课堂管理学生,也当以疗治“心病”为本,从侧面引导、启发,让学生从内心明白是非曲直,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才是上策。

常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播种了爱,就会收获爱;播种了智慧,就会收获智慧。

案例二 学生上课爱说话怎么办

接任一个新班不久,发现班上一个叫彤彤(化名)的学生,常在课任教师板书的间隙与同学说话。老师们反映:这个同学脑瓜子不笨,学习新内容,老师一点拨就会,记忆力也很强,但有一个缺点,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在课堂上说话。为此没少挨老师的训,但她好像没记性,过不了几天,就旧病复发。

一个星期四早饭后,办公室通知上午第四节临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我看教育彤彤的机会来了。那天上午第一节课前,我到教室对彤彤说:“今天上午第四节我们要学习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不巧的是我得开会,你代老师为同学们上一堂课吧?这是教参和我的教案,你可以先熟悉一下。”彤彤笑着说:“老师,我能行吗?”我说:“怎么不行?你一定能行!”

下午,我问彤彤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和课堂秩序情况,她说:“内容学完了,可有的学生太不听话了,我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嘀咕,还有的学生串位,真把我气蒙了!”我说:“面对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她说:“我让他们站起来,还说了几句难听的话。”我说:“你给我提供几个调皮学生的名单,下一节课让他们讲。”说完这话,我看到彤彤的脸红了,她结结巴巴地说:“老师,让我再想想谁在课堂上最爱说话吧?”

此后,彤彤一反常态,克服了在课堂上乱说话的毛病。

人,处在不同的位置,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当学生上课说话扰乱课堂秩序、违犯班级纪律时,让他(或她)从“老师”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错误,有时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分析:这是笔者撰写的一例教育个案,对彤彤(化名)这个学生的成功转变,主要得益于“换位思考”这一种并不复杂的育人技巧和人生态度。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凡事调换一下角色,设身处地将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去看待事情。对教师而言,它能使违纪的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错误及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自我改过,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它体现了课堂管理中的“指导性原则”和“预见性原则”。具体地说,“指导性原则”要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预见性原则”指教师让某个学生去从事某项任务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试若彤彤(化名)代替老师为学生上课时,班级秩序井然有序,彤彤(化名)能以其他同学为镜,看到自己的不足吗?

总之,换位思考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维技巧,当你学会灵活运用它的时候,也就是你走向成功的开始。

本专题参考文献:

[1]廖良国。新课堂中纪律管理的基本原则[N]。教育导报,2005-10-29.

[2]周保军。彰显自我教育,营造和谐班级[J]。河南教育,2005,(12)。

[3]卢盛忠。管理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25.

[4]何丹龙。帮助中学生排解苦闷心理[N]。中国教师报,200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