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杜勒斯“多米诺骨牌”的理论,美国取代了法国在越南的统治,越南暂时稳住了。这表明美国稳住了第一块骨牌,但这并不是杜勒斯最终的目的。因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块、第三块不会倒下去。很显然,美国需要一套集体的防卫。由于越南这个苹果已经掉到了美国的篮子里,和越南在一条战线上的东南亚国家其实也简单地做个样子,“勉为其难”地接受美国的“保护”了,这也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1954年9月8日,在美国的斡旋下,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七个国家的代表和美国一起,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订了一个集体防御条约,这就是“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也称《马尼拉条约》。
《马尼拉条约》把东南亚各国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南海形成一串珍珠,紧紧地缚住了中国进入太平洋的出海口。加之日本本来就是美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很自然地把这条珍珠和日本连在一起。从日本出发,经过台湾海峡,连接东南亚诸国,再经过越南南部的北部湾与巴基斯坦海港连接起来,一串珍珠就成了“C”字形项链——北起中国黄海,东经东海,南至南海,中国所有的出海口都被美国牵制,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岛链”。在这个岛链中,唯一的出口就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台湾。美国的下一步就是要把台湾也纳入马尼拉条约的范畴内,彻底封锁中国的出海口,从而把中国的共产主义势力封锁在中国大陆内。
中国板块,早已让美国垂诞三尺
北京当然看出了华盛顿的意图,毛泽东决定用武力回应杜勒斯的包围。就在《马尼拉条约》签字的那个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大陈岛。大陈岛是台湾列岛的组成部分,但是它距离中国大陆的距离却比距离台湾本岛要近。北京炮击大陈岛的用意十分清楚,那就是北京虽然无力干预《马尼拉条约》的集体防御,但是有足够的能力控制台湾。毛泽东以此警告美国不要在台湾问题上动中国的脑筋。和往常一样,正式的警告来自周恩来总理。8月11日,周恩来总理向全国人大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绝不允许他国干涉。”
然而杜勒斯对周恩来的警告不感兴趣。五年前,周恩来警告华盛顿不要在朝鲜问题上自行其是,因为中国不会对“敌人肆意侵略自己的邻居而置之不理”,那时已经有100万中国军队枕戈待旦,说明周恩来的警告绝不是无的放矢。但杜勒斯仍然坚持要在台湾问题上试一试北京政府的勇气和决心。杜勒斯认为,只要美国在台湾立住脚,“多米诺骨牌理论”在中国国内就会发酵,首先是西藏,跟着是新疆和大陆其他省份也会发生变化,成千上万 “渴望自由的人民”便会在美国的引导下,自发地跑到“东亚自由人民团结起来维护集体安全”这面旗帜下来,从而瓦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权。
杜勒斯一意孤行,惹恼了毛泽东,却让蒋介石大喜过望。一直谋划着“反攻大陆”的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纳入美国的保护之下。但是蒋介石知道台湾并不能代表中国,他因此拒绝以国家的身份加入《马尼拉条约》,他要求与美国单独签订一个保护台湾的条约。1954年12月3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在华盛顿签署。根据这一条约,台湾在美国的“保护”之下,如果中国要“武力解放台湾”,美国就应该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杜勒斯说得更直白:“只要中国共产党人表明他们意在进攻‘福摩萨’(即台湾),我们将协助守卫金门,也可能协助守卫马祖。”
协防金门、马祖?!杜勒斯的言论让北京怒不可遏。毛泽东决定惩罚蒋介石,向美国表明北京的姿态。但是在选择惩罚目标时,北京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艺术,中南海把进攻目标选择在一江山岛。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一部分,位于中国东海,离台湾海峡比较远,不属于美台防御条约的防御范围。另外,从朝鲜战争结束以来,中国就开始了解放大陈岛的准备,这次,北京正好借解放一江山岛的军事动作,敲打华盛顿。
1955年1月18日,在《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签字不到50天后,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张爱萍上将下令进攻开始。岸基炮兵率先开炮,守备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军队司令部应声倒塌。随后,解放军空军携带各类炸弹向一江山岛的军事目标发起饱和轰炸。解放军的军舰和登陆艇则紧随其后,快速完成登陆,肃清敌人的抵抗。16个小时后,解放军占领了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战役,是解放军建军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陆、海、空联合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样的胜利对蒋介石来讲自然是灾难。但在公开的谈话中,蒋介石为自己的失败寻找了借口。国民党军队的发言人说,在对一江山岛的进攻中,解放军出动了一个师,在岸基炮兵和空军的协同下,由海军陆战队完成了登陆。实际上,解放军的全部参战部队只有4个营,而那时解放军根本就没有海军陆战队。但是无论如何,解放军的胜利让美国大惊失色,合众国际社在报道这条新闻的同时,特意附上军事专家的意见说,解放军的行动就是要试探美国第7舰队的反应。
本来,在220多公里宽的台湾海峡里,一江山岛渺如微尘,美国国务院的地图上根本就找不到这个小岛,对蒋介石的安全并无多大威胁。然而参谋长联席会议却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太平洋舰队司令雷德福海军上将等一批鹰派主张应该借这个机会向中国共产党表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或者干脆来一个彻底的摊牌。但是李奇微不同意雷福德等人的意见。在李奇微看来“这种行动会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结果会导致我们同红色中国的直接冲突,甚至可能发展成为一场彻底的全面战争,把我们手里一切可怕的武器都用上。”李奇微接着说,即使把中国征服,局势仍然非常难办。美国只不过是“凭借军事力量造成了一个大真空而已。那时,我们就不得不几十万几十万地往那里派军人以填补真空。最后呢,只剩下我们自己在茫茫7000英里的边界上同苏联人对着干了”。
在鹰派占据主导地位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李奇微将军的观点几乎受到耻笑。所以会议决定要对中国采取行动。艾森豪威尔总统这一次站在了少数人的一边,他认为李奇微说得有道理,美国没有理由卷入一场亚洲战争。但是国务卿杜勒斯觉得美国不能对北京的军事行动装聋作哑。他提醒说,在打下一江山岛之后,北京的广播电台兴高采烈地宣称,这个行动表明了人民中国“为解放台湾而斗争的坚强意志”。杜勒斯警告,如果美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无动于衷,亚洲人就只能得出美国就是“纸老虎”的结论——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
杜勒斯的话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如果不想与中国全面开战,美国又能采取什么行动来警告中国呢?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国的选择有限,如果北京的军事行动不再进一步升级,美国也只能听之任之。
一江山岛被解放军占领后,大陈岛就像是一个熟透了的苹果,很快就会掉入人民解放军的筐里。蒋介石坐不住了,他派蒋经国前往大陈岛,动员那里的军队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同时把岛上的民众撤回台湾来。蒋经国前往大陈岛的消息很快传到华盛顿,杜勒斯认为这下美国就可以找个台阶,弥补美国在一江山岛的无所作为。杜勒斯给美国设计的台阶是,由美国派出军舰,协助蒋经国从大陈岛撤退岛上的军队和民众。如果张爱萍一定要消灭蒋经国,杜勒斯就可以要求第7舰队向张爱萍开炮。
但是华盛顿和北京没有外交关系,杜勒斯只能找莫斯科帮忙。他请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向他证实,如果美军协助国民党军队从大陈岛撤退,解放军会不会阻挠?莫洛托夫耍了个滑头,把皮球踢回给杜勒斯,他说这是中国政府的事,你应该去问周恩来。莫洛托夫明知道杜勒斯不可能这样做,却故意让杜勒斯难堪。不过在虚荣心得到满足后,莫洛托夫悄悄告诉杜勒斯:“如果美军真的只是协助蒋经国撤军的话,我想北京是不会阻止的。”
莫洛托夫以为他洞悉北京,实际上他在自欺欺人,因为张爱萍手里有一份将敌人就地消灭的作战计划,并且一直密切侦察大陈岛周遭的各种军事活动。在侦察到美国军舰的确只是协助蒋经国撤退以后,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打电话给张爱萍:“此事牵涉到国际关系,就让他们撤退算了。”张爱萍这才下令销毁了那份作战计划。很显然,彭德怀所谓的“国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介入,北京并不想和美国彻底翻脸。
北京不想和美国彻底翻脸,但是对美国强加给它的“C”字形包围圈不会置之不理。随着国内形势的稳定,北京悄悄展开了冲出美国包围圈的行动。1955年4月,中国总理周恩来前往印度尼西亚第一大城市雅加达,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一届亚非国际问题会议。根据会议组织者——印尼总统苏加诺的说法,“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苏加诺呼吁亚非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殖民主义。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以“求同存异”为原则,提出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的政治主张。雅加达会议之后,北京悄悄地调整了它的台湾策略,由毛泽东亲自审定的“和平解放”台湾的字眼,开始出现在党的高层文件中。
但是杜勒斯对北京的变化充耳不闻。他抱着那套“多米诺骨牌理论”不放,坚持反对共产主义的宗教式理想。1957年6月28日,杜勒斯在旧金山发表演说,正式提出用“和平变革”的方法赢得对苏联的胜利。杜勒斯大胆预言,苏联、中国“将要发生一种演进性变化”。他说他不对这件事“定任何日期”,但是如果他(指赫鲁晓夫)继续要有孩子的话,而他们又有孩子的孩子,他的后代将获得自由。他表示深信“共产党政权结构”和“共产主义思想”有一天终将“崩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美国寄希望于共产党国家第三代、第四代的由来。在这次演讲中,杜勒斯粗鲁地拒绝与中国对话,对中国提出的举行中美大使级会谈的要求不予理睬。
杜勒斯对共产党的仇恨鼓励了盘踞台湾的蒋介石重获中国领导权的信心。而《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生效,则把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计划提到了日程上来。从1956年开始,台湾不断出动飞机深入中国内地,在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等地空投特务、散发传单,甚至对福建沿海地区进行轰炸。同时,蒋介石还不断向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岛屿增兵。至1958年夏季,金、马两地的兵力已达10万之众。
同年5月,美国在台湾成立“美台联合协防军援司令部”,华盛顿与台湾的军事关系骤然升级。这种变化动摇了北京“和平解放”台湾的信念,北京只好面对现实,继续将武装解放台湾放在首位。同时,毛泽东认为,有必要教训一下蒋介石,给美国颜色看,以打击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在党内高层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他要求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准备炮击金门,他明确提出军事行动的目的“意在击美”。彭德怀立即向总参谋部下达了作战命令。
北京准备炮击金门的同时,蒋介石已经沉迷在杜勒斯的宗教狂热中,不知不觉地和杜勒斯穿上了一条裤子。7月16日,美国和苏联因为苏伊士运河问题在中东剑拔弩张,中东局势的升级本来与台湾毫无瓜葛,但是蒋介石趁火打劫,于7月17日宣布台湾进入“特别警戒状态”。
蒋介石的“特别警戒状态”给北京提供了炮击金门的理由,打开了军事行动的窗口。毛泽东正式命令彭德怀,一俟条件成熟,即向金门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