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剥夺了学生们很多成长的乐趣,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大量的学生高智商,低情商。很多学生即使到了大学,也不懂人际交往与心理调适。他们到了陌生的环境,一方面要承受情感方面的压力,面对今后找工作出路的压力,一方面还连起码的独立生活能力都不具备。一旦有什么不顺或不满,就很容易出现抑郁自杀。
由此可见,要拯救孩子们脆弱的心灵,减少不必要的生命代价,还需要我们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找到一个更适合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更宽松的教育环境。
第十七节 追随者:为什么演唱会的观众会跟着一起唱
为何观众看演出会“一呼百应”
人们在观看演唱会或晚会时,当看到舞台上某个演员演唱出自己熟悉的音乐时,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唱,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跟随着大声唱出来,把整个现场推向高潮。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自觉的行为呢?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周围没有人认识自己,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哪怕一个害羞的人,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因为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亦称去压抑化、去抑止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是不会出现的行为。
这个概念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意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人们在群体中通常会表现出个体单独时不会表现出来的行为。例如,处在团伙中的个体有时会跟团伙表现出一些最暴力行为,而这种行为在他单独时不会表现出来。
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个人意识变淡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反正周围也没有人认识自己,也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因此害羞的人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
于是,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从而使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发生完全不同的变化。此外,大声喊叫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畅。
虽然大声喊出来可以释放情绪,但我们把握不当这种去个性化的状态,持续发展下去,就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就会开始感觉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识过于淡薄,就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当然,“没个性化”并不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导致人丧失社会性。在保持着社会性的团体中,”没个性化”也很难使人做出******的行为。
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曾以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恐怖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这些女大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胸前挂着自己的名字,而另一组人则被蒙住头,别人看不到她们的脸。由工作人员扮成犯错的人后,心理学家请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发出指示,让她们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是电击。
实验结果表明,蒙着头的那一组人,电击犯错者的时间更长。由此可见,有时,“没个性化”会让人变得很冷酷。
某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城市中心的一个高楼顶上有个小伙子要跳楼自杀,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至,警察在为挽救生命苦苦努力。而高楼下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叫”快跳呀”,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哄,最后在众人的”怂恿”和”鼓励”声中,年轻人对人间不再留恋,从楼顶飘然而下。
这个故事中,人们的行为是冷漠的,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去个性化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境中,”看客”们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在去个性化的情境中,人们往往表现得精力充沛,不断重复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而不能停止。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会引发自我控制机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
金巴尔多认为,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具有两个条件:匿名性和责任模糊。匿名性即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所以个体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作出一些平时自己一个人决不会作出的行为。
责任模糊是指当一个人成为某个集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参加者人人有份,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而承担罪责,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如集体起哄、相互打闹追逐、甚至成群结伙地故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集体宿舍楼出现乱倒污水垃圾等,都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心理学家指出,在群体中的个人觉得他对于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隐匿在群体中,而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而被辨认出来。这样他们溶化于群体中,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一般说来,一旦失个性化开始并聚集力量,就难以逆转或是停止。
“去个性化心理”是群体只成员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既可能导致消极行为,也可导致建设性、创造性行为,必须利用群体动力为我所用。因此,我们要加强自我监督的管理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两情相悦”是怎么来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希望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而友好的。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要想当别人接受和喜欢自己,我们首先要先传达出喜欢对方的信息,对方才能以同样的方式喜欢你,进而达到互悦的程度。
互悦机制也称作对等吸引率,即人们通常所说“两情相悦”。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规律。互惠原理的意思是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你喜欢他人,他人才能喜欢你。
人们常说,人与人相处,就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生活中,我们只有在言辞中通过钦佩、敬仰、赞美之情,传达出喜欢对方的信息,对方才能以同样的方式喜欢你,进而愿意为你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
喜欢心理是许多人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聪明的人常能设法满足他人的这种心理,从而牢牢地抓住对方,这既不会让人觉得受制于他,又会让对方高高兴兴地为他做事。
世界上著名的推销人乔·杰拉德成功的秘诀就是利用互悦的原理,先取得顾客的喜欢,为了赢得顾客的真心喜欢,他通常从细节做起,打动人心。每一个节日他都会给自己所有的新老顾客,每人送去一张节日问候的卡片,不同的顾客祝福与问候的语言可能不同,但在所有的卡片上都会写着这样一句话:我喜欢你。乔·杰拉德寄出卡片的最终目的就在这句话上,他只是想告诉人们他喜欢自己的顾客。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让乔·杰拉德得到顾客们的喜欢。也是因为如此,杰拉德平均每一个工作日都会卖掉五辆车,使自己每年的收入都超过20万美元。正是借助于这种方式,他创下连续12年销售第一名的记录,他还因此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之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卖车人。
互悦机制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常见的。人与人之间有一种自然心理规律:喜爱引起喜爱。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的重要因素,是另一个是否喜欢这个人。人都希望“被人喜欢”,因此,喜欢与被喜欢互为因果。
对此,心理学家曾做过如下实验:实验人员让甲、乙两支队伍进行保龄球比赛,两队的第一球各自击倒了7只瓶。这时,甲队的教练用训斥的口气对自己的队员说:“怎么打的这么差,平时是怎么训练的?而乙队教练却赞赏自己的队员说:你们很棒,一出场就打到了7只瓶子,继续加油!面对不同态度的教练员,乙队队员得到了很大鼓舞,随后的比赛中他们越打越好,而甲队队员感到很沮丧,越打越糟糕。最终甲队赢得了比赛。 由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对于自己喜欢或亲近的人提出的事情和要求,人们接受起来会更容易,较不会产生排斥感。在在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对别人表示出关心和爱护,那么别人也会有同样的举动。试想:如果你喜欢他,他怎么会不喜欢你?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想得到别人的喜欢,而那个人也喜欢自己时,人们会对那个人的喜欢更多一些。比如在职场中,一个新人刚进入公司,如果这个新员工不主动与同事们交流,他将会有被孤立的感觉。如果他积极主动地表达对同事们的友好和喜爱,同事们会很快地授受并喜欢这个新人。与同事的关系处好了,那么工作开展起来就会比较顺利。
既然喜欢别人在人际关系中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让别人感受到你喜欢他呢?一般而言,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的主导因素,便是另一个人是否喜欢自己的那颗真挚的心。因此,切记,表达友好要真诚。人们听了刻意的恭维之后并不会感到高兴,搞不好还有反效果。但若双方都是真诚的赞赏,就达到了两情两悦的程度。
当然我们可以坦白地说:我喜欢你,但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在言辞中,对对方的某方面优点表现出称赞、敬佩、羡慕对方,以及做出关爱他人、支持他人、喜欢他人的行为。例如,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眼神……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让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观点、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人们知道你喜欢他,从而达到“两情相悦”。只有表现出你喜欢对方,对方才能同样的喜欢你,进而愿意为你做事情。
每一个节目结束为什么总有一些掌声先响起来
心理学上认为,能够在某件事情、某个观点,或者某种行为上影响他人的人,一定是一个与对方在该事情、该观点、该行为上相关的同路者,否则对方会将其视为陌路,进而不受其影响。我们的“铁杆同盟”便能充当这样的人。
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考虑,当我向他人施加影响的时候便应知道,欲影响他人,先要培养自己的“铁杆同盟”,这才会通过自身的吸引力,对他人实施影响。提到此项方法的运用,不得不让人记起历史上最悠久的艺术――大歌剧的捧场现象。
1820年,大歌剧刚开始在国外盛行,索通和波歇虽然都是商人,但他们同样都是大歌剧忠实的观众。在他们在观看大歌剧的过程中,从观众的掌声中,看到了商机。
于是,索通和波歇决定共同成立一个“喜剧成功保险公司”。而该公司经营的主要保险项目便是观众的掌声,他们的服务对象歌剧演员以及剧院经理,因为他们希望得到观众认可和欣赏的掌声。他们的宗旨便是用自己人“虚假”的掌声,激发真正观众的真实掌声。
此项服务一经推出,在各大歌剧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只经过了短短十年,捧场现象遍及全球大大小小的晚会,人们已经不足为奇。
随着该项行为的逐步发展,后来的经营者将其服务的项目逐渐扩大。比如,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现象,当某个演员演完一个节目之后,台下往往会一个或几个观众大喊“再来一个”;也有的情况是,现场的几个观众带头不停的叫好声等等。
尽管这种现象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会受该项行为的影响。所以,当我们试图影响他人为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便可以借助看似与他人处在同一个位置,而实则是我们的铁杆同盟者的力量,为自己服务。
当这些坐在台下呐喊、吆喝、鼓掌带头捧场的时候,真正的观众也会受其影响作出捧场的举动。因为这些演员以及剧场经理的“铁杆同盟” 所处的境地和真实的观众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和观众一样坐在观众席上,都是花钱从始至终看戏的人。尽管有时他们不觉得话剧演员演得有多好,但是受到周围观众的影响,他们还是会作出肯定的举动。
在推销中,这样的心理战术是运用得最典型,也是百试不爽的最好处方。例如身为销售教辅资料的营业员史乐乐,在销售学生材料过程中,便经常能够成功地运用此项法则,从而销售出更多的资料。
当有些家长顾客问她还有哪些比较好的复习资料时,史乐乐通常会拿出一本资料,介绍说:“前几天,一个老顾客家的孩子,曾用过这本数学参考资料,他用过后说对他们现在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且比较权威,这不,他刚才回来又把剩余的科目都各拿去了一本。”
在史乐乐向这个人介绍资料时,旁边经常站着同样来买复习资料的人也会过来询问该资料的情况。他们中有的是用过的人,有的是没用过的。,史乐乐通常会指着一个老客户说:“不信,你问问这位大姐,她家的孩子常用我的复习资料。”
在这种情况下,那位被迫发表观点的“熟人”往往会说:“还可以”这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中性词。这时史乐乐便会附和道:“是吧!这本书确实不错,这几天很多人都过来找这本复习资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