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629100000057

第57章 郑燮:十分学七要抛三

名人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心法探源

郑燮在给堂弟郑墨的信中曾这样说到:“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郑燮认为:以为自己有过目成诵的聪明就逞能,最不济事。孔子读《易经》至编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苏东坡读《阿房宫赋》至深夜四鼓,都不以过目能记就了事。也不能什么都读都记,如《史记》以《项羽本纪》中的钜鹿之战等是最好文章,宜反复诵读。篇篇都去读,就成了没分晓的钝汉。细究起来,郑燮的读书方法有四个特点:

一、学与问

他不满足老坐书斋死读书,自谓“非闭门读书者”,喜欢走出家门,千里漫游,广泛结交朋友,相互切磋学问。他的好友如长安无方上人、郡王慎允禧、文学家袁枚、晚年“扬州八怪”诸友等,他们志同道合,常在一起“纵横议论析时事,如医疗疾进药方”,朋辈们的真知灼见,使他受益匪浅。

二、攻与扫

“攻”指攻克书中重点,掌握精华;“扫”指扫除难点,扫清障碍。对重点书他“反复诵观”,不相信有所谓过目成诵的神童。郑板桥36岁那年曾住兴化天宁寺,与同学陆白义、徐宗于比赛,看谁能将《四书》熟读而默写出来。他每天背诵默写十多页,花了一个多月默写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各一部,既攻读了儒家经典著作,又学习研究书法艺术。

三、精与多

他主张读书以精为本,以精运多:“板桥居士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板桥自序》)他继承孔子读书“以安百姓”的思想,提出读书要“有补民生国计”。鉴于此,他读书“求精求当”,“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精还指探研精义,他提倡读书要精研,“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

四、学与创

他主张读书应独立思考,“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读书要有特识。依样葫芦,无有是处”。他曾刻有一方印“郑为东道主”,以示他要超越前人,走自己的路。在诗词方面他推崇杜甫的“忧国忧民忽悲忽喜之情”,说“少陵诗高绝千古”;批评王维、赵子昂单纯抒发个人情感:“试看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在绘画上他主张“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即便是他所推崇的徐渭、石涛等大师,他表示也只能“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未必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