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共情沟通:如何让沟通具有超级穿透力
61272500000003

第3章 沟通的步骤:如何消融对方的抵触情绪

第一节 屁股决定嘴巴:立场不同,更要共情

你的屁股决定你的嘴巴,甚至决定你的手脚。你的立场决定了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朋友小丽很委屈地找到我,痛诉自己在公司里所遇到的不公正待遇。

事情是这样的:小丽和小华是某家汽车销售公司的销售主管。名为“主管”,其实就是销售部的副经理,协助经理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刚开始,两人之间的协作关系还算不错。不过,随后,这种默契的协作关系就开始逐渐出现了裂痕,到最近,事情甚至发展到两人之间几乎无法进行正常对话的程度了。

为什么会这样?小丽委屈地表示,她发现同样的话,小华说大家就愿意听,而从她嘴里说出来大家的反应就很冷淡,甚至偶尔还会有明显的反弹。最让她受不了的是,有的时候为了活跃气氛,大家都喜欢开一些玩笑,调侃某些有特点的同事,被小华调侃的同事往往会非常配合,甚至会主动自嘲以博众人一笑;可相同的事情放到小丽身上立马就会变味,被小丽调侃的同事非但不会领情,相反还会跟她急,出口不逊地辱骂小丽。

这让小丽万分委屈:为什么一分钟之前小华说那些话时你完全不以为意,而我用同样的方式跟你说话,你却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应呢?小丽对此大惑不解。她认为自己受到了同事们的歧视,而这种歧视肯定跟小华背地里的挑拨有关。否则,她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同事们给予小华和自己的待遇会如此天差地别。

为了这个事儿,小丽不知道私底下和小华沟通过多少次。按照她自己的话说“我并没有摆出气势汹汹、兴师问罪的架势,而是好言好语地跟小华摆事实、讲道理,希望她不要在背地里给我小鞋穿,因为这样做,对大家都不好”。可小华对小丽的一番苦心却丝毫也不买账,总是一口咬定她是清白的,并没有在背地里干对不起小丽的事情。对方的态度彻底激怒了小丽,两个人正式开始冷战。既然是冷战,当然少不了各种猜忌和冲突。这不,在又一次感到被人“暗算”而又诉苦无门的时候,小丽找到我这个“诡计多端”的老大哥,希望我能给她支上几招,结结实实地给小华点儿颜色看看!

多重标准:如何选择最正确的沟通方式

听完小丽的描述,我大概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我太清楚这个女孩的个性了。她作风泼辣,手段强硬,言辞犀利,眼里从来容不下沙子。按照她的个性,有想说的话她一定会说;心里不爽,也一定会如实地表达出来。一句话,她属于那种锱铢必较、绝不吃亏的人。可事实上,恰恰是她的这种性格,让她在事业和生活中吃亏无数,总是很容易地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磕绊绊和挫折。为了这个问题,我曾无数次地劝说她改改自己的个性,反复向她灌输“越怕吃亏越吃亏”的道理。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个性如此倔强的女孩子来说,这些劝说基本上都是对牛弹琴,起不到任何效果。久而久之,我也就彻底放弃,由她去了。她也对我的说教心生厌恶,许久都未找我谈心。因此,这一次她居然能主动来找我,肯定是因为心中的郁闷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点,不发泄出来不行了。

我不紧不慢地开了腔:“如果我没猜错,那个小华肯定是一种老好人的性格,平时谁都不得罪,和谁都能谈得来;而且,不出意料的话,她一定长得不如你漂亮,至少气质和穿着打扮远远赶不上你。”

听了我的话,小丽非常兴奋,认为我完全站在了她的立场上。于是带着几分解气、几分得意的语调肯定地说:“那当然!小华就是一个典型的乡巴佬,土得掉渣!皮肤不如我白、长得不如我漂亮、身材不如我性感,至于说到时尚感觉和穿衣品位,那简直就是巴黎和新城子铺(当地的一个乡下小镇)之间的差别!”

想了一会儿,可能还是觉得不够解气,她又恶狠狠地补充道:“你说得没错。小华就是一个老好人,整天笑嘻嘻,谁都不得罪。不过,你可别小看她,她的本领可不小,表面上笑容可掬,背地里放暗箭的时候一点也不会手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她就是一只口蜜腹剑的笑面虎,吃人都不吐骨头,把你卖了还能让你给她点钱!”

听着小丽头头是道、连珠炮似的发言,我乐了。坦白说,她说的话大多数我都认同:首先,小丽的美貌与性感毋庸置疑,完全可以用“风姿绰约”“白领丽人”之类的溢美之词来形容;另外,小华一定人缘极好,却相貌平平。对于这一点,在听完小丽的描述后,我几乎第一时间便予以了确认。不过,唯一不敢苟同的是,我不太相信小华是一个人品有问题、两面三刀的主儿。在这个事儿上,显然小丽的主观意识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对小丽说了我的看法,她非常不服气,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反驳我:“你是说小华是一个好人?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对她那么拥护,唯独排斥我?要不是她从中挑拨离间,大家怎么可能用这种双重标准对待我?难不成你要说我是个恶人,大家都讨厌我?我也在公司干了这么多年了,要说人缘,我自认是不错的。可自从小华来了之后,这一切都变了。这么明显的证据,还不能证明她在从中搞鬼吗?”

我耐心地解释道:“我不是说你是个恶人,我承认大家也很喜欢你,不可能讨厌你,我甚至承认所有这些改变都和小华的到来有关。可即便这样,也不能证明小华是个坏人,在背地里搞鬼,给你小鞋穿。事实上,她可能确实什么都没做,甚至有可能还替你说了许多好话,因为就像你所说,把你们之间的关系搞得太僵,其实对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她犯不着这样做。”

看着小丽大惑不解的表情,我继续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第一,你的个性我了解,属于那种典型的直肠子,有话憋不住,什么都敢往外说,也不怕得罪人。第二,你的长相气质、时尚感觉,别说在你们公司,即便在这座城市里也不多见。对这一点你有着绝对的自信。一句话,你是一个特立独行、鹤立鸡群的人。往好听里说,这叫卓尔不群,也叫曲高和寡。在小华来之前,由于没有对比,你又是部门里的领导,所以同事们便接受并习惯了你的存在以及你的做派,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在小华到来之后,这个事儿就变质了。大家有了比较的对象,而且小华由于自己的行事风格和外表特征在大家心里显得更接地气,更受欢迎。因此,从那一刻起,你的立场就变得十分微妙。以前能说的话,现在有可能就不能说了;以前能做的事儿,现在有可能就不能做了。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大家都会拿来和小华比较,相同的话从小华嘴里说出来,会显得很亲民,至少完全无害;而从你的嘴里说出来则会变得十分具有侵略性,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这就是为什么你会觉得大家在用双重标准对待你和小华的根本原因。”

小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略显茫然地问道:“你说的话我似乎能听懂。基本上你想说,在我身上集中了来自别人的羡慕、嫉妒和恨。这其实是在夸我,我听着挺受用。可现在的问题是,别人对我羡慕、嫉妒和恨,你让我能怎么办?把自己变丑点儿,气质变差点儿,品位变低点儿?可有些东西是爹妈生父母给的,我总不能自我毁容吧!”

我乐了,调侃她道:“毁容倒不必,但你可以试试往脸上抹点煤灰,就像《神雕侠侣》中陆无双所做的。”然后话锋一转,我正色道:“人际关系往往和立场有关,随着个性、做派、成就、外表、气质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交往和沟通立场也是完全不同的。正因为大家的立场都不相同,所以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别说双重标准,即便一个人一个标准都不为过。这个东西和歧视无关,更和背后搞鬼无关,完全是由大家的立场决定的。说句难听好懂的话,你的屁股决定你的嘴巴,甚至决定你的手脚。你的立场决定了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因为即便是相同的话和相同的事,对于立场不同的人来说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从而致使他们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事情就这么简单。”

这回小丽似乎完全听懂了我的话,很认真地问我:“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我回答说:“首先,你要懂得共情,并消除自己心中的偏见。没错,固执地认为所有人必须享受相同的标准、相同的待遇,本身也是一种偏见。这种偏见会让你不肯面对真相,从而进一步使事态恶化。”

小丽认真地听,不住地点头。

我继续道:“另外,既然把自己变丑没必要也不应该,那就应该坦然面对,乃至彻底接受来自大家的‘羡慕、嫉妒、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副作用,比如说你所谓的双重标准或歧视。正如你所说的,这些副作用其实让你挺受用的,因此做到这一点应该并不难。”

小丽扑哧笑了出来,使劲地点头。

我继续道:“最后,为了减少人际关系及同事之间沟通交流时的摩擦,你要尽可能地保持低调。最好能效法小华的低调做派。如果有可能,你甚至可以偷偷地和小华进行一场竞赛,比一比看谁更低调,更‘亲民’。放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肯持之以恒,大家必然会投桃报李,主动调整对你的待遇,让你的环境更舒服一些。当然,我承认改变做派的难度一点不比改变相貌的难度小。不过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如果你想让自己在职场中走得更远,更高一点,完全不做任何妥协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你要想好了。”小丽又一次地认真点头。这一次的说教,似乎没有激起她的反感。

小丽的案例很普通,也很经典,在我们的成长经历或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记忆:小学时还能相处得不错的朋友,到了初中、高中忽然之间就会疏远你,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对方。即便你主动要求沟通,也往往无果而终。对方会表现得吞吞吐吐,抑或极不耐烦,让你的疑惑更深、更重。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长大后的你或者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玉树临风,或者在学业上和你的朋友已经拉开了距离,总之,你们从之前的“一样”,变成了后来的“不一样”。尽管你自己浑然不知,可是在朋友的心目中,以前的你和现在的你拥有完全不同的立场。显然,他对你的态度骤变,只不过是适应彼此之间新立场的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调整罢了。

同样的现象,在职场中也大量存在。明明是同期进入公司,无话不谈的好伙伴,可几年后却会成为水火不容,无话可谈的敌人。这无非也是因为大家的立场发生了改变。或者业绩拉开了差距,或者职务发生了变化,或者来自老板的支持有高有低,又或者仅仅是工作顺利与否、心情舒畅与否,所有这些或大或小的不同最终决定了立场的根本性变化,立场的变化又会从根本上决定人际关系的状态和走向。

因此,如果你不能改变立场,就要学会面对和接受现实,然后根据共情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立场设计不同的交往和沟通方式。只有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才能大幅减少自己在沟通博弈中遇到的潜在障碍,大幅提高自己在沟通博弈中的胜算,大幅改善非常被动的人际关系环境。

盲区:关系密切的人更需要沟通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即便是立场相近,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友之间,也存在着“屁股决定嘴巴”的问题。比如说,是否关系越好,就越容易沟通,越容易达成共识呢?未必。事情也许恰恰相反,正因为关系太好,也许沟通的过程会更为艰难,达成共识的概率会更低。原因很简单。关系越亲,大家越不会运用共情的原则。即便违逆对方的心意,也会吃准对方不会翻脸。在这种情况下,别说达成共识,有时候想保持沟通正常进行都会有困难。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反而需要你(们)适当地淡化彼此立场的近似性和亲密度,让彼此的立场适当地疏远一些,这样做反而有可能让你们的沟通过程进行得更顺畅,从而更容易达成共识。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私企老板都喜欢启用自己的家人,比如说自己的老婆担任企业的高管。诚然,举贤不避亲也是一种大胆的用人之道,未必意味着老板昏庸。可问题是,无论当事人有多大自信可以将公私分开,私人关系的客观存在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在由于公事而与自己的老婆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老板的立场往往会很尴尬,常常不能令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应该适当疏远彼此的立场,比如说在双方责任范围的划分方面尽量减少交集、增加并集,这样的话,由于工作上的问题而不得不进行沟通的时候,彼此的立场就会自然得多,沟通的过程也会顺利得多。

其实,疏远立场的方法有很多,几乎可以做到信手拈来。比如说忽远忽近、忽冷忽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调整立场的方法。只要你能熟练地掌握这个方法,一般情况下,无论关系多亲密的人也不敢轻易造次。只要你的表情和语气稍有变化,他们就能立刻明白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以及你对这样的反应会抱什么样的态度。久而久之,一套不成文的规则便会自然形成,你的处境也会随之大为改善。

总之,有的时候关系太近不是什么好事情。把关系处到过分亲密无间的程度,反而会失去沟通的空间,没人听你的话,甚至完全没法说话了。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当你主动拉开距离的时候(当然,这个距离一定要适当,不宜过大),你反而会得到更多说话的机会,你的话也会得到更多、更认真的倾听。

不仅如此,这种“屁股决定嘴巴”的现象,还给我们提了个醒,告诉了我们沟通中的一项重要原则,那就是在任何沟通互动中,真正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常常是“心情”,而不是“事情”;常常是“爽不爽”,而不是“对不对”。

有关这方面的话题,我们将在下面的文字中详细描述。这里便一笔带过了。

小结

有的时候关系太近并不是好事。当与其他人过分亲密无间时,反而会没人听你的话了。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当你主动拉开距离的时候,你的话反而会得到更多、更认真的倾听。

第二节 沟通要走心: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

在人际交流互动中,“事情”本身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心情”。

为什么相同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即便是同样的话,出自张三之口,我就会觉得爽;而由李四的嘴里说出来,我就会感到不爽。也就是说,对我而言,这句话“对”与“不对”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让我感到“爽”还是“不爽”。

看见了吧!其实在人与人的沟通当中,甚至在所有的人际互动当中,“爽不爽”的重要性往往要大于“对不对”。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性中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只做“重要”的事,不做“正确”的事。换句话说,一件事即便不正确,但只要对我而言它很重要,我也会产生强烈的“做”的动机;反之,如果一件事对我而言不重要,那么即便这件事无比正确,我也不会有半点“做”的兴趣。

现在问题来了,什么样的事情对我而言“重要”,什么样的事情对我而言“不重要”呢?答案很简单,任何让我爽的事情都很重要,任何让我不爽的事情都不重要。

因此,人们才会很自然地认可并践行这样的思维和行为逻辑:只做“爽”的事,不做“对”的事。这种现象很普遍。它能让我们如梦方醒,生平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一个真理,在人际交流互动中,“事情”本身很重要,但“心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只要心情好,即便你对某个人提出无理要求,对方也会慨然允诺、欣然接受;反之,只要心情不好,就算你的主张再合理,对方也会横眉冷对,甚至干脆和你翻脸。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过分地纠结于“事情”,过分地强调“对不对”,同时却致命地忽视了“心情”。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变得如此吊诡,如此艰难;我们的沟通技巧与沟通效率才会变得如此拙劣,如此低下。

下面,让我们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看一看到底是哪些自欺欺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妨碍了我们的沟通。

思维模式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我们很多人有一个异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无论走到哪里,总喜欢“讲理”,理讲不通誓不罢休。

不可否认,讲理很重要,可是过分注重讲理,将会让人际关系变得极为艰难,极为被动。因为“理”这个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讲通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常常是张三有张三的理,李四有李四的理。很关键的一点,无论张三还是李四,站在他们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他们的“理”都能讲得通。因此,大家立场不同,彼此的“理”也自然会有所不同,不存在“谁对谁错,孰高孰低”的问题。如果你硬要赶鸭子上架,生生地分出高低长短,唯一的办法就是“战争”——看谁的嗓门高、看谁的用词狠、看谁的耐性足。简而言之,就是“比厉害”,谁更厉害谁胜出。

话说到这里,相信你会不禁莞尔。没错,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场面你一定不会陌生。可残酷的现实是,那些无比信奉“有理走遍天下”的人,那些动不动就要和别人讲理,甚至“拼理”的人,往往人缘极差,让人唯恐避之不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刺儿头”。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人也是不折不扣的可怜人。他们看似从不吃亏,通过拼命讲理为自己争得不少利益,但这种利益与其说是他们通过“理”“讲”回来的,不如说是他们通过“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作风“赖”回来的。别人让着他们,不是觉得他们占了理,而是实在不胜其扰、不堪其烦——与其和你纠缠不清,不如“惹不起,躲得起”。也就是说,他们既赢了利,也输了利。虽然赢得了蝇头小利,却也彻底砸了自己的人格招牌,毁了自己的人脉资源,让所有人对他们退避三舍,失去了无数争取更大利益的机会。这种丢西瓜捡芝麻的行为,不可谓不愚蠢。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说的应该就是这种人。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便是闹上法庭,许多案件也很难分出高低长短,最终只能以“庭外和解”了事。因此说,有些人喜欢“讲理”这个坏毛病一定要改一改。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理好讲,有些理还真的不一定说得清。在沟通的时候,与其无休无止地纠结于“对与不对”,让自己和他人都痛苦不堪、疲惫不已,不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爽与不爽”上面更实惠、更靠谱、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只要你能让别人感到“爽”,别人自然也会让你感到“爽”,大家一起“爽”,也许局面就能豁然开朗,许多死结便自行解开了。如此互利共赢的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思维模式2:我可以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相信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各种新观念的泛滥,这样的话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频繁地挂在嘴上。不过,只要你有一点点起码的勇气和诚实,相信你就会很轻易地承认,这句话很虚伪。

不是我存心揶揄,如果你在任何一种人际沟通交流中能够说出“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样的话,那么我敢肯定你的面部表情一定是僵硬,甚至是狰狞的。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此刻你的表情,那肯定是“咬牙切齿”。

显然,当我们不赞成某个人的观点时,我们从未真正想过要“誓死捍卫”他说话的权利。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你给我闭嘴,否则我就要你好看”。

不信的话,你可以到网上看看,见识一下那些信誓旦旦对你表态要“誓死捍卫”你说话权利的主儿,到底是如何理解和践行“捍卫”这两个字的。不出意外的话,你看到的将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排斥你”,而不是“捍卫你”。

因此说,观点的不一致是可怕的,求同存异是艰难的。尽管说话的权利意味着“正确”,但观点的不一致则意味着“不爽”。显然,在“正确”面前,“不爽”又一次占了上风。

诚然,正因为做到“求同存异”不容易,所以追求“求同存异”的结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过,过分强调“存异”,一定会极大地妨碍“求同”的结果。因为前者会破坏人的心情,而这种破坏对于“求同”这一终极目的是致命的。

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想方设法地达成共识,让对方感到“爽”(或至少不要让对方感到“不爽”),这是取得沟通效果的关键所在。

思维模式3:执迷于“正确性”的说教

在任何一种沟通形式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事人当中总有一方或双方,喜欢不停地讲解、强调事物的正确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说教”。

比如说领导教育员工、父母教育孩子、长辈教育后辈,甚至是平辈之间的互相教育,每个人都喜欢对事物的正确性进行最详尽、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描述,好像只要对方理解了一件事的正确性,就必然用行动落实这种正确性。

不客气地说,这种想法实在太幼稚了。用这样的方法去沟通,恐怕即便你付出自己所有的唾沫储备,也不太可能取得一丝一毫的进展。

原因很简单。其实这个世界上最容易搞定的,就是事物的正确性。只要不是超级低能儿,一般人对于事物的正确性都不会存在理解障碍。

因此,在沟通中试图向对方说教,迫使对方理解事物的正确性是毫无意义的。不客气地说,即便没有你的说教,对方也对“何为正确”这件事心知肚明。可现在的问题是,即便他们明白正确意味着什么,也未必会对这件正确的事情产生好感,更别提趋之若鹜了。他们真正关心的,永远是“重要”,而不是“正确”。

如果你想在沟通博弈中获得某种优势,那就一定要放弃对事物正确性的纠缠,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事物的重要性上来。只有这样做才能事半功倍,让你的努力最终修成正果。

有人可能会发出这样的质疑:你说的这些都是歪理!按照你的说法,难不成我们要坐视不正确的事情泛滥成灾而无动于衷吗?即便我们在公司受到了欺负,也不能讲理吗?即便对方的主张是荒唐谬论,我们也不能反驳吗?即便我们的说教无比正确,也必须闭嘴吗?如果这样的话,天下岂不大乱,是非岂不颠倒?用这样的方法去沟通,即便达成了共识,又有什么意义呢?这种共识说白了就是缴械投降,早知如此,又何必沟通?从一开始高举白旗不就完了?呵呵,别着急。听我慢慢往下说。

我的立场很明确:不正确的事情当然不能任其泛滥;受到欺负当然不能无动于衷;沟通当然不能也不是必然意味着缴械投降。相反,正因为正义必须被伸张,共识必须要达成,我们才要更加讲究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从许多既有的思维桎梏中将自己解放出来。

让我们还是以上述三种典型的沟通误区为例,详细讲解一下在沟通过程中正确处理“心情”与“事情”之间分寸的技巧。

沟通技巧1:你要从自己做起,见招拆招、借力打力

我们假设你在公司里受到了他人(比如说自己的上司)的欺负,让你既愤怒又痛苦,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找他本人讲理?还是四处找人讲理?

甭管你怎么讲理,找谁讲理,是否能把这个理“讲”回来,恐怕最终的结果都一样:你失去的,将远远大于你得到的。未来你在公司的处境只能更险恶,而不会更轻松。

因此,在职场生涯中,在人际交往中“讲死理、死讲理”通常是行不通的,要想解决问题,还得开动脑筋,另想高招。让我们从根本上分析一下“讲理”的危害到底在哪里。

“讲理”之所以有害,是因为它强调的重点是“为什么”。而“为什么”这三个字没有多大的建设性,至少在事情发生的初始阶段,它的建设性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为什么”相比,在这个时点上真正有建设性的是“是什么”。一个事情发生了,甭管它是为什么而发生,客观事实是它确实发生了。与其纠结于事情的起因,不如迅速接受事情的现状,然后根据这个现状去考虑具体应对的办法。也就是说,“是什么”的后面,紧跟着的就是“怎么办”。显然,在事物的初始阶段,如果你能迅速地从“为什么”的泥沼中抽身出来,将所有的精力和能量投放到“是什么”和“怎么办”上面,你就已经把左右事物发展方向的主动权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个时候,可以说你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建设性的,而唯有建设性的行为,才能带来建设性的结果。

当然,“为什么”不是不可以讲,而是要找对讲的时机。在你把所有注意力转移到“怎么办”上面之后,你可以好好想想“为什么”的问题。只要你抽丝剥茧地运用共情原则,就一定能想出一大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让我们拿前面那个案例详细解说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果你在公司里遇到他人的欺负,你不妨这么做。放弃无谓的讲理,迅速接受现实,然后好好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办。你可以仔细分析一下他人欺负你的原因。是自己平时的表现太过老实,让别人觉得自己软弱可欺?还是自己性格太过直率,说话得罪了人,所以遭到对方的暗算?

如果是前者,那么你有两种选择。第一,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该坚持的原则必须要坚持,该具备的矜持必须要具备。不能什么事情都太过随意,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即便得罪了也无妨”的人。第二,重新评估一下是非得失,然后再决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没错,你的“老实人”性格确实偶尔会让自己吃亏,但是也有让自己占便宜的时候。比如说公司评先进,大家总会第一个想到你;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大家也会主动找你说;领导有什么重要的,抑或私密的事情要处理,也总会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一句话,吃亏是福,这里面的内在逻辑,你一定要想清楚。

如果是后者,那么你也有两种选择:第一,尽量控制一下自己的个性,不要总是轻易地授人以柄。第二,如果对方的暗算确实出自恶意,你不妨先忍一下,让对方自以为得计,从而对你丧失警惕。然后,你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其不敢对你再有任何的不敬之举。

甭管怎么说,所谓无风不起浪,别人欺负自己,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而这种原因首先与自己有关。只要你从自己做起,见招拆招、借力打力,将所有这些内在因素消弭于无形,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让类似的事情不会在你身上发生第二次。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真正地“走遍天下”。

总之,遇到问题的时候,讲理是一个最笨的方法,因为它的重点是发“蛮力”,而不是发“巧力”。就好像遇到一堵墙,明明可以从旁边绕过去,你却偏要拿脑袋直接撞上去,那结果就只能是头破血流了。“死讲理、讲死理”的人之所以往往活得十分艰难,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可遗憾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患有这个毛病。尤为要命的是,由于这个毛病至少从表面上看似乎代表了正义,所以即便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带给我们的都是痛苦,我们也往往会对此浑然不觉;又或者即便有所感觉,我们也会本能地将这种痛苦视为追求正义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从而油然而生一种神圣感,越发坚定了我们对“讲理”的信念。

但愿看了我的这些文字之后,患有相关毛病的人能有所醒悟,切实地改一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让自己的职场生涯乃至整个人生之路走得更平顺一些。

沟通技巧2:钻到对方的逻辑里破坏对方的逻辑

如果遇到与对方观点完全相悖的情况,切记千万不要正面冲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计就计、借力打力,钻到对方的逻辑里破坏对方的逻辑。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你的沟通对象是张三,他指着一头鹿,执拗地与你争辩,强迫你相信那其实是一匹马。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显然,如果你以非常不屑的口气告诉他“你就是傻子,那明明是一头鹿,你怎么能说是一匹马呢?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那么他一定会跟你急,你们的沟通十有八九会升级为一场战争,最后不欢而散。

这个时候,你不妨这么做。装出一副由衷钦佩的表情,向张三伸出大拇指:张老师高见!那确实是一匹马,我刚才看花眼了,把它看成了一头鹿。和张老师相比,我的常识真是差太远了,实在是惭愧之至!

然后,在张三露出得意的表情,明显放松警惕之时,再悄然加上一句话:咦,我怎么发现这匹马有些与众不同,为什么尾巴那么短呢?难不成这是一匹特殊品种的马?

张三点头同意:没错,估计是一匹特殊品种的马。

过了半晌,你再一次发出疑问:咦,我怎么发现这匹马还是有些与众不同,为什么个头那么小呢?也许是一头小马驹?

张三点头同意:没错,估计是一头小马驹。

经过这样几个回合,当你再一次发出“咦……”的质疑声时,张三终于不耐烦了,大声冲你嚷嚷:你的问题怎么这么多?!那明明就是一头鹿嘛!你怎么把它看成一匹马了呢?真是一点常识都没有!

你赶紧借坡下驴,乘势恭维张三:噢,可不是嘛,那还真是一头鹿!我刚才看花眼了,居然把它看成了一匹马!还是张老师高见,确实比我有常识!

看见了没有?由于你的巧妙设计,曾经一度无比固执的张三,在不知不觉中就着了你的道儿。

这才是高手的手段:绝不和你硬碰硬,先顺着你走,再带着你走,最后就让你自己走,一步一步地走向你自己的对立面,直到最终彻底站到我的立场上来。学会这一招,相信你就能在无数沟通博弈中所向披靡了。顺便说一句,这招尤其适合你与上司之间的沟通。至于为什么,相信你心知肚明。

小结

人性中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只做“重要”的事,不做“正确”的事。因此,仅仅强调事物的“正确”,对沟通来说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第三节 越走心越高效:好心情带来好结果

只要你能从自己固守的“正确性”逻辑中跳出来,将这种正确性与对方心目中重要的东西巧妙地挂上钩,再艰难的沟通问题也能瞬间迎刃而解。

假如你有一个女儿,今年上高三,正准备迎接高考。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而言,高考是人生中第一个关卡,能否顺利闯过这一关,直接决定着你女儿成年之后将会面对什么样的人生际遇。可天不遂人愿,偏偏在这个时候,你女儿喜欢上了天王刘德华,整天被心中的偶像迷得无心学习。你感到很着急也很痛心,无数次地对自己的女儿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可却收效甚微,让你完全没脾气。

一日,刘天王莅临你所在的城市举办演唱会,你的女儿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能够见到天王真身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偷偷地买票去了演唱会的现场。这本来没什么,可关键是那一天恰逢你女儿的学校进行高考前最后一次摸底考试,而你女儿居然为刘天王的演唱会,缺席了这次考试。

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破口大骂,或者对女儿实行严厉的体罚,显然都是下下策;苦口婆心地说教,让女儿明白天王与高考哪一个更重要显然用处也不大。如果你的女儿能够听得进去,她也不会做出这等让你痛心疾首的事情来。那么,面对这样的女儿,你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给你支上一招儿。这里面有两个要点。

关联:“爽”和“对”并非是对立的

之所以说一味说教是个误区,是因为这种做法过分拘泥于事物的正确性,而完全忽视了事物的重要性。或者说,它忽视了“事物的重要性与正确性并不总是一致的”这一客观事实。显然,对于一位青春少女而言,参加摸底考试这件事情具有无可争议的正确性,但这一点却并不十分重要;反之,放弃考试而跑去见自己魂牵梦绕的偶像这件事情毫无疑问是不正确的,但是它却异常重要。

不要小看这一区别,它对人的身心状态和行为举止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因为这就意味着即便这个女孩听从家长的劝诫,将自己的身体留在举行考试的教室里做“正确”的事情,她的全部心思也会不听话地飞到偶像身边,完全不会在眼前的试卷上;同理,如果她的身体逃离教室,真的飞到了偶像身边,那么即便她的心里会有一丝歉疚和负罪感,这些感觉也会瞬间完败给见到偶像所带来的满满的幸福感。

因此,在这种事情上对孩子进行“正确性”说教是毫无意义的。你的孩子又不傻,这么简单的道理她不可能不懂得;可现在的问题是,她只想干对自己而言真正爽的事情,而对这件事情是否重要,是否正确毫无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虽然有违常理,但似乎也拿她没有办法。

不过,对于这个女孩子而言,参加高考这件事确实太重要了,绝不能等闲视之。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和社会常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这位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女孩改弦更张,重回正道呢?

简单。只要略施小计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做父母的只要跟自己的女儿说一句话——刘德华不会喜欢一个连大学都考不上的“低素质”女孩,即可。区区这一句话,足以顶得过父母千言万语的“正确性”说教。

因此说,将重要性与正确性同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同步的方法其实也不难——只要你能从自己固守的“正确性”逻辑中跳出来,运用共情原则,将这种正确性与对方心目中重要的东西巧妙地挂上钩,这个问题便能瞬间迎刃而解。

先跟后带:习惯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如果你的女儿十分固执,无论你绞尽脑汁使出什么招数,小姑娘就是死不认账,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显然,更多的说教依然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一点建设性。尽管不鼓励,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适当的强制绝对是必要的。

你可以这样做。在女儿从演唱会回来后,不要对她进行过多指责。不过,你必须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诉她,从今往后,除了必要的休息娱乐活动之外,放学后的时间必须留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是一个硬指标,没有商量的余地。接下来,你要尽可能地身体力行,在每天女儿放学回家后和她一起做功课。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切不可有任何松懈。哪怕你的女儿嫌你烦,轰你走,也不要离开她的身边。务必使她在无可奈何之下被迫接受你这个“新同学”。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如果你的女儿心思没在学习上面,你的离开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让这种心不在焉的状态更为恶化。因此,你要身体力行,强制性地为其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和一种必须学习的心境,哪怕最初时她有抵触心理,时间一长,也便会慢慢缴械投降,听任你的安排。只要她能进入这种状态,事情就好办了。最快一个月,最慢三个月,她必然能逐渐养成习惯,想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都难。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便可以悄然抽身了。

不过,在这整个过程中,必须高度注意3件事:

切忌责骂和说教。要知道,至少在最初阶段,你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够让她烦了,如果你还不识好歹,在一边声色俱厉地谩骂或喋喋不休地说教,你闺女的心思肯定会彻底错乱,让她在这种状态下安心学习简直就是笑话。因此,你需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闭上你的嘴,坐在你闺女的旁边全心全意地扮演一个“同学”的角色。除了遇到难题向她请教之外,多余的话能不说就不说。总之,你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让她没脾气,彻底放弃和你的对抗。这场对抗的核心在于比试彼此的决心和耐心。如果你真的是她的亲爹亲妈,真的对她的前途无比关心,也无比忧心,那么就请相信在这场比试中她绝对没有胜算。

切忌敷衍了事,不认真。既然决定做这件事,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如果连你自己都觉得浑身不自在,开始马马虎虎地应付差事,又如何能在这场耐力和决心的比拼中战胜你的女儿呢?

切忌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习惯的养成需要一段相对完整而连续的时间。时断时续抑或虎头蛇尾将令你前功尽弃。

总之,这个方法的要领是,如果对方不愿意做某件正确的事,那么就强迫他去做,直到他养成习惯为止。不过,由于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需要坚持,而对方又没有坚持的动机,因此这个过程你必须亲自参与,手把手地拉着对方往前走,一直到水到渠成,他能够养成习惯自己行走,你才算大功告成。

在这些方面,公司管理也完全一样。我们大多数公司领导在遇到不听话的下属的时候,总是喜欢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给他们洗脑;总是希望能够从思想上彻底扭转他们的错误观念,以期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殊不知这样做是彻头彻尾的笨方法。用这样的方法和下属沟通,你不但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白白地浪费一大堆口水,甚至还会让你的下属厌烦,一听到你的说教就会本能地打瞌睡。让你干瞪眼没脾气。

因此,应付这种棘手的场面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果断地放弃正确性说教,运用共情原则,让你的下属感到重要;另一个是进行适当的强制,手把手地协助你的下属养成习惯。只要你能做到这两点中的任何一点,你都能在与下属的沟通博弈中稳操胜券。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在现实生活中,“对”与“爽”、“正确”与“重要”的关系往往较为复杂,并不总是呈现出一种单纯的二元对立关系。因此,具体的应对方法也会相对复杂一些。

我们可以举这样几个例子。比如说你是一个学生,下面这几件事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又会如何应对呢?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案例一:玩电子游戏。

这件事不对,也不算很重要(假设你没有彻底上瘾),但是玩电子游戏能让你感到“爽”。因此,你的内心其实还是想控制一下的,可控制的效果却并不太理想。

案例二:节食减肥,体育锻炼。

这件事对,也很重要,但是“不爽”。你既有强烈的偷懒动机,也有强烈的坚持动机。是非成败就看这两种大体上势均力敌的动机到底哪一个能够稍占上风了。

案例三:偶尔逃课。

这件事不对,也不重要,但是“爽”。因此,只要不算太过分,一有机会总会惦记着尝试一下。

案例四:为了出国留学而学一门外语。

这件事对,也重要,但是“不爽”。前者给了你坚持的动机,后者却让你分分钟想放弃。可由于前者的动机一般来说略胜后者,所以只要你的留学之行确实有戏,基本上即便不爽,这门外语你也是可以搞定的。

案例五:和女朋友吵架,主动向她道歉。

这件事对,重要,但是“不爽”。一般情况下前者的动机要超过后者,所以大多数男人即便心中不舒服,主动张嘴道歉的事情还是做得出来的。

案例六:到了还钱的时间,却希望朋友能够多宽限几天。

这件事不对,也“不爽”,但是重要。能不能迈出这一步,取决于不同动机之间的博弈结果。

……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就不赘述了。可甭管怎么说,一个人做事的动机,抑或接受一件事的动机主要还是来自于“爽”和“重要”这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在这件事情上,“对”抑或“不对”其实是一个配角。因此,即便现实世界中的情况更加错综复杂、更加富于变化,也万变不离其宗,在沟通这件事情上,还是那句话:“心情”比“事情”更为重要。重视后者,事倍功半;重视前者,事半功倍。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掌握这一处事原则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众所周知,“吃软不吃硬”是我们大多数人最鲜明的特点之一。这就意味着,如果谁能令我们感到舒服,即便他的主张是错误的,我们也可以做到有商有量,甚至也许会欣然接受;反之,如果谁令我们不舒服,那么哪怕他的主张是正确的,我们也会想方设法地挑点刺儿,甚至有可能和他死磕到底!

因此,在大多数人的互动沟通中,心情的重要性便显得更为突出。遗憾的是,偏偏是如此重视心情的国人,却常常会对这个关键的细节视而不见,总是第一时间便迫不及待地跳进“讲理”的泥潭,彼此揪着对方的衣领子缠斗不休。

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要的无非都是一个“爽”字,我们又何必吝于互相给予而苦苦相逼呢?

小结

如果对方不愿意做某件正确的事,那么就强迫他去做,直到他养成习惯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