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中国法学会决定组织撰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全面总结、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提炼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并逐步形成相应体系。这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有助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治国理政方面开始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历史无一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不断进步和繁荣,就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包容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更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财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石。究其具体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是涵盖了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毫无疑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归纳、提炼、升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成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法律思想与法学理论成就,并将其体系化,诚然有助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
其次,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回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法治思想与方针政策,人民群众进行了诸多实践创新,法学法律界开展了丰富深入的研究。正是这些党和国家本土化的依法治国方针政策、人民群众鲜活的法治实践、学者们深厚的理论积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最为重要、最为基础和全面的内涵。然而现阶段这些资源和智慧还是零散的、片断化的,因而迫切需要我们将其系统地总结、梳理、整合、升华,从而构建出一套外在框架完整、内在逻辑结构严谨的法学理论体系。
再次,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进程。所有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反过来为实践服务。长期以来,法学界以繁荣法学研究、推动法治建设为己任,把握正确方向,立足中国实际,破解现实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为法治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指导。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和国家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必然需要更加切实有效的理论来引领实践。系统地总结、梳理我国在法治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形成的法学理论,同时合理借鉴国外法学理论成果,提炼出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而指引实践,必将有力推动其发展进程。
最后,有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法学研究的理论成就,提升中国法学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是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和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中具有支撑作用的法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上述问题:民族特色彰显不够,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对世界法学的贡献还极为有限。针对这个问题,中国法学法律界应该加强对传统法律文化资源的理论发掘,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研究,致力于总结出一批真正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法学理论成果,为世界法治贡献中国法学智慧,提升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法学学者在阐释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法治实践等方面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撰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最为重要和最为根本的任务就是总结、归纳、概括和提炼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从其内涵来看,这套理论应该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论、各部门法理论以及阐释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重大问题的专门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套丛书收录了三个方面的选题:一是从宏观上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论的著述,二是从不同部门法及其制度角度分别阐释相应部门法理论发展与创新的著述,三是从专题视角阐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著述。这三个角度的著述,既有理论研究的深厚积淀,又有对实践问题的有力回应,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天地广阔。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是希望更多的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并能够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研究形成一套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学理论体系,引领和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事业,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张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