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6263100000040

第40章 城镇化战略构想

一、探索21世纪中国城市化模式

(一)中国原有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

(1)所谓城市化模式,就是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予以明确的城市化的本质特征、主要途径、主导方向和动力机制等。如同经济发展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城市化模式也有所不同。对新世纪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离不开全球视野。综观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总体发展规律,城市化模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快速转变。

(2)中国城市化经历了恢复发展—逆城市化—稳定发展—高速发展四个阶段。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则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即以小城镇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3)中国原有城市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以小城镇为主;以行政调控为特色;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追求速度的粗放式发展。

(4)中国原有的城市化模式存在的问题:城市化体系结构失衡,功能减弱;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矛盾突出;城市建设无序,特色渐失;城乡关系不和,二元结构明显。

(二)城市化模式的时代要求

1.顺应世界潮流,符合中国实际

由于中国城市化的背景、国情与历史上发达国家的显著不同,因此,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必须在与现行发展实际和发展趋势相融合的基础上,顺应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即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同时,要积极面对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要求。

2.质量并进,以质为主

21世纪,中国高速城市化的时期已经到来。总结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可知,城市化实际上是“数量”与“质量”的共同表征。城市发展既要有一定的速度,又应有相应的质量。没有速度就没有城市化,而没有质量就失去了城市化的应有之义。

3.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

城市化进程有其自身规律。一方面,城市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城市化要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经济活动的效益规律;另一方面,城市作为自然界的有机部分,必须符合自然法则。

(三)新世纪我国城市化模式及其内涵

1.多元化

鉴于中国国土广阔,不同区域的自然因素、人文条件、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等差异很大,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必须从人口密度要求、工业化、资讯发展要求、服务业成长要求、国土利用效率要求以及经济全球化要求出发,适应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多元协调。基于每个城市、每个地区自身的特殊性,应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匠心独运、创造性地予以解决。

2.集约型

规模经济、集聚效应是城市的根本特点。尽管中国的发展有其特殊性,但也不能抗拒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尤其是中国人多地少、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更应该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必须充分发挥各类城市的规模效益,尽量少占土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近期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期以社会效益为主;远期以生态效益为主。同时要警惕在水土资源保护与城市建设中的各类问题。

3.协调发展

城市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一是城镇结构的协调,要形成较为完善、具有高增长性的城市体系,吸引最多的农村人口并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城乡之间的协调结合。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的城乡关系是农村背不动城市,那么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是城市背不动农村。只有农村得到了快速发展,才能形成城市化的巨大推力。三是市场与计划的协调。应以市场为主,计划为辅。

(四)中国城市化模式的主要内容

(1)城市规模应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城市布局应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3)城镇空间拓展模式应以单中心蔓延式与双核心、多核心相结合。(4)从城市功能上看,从生产城市向“三生城市”转变。即从生产城市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三生”城市转变,“三生”兼顾协调发展,走向讲科学、讲人文、讲生态、讲质量、讲环境、讲文明、讲礼貌、讲城市艺术的综合发展。

二、城市信息化战略

(一)城市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1)城市信息化是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它既是信息社会的一种发展范式,同时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

(2)城市信息化是区域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城市信息化,其涵义就是城市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发展的过程。概括起来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可视化的有机统一。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在中国,所谓城市信息化,是指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和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3)内容主要包括:城市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城市信息技术的开发和普及;城市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城市信息教育;城市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等。

(二)城市信息化基本框架

(1)基础部分。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电脑宽带网为主体的网络遥测、遥感、电视监测、数据库、海量数据存储处理等技术。二是数字神经系统。三是信息化标准、规范与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四是信息人才的培养与知识普及。

(2)应用部分。一是城市超媒体原貌,包括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基础功能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二是智能化小区建设与管理,包括智能化办公大厦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化住宅建设与MIS;智能化小区、社区建设与MIS。三是应用与服务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府;网络化科技与教育、网络化文化与卫生;网络化生存、网络化旅游等。四是智能化交通,主要是物流配送服务。

(三)城市信息化建设

(1)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城市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二是以人为本原则;三是信息化建设与信用化建设相结合原则;四是政府信息化先行发展原则;五是以企业信息化推动城市信息化原则。

(2)城市信息化的主要构成:一是信息网络与资源建设,城镇网络建设要与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密切结合,扶持各类网络服务企业。二是城市管理与运行系统,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系统、城市应急救灾系统、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城市社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MIS、城市环境监控系统。三是各类服务系统及社区信息系统,包括社会保障、医疗、科技教育、旅游娱乐及社区信息化等服务系统。四是产业信息系统与经济系统。

(四)城市信息化发展

(1)城市信息化核心技术的发展。城市信息化核心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的高度综合,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与城市管理信息系统(UMIS)技术的集成。

(2)城市信息标准化建设。一是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将需要大量的网络通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互联等方面的标准,还有信息技术标准、设备标准和接口标准,以确保信息化所需技术和装备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在应用系统工程的建设中,所涉及的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信息安全、EDI、电子商务、文本描述技术、编码与编码技术等。三是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中,相应的标准化工作主要侧重于既面向全社会的通用性信息技术标准,如信息分类与编码、条形码、组织机构代码、自动识别技术、文本描述技术等,又面向地方、行业应用所需的信息技术标准,尤其是代码标准。应加以强调的是,在城市信息化标准化工作中,一方面要抓紧与国际标准技术接轨,关注国际信息化标准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采用国家(行业)标准化已有的成果,积极推进城市信息化应用工程项目的标准化审查,为入世后的城市信息化创造有序的发展环境。

(五)城市信息化战略的要求与政策建议

(1)用信息化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2)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的竞争能力。(3)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提高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水平。(4)加速城市产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进程,推进城市信息化向纵深发展。(5)高度重视发挥信息化人才的作用,扩大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来源。(6)加快城市信息化的体制创新步伐,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城乡一体化战略

(一)城乡一体化是现阶段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1)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化的现代化结构转换的必由之路。

(2)城乡一体化是把城市和乡村两者的要素有机整合、统一到区域综合体,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行的机制。区域整体发展,不仅可以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还可以使全部居民在任何一地都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并避免城市病的困扰。

(3)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包含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但它不完全消除城乡差异。城市与乡村作为两大地域类型,其发展方向,并不是把乡村完全变成城市,这是没有必要,也是不现实的。

(4)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社会区域由非均质空间演变为一种彻底的均质空间。无论如何变化,城市是以非农产业为主,乡村是以农业为主。

(5)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的“低层次平衡发展”和“平均主义”,它不是降低城市的地位去屈就乡村,而是将乡村的地位适当提高,使其在市场体制下处于与城市同等的竞争地位。城乡一体化不排斥差别。差别的存在是城乡之间合作、互通的基础,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而且在科学合理的配置下可以转化为各自特色,这将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获得高层次的协调发展。

(6)一体化发展趋势是,还会保留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还会保留功能上的差异,各自承载行业、景观的差异。城乡一体化是指在保持城市与乡村特色的同时,从经济、社会、空间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

1.体制一体化

体制一体化的要素是打破城乡体制分治,关键是克服城乡之间的要素分割体制。体制一体化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要素市场,创造包括农村市场主体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消除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和政策性障碍,例如劳动力市场首先要打破原来的户籍制度。

2.城镇市场化

城镇市场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当前的城镇既可以由发展乡镇企业而形成城镇,也可由城市工业扩散或居民住宅向农村发展而形成城镇。但两者所形成的城镇一般难以集聚市场功能、服务功能、交通运输通信等设施功能,必须促进城镇市场化,集聚这些功能。为此,一是在已有小城镇基础上推进城镇市场化,要求将城市功能向城镇扩散和延伸,使城镇成为农村区域中的商贸中心、服务中心,使人们在乡镇与城市具有同等的机会并享受到现代文明和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气息。二是要求城镇的集中,即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服务向中心城镇集中,农田向种粮大户集中,使搬迁进城镇的农民从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融入城市社会。三是要求城镇设施城市化。

3.产业结构一体化

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要求城乡在产业结构上形成有机的整体,既错位,又补充。这种整体性涉及城乡产业的分工和链接。一要根据城市、城镇与农村的不同特质要求和发展趋势进行产业化,分别发展农村型产业、城镇型产业和城市产业,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产业基地或产业集群。二要建立分布在城市、城镇和农村的服务业、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产业链接。

4.农业企业化

一要农业工厂化、企业化,使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农业工业。二要农业组织化,促进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组织化及市场活动的组织化,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5.农民市民化

城乡一体化最根本的要求是城乡居民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公共物品的享受平等及基本一致,其必要途径是农民市民化。一要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二要取消各种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三是实现城市人与农村人就业、受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产品享用的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四、城市特色化战略

(一)城市特色的内涵

(1)城市特色是指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主要特点的总和,形成城市的整体优势,由此产生城市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2)城市特色是一个集合的概念,与城市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同于城市个性。城市特色具有层次性:中国城市的特色、地区城市的特色、类型城市的特色、规模城市的特色、个别城市的特色等。

(3)发展城市特色,研究城市的特色,不仅要研究各个城市的特点,更要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的整体特色,以更好地加速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中国城市既要搞市场经济,又要坚持社会主义,保持中国的特色。

(4)历史文化。城市是历史的沉积,城市的历史越悠久,其内涵就越丰富,就会形成丰富的特点和特色。

(5)对外关系。城市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历史发展、对外往来、居民构成等的不同,对外关系是很不同的。如沿海一些城市,与国外一些城市隔海相望,一衣带水,大批华侨和华裔旅居国外;沿边城镇与邻国城镇同饮一江水,城市之间、居民之间相互往来密切而形成的特色关系;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厦门与金门的特殊关系等。

(6)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的快慢、发展的不同层次和阶段,都是城市的一种特色。

(二)城市特色面面观

1.城市化特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正在实现工业化,尽管城市化是必然的趋势,实现城市化是国家发展的目标,但是城市化的道路、进程、速度和方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是不完全相同的。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城市化的基础不同,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基础上起步的;城市化的起步较低;城市化的基数较大,按现有人口,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得有1300万农业人口进城,城市化难度大;实现城市化的时间比较长;城市化水平不够高,当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时,城市化水平只能达到60%或稍高一些;城市化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将带来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

2.经济结构特色

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部门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等。每一类型的结构必然是其城市的不同特色,而产业结构最能显示城市的经济特色,显示出城市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比重超过50%以上的大中城市,形成了明显的城市特点和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工艺、特色人才、特色风格,靠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3.城市布局特色

城市因地区、产业、地理、地形、地质、规模、用地、居民等因素的不同,必然有不同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显示出不同空间结构和特色。如临江而建、跨江发展、放射状布局、棋盘式布局、依山靠山等。

4.历史文化特色

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族风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反映在城市的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在城市物质结构和形态上,例如,城市的规划、设计、设施、建筑、园林上。南方小城市的小巷石街、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等;北方城市,特别是京城的气势磅礴,高大雄伟建筑等无不反映长期的甚至上千年的文化积淀,显示其文化特色;二是反映在居民内在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或居民的气质和性格以及文化技艺上,江浙上海人的精明能干、讲究实惠、潇洒开朗、适于创新的性格和北方人的粗犷豪爽、憨厚朴实;特别是北京人的“京都气派”和“燕赵侠骨”之风,都是文化的结晶。

5.建筑形象特色

建筑是城市的物质结构,是城市的骨架和体肤,城市的美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的建筑,而建筑集中地反映了城市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表现出时代及地区特征、居民的整体性格和偏好。建筑是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建筑的色彩是人们情感世界的折射。城市历史的久远,一般是通过建筑得到反映。建筑,特别是历史上遗存下来的建筑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6.社会结构特色

城市是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特色不能脱离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特色,或者反过来说,国家或社会的特色是由城市特色和农村特色组成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在每一个城市中得到体现,落实到每一个城市又形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但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

7.城市管理特色

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人民建是中国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特色,但落实到各城市又各有不同。各个城市有自己的创造,特别是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凸显出不同的特色。

(三)城市特色化战略的理论问题

(1)正确认识城市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是应用科学技术的成果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使城市的经济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文化科技素质,及社会关系与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又是现代化的归宿;现代化是通过人的实践来实现的,同时现代化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并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而城市现代化意味着: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可计量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指标达到公认的全国或一个地区的现代化标准;二是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从形象到内容、从结构到功能,从组织到形态,都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比较广泛地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三是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已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普遍达到较富裕水平,基本上消灭了个体贫困现象,居民的文化、意识、观念、道德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四是城市的整体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达到良好的状态,并为整个地区和全国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2)正确认识城市发展。城市发展要有目标、有方向、有质量、有一定速度;城市发展要讲究质量和素质,坚持效益和协调;城市发展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五个统筹”;城市发展中的许多问题要靠发展解决;城市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全面安排,系统协调;城市发展不能相互模仿,贪大求洋,搞领导工程、政绩工程、献礼项目,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给城市、给居民、给周围农村带来切实的利益和好处。

(3)按可持续发展建设特色城市。要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大力实施节水、节地、节能、节材以及节约各种资源政策,要讲优质、高效、低耗、无污染、有效益、协调发展;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严禁破坏生态环境及文化资源;消费结构要合理,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

(4)正确认识城市特色化中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既是城市的物质文明,更是城市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文化特色。城市形象最重要的是人的形象和素质,是城市的文化。人是城市的核心,文化是人的灵魂,城市居民普遍的文化水准、道德修养、法律观念、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礼仪行为等反映城市形象。

(5)城市特色化既要重视文化传承与继承,更要重视创新与发展。

(6)正确处理统一和特色。既要按照国家方针政策建设城市,又要突出特色。

五、城市文化化战略

(一)城市管理与城市文化

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互相作用的三要素,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文化由浅入深,形成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和城市文化学三足鼎立的城市科学。

城市管理的本质是人作用于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管理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管理者、城市经营者的文化水平与文化修养,取决于他们的品质、知识、能力、经验、服务精神。文化的形态一般存在于艺术的、知识的、观念的三个方面,它们共同表达人的追求层次、方向和方法。这三种文化形态的文化素质对于人来说又是在相互作用下递进的,对于城市管理者和经营者所起作用也是不同的。其艺术素质,包括其美学观点,对城市建设布局、形态的追求会有重要影响;其知识素质,特别是其知识结构,对城市各方面的管理与协调会有重大影响;其观念素质,特别是其道德观、价值观、敬业精神、现代意识、正确处理社会(城市)与个人功利关系的修养等等,对城市管理的最终实绩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概言之,城市管理实绩是城市管理者文化素质的函数,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实绩的取得也需要全体市民的配合,即决定于城市全民的文化素养,它一般是以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为基础的,吸收外来文化的多元文化混合体,是经过培养和塑造,足以构成全体市民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城市精神”共同体。它是管理的条件,又是管理的创造性成就。

(二)从城市职能中体现城市管理文化

(1)引导。引导是城市管理的首要职能。城市引导一般靠城市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的制定来完成,其优良差劣又完全取决于制定者的战略思想、规划思想及相关科学知识,即取决于制定者的文化素质与能力,取决于其管理文化与经营文化。要严防城市建设的观念文化、知识文化的缺损,要严防城市建设中的十大败笔(即强暴旧城、疯狂克隆、胡乱“标志”、攀高比傻、盲目国际化、窒息环境、乱抢风头、永远塞车、“假古董”当道、跟人较劲)。

(2)规范。规范是城市管理实现引导的基础职能,包括自我规范和相互规范。相互规范是社会各行为主体共同制定的契约、公约、公共守则等,大部分国家都以制定的法规或地方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少数则以社会“礼仪”的形式约定俗成。这些都是城市管理与经营必须遵循的规范并应形成“规范文化”。

(3)治理。这是在城市引导和规范下实现城市管理和经营目标的经常性职能。治理要治本、治标并重,要导顺逆流、要宽严并济、要人性化、要以民为本、要城市与自然和谐并形成“治理文化”。

(4)服务。这是体现城市管理本质的公益性职能,其中应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人本主义思想和和谐社会思想、道德伦理观念、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平与效率原则等文化元素。

(5)经营。是保证城市公共财产发挥最大效用保值增值,加强城市管理的经济职能。要建立城市经营文化,先要有城市经营的知识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积累和丰富,然后才有城市经营效果的出现和提高。

(三)城市文化化的关键在于文化提升

(1)城市精神文化与文明的提升。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主要指精神文明而言。提升城市精神文化与文明,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天人合一”思想,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不断陶冶人的真、善、美的情操,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要结合各自城市文化传统特点,培育市民爱憎有道、乐观向上、勤勉俭约、谦逊好学、进退有度、团结奋斗、礼貌文明的一代新风和“城市精神”。

(2)城市建设文化和文明的提升。既要传承城市优秀文化遗产和建设文化遗产,又要推陈出新、改革创新城市环境,实现城市信息化、特色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3)城市产业文化和文明提升。既要优化工业文化、城市商业文化与文明,又要整合产业文化文明与城市生态文化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文化文明,使之相互协调发展。

(4)城市消费文化和文明的提升。既要提高消费品制造者的文化与文明修养,又要重视消费者自身文明消费意识的增强和提高,重视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