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与心灵有个约会
6135900000012

第12章 把握自己,潜心修炼智慧处世哲学(2)

别想太远

人生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所以不要为过去的昨天叹息,不要为未到的明天惆怅。

人是活在当下的,与其心情凝重的悔恨烦恼,不如把握好现在。把握现在,就是不为不可挽回的过去而懊恼,也不必为遥不可及的未来而庸人自扰。

做人要心胸开阔,要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心态,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你才能超越自己,去开拓新的机遇。

有一个制作家具的商人,在经济不景气的波及下生意大受影响,因此他整天心情郁闷,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

妻子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十分不忍,就建议他去找心理医生看看,于是他前往医院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见他双眼布满血丝,便问他说:“怎么了,是不是受失眠所苦?”商人说:“可不是吗!”心理医生开导他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回去以后如果睡不着就数数木材吧!”商人道谢后离去了。

第二天,他又来找心理医生。他双眼又红又肿,精神更加不振了,心理医生复诊时非常吃惊地说:“你是照我的话去做的吗?”商人委屈地回答说:“当然是呀!还数到一万多根呢!”心理医生又问:“数了这么多,难道还没有一点睡意?”商人答:“本来是困极了,但一想到一万多根木材能制造多少家具呢,我就又不能入睡了。”心理医生于是说:“那计算完不就可以睡了?”商人叹了口气说:“但头疼的问题又来了,这一万多根木材所制造出的家具,要去哪儿找买主呢!一想到这儿,我就睡不着了!”

许多人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再说吧!

智慧感悟:做人做事,想的长远一点不失为一件好事,但有些事想的太远,就成了无止境的压力,烦恼自然也就跟随而来。所以,不要把有些事想得太远,这样才能平心静气,豁然开朗。过去的已经过去,与其为过去的掩面叹息,不如坦然地面对一切,把握好现在,给自己的现在定下一个可行的目标,并为之去努力,那么你将获得一份真实的收获。

不要总是羡慕别人

我们最大的悲剧与不幸在于我们活着却不知自己有多大的潜能和也应该做什么!

很多人常常羡慕别人,认为别人的一切都比自己好,这样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为他们不能够了解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比较突出,在哪方面弱一些,因此就无法发挥自己身上的长处。

要想认识自己,就要认清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要想使自己的天赋、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就需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随时对自我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加以反省和审查。要不断看清自己的优缺点,不要总想着比较别人的长短,而是要认清自己,肯定自己。

一只老鼠走遍海角天涯,打算去寻找世上最伟大的东西。有一天,它突然发现:世上最伟大的东西,不正是它日日见到的“天”吗?

于是它去找天。

天告诉它:云比天伟大,因为只要云来了,天就被遮住了。

老鼠就跑去找云。

云告诉它:风最伟大,只要风一吹,云就被吹跑了。

老鼠再跑去找风。

风告诉它:墙最强大了,风一吹到墙那里,就被挡住而消失了。

老鼠再跑去找墙。

墙告诉它:老鼠最厉害了,老鼠一来,墙就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老鼠这才恍然大悟:天生我材必有用,世上并没有绝对伟大的东西!

老鼠眼中的世界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不要总是羡慕别人而忘了自己的才能,只要尽心尽力发挥自身所长,又何需向外寻求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界上最难了解的人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我们自己。人生在世,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清楚自己有哪些优缺点,才能因势利导,事半功倍。

智慧感悟:爱默生说:“一个人应当更多地发现和观察自己心灵深处那一闪即逝的火花,而不只限于仰视诗人、圣者领空里的光芒。”是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过程。每个人都有潜力等待挖掘,每个人都是一口深不可测的井。人生的过程,就是站在自己的井台上打水的过程,就看你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对待自己。

坦然面对失去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坦然就是当你面对失败时,不就此沉沦,而是无论结果如何,心里依旧保持一份一如既往的恬淡与释然。

“有得必有失”的道理人人皆知。但人们总是习惯于得到而害怕失去。认为得到了可喜可贺,而失去了就可叹可惜。每有所失,总要难受一阵,甚至为之痛苦。为了生命尽可能卓越,我们的确应该追求得到,努力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业绩。然而,我们也应该正确看待失去,学会忍受失去。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失去时你再悲伤也是徒劳的,即使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再挽回损失,即使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再回头把它纠正过来,而为了成就一番事业,有时不得不失去一些感官的享受;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主要人生目标,有时不得不“丢卒保车”;尤其是为了不玷污自己的人格,有时不得不失去一些利益,比如金钱——那种只要出卖良心或尊严就可以得到的金钱。

有一位国画家,从事绘画艺术已有二十多年。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他的右手严重受伤,无法执笔作画。痛苦之余,这位画家尝试用左手绘画。经过一段时间的熟练之后,他惊奇地发现,由于左右手的易位,使他认识到并打破了许多原先存在于画家的意识或潜意识中的条条框框。

结果,他现在用左手作画,大胆奔放,笔笔到位,墨趣横生,整个画面显得既厚拙鲜活,又率真自然。

这种效果正是画家用右手作画二十余年苦苦探索而又觅之不得的境界。

坦然面对失去,需要及时调整心态,首先要面对现实,承认失去,不能总沉湎于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之中,得到和失去其实是相对的。为了得到,需要失去,因为失去一些,可能又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另一些。

老百姓有句俗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事实正是如此。与其为了失去而懊恼,不如全力争取新的得到。应该明白的是,有时失去并不一定是损失,而是放弃,是奉献,是大步跃进的前奏或序曲,这样的失去,不也是好事吗?

智慧感悟:坦然面对失去,就是胸襟更豁达一些,眼光更长远一些,经常为自己整整枝、打打杈,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留恋与顾盼,以便集中精力于人生的主要追求。当你遇到不快时,不要过于执着,试着把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想想以前的美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下一件事情上,你便有了坦然的开始,由此下去,你便有了坦然的处事能力,再接下来你就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

施恩的最高境界

贫困的环境能毁灭一个人,也能造就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最不能丢失的就是做人的尊严。

柯林斯说: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

席勒说:不知道他自己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

尊严是无形的,但却最有分量。无论对某个人还是某个事业,都应有自己的尊严底线,坚守它,哪怕别人看起来很可笑,但它却可以成为你屹立不倒的坚固支架。

尊严是一个人支撑信仰与生命的骨架,尊严能使人懂得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

如果一个人有了尊严,就有了做人最起码的品行与情操,就有了立身处世最基本的素养与条件,就有了行走于世最重要的底气与豪迈。

入冬时。陈太太带着孩子去纽约与先生团聚,把孩子送进了一所公立学校念书。

纽约的冬天真是冷极了,暴风雪几乎就是家常便饭,有时几尺厚的积雪使部分单位和商家不得不暂时歇业。可是公立小学却依旧照常开课。接送小学生的公车艰难地爬行在风雪路上。按时将孩子们接来送往。

陈太太像许多家长一样对校方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有必要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非要让孩子们去学校吗?她忍不住打电话给学校。打算向校方提出停课的建议。待陈太太说明原委后,校方的答复却令她感动良久:“正如您所知。纽约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不少穷人家庭冬天甚至用不起暖气,把那些孩子接到学校来上学。他们不仅能拥有一整天的温暖,还能在学校里享受到免费的营养午餐!”

感动之余,陈太太灵机一动,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她又打了一个电话:“为什么不在有暴风雪时,让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们待在温暖的家里,只接送那些贫穷人家的小孩去学校呢?”这一次。校方的回答不仅令陈太太热泪盈眶,而且终生难忘。

校方回答说:“施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保持人的尊严。我们不能在帮助那些贫穷孩子的同时,践踏他们的自尊。”

一个人无论他家庭背景如何,无论他的社会地位如何,无论他的能力如何,他在人格与尊严上与他人都是平等的。

智慧感悟:尊严不分贫富贵贱,就算你的地位再卑微,哪怕是个沿街乞讨的乞丐,只要你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你便是一个堂堂正正不卑不亢的人。人一旦获得尊重,就会努力去获得更多的尊重,然而尊严一旦消失,尊重也就无从谈起。

猜忌是信任的大敌

信任有着无穷的魔力,它甚至比金钱更能够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句“我信任你”足以抵过黄金万两,会使对方铭记终生,感动终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信任更能调动一个人积极性,因为信任代表着你对一个人由内到外的一种肯定,信任让人喜悦,让人安慰,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信任别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信任的力量是巨大的,哪怕是一个信任的眼神,也能在关键时刻激发人的斗志。信任是一种美德,是对他人的一种肯定,是对自我的救赎,有时甚至会超越生死的界限。

当你信任一个人时,就要把这份信任坚持到底,不要因为别人的谗言、自己的猜忌,给这份信任蒙上一层阴影,要知道对值得信任的人产生猜忌,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

从前有雌雄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它们把拾来的果子装满了一巢。过了一段时间,果子逐渐干瘪,只剩了半巢,雄鸽以为是雌鸽偷吃的,就责备雌鸽说;“我们弄来这些果子是很辛苦的,你干嘛独自吃了?你看,现在只剩下一半了!”

雌鸽回答说:“我一向不独自食果。果子是自己减少的。”雄鸽不信,十分生气,说道:“如果不是你独自吃了,怎么会减少?”便用嘴啄死了雌鸽。

没隔几天,天下大雨,果子吸收了潮气,又恢复了原样,装满了一巢。雄鸽看到后,后悔起来:“她确实没有吃果子,我错把她杀了!”于是伤心地叫唤雌鸽:“你到哪里去了?”

信任的缺乏往往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信任的缺失往往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付出惨重的又往往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对待一件事,不能只凭主观的臆测来判断事情的真相,要客观一些,理智一些,对人信任一些,那么生活将是另外的风景。

智慧感悟:信任的力量是巨大的,哪怕是一个信任的眼神,也能在关键时刻激发人的斗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友谊是伟大的、坚固的。如果你信任一个人,就要百分百的信任,不要用猜忌去破坏那份信任,猜忌是信任的大敌。猜忌不仅让别人痛苦失落,也会让自己因为猜忌而尝到煎熬的苦果。

让愤怒远离自己

愤怒是一种人人都有的不良情绪,男人似乎比女人更加易怒。但是一个总是处于愤怒中的人是无法成就大事的。

生活中,谁都免不了要发怒。但愤怒不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不满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一切有坏脾气的人,无论男人女人,几乎全是从儿童时候带来的。有了坏脾气,对于任何人的身体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它会破坏消化功能,增高血压,燃烧筋骨里的糖质,致使排泄失常。

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愤怒都会给人带来情绪上的不快和行为上的惰性。一般而言,发脾气的人,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原因:一是借助发脾气来满足个人的欲望;一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微小的困难和妨碍所致。对于第一种人,只能说他不够成熟。人存之于世,做事如果能任凭自己的性情来,那就太好了。但问题是,你不是天地间的惟一,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别人也不可能为你的存在而存在,对你惟命是从。至于第二种人,要使他明白:如果仅为生活上的一些小困难而常常发脾气,他的家人可能对他有畏惧也能包容、原谅,但是他的同事和朋友们都将远离他,让他一个人去发他的脾气吧!再也没有一人愿意和他接近。

无论是谁,对于常发脾气的人总是不喜欢的。所以当怒气一旦涌进了你的心头,就应该加以制止或把它发泄掉。

有个富人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而一生气,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当他已经很老了,走路都要拄拐杖了,他生气时还要坚持绕着土地和房子转三圈。

一次,富人拄着拐杖绕房子走到太阳下山了还在坚持,他的孙子怕他有闪失就跟着他。孙子问:“爷爷!您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

富人对孙子说:“年轻时,我一和别人生气,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气消了,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学习了。”

孙子又问:“爷爷!您年老了,成了巨富,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