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商决定成败
6203700000061

第61章 情商修炼:成功人生的必修课(1)

第一节 儿童情商的培养

情商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

前些年人们还为许多“少年天才”而津津乐道,但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的同学,有许多后来竟然不及普通的大学毕业生。

这不禁引起人们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智商极高的孩子,最后却取得了与之不相符的成绩呢?

曾有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群儿童分别走进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最显著的位置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块软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回来时还没把那块软糖吃掉的话,将会得到一个奖励——再给你一块软糖,也就是说,你将得到两块软糖。但是,如果你没等到我回来就把糖吃掉的话,那么你只能得到一块。”

实验开始,孩子们依次走进大厅……

实验结果发现,有些孩子缺乏控制能力,大人不在,又受不了糖的诱惑,就把糖吃掉了。另外一些孩子,则牢牢记住了老师所讲的话,认为自己只要能够再坚持一会儿,就可以得到两块糖,于是,尽量控制住自己。他们并非不受糖的诱惑,而是努力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蹦蹦跳跳,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睡觉,坚持不看那块软糖,一直等到老师回来。

这样,他们就得到了奖励——第二块软糖。

专家们把孩子分成两组:能够抵御诱惑、坚持下来得到两块软糖的和不能够坚持下来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他们长大以后,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获得的成就大。

而人们在探寻杰出人物成材的道路上,也逐渐认识到情商教育对于他们成长的影响。一些智商普通却表现出众的人物,无一不在向世人昭示这一成功的定律,克林顿总统也是这样的一位。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虽算不上天才人物,但他能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与他童年和少年的经历有重大的关系。

克林顿的童年很不幸。他出生前4个月,父亲就死于一次车祸。他母亲因无力养家,只好把出生不久的他托付给自己的父母抚养。童年的克林顿受到外公和舅舅的深刻影响。

他自己说,他从外公那里学会了忍耐和平等待人,从舅舅那里学到了说到做到的男子汉气概。他7岁随母亲和继父迁往温泉城,不幸的是,双亲之间常因意见不合而发生激烈冲突。继父嗜酒成性,酒后经常虐待克林顿的母亲,小克林顿也经常遭其斥骂。这给从小就寄养在亲戚家的小克林顿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坎坷的童年生活,使克林顿形成了尽力表现自己,争取别人喜欢的性格。

他在中学时代非常活跃,一直积极参与班级和学生会活动,并且有较强的组织和社会活动能力。他是学校合唱队的主要成员,而且被乐队指挥定为首席吹奏手。

1963年夏,他在“中学模拟政府”的竞选中被选为参议员,应邀参观了首都华盛顿,这使他有机会看到了“真正的政治”。参观白宫时,他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不但同总统握了手,而且还和总统合影留念。

此次华盛顿之行是克林顿人生的转折点,使他的理想由当牧师、音乐家、记者或教师转向了从政,梦想成为肯尼迪第二。

有了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克林顿此后30年的全部努力,都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上大学时,他先读外交,后读法律——这些都是政治家必须具备的知识修养。离开学校后,他一步一个脚印:律师、议员、州长,最后是政治家的巅峰:总统。

而无论是他从外公那里学到的忍耐和平等待人,还是舅舅给予他的“男子汉气概”,都是情商的内容,坚定的意志更是情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孩子的一些美德与修养来自于家庭的培养,父母是孩子们情商学习的榜样。对待孩子的教育,身为父母的一定要表里如一,切不要对孩子要求做到的品格修养,自己却背地里完全破坏形象,这样的情商教育只会让孩子产生怀疑,要么他也学会了不好的品质,要么有可能对父母不尊重。

从前,有个忠实的小伙子叫汉斯,他一个人住在一间小屋子里,他非常勤劳,拥有一座在村庄里最美丽的花园。汉斯有很多的朋友,但其中有一个跟他最要好的朋友,叫大休,是个磨坊主。磨坊主是个很富有的人,他总是自称是汉斯最忠厚的朋友,因此他每次到汉斯的花园来时,都以最好的朋友的身份拎走一大篮子美丽的鲜花,在水果成熟的季节还拿走许多水果。磨坊主经常说:“真正的朋友就该分享一切。”但他可是从来没有给过汉斯什么回赠。

冬天的时候,汉斯的花园枯萎了。“忠实的”磨坊主朋友却从来没去看望过孤独、寒冷、饥饿的汉斯。

磨坊主在家里发表他关于友谊的高论:“冬天去看汉斯是不恰当的,人们经受困难的时候心情烦躁,这时候必须让他们拥有一份宁静,去打扰他们是不好的。而春天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汉斯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我去他那采回一大篮子鲜花,这会让他多么高兴啊。”

磨坊主天真无邪的儿子问他:“爸爸,为什么不让汉斯到咱们家来呢?我会把我的好吃的、好玩的都分给他一半。”

谁想到磨坊主却被儿子的话气坏了,他怒斥这个上了学,却仍然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说:“如果汉斯来到我们家,看到我们烧得暖烘烘的火炉,我们丰盛的晚饭,以及我们甜美的红葡萄酒,他就会心生妒意,而嫉妒则是友谊的大敌。”

多么虚假的磨坊主,在他这种“教育”下,本来心灵美好的孩子该有多大的变化啊?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是每个家长的义务。如同著名的女强人杨澜所言:“关于孩子的培养,我并不看重他会弹什么琴,画什么画,我更在意培养他面对困难时的性格以及健全的人格。”

情商培养有助于发挥孩子的潜能

人在绝境或遇险的时候,往往会发挥出不寻常的能力。人没有退路,就会产生一股“爆发力”,这种爆发力就是潜能。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体能、智能、情绪反应等等。然而,由于情境的限制,人只发挥了1/10的潜能。

人的潜能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最宝贵的潜在的财富。

20世纪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一个普通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还有90%的潜能尚未被利用。

后来,心理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研究发现:每个人只用了他的能力的6%,还有94%的潜能未被利用。

1980年,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认为:“据我最近发现,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潜能的96%还未开发。

当今世界鼎鼎大名的控制论奠基人N·维纳认为:“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每一个人,即使他是做出了辉煌创造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大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这些科学数据清晰地表明这样一种趋势:社会愈前进,科学愈发展,对人类潜能的研究愈深入,就愈发现人类潜能之巨大。这里所说的潜能主要是指心理能量和大脑的潜力。潜能也包括身体潜能,由于人类生产方式的进步,体能在人的能力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已逐渐退居次要位置。人类发展至今,我们的体能并没有明显优于我们的远祖,在某些方面,如攀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上甚至不如我们的祖先,可见人类身体潜能可开发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人类之所以能从生物界脱颖而出,主要是因为发展了大脑和心理的潜能。现在和将来,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所凭仗的仍是心理与大脑的能力。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还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0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宝藏有待我们来发掘,潜能帮助我们把工作、学习做得更出色,只要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才能来源于他的智商,智商是天生的,但情商却靠后天培养。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志气和才能都深藏潜伏着,必须要外界的东西予以激发。潜能一旦被激发,如果又能加以继续地关怀和教育,就能发扬光大,否则终将萎缩而消失。

因此,如果人们的潜能与才能不被激发、不能保持、不能得以发扬光大,那么,其固有的才能就变得迟钝并失去它的力量。处在绝望境地而毅然奋起,可以启发我们成功的潜力,引爆我们的潜能。没有这种奋斗,也许我们将永远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

拿破仑在谈到他部下的一员大将马塞纳时说,平时他的真实面目是不会显露出来的,但是在战场上一旦看到自己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哀鸿遍野时,他内在的狮性就会突然爆发,他就会像魔鬼一样凭借不可思议的力量奋起杀敌。

一名被医生确定为残疾的美国人,坐轮椅已12年之久。他是在越南战场上被流弹击伤背部的。他整天坐轮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有时借酒消愁。一天,他从酒馆出来,坐轮椅回家的路上遇到3个抢劫犯。3个歹徒抢他钱包的时候,他拼命反抗,竟使歹徒们恼羞成怒,于是放火烧他的轮椅。轮椅起火后,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拼命往前跑,一口气跑完了一条街。事后,他说:“如果当时我不逃走,就会被烧伤,甚至被烧死。我忘了一切,一跃而起,拼命地跑。等到停下脚步,我才发觉自己已能够走动了。”现在,这位当年的残疾人已在奥马哈城找到了工作,与正常人一样走来走去。

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能,要不是劫匪刺激,恐怕那个残疾的美国人要在轮椅上呆一辈子。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开发孩子的潜能,他就会有用不完的能量,他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相反,如果你抱着消极的心态,不去开发孩子的潜能,那你只有叹息孩子不争气了,并且越消极越无能。

培养孩子的爱心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杯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女孩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数年之后,那位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地址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