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6203500000024

第24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11)

“行为塑造”能够把我们从惰性中拯救出来吗

所谓“行为的塑造”,就是通过一小步一小步反馈帮助我们达到目的。斯金纳说“教育就是塑造行为”;那么我们该如何“教育”自己的惰性,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呢?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successive approximation)的方法,对趋近于所要塑造的行为方向不断地加以强化,直到出现所需要的新行为。例如,训练鸽子或老鼠将头抬到一定的高度,只有当它们的头朝着实验所需要的方向抬起来时才加以强化,然后下一次要求再多一点,直到全部达到所需的方向和高度。这时,新的行为就塑造成功了。我们是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拯救我们的惰性呢?

我们都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当说心理想要做某件事情,但过了好久发现始终没有行动起来,始终没有做;或者觉得有力气却总是使不出来;或者总觉得生活是那么灰色和抑郁,心情一直处于郁闷中等等。这类情况反应在生活中,就是生活好像一直被一种惰性缠绕,知道那不好,但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来改变。

你如果有兴趣坚持尝试一周下面介绍的方式,你会发现你整个人会很不同了,如果能继续坚持,那惰性生活方式就会永远不敢再接近你,而你将在人生获得你愿意的成就。

先可以用一天到两天时间给自己作一个行为记录,把你通常每天要做的事情记下来,这包括记录你所有的生活活动。这样你即使粗粗的记,大约也会有几十件。然后把其中一些比如吃饭等必须完成的事情剔除。在此之后,你把剩余下来的几十件事情按照你的兴趣排列,把你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放在最后一位。

最后,你就可以在以后一周内进行行动了,每天一早起来,从你最不喜欢的事情开始作起,并且坚持作完第一件事情,再作第二件事情……这么一直做到最后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你开始会稍微觉得有些困难,但你只要花很少的力气一直坚持下去,你就能顺利进行接下去的工作。千万别在中途放弃这个先作不喜欢的再作喜欢的工作计划。

这种方式是一种强化作用的方式,先一件困难的事情完成后,再着手比较困难的事情,那是一种对于前面行动的强化,然后继续这样的流程,强化的效果会越来越大,一直大到你觉得你有力量来完成任何事情。

这种工作方式来源于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改进方式。从心理学操作性反射的原则为基础,对于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行观察后,心理学家提出一种改进方式,以纠正惰性生活方式,并由这种惰性生活方式的结束而带来整个人生的良性改变。这种改进方式就是如果把一件更难完成的事情放在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前面做,那更难完成的事情就可以成为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的强化刺激。换句话说,把不愿意干的任务或者工作难度比较大的任务放在喜欢完成的任务之前。如果经常完成困难的、有挑战性的任务,那么工作能力就会增长;相反的话,工作能力就要下降。也就是说,把好玩的事情留在后面做,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这种设定是由任务导向而不是由时间导向,相当于是设定任务而不是设定时间。比如,“我每天要完成N的学习量”,而不是“我每天要看N个小时的学习书”。当人按照时间计划来工作时,他所关心的是干了多长时间而不是干了多少工作,而当人完成按照任务数量计划的工作时,就能控制住整个工作计划的进度。工作的进度决定了工作什么时候被完成,执行者什么时候可以“休息”,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而不再受工作时间的限制。

对于改变惰性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效果。而对于经常抑郁心情的人,这种生活方式将直接改变表现为抑郁的行为,而很容易使抑郁的情绪结束,而只要坚持,抑郁的生活方式就会永远结束。通过结束惰性或抑郁的行为,而结束惰性或抑郁的心理。

如果你试试,并且多一些坚持,你将发现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幸福会随着时间不断流失吗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对自身的现况感到不满意,幸福感在不断地降低。那么,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呢?然后,你如何才能感到幸福呢?

首先,要幸福,就要懂得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在吃第一个面包的时候会感觉香甜无比,在吃了第二个的时候会感觉很满足,吃了第三个之后就会感觉饱胀,但是,如果这时再继续吃第四个、第五个的话,那就成了负担,最初的快乐荡然无存。人们从获得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和幸福感,会随着所获得的物品的增多而减少,这就是著名的幸福递减定律。

知足,是一种平和的境界,常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生活在尘世,或许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人知足常乐,在浮华世界,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体会知足者常乐的意境。

人都是有贪欲的,当想要的东西越得不到的时候就越想得到,千方百计才得到了之后就会觉得很高兴,但是如果得到的多了的话就会变成负担了。当现有的一切都不能满足的时候,就会往更高的需求进发了,否则,就会觉得生活无趣。

世界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知足了,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知足了,就可以给他人少添很多的麻烦。

人还是要知足的,毕竟人不是万能的,无法光靠主观努力就能办到的事情还有很多。人固然不能刚愎自用、固步自封地无条件自傲自满,但永不知足的人一定很难尝到自己种下的快乐果实。其实我们不妨每天找一件自认为做得倍感满足的事情,每天的满足,配合着你人生远期目标的暂时不满足,或许也能相得益彰。

知足是一件无价之宝,可是我们往往不看重这件宝物,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对它不屑一顾,结果呢!我们总是被无休止的欲望缠绕在身,搞得身与名俱灭。

其次,就是要学会感受幸福,想要幸福,就得先学会感受幸福。

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个标准,如果是一个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徒步孤行、饥饿难耐的人,当他意外地找到一片满是泉眼和挂满果枝的绿洲的时候,他会觉得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估计就是这件了。而生活在物质条件丰富的环境中,那“绿洲”之福就显得微弱至极。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礼物,当你想要抱怨食物滋味不足的时候,那就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吧!当你想抱怨生活不公的时候,那就想想那些早已仙逝的人吧!当你想抱怨孩子太过淘气的时候,那就想想那些渴求骨肉却不能生育的人吧!当你想要抱怨婚姻伴侣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那就想想那些还在为没有结束单身生活而向上帝祷告的人吧!当你因工作疲惫而厌烦的时候,那就想想那些失业的人、残疾人以及那些梦想着和你有同样工作的人吧!当你你想因房子没人清洁打扫而发牢骚的时候,那就想想那些露宿街头的人吧!

幸福递减定律告诉我们,人们如果正处于较差的状态下,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让他们兴奋不已;可是,当这些人所处的环境渐渐变得优越时,他们的观念、要求、欲望等都会发生变化,当人所处的环境越好的时候,他们的需求、欲望就会越高。

其实,幸福之所以打了折扣,并不是幸福真的减少了,而是因为个人内心起了变化。所以,当你感觉不到幸福时,你依然是被幸福包围着的,但要警醒不要让你的感官味蕾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幸福是需要提醒的,人们常常不知道幸福就在身边,真的得到了,幸福感就失去了。要想一直过得幸福,就要学会感受幸福,不要让我们的感官麻痹了,失去对幸福的敏感。经常思索幸福的意义,寻找幸福,记住幸福。

所以,想要变得幸福,就要懂得知足常乐,学会感受幸福。

为什么多做计划能让我们少花时间

有些人把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无论工作、社交还是日常家庭生活都能兼顾到;相反,有些人却永远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工作和繁琐的日常事务中忙得团团转,很少有可以休闲的时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者有养成计划的心理,而后者的心理状态则通常是随意懒散的,不知不觉中便浪费了很多时间。

美国的行为心理学家艾得·布利斯和他的几位同行做过如下经典实验:

他们将志愿者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篮球投篮训练。第一组每天练习实际投篮,不加任何热身和准备,这样持续20天,最后把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则在这20天内不做任何投篮练习,同样也是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第三组在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后,每天花20分钟进行想象中的虚拟投篮,如果不中,他们便在想象中纠正出手方式。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4%,第二组的成绩没有丝毫长进,第三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6%。

通常我们认为的“只有不断练习实际投篮才能改善手感以增加投篮命中率”,而这个实验结果和我们通常的想法有些出入,行为心理学家给出的结论是:在做事前先进行“头脑热身”,计划好每一个细节,梳理思路,并把它们烂熟于心,这样在实际行动中,就会得心应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做一件事之前,用较多的时间去做计划,完成这件事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心理学上把这个结论叫做布利斯定理。

曾有一家研究机构对布里斯定理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制定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概率。善于事前做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做事前计划的人的35倍;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定计划的人数高达78%;能够坚持按计划行事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是84%;中途改变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为16%。

布利斯定理启示我们: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事之前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变得盲目,甚至会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只有在事前拟好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梳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有效率。懂得这个法则的人会更容易获得成功。很多NBA球队便是利用这个法则训练投篮,而篮球迷们熟知的凯尔特人队后卫雷·阿伦每天在实际三分球训练之余,都会加练20分钟的“虚拟投篮”,他前不久也打破了NBA的三分球总进球数记录。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比较冲动,在确定一个目标后,急不可耐地动手干了起来,生怕晚点动手错失机遇。这种积极性值得肯定,可是这是不是有点冲动和盲目呢?如果因为一时性急而匆忙行动,过程中可能便要折腾很久,事后也可能因为草率而后悔。这些不仅会影响我们做事情的效率,也会影响我们做事的心情和生活的质量。所以说,要把一件事做好,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进行一些筹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步骤安排,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当然,也有人会说做事之前的再三思考,会耽误多少时间,甚至错过时机。事实上,当我们真正认真去做计划的时候,这种事前的思考所花的时间,只占我们完成整件事情的时间的一小部分。而正是这一小部分的时间,将决定我们最终的成败。要知道,慎重做决定与做计划这两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这两步没走好,后一步--具体行动,就会变得盲目,甚至是徒劳无功。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三思而后行”的做事原则,这样才能避免陷入盲目,避免做无用功。

所以,如果生活中我们比较散漫,随心所欲,想到哪做哪,或者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力不从心,这时候,便要考虑一下给自己列一个计划清单,按计划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或许会发现生活变得井然有序,既能完成自己的事情又能保持惬意的心情。

第九节 观察艺术:我们有时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陌生

怎么回到自我本性

我们到底是谁?来自哪里?本来面目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缠绕着我们,即使不断追寻,也很难找到答案,如何回到本性去探寻自我,认识自我,成为现代人苦苦探究的目的。

藏传老师指导学生内观,看看是谁或什么东西在“观”。泰国森林高僧阿姜曼,告诉他的学生们,要仿佛从前额中央的“第三只眼”,来观看所有的经验。在每次实修中,我们转向意识并安住于意识本身。

就像我们在电影院里,我们不管播放的是浪漫剧、冒险剧,喜剧还是悲剧。然后,他提醒我们要转头去寻找那影像的源头。转头一看,我们第一次认识到,整部戏则是由一束光线投射到屏幕上而产生的。在电影中,清晰而闪耀的光呈现各种各样的颜色,但其本质是纯粹不变的。

某些时候,也有电影放映的间隙,节奏有点慢,甚至令人厌烦。我们可能在座位上转动,注意到周围的人吃爆米花,此刻才猛然记得自己是在电影院。以同样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念头的间隙,以及整个自我意识的间隙。我们大部分时候极易沉浸眼前的念头和问题中,迷失自我,我们的理智不断上演有关自我的戏剧,在灵光闪现的瞬间我们感受到周遭经验中有空灵的间隙,顿时放下我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