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常引起赤白带下,治疗时应该补气养血、温补肝肾。而带脉穴能通调气血,温补肝肾,若用艾灸的方法,配以主治经带疾病的阴交穴和阴陵泉穴,治疗赤白带下很快就能见效。
上个月到外地办事,正好路过老家,又在那里小停了一日。早年的邻居们相处得都很融洽,纷纷过来探望,邻居曲大妈的儿媳听说我来了,就立即回家把婆婆接来,让我给看看病。
曲大妈已年近七十,以前身子骨一直很硬朗,最近两年却患上带下的毛病,不但量很多,时红时白,而且常年不绝。这个病让她吃尽了苦头,常常感到腰酸得厉害,全身乏力,吃不好睡不好,身体很快就瘦弱了下来。尤其是最近,连二便也失常了,大便干燥秘结,小便失禁,让她羞愧难当,觉得自己活到这么大岁数,却摊上这么个病,真是没脸见人了。
但曲大妈也很幸运,她摊上了一个好儿媳,不但不嫌弃她,还为她四处求医问药,关心得无微不至。这两年来,曲大妈吃了不少药,也去过不少医院,却始终没有治好。在她最常去的一家医院,有个医生甚至怀疑过她可能患有肿瘤,才引起赤白带下,但拍过片后又发现不是。无奈之下,她只好回家静养,以为自己反正年纪大了,过一天算一天吧。
我看到曲大妈的身体确实很虚弱,需要儿媳搀扶才能慢慢走路,心里也不免为她担忧。毕竟是高龄的人了,身体有点儿风吹草动,往往就让全家人担心。
幸好,我查看她的体征后,发现她舌苔滑白,脉濡弱,只有气血虚损之象,却没有其他的杂病,这才放下心来。
曲大妈患的赤白带下是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引起的。《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中说:“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就是说带下病的发生是由于任脉的虚损引起的。而“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女人过了更年期后,肝肾精血渐渐不足,任脉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便不再充盈,因而就会引发带下之证。
其实,从曲大妈身体的表现也能看出来:腰为肾府,肾司二便,肾精如果不足,腰就会有酸楚的感觉,大小便也会失常。而肝为藏血之脏,肝血虚也会引起全身乏力,寝食不安。所以,治疗时应该补气养血、温补肝肾,这样才能消除赤白带症状。
我给曲大妈开了一个叫“玉仙散”的方子,原方出自明代的一本妇产科专著——《济阴纲目》。现在是这样做的:把干姜炒黑,白芍用酒炒过后,以1:4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研成粉末,在空腹的情况下,每次用米汤送服3~4克,每天要服3次并连续服用才有效。
干姜味辛温,能温中止血,增加体内肾阳之气,白芍则有很好的柔肝止痛效果,常用于治疗肝血不足引起的病症。而干姜和白芍经过炒制后,更有利于发挥其疗效。所以,治疗赤白带下非常适合。
但我知道曲大妈患病日久,而且年纪大了,对药力的吸收可能会很慢,那样治疗的过程就会延长。为了使她早点儿免除痛苦,我决定同时运用另一个妙方,做到双管齐下,迅速起效。
这个妙方就是艾灸带脉穴、阴交穴和阴陵泉穴,这3个穴位搭配起来可以专治气血不足引起的赤白带下,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当属带脉穴。
带脉穴是足少阳胆经和带脉的交会穴,能通调气血,温补肝肾,主治女性的经带疾病;阴交穴是任脉与冲脉的交会穴,能调经固带、利水消肿;阴陵泉穴则为脾经合穴,有运化脾湿的作用。
只要仰卧在床上,就能很简单地在身体上找到这3个穴。带脉穴在腰部第11肋的顶端,与肚脐处于同一高度;阴交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的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的凹陷中。
我让曲大妈的儿媳用温和灸法,每天为她灸两次,每次5分钟左右,当感到穴位酸痛、不能忍受的时候就停止。因为我考虑曲大妈年纪大,用艾条灸的时间如果太长,很可能会烫伤。
第二天我要离开老家时,曲大妈的儿媳又匆匆来找我,她说昨天按我说的为婆婆灸这三穴后,婆婆感到阴交穴和阴陵泉穴反应不大,没觉得怎么酸痛。只有带脉穴,艾火稍微靠近些,那种酸痛的感觉就马上传过来了。
带脉穴痛感明显,说明这里就是病症积聚的地方,最需要多灸。所以,我就让她回去后多为婆婆灸带脉穴,见效会更快些。
一个月后,曲大妈从老家打来电话,告诉我赤白带一点儿也没有了,身体好多了,两年多的苦恼终于烟消云散。我也在电话里祝福她老人家,愿她能健康长寿,安度晚年。说话间,我仿佛又看到她硬朗的身影,正在阳光下与小孙子一同笑闹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