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筑梦: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人文思考
62987800000003

第3章 科技篇

我的“绿色人生”[1]

我主要从事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区域发展研究。回顾科研和生活经历,无不打上了深深的绿色印记,用“绿色人生”来概括并不为过。

我的研究生涯始于1989年,记得当时自己从事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是“水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体系核算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当时的环境问题就已经向我们发出了“黄牌”警告,水资源成为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的首要问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我认为,对GDP进行“绿化”,对水资源进行核算并且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一环。虽然当时国内研究刚刚起步,但我很想啃下这块硬骨头。也就是从那时起,绿色的种子在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1992年,我去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选择水资源价值这个前沿领域作为研究课题,主要从价值角度探讨如何高效利用、保护水资源——当然,这也是“绿化”GDP的关键问题之一。由此,博士3年,我再次与绿色结缘。

1995年,我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工作。不忘初心,我还是选择了绿色作为自己今后事业的底色。我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均衡代际转移条件下水资源环境耦合价值量化模型研究”“生命周期条件下水资源增值理论、模式及其增值机制研究”,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水热资源影响机制研究”专题、农业部“农业用水台账研究”等课题研究。为了在更广阔的绿色领域有所作为,我还将目光投向“生态价值评估技术理论与方法研究”“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资源资产理论与实践研究”,先后出版了《绿色水利——水资源与环境新论》《水利绿色发展》等著作。我在学术领域率先提出了“绿色水利”“利水型社会”“利水型农业”等具有显著绿色理念的概念,并倡议绿化水利行为,建立对水友好的“利水型社会”。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除了立足本职工作,我还注重绿色科普工作,写下了《图说中国水情》《滴滴传奇》等科普书籍。

绿色也在我的生活中结了果。珍惜每一滴水,我家的水都会循环利用,远低于北京家庭用水的平均水平;爱惜每一粒粮,我家有“光盘行动”;节约每一度电,我的办公室夏天能不开空调就不开,必须开的时候也都是控制在26℃以上……绿色生活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发自内心地享受这样的生活。

把自己的一点绿色体会与大家分享,我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全社会根植绿色发展理念很重要,国家层面推动是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我们每个人更需要从多方面做起,践行绿色生活。请记住:绿色生活方式并不降低生活质量,融入绿色的生活更加自然、健康、美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助我在科研天空中翱翔[2]

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花园里,山桃花开得灿烂,像是覆盖了一层雪;杏花芬芳,繁忙的蜜蜂在花间辛勤地工作;洁白的玉兰花朵,像一只只白鸽栖息在树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春天真美。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花园里,老人在做健身操,孩子在尽情地玩耍,年轻的学者在漫步沉思,好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美丽的花园不正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真实写照吗!它象征着中国农业科学院蒸蒸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即将迎来60岁生日,在这不平凡的岁月里,中国农业科学院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成果累累,人才辈出,为中国的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员,倍感光荣和幸福!

蓦然回首,我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大家庭已经23年,已经由一个知之甚少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名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回想起我的成长之路,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充满了感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给了我成长的平台,没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就没有现在的我。

一、院长基金助我扎根科研

1995年7月,我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面临着工作抉择,当时我手头有几个工作可供选择,包括中央国家机关。我综合自己情况后,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工作首选。我之所以做出如此选择,原因有三个:一是农科院重视人才,当时区划所对我承诺,只要能来农科院区划所,解决住房,解决家属进京户口和协助爱人解决工作;二是我是在农村长大,对农业科研很敬仰;三是农科院的环境好,距离北京图书馆很近,看书方便,花园也漂亮。于是我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舞台上有了我的身影。

刚到工作岗位,真有些茫然,尤其是科研工作从何处着手,更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我静下心来,结合博士研究生时的工作,申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题目是《均衡代际转移条件下水资源价值研究》,幸运的是基金获得了批准,虽然资助额度不高,但足以让我欣喜若狂,这是我获得的科研第一桶金。我对这份资助十分珍惜,精打细算地,将其用在刀刃上,我结合博士论文,利用此项资助,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水资源价值论》,这是我国首部以水资源价值为论题的专著,该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著作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出版社再次印刷。《水资源价值论》成为我的代表作,至今在水资源经济研究领域论文中经常被引用,好多学者通过此书认识了我,我也将此书作为敲门砖认识了许多学术界前辈,在水资源研究领域初步扎下了根,有了自己的特色。如果没有院长基金的资助,《水资源价值论》也不能那么快出版发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这个平台帮助我在工作之初在学术领域站稳了脚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我科研处于十字路口之际雪中送炭,怎么不让我感恩图报?!我暗下决心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光荣添砖加瓦。

二、“杰出人才工程”给我插上翅膀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帮助我在科研上扎了根,我对农业科研更有了信心,安心工作,努力钻研。200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了“杰出人才工程”,其目标是利用5~10年时间,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中心,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该工程计划5年内将招聘25名一级岗位杰出人才,为其提供10万元年薪、400万元仪器设备和课题启动费以及50万元安家费或相应住房条件,招聘100名二级岗位杰出人才和400名三级岗位杰出人才,给予相应的优厚待遇。我参与了这个工程应聘,并荣幸地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获得了150万元的资助。

我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我的研究工作分为科研和科普两方面,由于有资金的支持,心很踏实,心无旁骛,专心地进行科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这是我国国内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资源资产论》围绕着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论述,他是自然资源相关领域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学术著作,该工作具有超前性,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自然资源负债表相关工作,在此书中有不同程度的阐述,以此书为骨干的科研成果《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资源资产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此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下,出版了《水知识读本——教师用书》《水知识读本——学生用书》,同时中学教师和学生进行水资源科普工作,培训教师100余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水资源探秘》,该书从水的奥秘、水文化奇葩、遨游水海、透视水资源危机和拯救水资源等视角解开了水资源神秘的面纱,充分地展示了水资源的奉献与威胁、平凡而伟大,是我国国内鲜见的将文学与水资源密切结合的科普著作。“杰出人才工程”让我脚踏实地安心工作,我作为国家水资源规划组专家成员参与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并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2003年,我被荣幸地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杰出人才工程”为我插上了科研翅膀。

三、“科技创新工程”任我翱翔

继“杰出人才工程”之后,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推出了“科技创新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将立足全院职能定位和优势特色,坚持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更加凸显中国农业科学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地位,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发挥先行先试和引导发展的作用。我有幸参加罗其友研究员为首席的农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创新团队,让我受益匪浅。

自从进入科技创新工程以来,由于有可靠的科研经费做保障,可以让科研人员一心扑在工作上,极大地免去了为争取科研经费的苦恼,科研工作者围绕着创新团队的主题开展系列探讨,这对科研人员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有利于稳科研队伍、培养创新人才和产出好的成果。在科技创新工程资助下,我的科研成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我国近50多年水热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内水热变化规律,可以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参考;率先提出了“农业用水红线”的基本内涵,并对其阈值进行了评估,此成果只比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中农业用水红线高出2%;出版了《水价听证研究》,对水价听证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是我国首部水价听证研究专著;《水利绿色发展》对我国水利如何走绿色发展之路进行了系统阐述,是我国首部以水利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著作;科普读物《图说中国水情》《中国水情读本》《观察: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的万象》《中国水利与环境评论》《滴滴传奇》《环境保护读本》等,面向广大民众,对我国水情与环境等进行了科普,受到民众的欢迎。所取得的这些成绩,都应归功于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它解决了我科研后顾之忧,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科研上,让我在科研的天空中任意翱翔,逐步达到理想的彼岸。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培养的土生土长的科研人员,从科研刚刚起步,到有了科研的翅膀,一直到在科研的天空里翱翔,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直是最大的推力,中国农业科学院既是我成长的摇篮,也是我奋斗终生的归宿。我只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就能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如此高度重视,足以说明中国农业科学院确实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随着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不断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中国农业科学院成为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目标指日可待。

创新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3]

联合国大会日前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1日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决议说,创新对于发挥每个国家的经济潜力至关重要,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将为各国实现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凝聚新动力,为包括妇女和青年在内的所有人创造新机遇。中国“双创”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显示了创新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重要动力已获得广泛国际共识,中国方案再次为全球课题贡献智慧。(5月6日新华社)

2014年9月,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创新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国政府一直将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持续不断地推进。“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将“双创”列为主题,说明“双创”不仅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需要,也是发达的国家所必须,创新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方案成为世界发展方案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是中国人的骄傲!

创新是社会发展新动能。回顾近200多年人类社会三次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无一不是创新打头阵,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大大地解放了繁重的劳动者,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人类的幸福指数得到了大幅度提升。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电力的发明与应用,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电灯、电话等系列发明广泛应用,人类告别了“黑暗”,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世界变成“地球村”不再是遥远的梦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了一次重大的飞越,极大地改善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信息、生物、材料、空间、海洋、能源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将人类推向了新的时代即现代化社会,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飞机、高铁、高速公路等高速运输设备的出现,“地球村”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互联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的价值观和生活,人类社会正逐步走向“智慧世界”,人类创造财富的手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幸福。创新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

我们正处在世界剧烈变革的时代,世界的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演变,要想在变动的世界格局中处于持续发展和不败之地,创新是不二的法宝。党和政府高瞻远瞩,将创新作为立国强国之本,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大力推进创新之举,就是要在世界强林之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既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中国独特的贡献。“双创”理念得到联合国的推崇并写入联合国决议,让世界见识了中国渴望创新、推动创新的决心和毅力,无疑对中国的“双创”注入一股新的动力,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创新。

创新是一件艰苦的事业,很不容易,没有对事业的追求,没有丰富的积淀,没有科学的基础,没有市场的把握,没有坚定的毅力和定力,没有高度的自信和沉潜,创新是难以实现的。创新绝对不是词汇的创新,也不是简单的跟踪模仿和集成创新,更需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创新是众多有智慧、有能力的强者的事业,我们应尽社会之力鼓励创新,尊重创新者,为创新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我们大多数人尽管不具备创新的能力,但也能为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不为创新者制造障碍,爱护、鼓励和支持创新者,创造创新的社会氛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我们应做得更好。

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创新,通过创新解决各自发展存在的问题,改善民生。创新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中国一定会在世界创新竞争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创新的助推剂[4]

从2017年起,我国将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8100万名科技工作者将在这一天欢度自己的节日。据了解,国务院日前已对此进行批复,同意明确由中国科协、科技部等组织实施具体工作。2017年的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将以“创新争先”为主题,中国科协、科技部将会组织好科技工作者日的各项活动。(12月14日《光明日报》)

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口号已经家喻户晓。我们享受幸福的生活,都依赖于科技进步。从人类诞生开始,科技也就随人类的进步而前进,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给人类带来质的飞越。火的运用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文明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三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的文明从一个高度推向另一个新高度,如从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将千千万万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引发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就是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能过上如今现代化的幸福生活,就是众多的科技工作者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浇灌的结晶。感谢科技,感谢科技工作者,是他们让我们生活过得更美好。

中国的科技在世界上曾有过辉煌时期,登临世界的顶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四大发明曾深深地影响了世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中国的科技由于各种原因相对落后了,从科技的顶峰逐步滑落到低谷。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直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培养,中国的科技有了长足的进展,从跟踪研究到集成创新,从集成创新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从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到局部领域领先世界,无不显示中国科技人员勤劳、智慧和聪明,更凸显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过程中的顽强,也预示着中国科技创新强大的潜力,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强大,中国科技再创辉煌梦想的实现也指日可待!

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具有重要的意义。“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设立有助于将社会的目光聚焦到科技上来,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科技,关注科技工作者,在全国创造关注科技的社会气氛,提升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它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怀,也显示了国家对创新的高度期待。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将创新列为首位,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肩上的担子更重,也很光荣。“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创立为科技工作者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是助推剂,有利于创新向前发展。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只有一天,热热闹闹的各种活动是必需的,这些活动能烘托节日的气氛,表达对科技工作者的爱和重视。其实通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创立,让全社会都尊重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创新提供良好的气氛才是本质。为科技工作者愉快地工作创造条件,让他们无忧无虑地从事科技创新工作,这是科技工作者创新的前提,也是科技改革重要目标。为此需要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如一些将科技工作者当“贼”看的科技管理制度,用管公务员的制度管理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都要进行调整,结合科研的特点和实际,设计符合科研规律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团结紧张、创新争先的环境,才是科技工作者期盼已久的福音。

科技工作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设立是创新的助推剂,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必将鼓舞科技工作者的斗志,为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网为媒,我与Nature结缘[5]

2017年4月,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撤销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的107篇中国肿瘤生物学领域论文,涉及中国500多名研究人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对此事也很上心,在科学网博客发表了《107篇论文被撤稿,不能只打作者的屁股》,科学网还将其作为精选,增加阅读量。没有想到因为此文促成了我与Nature结缘。

该文发表后,引起Nature亚太记者David Cyranoski的关注。David Cyranoski通过邮件与我联系,交流有关问题及看法,都是他问我答。估计David Cyranoski此段时间也采访了国家自然基金委主任杨卫。David Cyranoski写了一篇报道China cracks down on fake peer reviews:Funding agencies announce harsh penalties and stronger policing efforts,发表在2017年6月20日出版的Nature上。

关于此评论,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声音,一种认为充满了正能量,对我国论文同行评议和科研评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种声音认为此文充满了负能量,不宜广泛传播。作者认为,关于此事件的评论就是一个评论,就是针对学术问题学术评论,是个人的看法,他没有那么大的功效,更不必上升到政治高度。

从此件事情中可以窥探科学网的传播能力很强。他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是科学人精神家园,我们可以随意耕耘,但同时也提醒各位同仁,科学网博客虽然是块自留地,但由于其公开性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发表,考虑其社会影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也是科学人自我规范的要求。与各位同仁共勉!

因科学网一篇博客与Nature结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感谢科学网给我们提供这个平台,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维护好这个平台,让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107篇论文被撤稿,不能只打作者的屁股[6]

针对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一事,科技部牵头会同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制订了彻查处理工作方案,在现行法律法规等的框架内提出了统一的处理规则,组织涉事论文作者所在单位从行政调查和学术评议两条线,实事求是对论文质量、论文署名情况、撰写发表过程、代写代投第三方机构情况、论文使用情况等开展彻查,基本查清了撤稿论文的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处理打下扎实的基础。(6月15日《人民日报》)

107篇论文被集体撤稿,在世界科技史实属罕见,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给中国科技人员抹了黑,有损于中国科技整体形象。科技部牵头对此进行详细调查,体现了国家对此问题的重视,也体现了对论文作者慎重处理的科学态度,值得肯定。根据调查结果,对论文作者进行必要的处理,也在情理之中,广大科技人员也会积极支持。

造假者固然犯有不可饶恕的错误,其不正确的科学精神值得深度批判,不值得同情,但将造假的板子只打在造假论文作者的屁股上,只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中国论文集体造假的根本问题。一个人论文造假是个人问题,如果集体论文造假,就不只是个人问题,一定是制度上出了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彻底挖论文造假的根,才能避免集体论文造假的丑剧再次发生。

分析论文集体造假的原因,从个体上分析理由很多,但综合地来看,是论文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出了问题。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是否能评上高级职称,论文是“硬杠杠”,只凭论文论英雄的评价导向将科研人员逼向发表论文的独木桥,没有论文,就没有一切,有了论文,金钱、职称甚至高官接踵而来,对科研人员当然有致命的杀伤力。有能力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走正道发表论文,没有能力者就会走“歪门邪道”获取正常上升的空间或者利益。这次107篇论文被集体撤稿,集中在医学,作者大部分是工作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很辛苦,每天教学、治病救人,还要养家糊口,照顾年迈的老人或者幼小的孩子,每一天都折腾得筋疲力尽,可在评定职称的时候,平时的工作内容根本不占分量,硬通货原来是论文,怎么办?职称不能不上,评不上在家没有地位,在外没有面子,在收入等方面受影响,只好冒天下之大不韪走上造假之路。这样类似的现象在高校也普遍存在,你课教授得再好,再受学生的好评,但你没有论文等科研成果,想评上教授难上加难,只好做一辈子讲师或者副教授是现实;即便你的课讲授得不好,不受学生欢迎,但你有过硬的论文做后盾,教授的职衔会早早地落在你的头上,所以高校副教授以下的教师压力很大,好多教师讲课是副业,准备发表论文才是主业。科研评价制度是指挥棒,它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出现奇葩的现象。

非常高兴的是,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将以此次撤稿事件为契机,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强化以品德、能力、贡献力为核心的人才评价导向,更好发挥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改革以论文为主的科研评价制度攸关中国科研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改革,为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扫除障碍。

107篇被撤稿论文的作者屁股要打,更应该铲除集体造假的土壤,重打不合理的科研评价制度、科研监管制度的屁股。

学术论文重复率高达94%还不算抄袭?[7]

近日有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的教师反映,院长雷裕春的九篇论文和一篇专著,经知网检测,重复率有的在30%,有的甚至高达94%,而该校学术委员会认定所有论文都“不涉及抄袭”。(1月23日央广网)

我读了此新闻,感到无比震惊!重复率高达94%的学术论文都不算抄袭,究竟重复率多高才算抄袭,难道重复率要达到100%才能认定是抄袭?要知道,100%重复率在理论上是做不到的,抄袭者毕竟要换上自己的名字。如果按重复率高达94%的学术论文都不算抄袭的逻辑进行推算,只要改动几个标点符号,或者将个别语句删除,或者多少改变一下语言表述的顺序,都不算抄袭,那天下没有算抄袭的文章了。高达94%的论文重复率不算抄袭,也算是天下奇闻,是学术界最宽松的抄袭认定标准,如果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定会金榜题名。

广西财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做出如此出格的认定,可见其学术良知的沦丧。面对校长学术论文是否抄袭的评判,大部分学术委员低下了头,学术良知让位于权力,学术被权力打趴在地,并且打得粉碎,这真是学术的悲哀。这事件在广西财经学院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丑闻”,也是中国高校学术界的一个“丑闻”。此事件提醒着我们,学术评判要避免受权力干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深深地为该校学子的未来担忧。一个好的学术环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相反,一个不好的学术环境,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会令人质疑,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院出了这么个学术“丑闻”,社会对学院会有一种负面评价,直接或间接影响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升学。期待广西财经学院能够慎重处理这一学术事件,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术负责、对学子负责、对学院负责的态度,自我纠正“重复率高达94%的学术论文都不算抄袭”的可笑结论,公正公开地处理此事。相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不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应坚决维护学术评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消除不良影响。

学术和权力的联姻,是学术公正的大忌。学术公正,学术公正评判,是学术的灵魂,也是学者独立人格的表现,是学者立命的根本。论文重复率高达94%不算抄袭,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基因编辑婴儿”是乱伦违规的“学术怪胎”[8]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这一所谓研究成果引发各界广泛质疑。国内上百名科学家联名发声,对贺建奎未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进行的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行为,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11月26日澎湃新闻)

基因编辑是科学前沿领域之一,通过人工基因编辑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让物种按照人类的意志转变,这突破了基因由自然选择向人工选择的转变,是基因选择遗传上的革命。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稍不留神,就可能给人来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基因编辑并非没有边界,人体胚胎就是基因编辑的大忌,是“高压线”,触碰不得。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全球基因编辑峰会曾达成一项共识,即鼓励基因编辑的基础研究和在体细胞层面上的临床应用,但是对于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需考虑技术、社会以及伦理问题,属于限制级研究。这成为相关科学家共同遵守的学术伦理和规范。贺建奎的研究犯了大忌,他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个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影响中国科学家整体形象。11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西川大学华西医院蔡续雨、北京大学罗欢等122位生物医学领域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称,这次试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并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这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生物医学界科学家对此强烈反对态度,也表现了中国科学家对此持鲜明批判的态度。

科学家的兴趣是探索未知世界,创新既是社会对科学家的要求,也是科学家自我激励,只有获得创新性成果的科学家才受到人们的更大地永久地尊敬和尊重,在科学史上才占有一席之地,才是真正的人类伟大的科学家。这样的科学家,一定是遵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如果不遵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甚至严重地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去从事研究,这样的研究不是在进行科学探索,而是在与科学界为敌,这样的研究必将成为科学研究的异类,其研究成果也只能是“学术怪胎”,得不到科学界的认同,相反会得到科学界的强烈反对,成为反面教材。最终突破底线的研究者会成为“孤家寡人”,身败名裂。

科学家最宝贵的是诚信,诚信是建立在遵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基础之上,如果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的基础不存在,诚信的大厦将坍塌。人无信则不立。基因编辑婴儿是严重违背学术伦理规范的行为,其成果就是“学术怪胎”,受到众人谴责是必然的,凡是有正义的科学家对此都不会置之不理,这也是科学家的共识。

期盼今后类似的事件切莫再发生,我们人类自身禁不住这么折腾!

科普是破解“最伪科技”产品的秘钥[9]

甩一甩暗物质洗发水洗出的“浓密”秀发,穿上能“修复松弛”的石墨烯内衣内裤,坐在“想瘦哪里瘦哪里”的纳米按摩椅上——是不是很享受?如果还不够,那就走进量子返老还青舱吧,你能“永葆青春”。为你打造如此“高科技”生活的不是科学家,而是一些想象力超级“丰富”的商家。他们给产品贴上“高科技”“新科技”的标签,吹嘘神奇的效果忽悠消费者,借此高价出售,可谓穿上“高科技”外衣的“最伪科技”。(4月1日新华网)

自古至今,忽悠一直没有根绝。观察近年来忽悠流行的社会,与健康有关的忽悠最为盛行。随着国家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忽悠者很聪明,借助国家倡导高新技术之力,紧盯“高科技”进展,一项真的高科技诞生或者发现,随之而来的“最伪科技”产品马上就诞生。被称作“世纪之谜”的暗物质科学家们还在探索,市场上已经有不少打着“暗物质”旗号的“高科技”产品与疗法陆续出现;石墨烯作为“新材料之王”,国家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正在攻关,打着石墨烯招牌的内衣内裤、文胸、保暖内衣内裤已经“隆重上市”;我国量子通信取得了重大突破,“功能强大”的量子水、量子袜、量子眼镜,“包治百病”的量子医疗仪器高调诞生,等等。事实表明,这些戴上“高大上”高新科技帽子的“最伪科技”产品与高新技术相差十万八千里,只是借用高新技术的名称忽悠消费者,骗取消费者钱财而已。

消费者之所以上忽悠者当,主要是以下三个重要原因:一是消费者对高科技无知,什么暗物质、量子、石墨烯等,究竟是什么根本不清楚,听信忽悠者“胡说八道”,被卖了还帮着数钱;二是消费者内心渴望需求,希望高科技给其带来神奇的效果;三是忽悠者巧舌如簧,将消费者忽悠得头昏脑涨,消费者犹如被“洗脑”一样,乖乖地将钱包奉上。

如何针对“最伪科技”产品忽悠,需要采取综合对策,其中科普是破解“最伪科技”产品的秘钥。尽管高新科技很“高大上”,但也需要接地气。虽然让老百姓精通高新技术是不可能的,但也需要“略懂一二”,以免上当受骗。让高新技术走出高贵的殿堂,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做好高新科技的科普工作很重要。社会需要一批懂高新科技的专家为大众科普,也需要一批有社会责任心的专家及时刺破“最伪科技”产品的泡沫,给大众正确的引导,避免大众上忽悠者的当。

作为消费者也要有科学的消费意识,在消费的时候“过过脑子”,凡是将产品吹得神乎其神的商品都要加以小心,多个心眼避免让忽悠者牵着鼻子走。面对自己不懂的“高科技”消费品,要善于学习,尽可能多收集一些相关产品的信息再决定是否消费,减少上当受骗的机会。现在互联网发达,在网上搜一搜,相关的信息就来到你身边,就能极大地降低上当的概率。

袁隆平现象值得关注和深思[10]

近日,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平”的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并引起很多人的讨论。这篇名为《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的文章,呼吁民众多关注水稻育种领域其他科研工作者。由于文章引用了大量国内大规模种植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等资料,也被一些人认为文章意指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分夸大,掩盖了其他科学家的光芒。(8月13日《北京青年报》)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可以说家喻户晓,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可以说袁隆平“誉满宇宙”,他是中国科学家中最耀眼发光的学术明星。一提起水稻,必提起袁隆平,一提起有关粮食安全吃饭问题,都会谈起袁隆平贡献。但最近社会也出现了部分质疑袁隆平的声音,从“海水稻”到暂时遗忘袁隆平。作者将这种现象称为“袁隆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关注,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的科学家,特别是明星科学家。

毋庸置疑,袁隆平是中国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代表,兢兢业业,刻苦攻关,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尊崇袁隆平,其给大众的形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是农民科学家。但也不能否定,现在的舆论宣传也将袁隆平有些神化,将他由扎根大地的农民科学家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神”。“海水稻”让人想象利用海水可以种植水稻,不仅可以解决吃饭问题,还能解决水资源危机问题,“中国人的饭碗是袁隆平打造的”,等等。相信这个结论袁隆平也不会笑纳,也不是袁隆平原意,是我们的宣传出现了误导,将袁隆平神化,在此背景下,出现《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类似的文章,并不是对袁隆平的诋毁,而是一些爱护袁隆平的人不想让袁隆平离我们太远,不想让袁隆平变成神,想让袁隆平回归人的科学家,不是神的科学家。

袁隆平现象提醒我们,科学家是人,无论他在自己的领域做出多大的贡献,他也是人,如果将其神化,那么他就由人的科学家变成无所不能的神的科学家,就远离了人间的烟火,由于没有大地的滋养,也会很快从神回到人间,但会磨损其原有的形象,本想提升其形象,但因不食人间烟火的拔高反而让形象受到干扰,这是宣传者也没有意识到的副效果。我们的舆论宣传一定要实事求是,将真实的情况告诉民众,科学家越食人间烟火越可爱,越值得我们敬重!

袁隆平是我们科学界闪闪发光的明星。同娱乐界相比,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默默无闻地工作,没有被广大民众认知和推崇,我们需要社会像崇拜娱乐明星那样尊崇科学家,但我们不是靠造明星,而是靠我们实事求是的伟大创造和奉献。我们需要更多民众崇拜我们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让科学家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宠爱。一个宠爱科学家和科学的社会,未来一定是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社会。

袁隆平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实事求是地宣传他们的光辉业绩,塑造出的科学家的形象会更伟大、会更接地气、会更深入人心!

造假必须根除[11]

9月18日、19日连续两天,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肄业博士研究生网曝“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声明称,农业部联合调查组已进驻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核查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积极配合,若反映的情况属实,将严肃处理。(9月20日《京华时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权威的农业研究机构,“转基因”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此爆料通过“造假”两字将“权威+热点”密切联结,一下子吸引了大众眼球,社会舆论迅速在转基因上聚焦,引发新一轮转基因关注,必将波及转基因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是否造假,等待权威机构的调查结论,相信不久就会水落石出。从此事件中引发我对“造假”现象社会的思考。其实从造假的历史来看,造假是社会难以根治的“毒瘤”,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存在,只是造假手段、造假对象、造假危害不同。

追究为什么会造假,其原因很多,但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获取利益”,造假者之所以热衷于造假,就是在造假的背后有着吸引人的利益,或名或利,名利既是造假的催化剂,也是造假者最终获取的结果。现在社会造假盛行,几乎有什么,就有假什么,假身份证、假学历、假档案、假官员、假群众、假夫妻、假牌照、假证件、假公安等,不胜枚举,都为名利而造假。

值得指出的是,如今造假除了主动造假获取名利主流原因之外,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理由“被逼造假”,不造假就难以过关,只能以造假的方式蒙蔽过关,这种情况为社会造假的繁荣增加了一个新的动力。如前一阶段高校评估,一些高校为了应对高校评估顺利过关,全校进行档案整理,缺什么补什么,没什么添置什么,一些有良知的教师为了评估能过关的大局,也不得不进行“补充材料”,时代久远了,本身就记不起来,或者本身就没有这方面的材料,最终只能按照相关模式“闭门造车”,假材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涉嫌的“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以笔者的经验实质上应该与上述案例类同。

根除造假是不可能的,只能抑制。让造假者获取的利益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成本,使其得不偿失,就能有效抑制造假行为泛滥。根除造假土壤,也是防治造假的一剂良方。造假难以根除,但造假土壤必须根除。

国家应该加大打击危害社会的造假行为,建立社会诚信体系,让造假者无立锥之地,让诚实的人不再吃亏,造假现象才会逐步在社会上消失。

“多龙治×”应该治治了[12]

国务院会议通过的《农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明确要求严格全过程管理农药,将原由多部门负责的农药生产管理职责统一划归农业部门,解决重复监管、监管盲区并存等问题,并对农药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建立进销货查验、质量检验和废弃物回收等制度,鼓励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剧毒、高毒农药监管。“这次修改通过的《条例》有一个很大进步,就是把原来三个部门的职能合并到了一起。这对破解‘几龙治水’的困局提供了法治基础。”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2月11日中国政府网)

“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大的安全,也是最大的民生,没有舌尖上的安全,就没有人民群众的健康,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无论怎么强调舌尖上的安全都不过分。国务院通过的《农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对农药进行全过程管理,并且将过去由多家管理统一划归到农业部门管理,避免了谁都监管,谁也不能完全负责,监管存在盲区的问题,为安全利用农药找到了一个监管的主体和唯一的责任部门,不仅有利于提高农药监管的效率,也避免了出现问题责任追究时扯皮的现象,为舌尖上的安全加了一把安全锁,是食品安全的一大福音,值得为其点赞。

农药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以市级机关为例,至少涉及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安监局、市经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环保局、市粮食局、市卫生计生委,可谓至少是“八龙治药”,监管部门多,会出现多种问题,如政出多家,政策相互打架时常不断,利益范围不同,部门之间为了争夺利益明争暗斗,在管理上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很难进行无缝管理,很容易出现监管的盲区和漏洞,特别是出现问题之后,容易相互推责,扯不清理还乱,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管理。

长期以来,“一龙治药”呼声很高,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现实操作没有法律基础。国务院出台相关的法规,对其管理进行整合,划归到农业部门管理,精简了监管部门,明确了农药监管的唯一主体,是农药监管体制的一大改革,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

农药只是“多龙治×”一个案例,是我国“多龙治×”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涉及“多龙治×”的不仅仅是农药,还有许多行业。大家对“毒豆芽”事件可能还记忆犹新。“毒豆芽”究竟应该由谁管理,曾出现扯皮现象,农业部门认为豆芽是食品,应由食药监部门监管,食药监部门则认为豆芽是农产品,应有农业部门管理,豆芽就这样成为“属性不明”无人监管的东西,豆芽监管出现了漏洞,这是“多龙治×”出现的真实案例,揭示了“多龙治×”的弊端。

“多龙治×”应该治治了,针对“多龙治×”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清理,减少“治×”部门。应该注意的是,“多龙治×”弊端不少,但也要防止“一龙治×”出现的弊端,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究竟“几龙治×”为好,应以效率和无缝监管为目标,实事求是地设置“几龙治×”。农药治理为“多龙治×”提供了样板,可以借鉴参考。

兼职绝不能忘了本职[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包括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和允许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科研人员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鼓励科研人员公益性兼职,积极参与决策咨询、扶贫济困、科学普及、法律援助和学术组织等活动。(11月8日新华网)

科研人员和教师兼职一直是社会关注比较高的话题,褒贬不一。褒者认为应该提倡有能力的人科研人员和教师兼职,一方面增加收入体现知识价值,另一方面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贬者认为应该严厉打击科研和教师兼职取酬,因为其影响本职工作,将心放在兼职上,知识分子不能“掉在钱眼儿”里,将钱看得太重。两方面的意见似乎都有道理,都难以说服对方。科研人员和教师兼职处在“灰色地带”,但这个问题一直存在,颇让科研单位和学校头痛。

针对科研人员和教师普遍存在兼职社会现象,《意见》给出了指导意见,对于规范科研人员和教师兼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中央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将问题摆在“阳光”下,认真对待和积极处理该问题,表明了中央解决此问题的态度和决心,一定会受到科研单位、学校及相关人员的欢迎,是顺势而为。第二,对科研人员和教师兼职规范指导,明确其与所在单位权利和义务,这样更有利于对兼职的管理,将“灰色”兼职变成“阳光”兼职,科研人员和教师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兼职,不用“偷偷摸摸”地做“地下工作”。第三,创造知识与财富共赢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让科研人员和教师的“腰包”鼓起来,科研人员和教师虽然工作很体面,但大部分都很“穷酸”,拥有知识并不拥有物质财富是普遍现象,国家为其开了一条既能为社会服务又体面赚钱的口子,符合当前的实际,需要认真地落实。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意见》虽然允许科研人员与教师兼职,但毕竟是兼职,兼职人员绝对不能忘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和兼职工作的关系,科研人员和教师认真完成本单位规定的任务是本职,才能对得起自己所拿的工资和良心,兼职行为不泄露本单位技术秘密、损害或侵占本单位合法权益是必须遵守的底线,那种将兼职当作自己的本职,将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当作兼职工作的行为是万万要不得的,必须防止此现象的发生。

兼职绝对不忘本职,将本职工作做好了再去兼职,考验兼职人员的良心和道德水准,相信兼职人员在此面前一定能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

禁烧秸秆需要给秸秆找条出路[14]

“三秋”正在持续推进,秸秆禁烧迎来大考,辽宁省铁岭市政府近日下发《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铁岭市历史上最严格的秸秆焚烧污染防控奖惩机制。对焚烧秸秆火点所属行政区域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罚款20万元,罚金将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综合利用的研发、试点、应用和奖励。(10月20日澎湃新闻网)

秸秆是农产品生产的副产品,如何得到合理的高效利用,不仅考验农民的智慧,更是考验政府的智慧。对于农民而言,用什么方法将秸秆处理掉,既经济又方便,这就是他们的目标,对于政府而言,如何高效利用秸秆,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又不损害农民的利益,这是政府所追求的目标。政府与农民在利益诉求上有相通之处,就是快速处理秸秆;也有冲突之处,就是处理方式。扩大两者间相通之处的共识,妥善解决冲突的分歧,是禁烧秸秆取得胜利的关键。

分析农民烧秸秆的原因,说白了其实很简单,“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有人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烧秸秆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处理方式,同时很经济,即便冒着被政府罚款的风险,很多村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燃烧,因为在农民的眼中,秸秆没有多少利用价值,处理秸秆费时费力,自然是得不偿失。更何况,现在农民的时间也是金钱,农民劳动力成本上升,专门去处理秸秆,这笔账划不来,农民自然难以接受。

政府禁止农民烧秸秆,本身没有错,用法律的手段规范秸秆燃烧行为,法律手段是规范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应该大力提倡,但要防止出现“懒政”行为。制定禁烧秸秆的“酷法”,可能就是最经济的“懒政”。在高压下,农民的秸秆暂时是不烧了,但如何处理秸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是将问题进一步搁置了。

让秸秆得到合理利用,给秸秆找到一个出路,是防止秸秆燃烧的最佳途径,也是解决秸秆燃烧的有效方法。只禁止农民燃烧秸秆,而不给农民出路,只堵不疏,会出乱子的。这需要科学家的不断努力,找到秸秆利用的好方法,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在资金、技术、人才甚至在设施上建立科学的秸秆处理体系,从而让秸秆发挥出效益,如此才能杜绝秸秆焚烧,秸秆垃圾才能变成财富。

秸秆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而不是垃圾,给秸秆一个合理的出口,考验着政府的智慧。既要在法律上严禁,更需要在行动上给出出路,堵疏结合,秸秆燃烧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高度重视二次供水安全[15]

当前,绝大多数城市小区需自建储存、加压设施,将公共供水管网的水引入千家万户,这一过程被称为二次供水。然而,部分地方公共供水管道取出的水合格,进入小区、流出用户水龙头的水问题频发。二次供水正成为城市饮水安全令人担忧的薄弱环节。2016年下半年,湖北武汉江夏区保利清能西海岸小区100多户居民刚搬入新房不久,发现自家水管中的水呈淡黄色、杂质不少,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两个月。此后,物业一个月清洗几次水箱,水质有所好转,但不时还是有黄水流出。

饮水安全是众多安全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没有安全的饮水,健康难以得到保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中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饮用被污染的水造成的,有一半儿童的死亡是由饮用被污染的水造成的,其中包括癌症。可见饮水安全对身心健康多么重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居民小区采取二次供水模式,即由自来水公司将水供应到居民小区,小区物业再通过自建的供水设施将水送到千家万户。由于自来水公司供水标准严格,而小区的供水存在技术、人才、设备、标准和管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管理极端薄弱,出现了自来水进小区是符合标准的、合格的,而居民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却是不合格的,甚至污染严重。多个调查结果表明,二次供水储水池中污染普遍,污泥常见,管道腐蚀老化更是家常便饭,时常出现死老鼠甚至其他更令人感到可怕的物质。好的自来水经过二次供水设施后变成“坏水”,居民喝的自来水变得不安全,这是居民小区供水过程中的“软肋”,这“软肋”的存在,直接威胁着居民饮水安全,消除这个“软肋”事关民生,事关民众健康,让居民喝上放心水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已经刻不容缓,必须引起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包括小区供水设施产权、管理和监管。从总体来看,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归小区,由物业公司管理,自来水供应单位不具有其产权,没有对二次供水设施维修的权利和义务,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出于成本和利润的考虑,对二次供水设施投入不足,疏于管理,按理应该定时维护如清洗等工作由于费时、费力和费钱,能省就省,久而久之供水设施成为藏污纳垢的储水池。在监管方面,水务、住建、卫生等多个部门有监管二次供水的权责,但由于二次供水具有面广、点多、线长的特点,加之监管部门之间扯皮和监管能力有限,最后落入了“管不好、不想管、没人管”的尴尬境地。居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几乎放任自流,居民的饮水安全靠物业的“良心”来保障,有何安全之有?

现在实施的二次供水机制已经不适应饮水安全的要求,让物业掌管居民饮水安全是不靠谱的,需要对居民小区供水机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建立可靠的保障体系确保饮水安全。第一,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二次供水安全问题,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将二次供水安全作为民生的重大问题高度重视,打一场二次供水安全保障攻坚战。第二,做好二次供水的顶层设计,深刻分析二次供水形成的原因、优缺点,发扬优点,将缺点尽可能降低到最低,进行顶层设计,构建确保自来水供应单位、小区物业管理和居民饮水安全多赢的二次供水安全保障机制,在整体设计二次供水解决方案的同时,针对各个小区的特点精准解决具体问题,保障居民家中水龙头出水安全。第三,自来水采取“一龙供水”管理模式,由自来水供水单位统一管理,确保出厂水到居民水龙头供水链的供水安全,针对二次供水产权和费用问题,建立产权和经营权分离模式,通过水费适当调整来解决二次供水费用问题。第四,建立由居民参与的二次供水监督机构,监督二次供水出水质量,对于不合格的出水,监督供水单位尽快解决,确保居民饮水安全,为居民饮水安全加上一把安全锁。

家中自来水出水都是合格的,喝一口安全的水,这是百姓最低的要求,此标准并不高,相信通过各级党和政府的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