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6200700000078

第78章 陈克

【词人简介】

陈克(1081-?)字子高,号赤城居士,天台(今属浙江)人,一说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中,吕祉帅建康,辟为参议。赵万里辑其《赤城词》一卷。

谒金门(愁脉脉)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赏析】

清代学者王述庵云:“南宋词多黍离麦秀之悲。”意即南宋词作中多寄予词人家国身世之悲痛。陈克的词便有鲜明的南宋词特征。这首《谒金门》虽写闺情,但其中寄予着深沉的家国之叹。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开篇直抒胸臆,点出愁绪,且用“脉脉”修饰,表现愁绪的绵延不绝。“目断”说明此愁是望远怀人之愁。“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虽有“烟树重重”,隔断“芳信”,但小楼外的山只有“几尺”,却能使人“目断”。显然这种说法并不合常理,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愁中之“怨”。由此回观“江南江北”四字,再联系南宋偏安江南的现实,隐隐含有对河山破碎之状的感慨。

上阕写“目断”,下阕写目之所及。“细草孤云斜日”六字,笔墨精炼,“细草”、“孤云”、“斜日”三种景物并置在一起,构建出一幅黄昏暮景。地上细草遍野,一直延伸至天际,显得阔大而迷离;天空中漂浮着一朵孤云,显出寂寥况味;天地间有一轮西沉的红日,暮色昏沉之际,词人愁思翻涌,情难自禁。这三种景物各有特定的情境和内涵,因而能表达出不同的感情。

“一向弄晴天色”,“一向”是指霎时,此句是说即使阴雨后转晴的时刻,也不能使“愁脉脉”的人获得片刻开怀。“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帘外的落花因阴雨绵绵而湿重,再加上东风软和,因此飞不起来。这种描写暗含帘内人对时光飞逝,年华易老的惋惜和担忧,同时也有所暗示:即使花飞起来了,也不可能飞上枝头,重现盛放的场面。

“东风无气力”,所以无法挽回花的青春,这使人产生了青春年华一去不返,难以重现的悲哀,寄托着词人对山河恢复无望,家国全盛时期不会再现的沉痛和哀伤。

【大师导读】

词似泛写闺情,而语甚悲。“江南江北”、“东风无力”等句似有寓意。

——俞平伯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①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注释】

①甃(zhòu):井壁,代指井。

【赏析】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陈克的词“婉雅闲丽暗会温、韦之旨”,从这首充满情趣的《菩萨蛮》词中,可见出这一特点。

词写春日风景和春睡情境,颇具闲雅意味。前两句写庭院景致。“绿芜墙”一句,出自白居易《陵园妾》中“把花遮泪无人见,绿芜墙绕青苔院”,描写墙上爬满绿色杂草,院里长满青苔,表现出庭院的深寂和幽静,恰与后文所言“午睡”情境相符。“中庭日淡芭蕉卷”,日已过午,照进中庭,芭蕉叶此时尚卷,还未完全舒展开,有一种慵懒的情态。一个“淡”字,点出春日阳光的和暖。这些景物无不烘托出幽寂、困倦的氛围。

“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蝴蝶”在院中翩翩起舞,这从侧面暗示庭院中不仅植着芭蕉,还种了花儿。蝶儿飞舞,甚至毫不在意地飞进走廊,足见不仅院中无人,廊上也无人。“烘帘”指房间的帘幕,帘幕低垂,说明人在房内,午睡未醒。至此,词人仍未直接描写春睡情景,而是通过景物进行侧面烘托。“自在”二字,既写帘幕随意垂下的样子,也点出词人惬意闲适的心境。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双燕立于帘边玉钩之上,啁啾鸣啼;庭中井边,杨花旋转飞舞,无声飘落。以上数句,层层渲染庭院、走廊、室内的安静,为最后做足铺垫。“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前几句所描写的景物,皆为自然之物,读起来有脱俗的感觉,此处插入一个玩簸钱游戏的场景,一下子将词境拉回寻常生活。词人用“簸钱声”来衬托“春睡”的“轻”,很有生活气息。

“轻”字细致巧妙。此处不写春睡“浓”,是因为“轻”字与前文所铺垫的朦胧、清幽的情景较为适宜,若用“浓”字,则容易破坏整首词的词境。

这首小词历来受到赞赏,尤其末句更为人称许。因为此句不仅造意新颖,而且以“春睡”二字,使前面数句所写景物、场景,以及所烘托的气氛融合为一个整体,语淡意足,不多着笔,而境界自出。

【大师导读】

词格高丽,晏(殊)周(邦彦)流亚。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在北宋诸家中,可与永叔、子野抗衡一代,虽所传不多,吾浙称此事者,莫之先矣。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

以“高丽”二字评克的词,克诚足以当之无愧。如他的《菩萨蛮》,其清韵颇清峻。

——郑振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