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奉孙思邈为神、特为建造殿堂庙宇者,何止陕西铜川耀州药王山一地?长城内外,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凡孙思邈足迹至处,都有这类殿庙,且各处香火兴盛。全国现存究竟多少?历史上曾经毁弃的又有多少?难实计数。现仅列一处:
湖南省涟源市龙山药王殿,据传始建于唐,即孙思邈去世后不数十年。此地距陕西华原孙思邈故里约三千华里,却有许多关于孙思邈在龙山采药、行医、修行、著书的故事。人们为纪念这位先贤,特于群山之巅建此殿宇。殿宇规模宏大,有山门、殿堂、僧房、客房等,占地千余平米。殿宇外墙以条石、方石砌成,坚固耐久。山门外有一大青石,传说为孙思邈晾晒医书之用,故名“晒书石”。这里传说,药王爷生日为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于是每逢该日,方圆数百里民众云集而来,给药王爷进香祝寿,求保佑家人安康。
除民间和文人将孙思邈神化外,朝廷最高统治者亦赐其“真人”尊号。唐太宗李世民是否对孙思邈有过拜赐,或许尚待考证,另一名皇帝宋徽宗赵佶敕封孙思邈为“真人”,却是千真万确。关于此事,现存于药王山“感德军五台山静应庙额敕并加号妙应真人告词”碑足以为证。
该碑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刻石,碑文记述两事,一记皇上亲赐庙额,即额敕“静应庙”,二记朝廷加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缘由。文曰:
敕耀州华原县五台孙真人:山川胜境,仙圣所居,其盛德茂功,显闻于世者,朕必秩而祀之。惟真人生于有唐,见谓隐逸,应物之迹,具载史官,庙食华原,时乃乡县祈禳休贶,美利在民,肆加褒崇,特建荣号,尚其歆怿,永临此邦,可特封“妙应真人”。[3]
“药王”在各地民间传说中,虽然指不专一,但绝大多数药王庙里,所塑皆孙思邈坐像。标志之一,即药王坐像身旁的一龙一虎,盖因传说孙氏曾为龙王、老虎治病。孙思邈,实实在在的凡夫俗子,却被世代尊崇为“神”。个中寓意,不言自明。综览中外历史,由人而“神”者可有几人?
二 养生有道 寿高一百四十一岁
孙思邈另一不同寻常之处,即寿高一百四十一岁。关于此事,一些人持怀疑态度。导致这一疑问者,乃《旧唐书·孙思邈传》中,只确认孙氏辞世之年——唐“永淳元年”(682),未标明孙氏出生之岁。《新唐书·孙思邈传》中,亦只言孙氏“永淳初卒,年百余岁”,同样未注明诞辰之年。
《旧唐书·孙思邈传》中,为何未能确认孙思邈诞辰之岁?原是该文中有一段模糊记载,引发诸多歧义。记述者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时间为癸酉之岁(673)。
卢照邻文曰:“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此即疑问源由。原来“开皇辛酉岁生”和“至今年九十三矣”两说看似确切,却不能聚焦于同一年份。开皇为杨坚年号,始于公元五八一年,止于公元六○○年十二月。这二十年内,有“辛丑”而无“辛酉”。而按“至今年九十三”(虚岁)推断,即孙思邈诞生之年,恰与“开皇辛丑”相符,这就是公元五八一年。
不过,卢照邻当时就怀疑“至今年九十三”说法,认为孙思邈是在“打哑谜”。故他随即又道:“(经本人)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可知孙思邈当年与卢照邻相见时,早已超过百岁。
因之另有学者认为,那“开皇辛酉”并非杨坚开皇一朝,而是西魏大统七年(541),因那年刚好是“辛酉”年,杨坚也在这一年降生。此则可以释为:孙思邈所云“开皇”,即代指隋文帝杨坚(正如史家以“贞观”代指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所谓“开皇辛酉岁生”,意即“于隋文帝诞辰的‘辛酉’年降生”。
此即孙思邈出生“两说”缘由。古人不欲妄判,乃将疑团存留。
该疑问延至清代,却由《四库全书》总编修纪晓岚轻易“解答”。纪氏认为:照邻乃思邈弟子,记其师言,必无妄语。于是纪晓岚断言:卢照邻所记“开皇辛酉”乃“开皇辛丑”之误,孙思邈就生于“开皇辛丑”之年,寿高一百零一岁。至于孙思邈“生于后周,隐居不仕之说,为史误审矣”!
有了纪晓岚这武断一说,某些后学者便依样画葫芦。别的不表,那权威《辞海》“孙思邈”词条的编撰人,即为依样画葫芦者之一,断然标注:“孙思邈(581—682)”。[4]同样权威的《辞源》则较谨慎,在“孙思邈”词条下标注:“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5]
为考证孙思邈出生之年,当代学者乾祖望在《孙思邈评传》中专辟一章,综合诸家之说进行比较,结论是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6]即坚持卢氏“开皇辛酉岁生”之说。
本传记作者亦认为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支持这一结论者,有如下五条证据:
其一,《旧唐书·孙思邈传》云:孙思邈年少之时,有人将他推荐给洛州总管,“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一个“见”字,证明两人有过交往。而据史载,独孤信于公元五五七年遭人陷害,被迫自杀。若孙思邈生于公元五八一年,两人怎得相“见”?
其二,《旧唐书·孙思邈传》亦云:“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赴)。”史载,周宣帝在位,自公元五七八年六月至公元五七九年。若孙思邈生于五八一年,即与周宣帝风马牛不相及。又“隋文帝辅政”之说,专指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太上皇)这短暂一段,时为公元五七九年二月至公元五八○年五月,随即损寿早逝。此期表面“当国”者,为周宣帝七岁幼子周静帝,实际主政者,即太师杨坚。周宣帝一死,周静帝便成为彻底的傀儡皇帝。公元五八一年二月,周静帝被废,杨坚自己称帝。若孙思邈生于五八一年,亦谈何杨坚在辅政时期“征为国子博士”?
其三,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肝脏·坚积聚第五》中自述:余“治蛟龙病。开皇六年三月八日,有人食芹得症……令服寒食饧三斗,大验”。(按:孙思邈记载此事,时间具体到年、月和日,说明印象极深,非亲身经历不可。)这就说明,孙思邈此时已经成年,从医经验非常丰富。而开皇六年为公元五八六年,若他出生于公元五八一年,则该年才刚五岁,显然不合情理。唯其出生于公元五四一年,已是四十五岁年纪,才能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临床。
其四,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不由大发感慨:“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按:李世民于二十八岁登基,为公元六二六年。)若孙思邈生于公元五八一年,即届年不过四十五岁而已,李世民用得着“嗟其容色甚少”?唯其生于公元五四一年,已是八十五岁高龄,却因凸显年轻,才让李世民惊羡不已。李世民从来相信有羡门、广成等长生不老神仙存在,乃觉孙思邈堪可类比。
其五,据孙思邈在《千金翼方·针灸上·取孔穴法第一》中自云:“吾十有八而志学于医,今年过百岁,研综经方,推究孔穴。”据考证,孙思邈于公元六五二年完成《千金要方》,其后又用了近三十年时间,完成《千金翼方》。他若生于公元五八一年,即公元六五二年才七十一岁,自称“今年过百岁”还得再等三十年。而三十年后是公元六八二年,孙思邈于该年仙逝,哪还有时间写作《千金翼方》呢?唯其生于公元五四一年,完成《千金要方》时已满一百一十一岁,才有资格自称“今年过百岁”,也才有时间开始第二部著作的构思和写作,并一边写作,一边继续“研综经方,推究孔穴”。
关于孙思邈的生平事迹,古籍录之不详。究其原因,一是医家往昔地位甚微,长期归入方技者类,士大夫耻与医者为伍。二是与他晚年所处时代有关。那时已由武则天当国,皇帝李治主动退居其后。而孙思邈曾开罪于武则天,难免遭受打压。孙思邈一生波澜壮阔,除在民间长期行医、救助芸芸众生外,还侍奉过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等多个皇帝,并有杨坚之独孤氏皇后、李世民之长孙氏皇后、李治之武则天皇后等受其侍奉。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数度险遭不测,却凭其诚挚品格与独有智慧,一次次化险为夷。
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第一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拣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相对缜密的整体,便是面前这一部传记。其中难免有谬误之处,敬希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