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6200700000131

第131章 王沂孙(1)

【词人简介】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入元,任庆元路(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学正。其多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语言精细,词多咏物,间寓家国之恸。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词存64首。

眉妩(渐新痕悬柳)

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赏析】

王沂孙擅长借物喻怀,用词隽永而立意深远。《眉妩》看似写月,实则借咏“新月”抒发亡国悲恸。

上阕开篇即描绘了皎月升空的优美意境:“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冥。”“渐”以动态呈现初月升空的过程,柔美清新。当一弯月牙初露身影悬挂于柳枝梢头时,皎皎的月光穿透花茎倾泻在地面上,这份淡雅的光晕打破了夜的黑幕,给人以美的享受。

“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词人渴望团圆,用虔诚的跪拜来祈祷愿望能够实现。然而香径中能与谁相逢呢?此处暗含词人对恢复故国的渴望,只是苦于没有志同道合之人,于是这份期望中透出了淡淡的忧愁。

“画眉”喻指新月。“画眉未稳”暗示当时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抗元力量根基还未稳定。面对这样的局势,词人心生焦虑。“料素娥、犹带离恨”,明写天上嫦娥因为朔月未满而心生离愁,暗指南宋遗民面对山河破碎愁绪萦怀。

最后,词人表明自己依然最喜欢的还是那一弯月牙儿。“银钩”即指新月,“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天上挂的那弯月牙令人喜爱。因为那点微光依然可以冲破黑夜。上阕结尾表达了词人对光明的渴望。

下阕从眼前之景上溯到“千古”事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千古名句,王沂孙也认为这种“千古盈亏”之事还是“休问”,纵把玉斧磨光也难补月的缺失。“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中的“叹”字,表达了词人明知山河难复的无奈。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感叹现如今旧景犹在,却已“凄凉”荒芜。面对萧条的景况,谁还能为月赋词呢?这几句极状风景之凄凉以烘托出内心的凄楚。

结尾“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意为旧日山河夜晚依然宁静,词人立于窗边等待月亮出现。他盼的并非单纯是月亮,而是寄托着希望家国再次恢复从前模样的情怀。然而这份依然想看“云外山河”的愿望,最终难免落空。“还老尽、桂花影”便是词人遥想着旧时月亮照着风华不再的故国,心生的伤感。这份缠绵而执着的怀念故国的情感,令人动容。

【大师导读】

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中仙最近叔夏一派,然玉田自逊其深远。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王沂孙是南宋末年的词人,经历了元灭宋的亡国之痛,他眼中的新月是嫦娥“犹带离恨”,未能画妥眉痕,发出了故国难团圆的悲叹。

——周国平

水龙吟(晓霜初著青林)

落叶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厓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①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注释】

①螀(jiāng):蝉的一种,体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

【赏析】

秋风肃杀,王沂孙面对现实景况心生的凄凉,作《水龙吟》以咏落叶,并抒亡国哀愁。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简洁地勾画出秋霜染青林的景象。望着故国在晨光中透出的一派萧索凄凉的气息,词人不免伤感。“望中故国”点明题旨,“凄凉”二字统摄全文情感。

在勾勒秋景概貌后,王沂孙进一步刻画秋景之萧条。“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门庭前荒凉凄清,小径上无人来往。“萧萧渐积”化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渲染秋景萧飒,并衬以“纷纷犹坠”更显肃杀。“萧萧”与“纷纷”叠字重韵,词调婉转,传达词人面对衰景时愁情不绝。

贾岛在《忆江上吴处士》中有诗曰:“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词人化为“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则化自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进一步铺陈落叶纷飞之状,以营造凄凉意境。

“想重厓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词人由眼前红叶引发的联想。千峰之中山路荒芜,不见行人。本处描写较之前文更进一步,深化了秋意的凄凉。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引用红叶题诗典故。据《云溪友议》记载,唐宣宗时候,中书舍人卢渥偶然在通往宫廷外的沟渠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面题着一首绝句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前度”表明红叶题诗的故事已为往事,也暗示故国覆亡,宫殿荒芜。

“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蝉的叫声还没有停歇,远处就传来过境的大雁的鸣叫,交响鸣唱中,组成了一首哀曲。哀景生哀情,哀伤又移情到景物中。“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纷乱的影子映在窗上,翻动不止,落叶细碎的声响敲打着石砌的台阶,所见所闻无一不令人伤心。

“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词人环视四周,见满庭落叶,处境如自己亡国之后流离失所,漂泊无依。最后他不禁问道:“满地落叶由谁来扫呢?”问而未答,如撞钟清音有余。

作为宋亡遗民,王沂孙内心总是有着难以明说的亡国之痛。词人借咏物隐秘地表达内心的惆怅和哀伤,使得这份复杂的情感更显深邃悠远。

【大师导读】

碧山(王沂孙)能文,工词,琢语峭拔,有白石(姜夔)意度。

——宋·张炎《山中白露词》

予尝谓白石之词,空前绝后,匪特无可比肩,抑且无从入手,而能学之者则惟中仙。其词运意高远,吐韵妍和;其气清,故无沾滞之音;其笔超,故有宕往之趣;是真白石之入室弟子也。

——清·戈载《宋七家词选》

齐天乐(碧痕初化池塘草)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燐。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何人为省?但隔水余晖,傍林残影。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赏析】

《齐天乐》借咏萤抒发亡国悲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上阕前两句反映的是萤火虫在水边草丛中产卵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闪着萤光在野外追逐飞行的情景。杜牧在《秋夕》中有诗句曰“轻罗小扇扑流萤”,以“流”字表现出萤火虫飞行时速度之快,词人在杜诗基础上化出“扇薄星流”之句。汉朝宫殿中原有承露仙人像,后被魏明帝拆运走,相传仙人像在离宫时眼中有泪滴出。“盘明露滴”即典出于此。词人用此暗示南宋覆亡。“燐”俗称鬼火,“零落秋原飞燐”形容萤火就像鬼火一样星星点点散落在原野上。“零落”暗指王沂孙作为南宋遗民其内心迷惘。本句意境冷峭幽僻,实为词人心境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