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朝之最狂将门
61206000000486

第486章 轰击渡船

“司令你也来了?”

此时新军作战人员完全就位,齐开河刚刚布置完一切事物,就看到段鹏亲自来到踞点城墙顶上,立刻开口问道。

当然,他这就是打个招呼的意思,因为段鹏但凡大战,就没有不亲自督战的道理的。

“嗯,如果准备的差不多了,臼炮就可以轰击了。”

段鹏点了点头,目测了一下对岸划过来的小船距离,估摸着能够打到,就转头对齐开河说道。

此前,黄河流域虽然曾经下过两场小雨,但是黄河水尚未涨起来。这段黄河的河面的宽度也就是一百二十米左右,加之段鹏他们的防线到黄河岸边也就几百米的距离。

所以,臼炮只需要能够打出去四五百米的距离就足够了。而臼炮无论发射铁弹或者石弹,只要角度合适,都可以轰击超过二百五十丈的距离,因此段鹏才觉得可以试上一试。

“好,我这就让炮兵轰他几炮试试。”

齐开河说着,立刻吩咐自己的勤务兵道:“去,告诉臼炮营的人,先放几炮看看,找准了弹道之后,再接着揍,直到将敌军渡河船只打沉了再说。”

“慢着,这个距离还是用石弹吧!石弹打小木船也足够了。”

就在齐开河的勤务兵要离开的时候,段鹏立刻又叫住了他,补充道:“铁弹过于沉重,估计抛物线会很大,弹道不好把握。而且用石弹,也不用刻意增加装药量,就可以将石球稳稳的送达敌方船只距离上。当然,有把握的话,也可以朝对岸敌军人群轰几下子。”

“好的,司令,你的命令我会如实传达。”

勤务兵敬了个礼,立刻跑到臼炮营的阵地上去传令了。

因为段鹏害怕炸膛,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所以臼炮阵地,他是不容许和火枪士兵阵地挨着的。因此,勤务兵小跑过去,也用了一分钟左右时间,才将段鹏的命令毫无遗漏的传达到。

不久之后,四五门臼炮就相继开火了,目标正是那些渡到黄河中央的党项军小船。高速冲击的石球,在河面上掀起来一阵阵的水花,高度超过了三四丈。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居然没有一发石球命中目标的。

见此情形,齐开河怒骂一声,道:“怎么回事?居然一发都没打中?这些个废物!”

段鹏随后就笑了:“也不用苛责士兵,他们是铁弹用惯了,陡然换上了石弹,对弹道不熟悉而已。走吧,我们过去瞧一瞧。”

段鹏说着,就当先往臼炮阵地那边走去,齐开河则是在后边跟上。

段鹏明白,新军因为使用了小高炉炼铁炼钢,铁弹制造比石弹还要容易一些。因此,他们的臼炮日常训练,基本上都用的是铁弹,不熟悉石弹弹道是情有可原的。

而且铁弹打在松软的沙土之类的目标上,还可以回收利用。石弹则是不行的,基本上打一发就废掉一发了,如果用石弹加入训练中,消耗将会非常巨大。

当初,段鹏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也默许炮兵如此的练兵。因此,刚刚那几发打偏了,他才能够表现出相应的宽容。

不多时,段鹏和齐开河来到了臼炮阵地的边缘上,臼炮营营长立刻小跑过来,对齐开河还有段鹏敬礼说道:“司令,齐团长,你们怎么过来了?”

齐开河黑着个脸道:“你还好意思问,刚刚那几炮高的太离谱了,我不来看看怎么行?”

“团长,我已经吩咐调整仰角了,相信这一次不会毫无所获。”

随着臼炮营营长声音落下,阵地上又传来了几声狂暴的轰鸣声。

而后,他们三人同时转头看向黄河河面,就见先头那十几条划过来的小船已经有两条中弹漏水下沉。齐开河紧绷的脸色这才松了一些,命令道:“你不用管我们,回去指挥士兵继续修正弹道,等后面的打完了,前边的那几炮也该清理冷却好了。这样就可以形成持续不断的火力,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段鹏这次带来三十三门臼炮,除开送给程世飞的三门之外,另外还剩下三十门。以炮营发射,而后修正臼炮仰角,再发射的射击方式,将臼炮分成三四组的话,也的确是能够形成不间断的火力输出的。

“是,团长。”

臼炮营营长敬了个礼,转身回到了指挥位置上。

而后,臼炮营再发射一轮炮弹,再次将冲在最前方的三条渡船给打沉了。

不过,这次党项军来的实在是太多了,仅仅段鹏他们正面就集中了差不多六七万人马,其余的党项军也是分别从不同黄河段上突击。

而段鹏他们正面的这股敌人,也不仅仅只是从段鹏他们防线的正面渡河,可以说在上下游十里范围的河段上,都有党项军在同时突击。

面对这种危局,段鹏发现自己的兵力终究还是太少了!这点兵力面对党项军,防范正面倒是绰绰有余,至于别的地方渡河的敌军,他应付起来,也显得力不从心。

他预感到,黄河防线终究还是要被党项军突破过去的,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毕竟,在党项突击的正面上,西北王和段鹏的军队加起来,都不如党项军兵马多。党项这种倾巢而出的大阵仗,除非隋朝也派出几十万兵马支援,否则于事无补。

不过段鹏明白,朝廷是不会派军支援的。对于朝廷来说,义军才是心腹大患,而党项人在华夏没有任何根基。他们抢夺了粮食和物资,满足了胃口,自然就会退回去。

党项人似乎也明白隋朝皇帝的心理,这次出兵的阵仗,历史以来绝无仅有。段鹏相信,朝廷这是养虎为患,一旦让党项人尝到了甜头,往后边地将会永无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