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反经(国学大书院)
62062100000015

第15章 反经十三

臣闻三代之亡,非法亡也,御法者非其人矣。故知法也者,先王之陈迹,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尹文子曰:“仁、义、礼、乐、名、法、刑、赏,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

本篇论述了政治制度的得失问题。历朝历代都有制度,关键在于统治者如何运用。仁、礼、乐、法等都可当作治国的制度,但也要随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千篇一律,必会导致祸乱。是非、善恶在特定的时空内是有标准的。制度运用的得失关系到天下之治乱,得其道则天下治,失其道则天下乱。

国法必善 道不虚行

原文

臣闻三代之亡,非法亡也,御法者非其人矣。故知法也者,先王之陈迹,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尹文子曰:“仁、义、礼、乐、名、法、刑、赏,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

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礼者,所以行谨敬,亦所以生惰慢;乐者,所以和情志,亦所以生淫放;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凌暴;赏者,所以劝忠能,亦所以生鄙争。

译文

我听说夏、商、周三朝之所以灭亡,并不是因为法规制度不合适的缘故,而是因为用了不合适的人去执法所导致的。法是先王遗留下来的陈规,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贯彻实行,就很难真正实行。所以战国时的尹文子说:“仁、义、礼、乐、名、法、刑、赏,这八条是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治世之法。”

行仁原本是为了博爱大众,但有时也会有偏私,产生与仁义相违背的行为。义,可以使人立节行,也可以使人违背公德,而行假仁假义。礼仪规矩,是为使人们的言行恭敬严谨,但同时也会产生懒惰和散漫的习气,结果背离了“礼”字。音乐可以使人性情和平,但是也会让人情欲放浪。名位可以正人尊卑等级位置,也容易产生骄慢、篡夺的野心。法制可以使人们的行为有准则,也会让人找到法律的漏洞做出恶事。刑罚的威严可以使人服从法令,严于律己,但也会使执法人滥用刑法或者欺辱犯人。奖赏可以勉励人忠心效力,但也会诱发人们争功夺利,发生矛盾纷争。

评析

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一项规章制度或者是政策的颁布同样也是如此。法律的制定本来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但这也给了一些人通过钻法律的空子去获取不义之财的机会;礼仪的制定本来是为了提高人们的修养和素质,但这使一些人染上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恶习;行义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舍大义而取小义,就未免得不偿失了……虽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但我们在颁布规章制度时可以从大局着眼,只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就可以大胆地贯彻执行。

实事求是 量力而为

原文

《文子》曰:“圣人其作书也,以领理百事,愚者以不忘,智者以记事。及其衰也,为奸伪,以解有罪而杀不辜。”

其作囿也,以奉宗庙之具,简士卒,戒不虞。及其衰也,驰骋弋猎,以夺人时。

其上贤也,以平教化,正狱讼,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泽施于下,万人怀德。至其衰也,朋党比周,各推其与,废公趋私,外内相举,奸人在位,贤者隐处。

《韩诗外传》曰:“夫士有五反:有势尊贵不以爱人行义理,而反以暴傲。”“家富厚不以振穷救不足,而反以侈靡无度。资勇悍不以卫上攻战,而反以侵凌私斗。心智慧不以端计教,而反以事奸饰非。貌美好不以统朝莅人,而反以蛊女从欲。”

译文

《文子》中说:“圣人创造文字,留下著述为的是指导民众,叫人理解天下之事,使愚笨的人变得聪明起来,使聪明的人学识渊博。但事与愿违,有些人学到知识后却变得更坏了,他们以所学知识为非作歹,甚至为有罪的人辩护,冤杀无辜的人。”

至于国家建筑林园,那是为了使祖宗的灵位有个存放的地方以便祭祀。先贤开辟苑囿,是为了提供军队训练、供奉宗庙用的,以防意外变故。遇到昏庸的君主就大兴土木,广建园林,作为驰骋狩猎的场所,这不仅劳民伤财,还会贻误农时。

推举贤才,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使人从善如流,公正司法,使贤者有其位,能者有其职,广施恩德于万民,使百姓感恩戴德,对国君忠心耿耿。到了政治败落后,大小官员就会结党营私,狼狈为奸,各自为政,从而使恶人掌权,贤人被疏远。

《韩诗外传》说:“古代士有五反:有权势、地位,受人尊贵,却没有仁爱之心,不行道义之事,反而飞扬跋扈,残暴不仁。家中富裕后,本应周济贫困,帮助穷人,反而骄淫奢侈,挥霍无度,使家道败落。勇猛剽悍,却不去保家卫国,而是争强好胜,以强凌弱,结群聚斗。聪明多智,却不将才能用于治国安邦,反而使奸耍诈,颠倒是非。相貌靓丽本是好事,但不将潇洒的风度施展于讲究礼仪的场合,却以此来蛊惑女性,行淫纵欲。”

原文

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明察则人扰,人扰则人徙,人徙则不安其处,易以成变。”晏子曰:“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妻专其夫,谓之嫉妒。”

韩子曰:“儒者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

子路拯溺而受牛,谢孔子,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由此观之,廉有所在而不可公行。

译文

姜太公说:“刑罚太严明,就会使人心惊胆战,整天处在这种状态下就会出乱子。什么事都明察秋毫,就使人躁乱不安,从而迁移躲避,不安居于原地,这样容易发生动乱。”齐国的名相晏子说:“臣子独揽君权,这叫不忠;儿子独揽孝敬父母的义务,忽略了兄弟姐妹,这就是不孝;妻子独揽丈夫的恩宠,而忽略了妾室,这就是嫉妒。”

韩非子说:“读书人用文辞扰乱法令,游侠以勇武违反禁令。”

子路有次救了一个落水的人,被救者送他一头牛以示感谢。孔子说:“此后鲁国的人都愿意救人于危难之中了。”因为救了人有酬劳呀!有人用钱向子贡赎人,但子贡放了人没要赎金。孔子说:“你不收赎金,以后谁还敢赎人?”孔子为何对此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子路接受好处,能鼓励大家做好事,倡导好的风尚。子贡不收赎金,反而影响了人们做善事的风气。由此可知,廉洁的美德有时存在于相对的环境中,并不是随处可以做到的。

评析

做事的基础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同时也要做到既不可死守教条、因循守旧,也不可急功近利,贸然行事。做事照抄照搬,就会束缚自己的手脚,缺少创新的意识,这样无异于故步自封,虽然不会把事情办糟,但多是平庸而无所作为的结果。如果做事急于冒进,就可能会走向极端,结果是费了力气却收不到相应的成效,甚至本是一番好心,却把事情办得更糟。因此,做事不仅要使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一致,还要把握前后两个“度”,既不能保守,也不可冒进。

忠臣难做 不可退却

原文

慎子曰:“忠未足以救乱代,而适足以重非。何以识其然耶?曰:‘父有良子而舜放瞽瞍,桀有忠臣而过盈天下。’然则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过职,而职不得过官。”

译文

战国时的法家慎子说:“忠臣,不足以救乱世,相反,有时却会使乱世更乱。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说:‘每位父亲都希望有个孝顺的好儿子,但舜的父亲却要把他置于死地。夏桀是最坏的皇帝,却出了不少忠臣。’由此可见,孝子不一定会出在慈父之家,忠臣不一定会出现在圣君时代。圣明的君主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会让臣下尽忠,但不能超过各自的职权,职权也不能超过各自的范围。”

评析

忠臣、孝子一定要做,但要视具体情况灵活行事,如果辅助昏庸的君主,忠臣也会被当作“奸臣”而杀掉。在大治或大乱的年代也不例外,因为国家治理的好坏,主要在于君主,贤明的君主用忠臣,除奸臣;昏庸的君主重奸臣,害忠臣,看清了自己所侍奉的君主,我们便可知道该何去何从,进退也可适时而为了。

时过境迁 行善被恶

原文

庄子曰:“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

“其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耶?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网罟之所布,耒褥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境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里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朝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圣智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代而有齐国,则是不独窃齐国,并与其圣智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译文

庄子说:“为了防备翻箱、探囊的小偷,人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把箱子、柜子锁好,这就是世俗人所认为的聪明表现。如果一旦江洋大盗来了,把箱子、柜子都运走,这时大盗唯恐你捆得不紧,锁得不牢。这样看来,以前所作所为,不正是在为强盗保管财富吗?”

“至于那些被称为圣人的,有的就是在为大盗守护财富,怎么知道的呢?从前齐国各地,邻邑相望,鸡犬相闻,捕鱼打猎,耕田播种,方圆二千余里,举国上下,遍立宗庙、修建城郭,立乡规约,没有一样不是依照他们的开国圣人去做的。但后来大盗田成子杀了齐简公,窃得了齐国,田成子到手的难道只是一个齐国吗?他还把齐国几百年间的制度也偷去了。因此田成子被骂作窃国大盗,但他的江山却如尧舜一样安稳,小国不敢对他有所非议,大国不敢轻易攻伐,还传了十二代。由此看来,田成子不但偷了齐国,连同其圣贤的治国制度也一起偷来,保护了自身。”

评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再聪明的人,也可能有顾此失彼的时候,更何况我们平日做事又很难考虑得详细周全。有的人做事考虑得多,却不长远;有的人考虑得长远,涉及面却比较窄,这都是做事疏漏的地方,只有把事情考虑得全面而长远,才会更有效地减少失误,提高办事效率。

事有利弊,在不同的环境、阶段利弊可能互相转化,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处于“利”时,我们应当考虑“弊”时,有居安思危的打算;处于“弊”时,有期待“利”出现的信心。

行善有道 偷窃无规

原文

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盗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矣。

译文

强盗问他的头目盗跖:“强盗也有道吗?”盗跖说:“当然有道,天下什么事都离不开道。当强盗的学问大着呢!能猜出室中所藏的东西,这就叫‘圣’;偷东西先进去的,这就叫‘勇’;逃走时能够为同伴断后的,就叫作‘义’;判断可不可以去偷,这就叫‘智’;偷得东西后,能共同分享的,就叫作‘仁’。这五条标准不具备就能成为大盗的,天下没有这个道理。”

由此看来,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大盗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如果天下行善的人少,不行善的多,那么圣人教诲能有利于天下的就少,而有害于天下的就多。

评析

对同样的一套理论,不同身份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圣德之人说出来的就是能为善人用,而鸡鸣狗盗之辈说出来的虽然也颇有道理,但由于不是建立在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上,没有安守本分地做事,所以也只是牵强附会罢了。由此可知,理论再完美也好,谋略再多也罢,关键要看是谁来执行,执行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判断理论、谋略是好是坏的依据。

得道则治 失道则乱

原文

由是言之,夫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忠孝贤智之道,文武明察之端,无隐于人,而常存于代,非自昭于尧汤之时,非故逃于桀纣之朝。用得其道则天下理,用失其道而天下乱。

故知制度者,代非无也,在用之而已。

译文

综上所述,孔孟所标榜的仁义礼乐也好,法家所提倡的名法刑赏也罢,还有忠、孝、贤、智这些做人的基本原则,文武明察的世俗才智,都是天地之间的真理。经常表现在人们身上,世代常存,并非仅存于尧、舜时代,但在夏桀、商纣时的混乱时代就不会出现。能够顺应其道治理,就可天下大治;违背大道,势必天下大乱。一治一乱,全在于人。

由此可知,制度是历代都有的,关键是如何运用。

评析

治世之术,只知道用合适的方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用人如此,运用事理也不例外。能审时度势地顺势而为,就可事半功倍;不假思索,一味蛮干,很可能事倍功半。所以说,用人做事一定要适应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其本质所在,便可实现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