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
6205100000020

第20章 慧能《六祖坛经》的随缘养生开示(1)

修心必先修“忍辱”

“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所谓“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坛经》说:“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不恶无喧。”《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这就是说,修忍辱的人,就是要能够忍受任何对自己造成心理上的种种痛苦、种种侮辱,包括不发怒、不结怨,心里没有恶意。这是一个很难的修持问题。对出家修行者来说,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修“忍辱”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断烦恼。如果修行者对于外来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产生烦恼。这就没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所以忍辱,关系到他一生修持的成败。“忍”也就成了佛教的行为准则。

佛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对待世人多一份宽容,就会多一份坦然,就会得到内心的平静。

有一天,一位青年无意中来到了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位禅师在说法。他听完后发誓痛改前非,于是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了,免得人见人烦,就算是别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只是忍耐地擦去,默默地承受!”

禅师听了青年的话,笑着说:“何必呢,就让口水自己干了吧,何必擦掉呢?”

青年听后,有些惊讶,于是问禅师:“那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呢?”

禅师说:“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做蚊虫之类的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然被吐了口水,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着接受吧!”

青年又问:“如果对方不是吐口水,而是用拳头打过来,那可怎么办呢?”

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吗!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禅师的头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

禅师告诉青年的是“忍”,并身体力行地进行了演示,青年由此也会有所醒悟吧。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每个人都处在社会中,免不了要与他人打交道。有时难免会面对别人的为难与挑衅,若是事事计较、丝毫不让,只会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很不愉快。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一些小事上没有必要处处斤斤计较,这是一种对生命的领悟,以及对人生的豁达。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传道的时候曾遭受到他人的唾骂,但是释迦牟尼没有生气,反而平静地问对方:“如果有人送你一样东西,你拒绝了,你说这个东西应当算是你的呢,还是他的呢?”对方被问得不知所措,答道:“当然是他的了。”释迦牟尼继续说:“那么,好吧,你刚才所骂我的话,我也不准备接受。”

佛祖忍耐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是的,人要获得某方面的成就,必须学会忍耐,从某种程度上说,忍耐是成就一项事业的必需。比如孔子,他的克己复礼就是忍耐,所以他的思想至今在人间仍发出理性的光芒,成为众人提倡的奉行之本。刘邦在取得汉中后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是忍耐,终成一代帝业;项羽急不可待,最终饮恨乌江。

正如《佛遗教经》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但是,忍耐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耐是一种智慧、力量、承担,真正懂得忍辱的人,才会始终保持从容不迫、波澜不惊的心态。而这正是修心养生所推崇的至高境界。

平常心是修行之道,亦是养生之道

《六祖坛经》记载六祖慧能大师讲经说法的故事,其中描写的最大的一次道场是韦刺史率领官僚入山请师弘法。当时,参加****的有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六祖慧能首先讲了自己艰苦尝尽求证成道的经过,又讲了一些佛教修行的方法。最后,韦刺史请教如何在家修行,六祖大师当众说《无相颂》:“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必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次修行,西方只在眼前。”

六祖让大家依颂修持,即可修成正果。《无相颂》中所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以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归根到底,就是要修行者在生活中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处世,以平常心修道。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平常心是道”这一佛理。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学僧遵示照办,没过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学僧又问:“如此说来,修道还需要用功吗?”禅师答:“需要。”“如何用功呢?”禅师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学僧不解,便问道:“天下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是不是也都与您一样在用功修道?”禅师答:“不同。”学僧问:“有何不同?”禅师语重心长地说:“有人吃饭时,不肯吃饭,很多要求;睡觉时,不肯睡觉,胡思乱想。”

六祖慧能说:“不离世间的佛法就是不离平常心、与平常心是一非二的世间生活,如果离开世间生活,离开平常心,去求佛道,那就好像寻找兔子有没有角一样,毫无可能。”可见,只有发平常心,行平常事,不染不着,“长空不碍白云飞”,才能理解生命自在的真谛。那些得道高僧也正是领悟了平常心的真谛,才修成了正果。

对于那些非佛教的人来说,平常心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努力塑造平常心,才能达到精神世界的完整。这样,我们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能力的局限,不因失败而气馁,即使失去一切,也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以平常心跨越人生的障碍。

要想获得平常心态,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让心灵一片空白,将忧虑、憎恶、不安、罪恶的情绪彻底消除。

实践证明,刻意地使心灵空白的确能有效地为人们带来平和的心态。当人们将压抑在心头的烦恼吐露一空,或暂抛脑后时,往往能体验到解脱的快感。

在心灵呈现空白的同时,立即注入积极、健康的想法。这样,那些负面的想法将无法对你造成影响。久而久之,那些注入脑中的新想法将在你的思想中生根,而且能击退任何负面的想法,届时你的心灵将波澜不惊,你将会怀有平常心。

另外,再教给大家一套情绪保健操,时常练习,就会让你的心态归于平静,永葆快乐心情。

许多人习惯标新立异,对于“怪力乱神”有一种特殊的向往,而不知真正的菩提之果就在我们的平常心田中。六祖大师说这一段颂就是要让我们自己解脱自己。综观大师一生的行第,开禅宗顿悟法门,不管他即心即佛、心外无佛的教导,还是他弘扬的禅门宗风,无不从平常心中来。所以,大师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所以,学习《六祖坛经》,首先应该领会六祖大师教导的平常心。那么如果有的人把平常心理解为:我平常怎么样,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怎么办呢?显然,平常心不等于这种随意心。就像庄子书中讲的“骈拇”(枝指)一样。有的人说,枝指也是先天生成,那就是自然。但庄子认为,自然也要符合常然,天下人没有枝指,就你一个人有,那就违背了常然一样,大错而特错的。所以,遵循人类约定俗成的美好的道德人格规范,尊老爱幼,爱国爱家,谦虚谨慎,认真工作,也就是发平常心,做平常事,看似平淡,其意义极其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