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6266100000009

第9章 博学奇儒

国学常识

王充是东汉时期博学奇儒,也是当时杰出的思想家。少年时期,他就游学于京都洛阳。在洛阳,王充入太学,访名儒,阅百家,观大礼,这初步形成了他博大求实的学术风格。王充当过小官,晚年在潦倒中死去,其著作为《论衡》,在书中他阐述了天道自然的观点,对天人感应和谶纬思想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认为人有生即有死,否定鬼的存在,并且对于人的精神现象给予了唯物的解释;王充反对“奉天法古”的思想,认为今人和古人相“齐”,今人与古人气禀相同,古今不异,没有根据说古人总是胜于今人,没有理由颂古非今。他认为汉比过去进步,汉在“百代之上”,因为汉在“百代”之后。这种见解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论衡》总结了前人,特别是汉代自然科学的成就,继承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国学故事

王充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乡里的人都称赞他很孝顺,少年时代的王充聪慧好学,他一直是学馆里学习最刻苦、成绩最优秀的学生。15岁那年,他到了京城,在太学里学习。当时在太学执教的是东汉名儒班彪。王充喜欢读书,而且无书不读,没有特别的限制。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市集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背诵,因此,对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很熟悉。

王充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学成之后,也曾抱着致君尧舜的梦想,但是他的仕运佳。他在县、州、郡都做过官,在县里,他官至掾功曹,主管一县人事和考功。在郡里,他曾先后在军事长官都尉府作过掾功曹,在行政长官太守府代理五官曹和功曹。在州里,他亦被州刺史征辟为从事属官,一生都没逃脱过为人下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