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一本书通晓国学
6201800000015

第15章 求知的禁忌——国学经典中的为学

孟子不尽信书:要带着头脑读书

【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选自《孟子·尽心下》)

译: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么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只取信二三册就罢了。仁者在天下是无敌的,凭借最仁慈的人(周武王)去讨伐最不仁慈的人(商纣王),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背景链接】

商朝最后一个君王纣王的首都在朝歌(今河南淇县)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商军的兵力和周军相比实力悬殊,但忠于纣王的将士们都决心击退来犯之敌,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殊死搏斗。

后来,《尚书·武成》中记载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到了战国时,有一次孟子读到这里颇有感慨地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以血之流杵也?”按照孟子的看法,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成河呢?肯定是《尚书》的记述有问题。

【智慧感悟】

书,本应是服务于人为人所用的,但实际上有时却恰恰相反。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见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死抱着书本,两眼不见现实,进行所谓的研究。他们的作为充其量不过证明他们自己是书呆子而已。

这样沦为书的奴隶,不顾实际,死啃书本的人,读书越多就越痴呆。所谓死读书,读死书,毕竟书上所说的只是理论和经验,还需要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验证,得到的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书也有错的时候。如果一味相信书本上的东西,就有可能被误导,那就反而不如没有书本了。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如果想要将书中的知识真正有效的化为己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读书时要带着头脑去读。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学是基础,思是在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独立思考,这样才能达到前人所未达到的更高境界。”只有带着能动的思考去读书,读出自己的见解,才能占有书本,而不是被书本利用和占有。毕竟,我们读万卷书是为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并非给自己上一个内在的“笼子”。

带着脑子去读书,其实就是说我们在读书时,习惯性地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找出书中知识内容之间前因后果的联系,以及与实际生活中的践行或经验连接在一起,也可以常持批判性的思维,养成质疑精神。要知道,书中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正确或完全适用的,死的知识必须加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才能成为活的知识。人们常说的那句“活学活用”,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书本是一个既有用又无用,既有利又有害的东西,用得好可以使你不断成功,用得不好则会让你一败涂地。想要用好书本,令其真正为你所用,那么就一定要带着头脑读书,不要做一个只知死读书、将书里的知识生搬硬套的书呆子。

不求甚解:读书要有钻研的精神

【原文】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选自《五柳先生传》)

译: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但对所读的书不执著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背景链接】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开辟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另一种境界。在看透了官场尔虞我诈、腐败黑暗的丑恶内幕后,陶渊明尤其喜爱清静闲散的田园生活。他在勤劳耕作之余,或与好友饮酒畅谈,或在家里读书吟诗,生活十分惬意。他家门前有五棵大柳树,因此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28岁那年,他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也就是他自己的小传。

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先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但对所读的书不执著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智慧感悟】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陶渊明的一种读书心得,正是这种读书方法引起了后世的争论,到底是应该观其大略,期在会意,还是应该务精于熟,字斟句酌。其实,读书的目的不同,方法也就不同。

书籍可以把我们带入到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同时,还可以使我们从书中获得人生的经验。因为人生短暂,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体验,书中的间接经验,将有效地补充个人经历的不足,增添生活的感受。但书籍其实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其里面的知识内容也并非绝对正确无误,倘若读书不求甚解或是只知一味死读书,那么就极有可能被书里的内容所误导。

《中庸》里面提到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意思就是说,要广泛地学习,审慎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辨析,诚实地实行,对于没有学过的东西,不学到彻底掌握就不停止;对于没有问过的事情,不问到彻底明白就不停止;对于没有想到的东西,不想到恍然大悟就不停止。这里面所包含的,其实正是治学的一种钻研的精益求精的精神。

真正会读书的人,都是带着脑子去读书的,具备一种钻研的精神,甚至在一般人看起来有些刨根问底,但这并没有任何坏处。正所谓“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只有经过认真仔细的思考和深究,读书才会是富有成效的。

囫囵吞枣:欲速则不达

【原文】“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选自《碧岩录》)

译:“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

【背景链接】

从前有一个呆子,家中很有钱。有一次,他到市场上去买水果。摊主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各种水果的好处。呆子听了很高兴,一下子买了很多的水果,坐在市场旁大吃起来。

正在他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一位医生路过,见他这种吃法,就对他说:“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虽然它对牙齿有好处,但你吃多了会伤脾的。”呆子一听,就不再吃梨,而是一个接一个地吃枣子。医生又说:“红枣虽然对脾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牙的,所以也不能多吃。”

呆子听了医生这些话后,不知如何是好了,都不敢吃了。呆呆地坐在那里想了很久,过了一会儿,他兴奋地说:“我有办法了,吃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这样对牙齿有好处,又不会伤脾;而在吃红枣时,我不用咀嚼,就一口吞进肚子里,这样可以不伤牙齿,又对脾有好处。”说完,就把红枣一个一个地扔进嘴里,囫囵地吞下去了。

医生见此情景,忙说:“你这样把枣囫囵吞下去,肠胃不能消化和吸收,对脾也是没有好处的。”

【智慧感悟】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还不知道为何学习不见成效。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慌慌张张一味求快的话,那么这件事十有八九是做不好的,当中漏洞百出;只有把心沉实下来,在事前做好详细的规划,在做事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踩稳当了,并严格控制当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把事情做好。读书学习也是一样,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越是心急想快点学得知识,就越是学不到知识。学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来进行,不可与他人盲目攀比。拿阅读来讲,我们经常听说某人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羡慕这样的人想要与之一决高下的话,可能到最后就会发现,读过的书就如同没读过一样,什么都不记得了。他人读书可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有可能是因为其先天禀赋高于常人,有可能是经过不断用功反复训练而成的,倘若不求当中缘由就妄自效仿攀比的话,那到最后就极有可能落得个东施效颦的结果。

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事,都要恪守“无疑——有疑——解疑”这样一个严谨有序的过程,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点滴中不断地积累,按部就班。要记得“欲速则不达”,只有养成稳扎稳打的习惯,人才能真正从书本中学得有益于自己的知识,才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获得有益于自己的经验。

断织劝学:半途而废只能一事无成

【原文】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选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

译: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背景链接】

古时候有个叫做乐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妻子,她总是帮助和辅佐丈夫力求上进,做个有抱负的人。

乐羊子出门求学,没有多久就回来了,妻子问他回来的缘故。乐羊子说:“出门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了这话,半晌无语,表情很是难过。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织布机前“咔嚓咔嚓”把织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断了。乐羊子吃了一惊,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妻子回答说:“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织呀织呀,它才一丝一缕地积累起来,一分一毫地变长起来,终于织成了一整匹布。现在我把它剪断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它也永远不能恢复为整匹布了。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一点点地积累知识才能成功。你现在半途而废,不愿坚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断布一样可惜吗?”

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智慧感悟】

乐羊子之妻以她的远见和勇气帮助丈夫坚定了求学的意志,而乐羊子也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困难,坚持学习。这就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应该磨炼自己的意志,不懈地努力。只有锲而不舍的人才会学到真知,才能获获得成功,如果做什么都是半途而废的话,那么这个人将一事无成。

学习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经营的事业,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提倡“终身学习”这一说法。孔子有云“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孔子的一生都是学习的一生,他从十五岁立志学习,一直到去世都在孜孜以求。而且孔子本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也非常准确: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常常连自己腹中饥饿都没有感觉的人,有时候连吃饭都忘了。一旦学问上有所获益,又会快乐得忘记忧愁,连日渐衰老的威胁也忘了。

关于孔子的这一席话,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还进一步提出说,孔子的为学精神是永远年轻的,因此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为终生不倦地学习,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会有新的境界。由此可见,终生学习是保持持续性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习决不能半途而废,年少时在学校学习,走出校门后可以自主学习,甚至直到年老以后,也应常保学习的习惯,以免与整个时代脱节。

东床袒腹:才学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原文】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译:听说我为您选女婿,有的还故作姿态,以示不凡,只有一个年轻人,袒腹躺在东床上,好像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

【背景链接】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是当朝丞相王导的侄儿,年轻时就仪表堂堂,很有风度。当时,朝内有个太傅名叫郗鉴,他有个女儿,聪明美丽,想找个好女婿。郗鉴觉得丞相王导与自己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他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导。王导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导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傅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到东厢房相见。

管家见王家子弟都正襟危坐,样子非常严肃、庄重。可他往床上一看,还有一个子弟躺在床上,撩起了衣服,袒露着肚腹,手中还拿着一个饼,正在一口一口地吃着,好像没事人一样。这个管家看了不太高兴。

回去后,管家把看到的情况如实禀报给郗太傅。最后他说道:“王家的子弟,个个都不错。他们听说太傅前去挑选女婿,都很郑重、拘谨,就只有一个人,袒露着肚腹,躺在床上吃饼,好像没有事似的。”太傅听了高兴地说:“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

【智慧感悟】

郗鉴看人是非常准确的,他知道只有心中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如此淡定从容。王羲之之所以能够以一种随意的姿态,在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被选中,这与他旷达的个性有关,也是因为他内在的自信,相信自己的才学是超于常人的。

人的才学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并不在于对外表的修饰。有些人将自己的形象装扮得冠冕堂皇,但整个人的作风气质与其外表大相径庭;有些人看起来不修边幅大而化之,但却能够出口成章,言谈举止间无不显露出其缜密的思维和丰富的才学。可见,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才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很多人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却拥有着一种独特的知性美,一种他人无法相比的气质,当中的秘密其实正是在于学识的熏染。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其外在气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予以升华,即使外表再不值一提,他的内在气质也是一般人无可比拟的。所以,人与其攀比外表注重“门面功夫”,倒不如踏实下来多读一些书,以笔墨书香来熏染自己的气质。

按图索骥:读书不能生搬硬套

【原文】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所谓按图索骏也。”(选自《汉书·梅福传》)

译:伯乐看见儿子竟如此愚笨,便转生气为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真是按照图的样子去找马啊!”

【背景链接】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伯乐”。为了不让自己的一身绝学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一本书,名为《相马经》,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

孙阳的儿子资质很差,却想继承父亲的事业。在熟读了这本书后,他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所有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他按照这个特征找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有一天,他发现路边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看了很久,觉得这个东西很像《相马经》中所说的千里马,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千里马”捉住,并带回家。一进门,他便嚷着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长得和《相马经》中说得差不多,就是个头小了点,蹄子差了些。”孙阳一看儿子手里捉着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傻儿子,你拿的是一只癞蛤蟆,根本不是什么千里马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啊!”儿子听了羞愧不已,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

【智慧感悟】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固然有点夸张。但是在学习中,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的事确实屡见不鲜。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固然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知识,不探究事物的本质,必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闹出笑话。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用变化的思维来对待一切事物,否则我们就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得出错误的结论。学习中也是一样,必须要秉承一种“变”的思维来考虑问题,而不能把学得的知识生搬硬套。这就好比解答数学方程式一样,如果在解方程的时候我们不懂得根据题目条件的变化灵活变通,只懂得硬套公式的话,那么肯定是不会得出正确答案的。

蔡元培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伦理学史》中,就曾这样写道:“世所谓道德者,非有定实,常因实地而迁移。故曰:‘水行无若用舟,陆行无若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推之于陆,则没世而不行寻常。’”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绝对不能用僵化的思维和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因为掌握了游泳技术,在过河的时候就忘记了可以划船;也不能因为学会了走路,在去别的地方时就忘记了可以坐车。要时刻变通地考虑问题,将这种“变”的思维运用到其他各个方面,那么在学习生活中,就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的确如此,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以一种“变”的思维加以变通,才能解决遇到的各类难题。因为很多问题,一眼看过去的时候感觉很难,但其实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来迷惑我们罢了,如果我们也在自己的思维中,加点“变”的元素,将自己掌握知识技巧转变一下,那么再困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纸上谈兵:光说不练假把式

【原文】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

【背景链接】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他一谈起用兵之道来,连赵奢都说不过他。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犯赵国。赵孝成王任命廉颇为大将,率军抵抗。久经沙场的廉颇领军20万前去抗敌,两军在长平展开了大战。廉颇见秦军强大,不能硬拼,便决定在长平筑垒固守,等到秦军粮草供给不足的时候再出兵作战。于是廉颇下令闭门不出,进行严密防守,不管秦军如何挑衅,都不应战。就这样,廉颇在长平坚守达三年之久,秦军没能得逞。

秦国见一时无法取胜,就派人到赵国都城邯郸去散布流言,说廉颇惧怕秦兵,秦国特别怕赵王任命赵括为将。赵王果然中计,下令由赵括取代廉颇为大将。

赵括根本没有实际作战经验,一上任便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向秦军发起全面攻击。秦军假装战败,一直将赵军引到秦军大营前。赵括知道中计,可为时已晚。赵军成了瓮中之鳖。几十万赵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军,陷入了绝境。

46天后,赵括决心孤注一掷地向外突围,还没冲到秦军的阵地前,就被乱箭射死了。主帅一死,赵军全线崩溃,40万大军全被秦军活埋。从此以后,赵国一蹶不振。

【智慧感悟】

书本知识对人类所起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因为书本中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来人类经验和体悟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有历以来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因为有了书本,前一代人得以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观念、知识和价值体系传递给下一代人,使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提高,而不必事事从零开始;因为有了书本,我们可以在书页之间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智者求教,和他们展开思想交流,学习他们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学识,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这也就应了那句我们老生常谈的话——知识就是力量。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并不确切。更为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知识得到正确的运用才会产生力量。如果一个人获得了一些知识,哪怕是很少的知识,但是他能把这些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种知识才会产生力量,才会实现它的价值。否则,就会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空有满腹理论,但到用时却无计可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见过不少“饱学之士”,他们对于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但是,他们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不懂活学活用,到具体的实践运用上往往就傻了眼。读书是为了学知识,只有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所读的书才能是有用的书,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是真正的知识。这也就是说,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有字之书”,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并从中借鉴,避免走弯路;而读“无字之书”,则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或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为你所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掌握有用的知识,就应当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边读书边实践,才是最有效的读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