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商决定成败
6203700000033

第33章 自我解压:轻松上阵会走得更快 (2)

李颖是“马家军”老弟子、退役队员。她于1988年入选辽宁省女子中长跑队,是马俊仁从鞍山带出来的最早的4名女弟子之一。1991年和1992年,李颖先后获得了全国长跑冠、亚军。1994年初,随着新弟子的崛起,她退役了,于1996年分配到沈阳市沈河区公安分局热闹路派出所当了民警。李颖爱好广泛,充满幻想,她的理想很多:想当一名优秀警官,想做一名让人尊敬的记者,还想当一名出色的体育教练,她还想出国深造……然而,她所期望的一切“美好”的愿望没有一项变为现实,她的心情一直很沉重。她常为自己未能取得像王军霞、曲云霞等师姐妹那样令世人瞩目的优异成绩而自卑;她也常为自己未能给至今还是贫寒的家庭带来更多的财富而自责;她又常为陷入忙碌、平淡工作而苦恼;她更为自己好高骛远的追求难以兑现而烦躁……李颖最终选择了投湖自杀,结束了自己才25岁的年轻生命。

应该说,李颖头脑中的那些期望值太高了,如:脱离实际的“理想”,不准确的人生坐标,不平衡的价值观念,超越现实的人生观……她的内心世界过于丰富,她期望达到的目的又离现实太远,她所企求的幻想一个个相继破灭,而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过于脆弱,她经不起失败的精神重压,最终选择了死亡。假如她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把人生的“标杆”放低一些,或者在她绝望的时候懂得放松自己紧绷的弦,也许就不会走上绝路。

与李颖相似的人很多,期望值过高带给了许多人无尽的烦恼与压力感。

28岁的王先生是一家台资企业的副经理,年薪10万,可谓春风得意。他还常接到“

猎头公司”的电话,请他另谋高就。王某见“高就”的薪水并不比眼下高出多少,便不予理睬。

可是好景不常,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同样冲击着这家台资企业,公司大批裁员,王先生也不幸被列入裁员名单之中。虽说他领到了一笔“遣散金”,但却真正成了无业人员。

王先生不得不重新去寻找新的职业。高工资难谋,低收入难就。他只好去找“猎头公司”。

对方笑道:“你当时在位,身价也高,如今下岗待业,我们只能削价处理了。”王先生受了一番奚落,只好被人“削价处理”,谋了一个年薪只有3万元的差事。

从原先的10万年薪降到眼下的3万,那种今不如昔的不平衡心理时时折磨着王先生,使他愁眉不展,心烦意乱,动不动就发火。在他善解人意的妻子的劝导下,他终于重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与身份,并及时摆正心态,迈上一条重塑辉煌的道路。

放弃过高的期望值吧,何苦要让自己生活得那么苦,那么累呢?

焦虑的习惯

有些人整日觉得自己头痛却找不到原因,吃药也不行;还有一些人是关键时刻掉链子——平时考试很好,一到大考就发挥不出水平。

凡此种种皆是焦虑惹的祸,由此也会令我们觉得压力无处不在,让我们无处藏身。

石油公司的一些运货员偷偷扣下了给客户的油量,卖给了其他人,而老板却毫不知情。有一天,来自政府的一个稽查员来找老板,说他掌握了老板的员工贩卖不法石油的证据,要检举他们。但是,如果老板贿赂他,给他一点钱,他就会放他们一马。老板不能认同他的行为及态度。一方面老板觉得这是那些盗卖石油的员工的问题,与自己无关;但另一方面,法律又有规定“公司应该为员工的行为负责”。另外,万一案子上了法庭,就会有媒体来炒作,名声传出去会毁了公司的生意。老板焦虑极了,开始生病,三天三夜无法入睡,一直在想: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呢?给那个人钱呢?还是不理他,随便他怎么做?

老板决定不了,每天都在担心。于是,他问自己:如果不付钱的话,最坏的后果是什么呢?

答案是:他的公司会垮,事业被毁,但是他不会被关起来。然后呢?他也许要找个工作,其实也不坏。有些公司可能乐意雇用他,因为他很懂石油。至此,很有意思的是,他的焦虑开始减轻,然后,他开始思考解决的办法:除了上告或给他金钱之外,有没有其他的路?找律师呀,他可能有更好的点子。

第二天,老板就去见了律师。当天晚上他睡了个好觉。隔了几天,律师叫他去见地方检察官,并将整个情况告诉他。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当老板讲完后,那个检察官说,我知道这件事,那个自称政府稽查员的人是一个通缉犯。老板心中的大石头落了下来。这次经历使他永难忘怀。此后,每当他开始焦虑担心的时候,他就用此经验来帮助自己跳出焦虑。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奎那说:“心情焦虑的人总是怕失去什么,但焦虑会使你失去更多。

”另一位名叫波普尔的教授则称“焦虑堵塞一个人的心智,损害一个人的健康,是进攻心灵和身体的多面杀手。”

三国时诸葛亮说过:“宁静以致远。”一个人,只有他的内心保持宁静,才能奔溢出智慧之源。

焦虑是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度,充分调动身心潜能。但如果焦虑过度,则会妨碍你去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在你面临一次重要的考试时,在你第一次和某位姑娘约会之前,在你的老板大发脾气的时候,在你知道孩子得了某种疾病的时候,你都会感到焦虑。焦虑并不一定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勇气,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焦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如果你有太多的焦虑,以至于患上焦虑症,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情绪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妨碍你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如果你得了焦虑症,你可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焦虑;你会觉得你的焦虑将你的生活搞得一塌糊涂,事实上你什么都干不了。焦虑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约有4.1%~6.6%的人群,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得焦虑症。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发生一件事,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变它;改不了,那么接受它。改变观念,你就能接受它。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满脸忧愁的神色。

他的一个朋友为他担忧,关切地问: “你有什么忧愁的事吗?”

这个人叹了口气说: “唉!我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会突然陷下去,我的身体到哪里去躲藏呢?”

他的朋友就开导他说: “这天,不过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伸展身体、俯仰、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天中活动,你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这个人又说: “这天如果真的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来了吗?”

他的朋友又劝导说: “日月星辰,只是那一团气体中有光耀的一部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人的。”

这个人又追问:“那么,地陷了,人又怎么办呢?”

他的朋友又说:“这地,也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它塞满了四面八方所有空虚的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跨步、跳跃,每时每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

这便是著名的杞人忧天,我们每个人都会暗暗地为他的焦虑而发笑,可是一不小心自己却又成为了一个现代“杞人”。

“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广为人知,“杯弓蛇影”的故事也颇令人发笑。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为一些小事总是焦虑不已,其实这是没有一点好处的。焦虑只是徒增烦恼,折磨自己,最终只能是庸人自扰;焦虑既不能延长今日,也不能换回昨天,更不能使明天美好。

以下步骤可以帮助你勇敢面对焦虑:

第一步:评估

我怕什么?(或是我焦虑什么?)

我为什么怕?(或是我为什么会焦虑?)

要对这些做直截了当地探索,越具体越好,最好拿出纸笔来,清楚地写下来,问题才会明朗,仅用头脑想是不够的。

第二步:理解

纵然我所怕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或是最坏的结果发生了,是否真的是那么可怕?

他人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他们是不是就完蛋了?

如果真的发生了,我就无法再活下去了吗?

评估及理解是很重要的消除焦虑的两大步骤,因为只有面对可能发生的最坏后果,我们才能从容地面对现在。有句话说:“人死不过如此,就算砍头也不过碗大的疤,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连死都不怕了,还焦虑什么呢?人需要看破看透,才能放得下,只有放下人的欲念,才有自信。

第三步:再次评估现在的情况

现在的真正问题是什么?(例如担心高考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可能物理不好,所以会担心高考失败。)

问题的起因是什么了(学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物理的力学不好?还是物理不好?)

解决的办法有哪些?(再加强物理学习、请家教……)

我决定用哪种办法?(请家教)

什么时候开始?(明天就开始)

第四步:方法的有效度评估

目的是了解此方法有没有帮助,若没有,立刻改变。

焦虑的问题许多来自于空想或根本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更多的则是来自于本来的担忧,而这些基本上是可以完美解决的。

所以当你感到焦虑的压力时,不妨放松自己身心,想一想解决的方法才是正道,要知道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化解压力之道

不必苛求完美

有人认为做事精益求精就是讲究完美的心态,其实大错特错了。精益求精是一种对自己、他人、工作负责的态度,要求较高,状态是自我满意;完美有时表现得是不近乎常理,不切实际,容易产生压力感。因为任何人都懂得所谓的完美其实并不存在。

有个叫伊凡的青年,读了契诃夫“要是已经活过来的那段人生,只是个草稿,有一次誊写,该有多好”这段话,十分神往,打了份报告递给上帝,请求在他的身上做个试验。

上帝沉默了一会儿,看在契诃夫的名望和伊凡的执著份上,决定让伊凡在寻找伴侣一事上试一试。

到了可婚年龄,伊凡碰上了一位绝顶漂亮的姑娘,姑娘也倾心于他,伊凡感到非常理想,他们很快结成夫妻。

不久伊凡发觉姑娘虽然漂亮,可她一说话就“豁边”,一做事就“翻船”,两人心灵无法沟通,他把这一次婚姻作为草稿抹了。

伊凡第二次的婚姻对象,除了绝顶漂亮以外,又加上绝顶能干和绝顶聪明。可是也没多久,他发现这个女人脾气很坏,个性极强,聪明成了她讽刺伊凡的“利器”,能干成了她捉弄伊凡的手段,他不像她的丈夫,倒像她的牛马、她的工具。伊凡无法忍受这种折磨,他祈求上帝,既然人生允许有草稿,请准予三稿。

上帝笑了笑,也允了。

伊凡第三次成婚时,他妻子的优点,又加上了脾气特好一条,婚后两人和睦亲热,都很满意。半年下来,不料娇妻患上重病,卧床不起,一张病态黄脸很快抹去了年轻和漂亮,能干如水中之月,聪明也一无是处,只剩下了毫无魅力可言的好脾气。

从道义角度看,伊凡应与她厮守终生;但从生活角度看,无疑是相当不幸的。人生只有一次,一次无比珍贵,他试探能否再给他一次“草稿”和“誊写”。上帝面有愠色,但想到试点,最后还是宽容他再作修改。

伊凡经历了这几次折腾,个性已成熟,交际也老练,最后终于选到了一位年轻漂亮能干温顺健康要怎么就怎么好的“天使”女郎。他满意透了,正想向上帝报告成功,向契诃夫称道睿智,不想“天使”竟要变卦:她了解了伊凡是一个朝三暮四、贪得无厌、连病中人也不体恤的浪荡男人,提出要解除婚约。

上帝很为难,但为了确保伊凡的试点,未允。

“天使”说,我们许多人被伊凡作了草稿,如果试验是为了推广,难道我们就不能有一次草稿和誊写的机会?满腹狐疑的伊凡,正在人生路上踟蹰,忽见前方新竖一杆路标,是契诃夫二世写的:“完美是种理想,允许你修改10次也不会没有遗憾!”

过分苛求完美只能带给自己终身遗憾,人的内心对一些事物、人总感觉无法满足,在对比之后甚为懊恼,感到不够完美,殊不知,缺憾美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了男主角佟振保的爱恋,同时也一针见血地道破了男人的心理,以及完美之梦的破灭:白玫瑰有如圣洁的恋人,红玫瑰则是热烈的情人。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变作了胸口的一粒白米饭,而红玫瑰则有如胸口的痧痣;娶了红玫瑰,年复一年,则变成蚊帐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则仿佛是床前明月光。

类似的“情商”哲学,还有一则关于苏格拉底弟子择偶故事:

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完美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