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化社科普及宣传工作的对策
新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社科普及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区社科普及宣传工作要做实六大工程。
(一)做实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
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已经成为我区社科普及宣传的品牌。做实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需要从五方面入手,即品牌形象标识化、内容设置系列化、选题来源征集化、科普成果产品化、讲堂地点多样化。作为品牌平台,应当设有形象的图标,通过名人效应、规模效应、宣传效应等方式来打造,至少应在宁夏范围内众所周知。内容设置方面坚持以回族优秀文化为主体,辅之以其他文化源流,进行系列化安排,打造独具宁夏地域特色的传播平台。选题方面坚持群众需求、专家意见和社会热点三者结合原则,以广泛征集选题为基础,以提高听众满意度为首选,吸引方方面面关注。科普宣传成果该编辑成册的要编辑成册,以便人们查阅、传阅,讲堂也要在报纸、新闻网站上设栏目,以音像资料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惠及到更多的人群,尽可能使讲堂有效地占领信息传播点。讲堂地点不受限于主会场,会场跟着选题和受众走,会场可选择高规格的大礼堂,也可以是社区活动场点,总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讲堂。
(二)做实社科普及宣传“五进”
社科普及宣传“五进”是“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机关”,是社科普及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进行探索开辟的有效途径。做实社科普及宣传“五进”,在实际工作中要实现“三个转变”:在时间上,由过去的一年不定期转变为有计划的安排;在形式上,由单一的宣传展览转变为专题讲座、现场咨询、知识竞赛、图书推介,要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内容上,由单纯学术性活动转变为广泛的群众性主题活动,不求“高深莫测”,但要“深入浅出”,追求“通俗”但不能“庸俗”。
(三)做实社科评奖及宣传
社科评奖作为自治区政府奖,分为突出贡献奖和优秀成果奖,突出贡献奖每四年一次,优秀成果奖每两年一次。社科评奖是对社科成果的定期检阅,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强有力杠杆,应作为社科界的一件大事来办。一是要完善评奖办法和实施细则,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和参照其他省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评奖机制,规范评奖程序,量化评奖办法。二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质量第一和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获奖成果要体现导向性、时代性和价值性。三是做好评审人员选聘工作,聘请政治强、业务精、品行正的专家学者担当评委,这是社科评奖的核心环节,关系到评奖成功与否。四是做好评奖的宣传工作。
评奖动员宣传要做到全面覆盖:公文通知传递到社科界各个单位,电视广播宣传集中在黄金时段,人员走访调查深入基层。评奖结果宣传要做到:获奖成果在宁夏主要媒体公示,重点著作要做重要展示,颁奖大会要隆重召开,获奖人员要全面推介,使广大干部群众对评奖中涌现的新人佳作全面了解。五是发挥好评奖对学科建设的导向作用。在评奖中,对需要加强建设的学科的优秀成果给予适当倾斜,对与时俱进地科学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成果要给予重奖,从而引导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四)做实社科普及宣传基地建设
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基地,是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阵地,是社会科学走进千家万户的支撑。做实社科普及宣传基地建设,是发挥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影响力的最佳选择。一是基地的管理要科学化。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包括基地管理办法、选择标准、发展规划等。
只有这样,基地的建设才能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长期化的发展道路。二是基地的命名要程序化。社科基地的选择要高标准,要经过各地的推荐、申报,社科联组织实地考察、综合评定审批后,方可命名挂牌。基地建设不只是命名挂牌的事,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要切实担负起社科普及宣传的职责,达到普及宣传社科知识的预期效果。三是基地的建设要特色化。中华回乡文化园要以民族团结和回族发展史宣传为特色,文学院要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传统文化为特色,革命烈士陵园或纪念碑、亭等纪念点要以宣传红色精神、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特色,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要以宣传时代精神、讴歌时代楷模、展示时代风采为特色。当然,这一切离不开学校、社区、机关、军队、企业等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基地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宁夏社科联与基地的密切合作、分工协调。
(五)做实社科普及读物出版
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社会科学普及读物的出版并不像自然科学普及读物那样受到重视,至今未形成一个专门的出版项目。究其原因,是无品可出和无利可图。要改变当前现状,一是要从加强社科普及宣传人才队伍建设做起,改变专业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的轻视通俗读物的观念,改变社会科学普及读物上不了高深的学术殿堂的看法,使一些专家学者加入到社科普及读物的创作中,并在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社科规划立项方面的优先考虑。二是要从提高社会科学普及读物的质量做起,树立精品意识,要在书籍的选题上、作者的选择上、书稿质量的审核上,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做到社会科学普及读物集科学性、通俗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三是要重视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巨大的社会效益,加大社会科学普及读物的出版补贴,使高质量的社科普及读物优先出版。
(六)做实公众人文素养及需求调查
开展公众人文素养调查是对社科普及工作的全面摸底,调查所得的数据和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行动指南。2008年宁夏社科联开展了宁夏首次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虽然填补了宁夏社科人文素养调查的空白,但那只是对总体情况的了解,全面的、分行业的、分部门的详尽情况还需要做更深入和细致的调查。地区公众人文素养调查是一项庞杂的工程,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组织专门的人员,制订一套科学的调查方案和实施办法,对城乡公众和非城乡公众、男性公众和女性公众,分阶段、分行业、分部门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所得结果纳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内容,作为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此项工作由宁夏社科联牵头,党政相关部门参与,成立具体负责实施的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分阶段、分行业、分部门开展持续性调查,所得数据和结论作为制定社科普及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的共同奋斗,更需要掌握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拥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社会科学普及宣传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培育和造就这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事业。
(课题主持人徐永富: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课题成员吴勇: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主任编辑;马洪流: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普宣传处处长,政工师;牛有德: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任科员,研究实习员;周火娣: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任科员,研究实习员)
繁荣发展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与思考
李保平
宁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为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也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其研究机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宁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动了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落后是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宁夏基本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和学科体系,特别是在特色优长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宁夏社会科学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赢得了世界声誉。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夏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又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2004年《****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发布后,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把推动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当做“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来抓,要求“我区的哲学社会科学能够科学回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成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思想库、智囊团的主体定位、研究并回答当代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职能定位,为我区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在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目前,宁夏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四家,除社科院外,高校、党校、党委政府研究室日益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目前,在宁夏社科联注册登记的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会有81个。近年来,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绩,2007年宁夏人文社科学位博士授权点获得零的突破,硕士学位授权点达23个。除回族学、西夏学等特色学科建设外,宁夏已基本覆盖25个一级学科,且二级学科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一批新的学科正在建设和发展壮大之中。随着学科建设的推进,学科基地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全区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一个,回族学、西夏学研究基地五家。2005年~2009年,宁夏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3项,其中一般和重点项目36项,西部项目57项,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共立项203项,除此之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各部委项目、宁夏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自治区各厅局委托项目等正日益成为社科项目的重要来源,项目来源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和体系逐步完善,除社科研究机构内部奖励外,自治区级奖励正在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为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励办法》,重奖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并将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纳入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奖序列,极大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截至2009年,宁夏共进行10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人获突出贡献奖,1493篇著作、论文获奖,有两部专著、5篇论文获******“五个一工程”奖,11部专著、15篇论文获宁夏“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成果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宗教学、教育学、语言文学、图书情报学、方志学等多门学科。在宁夏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中,《宁夏社会科学》《回族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是国家级核心期刊,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级期刊;《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和《北方民族大学学报》也都相继成为CSSCI来源期刊。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出版业的繁荣,2007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各种图书1400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成果。2008年仅宁夏社会科学院就出版专著33部,发表论文与调研报告99篇。
二、提高认识,深入学习,不断创新,为繁荣发展宁夏哲学社会科学、为宁夏实现
跨越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我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近年来,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界树立了服务就是义务、服务就是繁荣的观念意识,在科学研究中发扬奉献精神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想党和人民之所想,急党和人民之所急,拿出了许多党和人民最需要的精品。
第一,努力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实现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重大转型。思想解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因为自己从事理论研究而忽视对思想的解放。当前,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从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到重点加强应用对策研究的转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应用对策研究的重大意义,把自己的思想自觉统一到中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上来。在这方面,宁夏社会科学院作为宁夏唯一一家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推动我区哲学社会科学整体转型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