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元结(719~772),字次山,自称浪士,又号漫叟,唐代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天宝十二年(753)登进士第。安史之乱爆发后,全家避难于江南。乾元二年(759)奉诏入京,上《时议》三篇,得到肃宗赏识,被派充山南东道节度使参谋,后升任水部员外郎。代宗广德元年(763),任道州刺史,颇有政绩。后升任容管经略史。元结是中唐前期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大多内容充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疾苦,为杜甫所推崇;其散文也颇有成就,其中有不少笔锋犀利的杂文和短小精悍的游记,颇具特色。在文学创作上,元结反对浮艳文风,主张发挥“救世劝俗”的作用,其游记实际上开了柳宗元游记散文的先河。今存《元次山集》。
“原文”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①。水抵两岸,悉皆怪石,嵌盘屈②;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③;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⑤。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
①营溪:即营水,发源于湖南省宁远县南。经江华县、道县,至零陵县入湘水。今道县以南一段称沱水,道县以北称潇水。
②嵌盘屈:形容怪石横斜盘曲的样子。
③洄悬激注:形容水流从高处倾注下来。
④逸民退士:隐居山森不肯做官的人。
⑤裨:使。
⑥形胜:风景优美的地方。
“赏析”
本文记述了作者发现右溪并对它清理修整,为它命名的经过。这是一篇不足二百字的短文,却形象生动地记述了这条小溪的情况,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环境的美好情愫。
全文分作三部分。作者首先记述了小溪的方位,描绘了两岸的怪石,激荡的溪水和佳木异竹,使人感到这确实是个绝好的去处。接着对小溪的命运展开想象,若在山野,会成为隐士游玩和居住的理想之地;若在都邑,会成为一处游览名胜。但作者没有停留在发一番感慨的层面上,而是付诸实践,对小溪进行一系列地开发,清除芜秽,修建亭宇,植树种草,终于使小溪成为道州的一道美丽风景。全文层次分明,语言简练,趣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