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629100000032

第32章 朱自清:要求自己走在时间前端

名人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参加五四运动。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古典文学研究,从事散文创作。所创作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1至1932年留学英国。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教授,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打内战。1948年6月,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嘱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心法探源

朱自清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除了上课和休息,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与写作。基于现实生活的压迫,他比常人更珍惜有限的读书时光。

在日常生活中,朱自清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早上起床洗脸、刷牙的同时,书就放在架子上边刷边看,用过早餐后立刻到图书馆;中午稍加休息,下午又泡在图书馆里,晚上也不例外,到闭馆才回家。即使进了家门,朱自清仍勤写不辍,直到十一时方肯就寝。

在英国进修时,他订有一套各阶段的读书计划,每天的活动时间均有一定的安排:早上练习英文和阅读报纸,下午上课,晚上则用来写作或访友。他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充实自己,获得最丰硕的成果。

他一生惜时,深怕耽误写作读书,连吃饭都不曾悠闲从容,总是大口快嚼以求省时。他如此严厉地鞭策自己,仍不时感叹根基不深,记忆不好,读书无暇。因为勤奋好学的他,永远要求自己走在时间的前端。

朱自清一生刻苦读书,勤奋写作,留下著述30种,200余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集《诗言志辨》和《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等。

“实事求是,谦逊严谨”是朱自清读书作文的最大特色。其为文写景道物,看似信手拈来,其实都是经过严谨的观察与求证。例如在《荷塘月色》文中提到夜间蝉鸣,就曾以此向昆虫学家请教,并亲身观察体验,来支持自己的论点。这种现实主义的写作精神,使他对于写作题材锱铢必较,终能成就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另外,朱自清关于读书的理论和方法的论述颇丰。他不仅重视读书的数量和质量,更注重读书他方法,在读书方法上极力主张通读的方法,强调“读”的功夫。在《论朗读》一文中,他推崇清人姚鼐“放声疾读,久之自悟”和曾国藩“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大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的观点。读古文如此,读白话文也是。他认为,读书当然是为了理解,“读”字本作抽出意义解,“包含着了解的程度及欣赏的程度”(《怎样学习国文》)。因此,必须注重读,“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他指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

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不仅阅读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吟诵,而且对经典著作也需要反复熟读。他在《论百读不厌》一文中指出:“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