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6200700000014

第14章 柳永(4)

戚氏(晚秋天)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①,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②。正蝉吟败叶,蛩③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④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讯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⑤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注释】

①迢递:形容十分遥远。

②潺湲(chán yuán):水缓慢流动的样子。

③蛩:蟋蟀。

④绛河:银河。

⑤漏箭:古时以漏壶滴水计时,漏箭移动意味着时间流逝。

【赏析】

《戚氏》词牌为柳永自创,全词三阕,计二百一十二字,是北宋长调慢词中篇幅最长的,本篇亦堪称柳词压轴之作。《戚氏》的较长篇幅,为词人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使其能充分施展铺排的优势。

三阕明确按时间顺序而写,其中上阕主要写傍晚的秋景。“晚秋天”三字,在开篇点出节令是晚秋,并与“一霎微雨洒庭轩”相接,引出接下来将描绘的风景,即秋雨过后的景色。作者以“一霎”接“微雨”,表明这阵秋雨并不大,且持续时间很短,暗示秋雨过后虽有凉意,但不至寒瑟,也不会令植物残败不堪。

首句总起后,继而写近景。“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栏槛中的菊花疏疏落落,天井中的梧桐也凋零缭乱,俱是秋天有代表性的景观。“惹残烟”,以“残”绘“烟”,表明雾气薄淡,丝丝缕缕。“惹”字传神,见出“槛菊”、“井梧”虽已“萧疏”、“零乱”仍勉为姿态,弄影枝头。

景物由近及远,作者在“望江关”前着“凄然”二字,以直露的情感奠定基调。“飞云黯淡夕阳闲”,“闲”字下得甚妙,词人不明言人闲而说“夕阳闲”,移情于景却不见斧凿。“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战国时楚国的宋玉曾作《九辩》,以悲秋起兴,抒发个人身世之感。柳永化用宋玉悲秋的典故,暗蕴愁思。“远道迢递,行人凄楚”,这两句引出羁旅行役的情景。“倦听陇水潺湲”,行人对陇水的潺湲之声感到厌倦,正是表达了人物对此秋景易起羁旅之思。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正”字妙出,点出萧瑟秋气正是浓时,一派凄清景色,惹人寂寂情愁。蝉于败叶之上寒吟,蛩虫于衰草之间鸣叫,“相应”二字绘出这些凄凉虫声的喧闹,虽是“喧喧”反更增凄清之感,使行人心中更添惆怅之情。

傍晚寒凉凄清景象已经绘出,行人孤旅之思隐隐而见,中阕开始转入深夜,描写夜深人寂之时游子的寂寞。

斜阳日暮,“孤馆”寒灯,令游子难以平静。难以入眠,必觉长夜漫漫,“度日如年”。而此时又“风露渐变”,游子孤身一人看着夜色降临,倍觉周围人声悄寂。深夜中只见“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面对如此清澈寂静的夜色,作者不由得“思绵绵”,回忆起“从前”的生活。“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即是对“从前”二字的具体注解,追忆往昔,激发了词人“经岁迁延”的感慨。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下阕起篇承中阕追思之意,继续以具体的描写充实“从前”的光景。年少时,他朝暮对酒当歌,有狂朋怪侣相伴。如今“别来讯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往事如烟,更见今日孤馆寒灯,清寂落寞。“念利名憔悴长萦绊”,如今寥落正因内心常常受名利的牵绊。“追往事、空惨愁颜”,往事萦回,空使作者愁情笼罩心头,对灯抱影,坐数更筹,听残画角,终夜无眠而已。

从夕阳西下写到入夜,再由深夜写到拂晓,从时间跨度上就可见本词的充沛容量。通篇写独宿羁旅之感,感情虽单一,却被词人大肆铺排渲染,可谓逞才之作。柳永于三阕中,把一个独宿孤馆的行人的所见所思所感,统统描绘出来,写尽羁旅游子伶仃孑孓的独处滋味。词作通篇音律流畅和谐,句法灵巧活泼,声情并茂,凄怨感人,词韵平仄错落有致,是以能传诵至今。

【大师导读】

《离骚》寂寞千古后,《戚氏》凄凉一曲终。

——宋·王灼《碧鸡漫志》

首叙悲秋情绪,次叙永夜幽思,末勘破名利关头更透。

——明·李攀龙《草堂诗馀隽》

插字之妥,撰句之隽,耆卿所长。“未名未禄”一段,写我辈落魄之时怅怅靡托,借一个红粉佳人作知己,将白日消磨,哭不得,笑不得,如是如是。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

“晚秋天”一首,写客馆秋怀,本无甚出奇,然用笔极有层次。初学慢词,细玩此章,可悟谋篇布局之法。第一遍,就庭轩所见,写到征夫前路。第二遍,就流连夜景,写到追怀昔游。第三遍,接写昔游经历,仍落到天涯孤客,竟夜无眠情况,章法一丝不乱。”

——清·蔡嵩云《柯亭词论》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①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

①孤:通“辜”,辜负。

【赏析】

柳永一生虽曾步入仕途,却只做了几任小官,其余时间多混迹市井青楼,四处漂泊。因羁旅之思甚重,又时常面临离别之境,屡作怀旧、怀归、怀友之作。

《玉蝴蝶》就是一首抒发羁怀的词作。词人以白描和铺叙手法为主,通过描写湘中秋景,展开对旧日的追忆,将离别怀人的情思融入景色,抒发了羁旅孤苦无依的漂泊之感。

开篇“望处”两字点出作者正在凭栏远望,呼应下句“凭阑”二字。“雨收”即秋雨停住,点出是雨后凭栏,“云断”写出浓云消散的情形。“收”与“断”二字,表现出云雨消散的过程,也把全词景色置于秋雨洗涤后的大环境里。“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悄悄”二字既含有悄然情伤的情态,也暗含默然无语的惆怅。词人沉默凭栏,乃是“目送秋光”,极易触发悲秋的感怀。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柳永用宋玉悲秋的典故,直接抒发悲秋之感。“水风轻、蘋花渐老”,与“月露冷、梧叶飘黄”,对仗工整,细腻地刻画出水、风、月、露、蘋花、梧桐等湘中秋季最具代表性的景物,营造出凄清的情境。“轻”“冷”二字,虽是形容水月风露,但更在状秋之清冷的同时,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清冷,“渐老”二字又把浮萍漂泊,年华老去的感慨,转化于衰败飘荡的“蘋花”上。而“飘黄”二字,把枯黄的梧桐叶在空中翻舞飘落的形态描绘出来,以形、色绘出动感姿态,非常传神。

面对这凄凉的景色,作者孤寂难耐,由此“遣情伤”、忆故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紧承上阕景色描写,引领下文,发挥了统摄全篇,表达情感的作用。“茫茫”二字形容“烟水”,既是写景又兼含情,将故人远隔难遇与词人内心茫然凄厉之感都表达了出来。

下阕“难忘”二字承上阕“故人何在”的情感诱因,领起以下对旧情旧景的追忆。“文期酒会”,作者回忆起曾经与故人以文相会、饮酒言欢的旧事,又联系到如今孤旅漂泊的境遇,便觉“几孤风月,屡变星霜”。“几孤”与“屡变”极言相隔之久,而“孤”字与“变”字把词人在孤独行旅中心如浮萍、难以安定的情态描摹一二,并与“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一起遥应上阕“烟水茫茫”,将迷茫怅惘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从友人的角度着笔,表现了友人空盼词人回乡的心情。“念”与“难凭”,“指”与“空识”,两两相对,折射出词人音讯难寄,归途远阻的情形。“黯相望”又转向词人自身,他在“断鸿声里,立尽斜阳”,与友人一样苦苦相思,遥想对方。柳永在斜阳余晖的映照下久久伫立,听着孤鸿声远,沉浸在回忆和思念里不知如何才好。一个“尽”字,既写出他伫立时间之久,也表现出愁情之深。结尾处有鸿雁悲声回旋,有夕阳残照不去,还有无边的愁思萦绕,有声有形有情,倍增凄婉哀怨。

全篇以抒情为主,条理井然,层层递进,把景与事、人与我、时间和空间,融为整体,声情跌宕。

【大师导读】

“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

——俞陛云

下片极写心中之抑郁。“难忘”两句,回忆当年之乐。“几孤”句,言文酒之疏。“屡变”句,言经历之久。“海阔”两句,言隔离之远。“念双燕”两句,言思念之切。末句,与篇首相应。“立尽斜阳”,伫立之久可知,羁愁之深可知。

——唐圭璋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