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简介】
赵令畤(zhì),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玄孙,生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卒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初字景贶,后苏轼为其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曾得苏轼引荐,所交游者多为元祐党人,后因苏轼而受牵连,频受打击。词作风格婉丽,多有寄托。著有《候鲭录》八卷,今人赵万里为辑《聊复集》词一卷。
蝶恋花(庭院黄昏春雨霁)
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青翼①蓦然来报喜,鱼笺②微谕相容意。
待月西厢人不寐。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
【注释】
①青翼:即青鸟,是神话中西王母的信使。
②鱼笺:指代书信。
【赏析】
赵令畤写有十二首《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都是根据唐代元稹《会真记》改编,希望能将元稹创作的故事“播之声乐,形之管弦”。这首词是其中之一,截取了《会真记》中张生接到莺莺邀约一事,抒写人物情思,可看作是传奇向后世杂剧的过渡。
起句“庭院黄昏春雨霁”描写景物,用“黄昏”、“春雨”勾勒出清寂的氛围,点出张生独处的心境。“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是对其心情的具体描写。 “深心”只有“一缕”,却能变作“百种”,且无处不“成牵系”,足见张生用情极深,但其深情却无处诉说,令他只能怅惘叹息。
“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蓦然”二字传达出突如其来的欣喜。“报喜”是指莺莺的侍女红娘给张生传递信笺之事。接到信笺的张生,烦愁顿时烟消云散,一个“喜”字,表现出他喜难自禁的心情。根据《会真记》,崔莺莺信中并未明确写出邀约之事,元稹写张生“微喻其旨”,因此词人在此处有“微谕相容意”之说。
红娘传信,信中赋诗,月夜幽会,这些情节赋予爱情以诗情画意的朦胧美感。下阕即是张生对莺莺信中所题之诗的想象。“待月西厢人不寐”一句,描写莺莺在月下厢房中等待的情景。“帘影摇光”四字,承接“待月”而来,写月光照在帘幕上,帘幕随风而动,光影流转的景象,一如莺莺等待张生的心情。此处景语与情语联结,含蓄蕴藉,“朱户犹慵闭”一句亦是如此,着一“慵”字,既写出门扉半掩的事实,也点染出莺莺久候之下慵懒、焦躁的心情。
末句“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从《会真记》中莺莺信笺上“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化出。后者写“花影”,着重写月下花之姿影,以“影”动来写“人”至,很好地表达出“疑”的意味。前者写“花动”,则着重写“红萼坠”,比起“影动”所表现的静谧,增添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动感。花瓣纷落的动静,惊动了等待中的莺莺,她想着一定是张生翻墙而至,但又怀疑只是风吹落了花。
“分明疑是情人至”一句,精确表现出莺莺坐立不安的情态:因是与意中人相约,所以期待不已;因身份所制约,所以难脱矜持;怕张生不赴约,所以忍不住担忧;又因是私下幽会,所以兴奋、恐惧之情兼而有之。种种复杂情绪的作用之下,自然难以安心。不过,这一切都是张生的想象,因自己对幽会的期待而想象对方的期待,足见他情之痴切。
这首词虽以《会真记》为本事,摹情写意却精练婉曲,别出机杼,体现出词人的才情妙笔。
【大师导读】
斜阳目,各有其境,不必相同。一云“却照深深院”,一云“只送平波远”,一云“只与黄昏近”,句句沁入毛孔皆透。
——明·沈际飞
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
——清·王灼《碧鸡漫志》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赏析】
以美人自喻,自屈原肇始,后逐渐成为古诗词中常用的寄托手法。宋词多写闺情、春愁,其中不乏以女子闺愁寄寓自身遭际的作品。赵令畤因与苏轼交好,在苏轼见逐时,也受到牵连。这首《蝶恋花》,将闺情写得婉转曲折,正是一首寄托之作。
上阕开篇别开生面,不以景语起兴,而纯以陈述语气,描写闺中女子心绪:“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寒未去”说明此时尚是早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受天气影响,女子的心情必定也起伏无常。“深深处”点出女子忧闷之深,渲染出深重、孤寂的氛围。“不卷珠帘”的原因,可能是女子愁绪萦怀而心生恹懒;也可能是她害怕卷起珠帘后望见满目春色,更添愁绪。愁之深沉难去,可见一斑。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一场雨过后,红杏枝头的花恐怕剩不了几朵吧?遭受风吹雨打之后的花朵,犹带着点点泪痕,因痛惜凋落的同伴而憎恨着清明时节的雨水。这两句可看作是闺中女子的诉说。花自然不能落泪,只因是落泪之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所以花朵上残留的雨水看起来就像泪水一般。女子看着凋谢满地的红杏花,就像看到自己,她怜花,亦是对自己的怜惜。
细细读来,女子的命运其实就暗含在她对红杏的怜惜里,而词人的寓意又暗含于女子的命运中,多番情意皆蕴藏于惜花伤春的语句,足见此词笔致之曲折,遥寄之深沉。
下阕仍围绕闺中女子心理展开。“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直言愁苦之深,胜在层次分明,婉转多姿。先是写女子整日枯坐,对着沉香一缕,兴味索然。“一缕”渲染出深闺中空寂的氛围,同时也暗示女子独处的孤单。接着愁不可消除,只有借之于酒。但“酒醒”之后,仍只能日日枯坐,独对沉香。如此一来,词意又绕回原处,产生了低回不已的效果。
结句“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历来为人称道。将情意融入景中,而景又似实而虚,更是余味不尽。“飞燕”没有带来“归信”,小屏风上画着通往西江的路。这条路可视为实景,因它确实存在于屏风之上;也可当作虚景,毕竟这条路并未真实存在于眼前。
女子看着屏风,神思追随着画中的水路,飘向未归之人所在的地方。这一句的精巧之处在于:景致上虚实结合,渺远无际;情感上,思绕天涯,惘然难觅,由此使整首词直言藏意,极尽意会难言的婉曲风致。
【大师导读】
结句中末路情景,若近若远,徘徊不能去。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