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因此,“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不仅是实践唯物主义诞生的宣言,而且也指出了这种新哲学“革命的”“批判的”本质特征。按照这种革命的和批判的本质,实践唯物主义自身的发展方式,就在于随着人类生存方式的生成、发展而展开。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实践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现实生活的理论形态;离开了生活实践,哲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孤寂、神秘。只有立足于人类生活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哲学;也只有立足于人类生活实践,才能有所谓真正的哲学创造。因此,马克思指出:“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马克思的论断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揭示了一切无效的哲学之所以无效的真正秘密。因而,我们应该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来理解人、人的活动以及整个世界。正如肖前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前言中所指出的:“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范畴,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才能把握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产生之后100多年里的生气勃勃的新发展。”[5]我们应当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实践活动发生了很大变化,技术创新、社会制度创新等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应当对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成果做出理论反思和科学概括,因此,扣住这些时代主题在哲学上提炼出创新实践范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总体创新,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持久生命力、成为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精华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当代、获得当代意义的重要途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2]同上61.
[3]同上5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前言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