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6205400000012

第12章 放下之后,才能提起(2)

“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佛陀慈祥地说。

“佛陀!到了这种地步,我怎敢不听你的话呢?随你说什么?我全都听你的。”

“好吧!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

此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坑,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保得住性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到此人执迷不悟,只好离去。

悬崖深谷得重生看似一种悖论,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禅理。佛法中有言:悬崖撒手,自肯承担。“悬崖撒手”是一种姿态,美丽而轻盈。放手之后,心灵将获得一片自由飞翔的广袤天空,在瞬间释放与舒展。在英雄传奇与武侠故事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主角被逼到了悬崖边上,下面是湍急的流水,身后是凶悍的追兵,主角仰天一叹,回眸一笑,纵身一跃,与飞流激湍融为一体,令众人不由得扼腕叹息。但是,似乎所有的故事都没有摆脱这样的后续:崖壁上的一颗怪松,或崖下的一斛深潭,总会像母亲温暖的手掌一样,稳稳地将其托起,倍受青睐的勇士们还往往能够在这常人到达不了的奇异之地意外发现千年宝藏或旷世秘笈。

这样的故事无意中契合了禅宗的某些观点,禅修者必须有所舍得,才能有所收获。圣严法师说唯有能放下,才能真提起。放得下的人,不仅要放下自己,还要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放下也并非完全失去自我,而是指不再存对抗心,也不再有舍不得,要随时随地对任何事物没有丝毫的牵挂或舍不得,能如此,才谈得上是自在,是解脱。

《菜根谭》有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样的境界才是将一切放下之后能够感受到的。敢于放下,果断放下,心里真正地放下,放下的一刹那,你会感到天地原来如此广阔,你会发现你的脚步是如此轻盈平稳,你的心房是如此安稳温馨。

所谓回头是岸,岸貌似远在天涯。天涯远不远?不远。放下的时候,天涯就在面前。

莲心禅韵: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家劝人改过向善的常用语。佛教认为人生像苦海一样无边无际,只有一心向佛、求得佛法,才能够脱离苦海,才能够得到解脱;也用来比喻罪孽深重的人,只要真心忏悔并赎罪,也能够得到佛祖的原谅,寻找到新的出路。

涅槃: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中文中即不生不灭的意思。佛教倡导众生要用一颗智慧的心、解脱的心来面对世界,做到在自己眼中时间一切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无来相,去无去相,生灭增减,是非对立相。

退步原来是向前

生活中很多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中其实都有禅理,只是疲于奔波的众生早已丧失了于细微处探究竟的兴趣和能力。心思缜密如圣严法师,则告诫众生。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再是昨天的我们,为了在今天取得进步、重建自我就必须放下昨天的自己;为了迎接新兴的,就必须放下旧有的。想要喝到芳香醇郁的美酒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想要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就要离开喧嚣热闹的都市,想要获得如阳光般明媚开朗的心情就要驱散昨日烦恼留下的阴霾。

法师开示:放得下是为了包容与进步,放下对个人意见的执著才能包容,放下今日旧念的执着才会进步。表面看来,放下似乎意味着失去,意味着后退,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退步本身就是在前进,是一种低调的积蓄。

一位学僧斋饭之余无事可做,便在禅院里的石桌上作起画来。画中龙争虎斗,好不威风,只见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但学僧描来抹去几番修改,却仍是气势有余而动感不足。

正好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见到学僧执笔前思后想,最后还是举棋不定,几个弟子围在旁边指指点点,于是就走上前去观看。学僧看到无德禅师前来,于是就请禅师点评。

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外形不错,但其秉性表现不足。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向后退缩;虎要上前扑时,头必向下压低。龙头向后曲度愈大,就能冲得越快;虎头离地面越近,就能跳得越高。”

学僧听后非常佩服禅师的见解,于是说道:“老师真是慧眼独具,我把龙头画得太靠前,虎头也抬得太高,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开示:“为人处世,亦如同参禅的道理。退却一步,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反省,才会爬得更高。”

另外一位学僧有些不解,问道:“老师!退步的人怎么可能向前?谦卑的人怎么可能爬得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对他说:“你们且听我的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你们听懂了吗?”

学僧们听后,点头,似有所悟。

无德禅师此刻在弟子们心中插满了青秧,不知弟子们看见了秧田的水中天否?

进是前,退亦是前,何处不是前?无德禅师以插秧为喻,向弟子们揭示了进退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能在万丈崖壁上挥毫泼墨,好似银河落九天,又能在幽静山林中蜿蜒流淌,自在清泉石上流。

佛陀在世时,受到世人敬仰与称赞。有一个人对此颇为不服,终日咒骂,有一天索性跑到了佛陀面前,当着他的面破口大骂。但是,无论他的言语多么不堪入耳,佛陀始终沉默相对,甚至面带微笑。

终于,这个人骂累了。他既暴躁又不解,不知道佛陀为何不开口说话。佛陀似乎看到了他心中的困惑,对他说:“假如有人想送给你一件礼物,而你不喜欢,也并不想接受,那么这件礼物现在是属于谁的呢?”

这个人不明白佛陀的意思,略一思量,回答道:“当然还是要送礼物的这个人的了。”

佛陀笑着点头,继续问他:“刚才你一直在用恶毒的语言咒骂我,假如我不接受你的这些赠言,那么,这些话是属于谁的呢?”

他一时语塞,方才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他低下头,诚恳地向佛陀道歉,并为自己的无礼而忏悔。

退一步海阔天空并非是一句空话,佛陀并未因为他人对自己的无礼而气愤,反而沉默相对,似乎在步步后退,当这个人心生困惑时甚至耐心地予以开示。他人步步紧逼,而佛陀却始终淡然处之。有退有进,以退为进,绕指柔化百炼钢,也是人生的大境界。

莲心禅韵:

无德禅师(947~1024):首山省念禅师法嗣,俗姓俞,又名善昭,十四岁时父母双亡,受戒后四方游历,曾长期游历于湖南湘衡之间,不慕名利,坚决推辞大利之请,首山圆寂后,住山西汾阳(山西省汾州)太子院,举扬临济宗风。三十年不下山,道俗归仰,不叫其名,只称汾阳。天圣二年示寂,享年七十八岁,谥号“无德禅师”。

面壁九年:这是关于中国禅宗始祖菩提达摩的典故,相传从公元527年到536年,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的一个石洞中打坐参禅,默然终日面朝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终于修成正果,并等来了二祖慧可。后世比喻在禅定修行上极下功夫。

当提即提,当放即放

提放自如,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提起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放下也需要斩断妄念的魄力。圣严法师说人生因果不可思议,因缘不可思议,所以当提即提,当放即放。我们应该将自己的心当作布袋和尚手中的口袋,既要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在唐代,有一位著名的禅僧布袋和尚。一天,有一位僧人想看看布袋和尚有何修为,问道:“什么是佛祖西来意?”布袋和尚放下口袋,叉手站在那儿,一句话也没说。僧人又问:“只这样,没别的了吗?”布袋和尚又布袋上肩,拔腿便走。那僧人看对方是个疯和尚,也就起身离去了。哪知刚走几步,却觉背上有人抚摸,僧人回头一看,正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伸手对他说:“给我一枚钱吧!”

布袋和尚放下口袋,是在警示我们要放下,随即又布袋上肩,是在教我们拿起。其实哪里有什么放下与拿起呢?只不过有时我们需要放下,有时需要拿起,而我们却常常该拿起时拿不起,该放下时放不下。放下时不执著于放下,自在;拿起时不执著于拿起,也自在。不论是拿起与放下,都不要被染着,那才真自在。

大多数人,总是提不起意志和毅力,却放不下成败;提不起信心和愿心,却放不下贪心和嗔心。他们渴望成功的辉煌,惧怕失败的窘迫,却又不能为了成功而坚定意志,付出努力;他们热衷于享乐,渴望获得而不愿付出,一旦愿望落空,即会怨天尤人,怨恨心搁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样的人,度己不成,又不肯接受他人的教导,难堪大任,期待他们去救济众生简直是妄想。

布袋和尚口袋的提起放下看上去一切自然,实际上也是有所选择的,就像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什么应该提起,什么应该放下,都不是灵光一现就能确定的。在这个问题上,圣严法师为信徒们做了引导。

首先,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把争名逐利的心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去恶行善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行善是分内事,止恶也是该主动承担的责任。善恶的标准不能以个人的价值观为判断,而应该以佛法因果为准则。名利的纠缠如毒蛇猛兽,只要贪心起,必定会招致厄运。古语云:“嚼破虚名无滋味”,真正的智者应该孑然一身,不受虚名牵绊,也不为富贵诱惑。

其次,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把成败得失的心放下。成就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成就别人,只有充实了自己,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在充实提高的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要能够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在失败中汲取教训,而并不只是沉醉在成功的快乐或者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最后,要把众人的幸福提起,把自我的成就放下。佛陀的慈悲心与智慧心是所有信徒应该学习的,只有这样,才能时刻把世人的幸福挂在心上,而抛却自我的观念。

释迦牟尼成佛后,走在街上,遇见了一个愤怒的婆罗门。这个婆罗门对释迦牟尼有仇视的态度,他一直仇视佛教,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他看到众生都这么尊敬试驾模拟,心头更是难受,便生出一个毒计,想害死释迦牟尼。

他和众生一样,跟在释迦牟尼的身后,在释迦牟尼没有注意的时候,他蹑手蹑脚地靠近释迦牟尼的背后,趁世尊讲佛法的时候,便抓了两大把沙子,向世尊的眼睛仍去。

终究应准了那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在沙子扔出去的那一瞬间,突然来了一阵风向婆罗门吹来,沙子全部都吹到婆罗门的眼中,他疼痛不已,倒在地上。

他气急败坏地在地上翻滚,整个脸都涨的通红。

众生看到这一幕,都嘲笑他。面对这么多锐利的目光,那个狠毒的婆罗门不得不向世尊跪下。

这时,释迦牟尼平静而洪亮的声音响起:“如果想玷污或是陷害善良的东西,最终会伤害了自己,众生切记!婆罗门,你也起来吧。”

婆罗门听后感概万千,也终于大彻大悟。

觉悟之前的婆罗门,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应该在乎的,什么是应该放下的,所以才会被自己的心魔所困,以至误入歧途。释迦牟尼面对提放已经自如自在,所以才能够平静面对心怀不轨的婆罗门,并诚恳地教诲他,使婆罗门得以开悟。

圣严法师提醒我们要放下散乱的心,提起专注的心;放下专注的心,提起统一的心;放下统一的心,提起自在心。唯有这样,才能放松身心,提起正念,彻底放下,从头提起。

莲心禅韵:

布袋和尚:不知姓名,来历不详,自称“契此”,也有传说称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常见的形象都是笑口常开,蹙额大腹。他给人逍遥快活、大肚能容的印象,一般情况下,他手中拿着禅杖,肩上背着布袋,行走四方,度化世人。

婆罗门:本为印度社会阶级制度中的一个阶级,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其中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