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平常心常有 知足者常乐
为人要有平常心,方能卸掉种种包袱,去掉万千烦恼。佛家说:人生即“痛苦”,人世即“地狱”。人活在世上,实在艰难。不如意事常八九,种种烦恼迎面而来,几乎无例外地背上许多包袱。如果凡事较真儿,那么每天都有枢不完的气,随时都是一脑门儿“官司”。
比如说,你上班骑自行车已经习惯了,感觉挺好,但见别人买了小汽车,你却苦恼了,因为你觉得你不如人家了,你就背上了包袱,于是你就琢磨,我可怎么办呢?不幸的是,你还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于是,一些怨气不满,甚至邪念就上了心头,邪念多了,就掲歪门邪道,你就可能把这个包袱一直背下去。背上的小包袱多了,就成为大包袱。你会感到“活得很累”,不幸的是,这类包袱,又无一不是我们自己背上的!想一想,这又是何苦啊!
据报载一个女青年在商场里偷东西,被人家逮住了,问她为什么要偷,她说她没钱,她看见别的女士有好衣服穿而她没有,她很苦恼就只好去偷……瞧,这不是把小包袱背成大包袱了么?
更为经常的包袱是,升官呀、发财呀、职称呀、出名呀等等,可谓名缰利锁,包袱沉重。
如果你能顺其自然、甘于平凡、忘却烦恼,也就具有了平常心。有了平常心,就能宠辱不惊、毀嘗不计,遇事想得开、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形役,你就活得自在,活得自由。
禅师对平常心的解释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等闲事心头无挂,便是人间好时节”。平常心是一种大智若愚、博大自由的精神境界,是一副解除痛苦,知足者常乐的良剂。
从前有一个小孩,他问妈妈:“什么叫快乐?”妈妈告诉她:“快乐就是你什么都不要。”释迦牟尼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
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浅薄、势力的社会中,当社会上一阵风刮来一些东西时,我们就索要这些东西;当刮来另一些东西时,我们就接受那些东西,我们没有思想,没有主见,所以我们颓丧,我们无望。你想过吗?你有平常心吗?你知足吗?你常快乐吗?
第二节 化解挫折有法
挫折是一种有力度的人生体验,大劫大难能磨砺人的志气,大羞大唇能澄明人的心灵。每个人在与命运抗爭的过程中,虽有苦有难,但更不乏乐趣。“猝然临之而不惊,骤然加之而不怒。”敢于面对挫折的考验,才会逐步变得坚强起来,在一道道艰难险阻面前,不再退却、消沉,不再迷惑、脆弱,从而減少乃至避免更大的挫折和伤害。
心理别“自我折磨” 遇到挫折,许多人自我折磨,一味地抱怨世事艰难,命运不济。一遇困难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许多人觉睡不好,饭吃不香,一肚子的委屈、怨根,一副“有才不得志”的狼狈样……遇到挫折,你应该笑对人生,幽默生活。开始时你应该轻声微笑,继而咧开嘴笑,最后变成开怀大笑。如果你想不出有什么事情滑稽可笑,你不妨假装有这回事,这并不是说你嗤嗤一笑就真能完全解除烦恼,而是说用这种技巧你可以振作精神,应付一天的工作。
适时的幽默和微笑,可以解除挫折感并将感觉压力上的芒刺拔掉,笑能促进呼吸和血液循环。那些有良好幽默感的人容易克服压力,一般都活得较健康,幽默感可以缓解人际间的种突,解除彼此间的对立。
精神多“自我激励” 不要只介意来自于他人的激励。“自我激励”有更为神奇的作用和功效。“自我激励”就是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给自己鼓劲。“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自然会有自己的一番作为;我有能力、有水平去担当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并能干出一番成绩。
“自我激励”就是自己肯定自己,自己欣赏自己,自己给自己定位。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收获,别人不清楚,自己心里最明白。倘若你能做到问心无愧,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中对得起自己的子孙,何惧失败与诽谤?!当然,要有自知之明,找出差距和不足,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一个能正确地自我激励的人,必定是一个充满自信心的、能自尊、自爱、自主、有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人。一个能正确地自我激励的人,能够排除种种干扰和影响,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获取力量、决心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激励比来自于他人的激励更有价值。但是要注意,自我激励不是自我吹捧,自我陶醉;也不是孤芳自赏,盲目乐观;他只是个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一种客观审视,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肯定的行为,具有引导自己奋发向上的积极效应,其目的是通过这一手段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
以低姿态出现你谦虚显得他高大;你朴实真诚,他就愿意与你相处,他就愿意帮助你。相反,你若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表现咄咄逼人,对方就会感到紧张,而产生抗拒心理不愿与你合作,那样你的事情就办不成了。当你以低姿态出现时,对方从心理上感到了一种满足,从而愿意与你配合。实际上,越是表现谦虚的人越是非常聪明、工作认真的人。当你表现出大智若愚,使对方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气氛里时,你已受益匪浅,可以说你已走出了挫折的沼泽,你的事业将会获得成功。
第三节 不求最好 惜福知福
世上没有最好的东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圆满是暂时的,残缺是长久的。只要以一种平常的心境来看待残缺的人生,生命的烦恼与悲伤就会自然淡化,如风逝去。
不求最好,但求吉祥,这样你才能真心实意地爱人(爱丈夫、爱妻子、爱孩子)。这样你才能活得有滋有味。无限的贪欲,是最大的罪过。明明幸福就在身边,却不着边际地幻想,可能还有更好的男人(女人);明明不愁吃穿,却羡慕他人的高挡生活而怨恨身边的人,由此而演出很多悲剧,导致诸般痛苦。
不求最好,这样才能够真心实意深爱一人,平静而坦然地接受所爱的人。这种爱,平淡但深沉,虽承认不是最好,可仍然去爱,这本身不就体现出爱的质朴与纯洁吗?这种质朴包含的爱才会伴你走过一生的风雨,而不觉人生的冷漠与孤苦。“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生命里有一种东西是不能肆意挥霍的,那就是感情。不求最好,便会珍惜拥有,珍惜日鬓厮磨、珍惜朝夕相处,否则就容易落入“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迷惘境地。
知福才能惜福,福不是贴在墦上或挂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普通平凡的生活中。福在哪里?往往是小孩不如青年人知福,而成人则有责任和义务启发小孩知福,珍惜今天,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对常人而言,平安是福,宁静是福,关爱是福;有专长者找到用武之地,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离退休老同志医疗得到切实保障,应该说都是容易使人满足的福气。对社会而言,平安、祥和、稳定是老百姓最大的福分。
第四节 换个角度看自己 天天是好日子
跳出来換个角度看自己,你就会从容坦然地面对生活;跳出来看自己,你就会认识到生活的开心、舒坦或苦、或累,首先是人的一种心境,是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人对事物的感觉。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也许就可以从中获取快乐,也许“天天是好日子”。
不是吗?有三个小例子可以佐证。第一个例子,有位母亲生养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伞的生意人,二女儿嫁给了染坊店。这下可使这位母亲天天忧愁了。天晴了,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阴了,又忧伤二女儿染坊里的衣服晾不干。她这样晴天也愁,阴天也愁,不多久就愁白了头。一天,一位远方亲友来看她,惊讶她的衰老,问缘由,不觉好笑,那亲友说:“阴天时你大女儿伞好卖,你应该高兴才是;晴天时你二女儿染坊生意好,你也该高兴才是。这样你每天都有快乐的事,天天是好日子”。
第二个例子,有一个少妇寻短见,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梢公救起。梢公问:“你年纪轻轻,为何寻短见?”“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梢公听罢,沉吟了一会儿说:“两年前,你是怎么过日子的?”少妇的眼睛亮了:“那时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没有!”“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了!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去吧……。”话音刚落,少妇已在岸上了,船儿和梢公则不知去向。少妇明白了,生活的开心或苦累,首先是人的一种心境,是人对事物的感觉。
第三个小例子,有一个出版社的中年编辑人员,是一个无房戶,常年住办公室(晩上打开折叠床,早晨收起来)。有一个星期天,有一个朋友来看望他,言谈中,朋友说最近心里好烦好烦。他说,我心里好快活一这么大一个办公楼,就是我一个人占有,想唱就唱、想笑就笑,要多自由就有多自由,在这个大都市哪里找?何况,外面还有看门的。我今天更快活,因为有你来看望我。朋友明白了,换个角度看自己,天天是好日子。这个编辑住了6年办公室,无牵无挂地快乐了6年。
达亮先生在“愿你天天是好日”(载《禅刊》2000年1期)一文中说:“换个角度看自己,你就不会为商场失手、情场失意、战场失败而颓废唐弱志;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换个角度看自己,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脫,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乐趣。”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生活原本不如意,有时不必苛刻自己,而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因为好好生活才有希望。愿你天天是好日子!
第五节 “不明不白”的灰色 何必明白
灰色是平静的,没有大红大绿,没有五彩缤纷,没有眩目耀眼——然而却统一在一个和谐圆满的氛围之中;灰色是单调的,它的群类虽然叫作灰色,内涵却是丰富醇厚,或紫灰,或褐灰,或蓝灰,或青灰,总是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倾向与意味。灰色看上去铁板一块,实际上保持着相互各异的个性,你找不到两种完全相同的灰色。灰色是随和的,平凡的,它乐意也能够与任何别的色彩友好相处,相安无事,永远只作乐曲的和弦,而不去爭抢所谓的“主旋律”。这个世界需要灰色,需要“与世无爭”而又埋头干活的人。
曾几何时,人们都喜欢大红大紫一然而,红得快也褪得快,红得发紫也往往成了“黑色人物”。惟有“不明不白”的灰色,像那低洼的水一般,虽默默无闻,却长存世间。惟有“不明不白”的灰色,虽色彩单调,却能调和多种颜色。大自然中许多“不明不白”要比“大明大白”更美好,如清晨的薄雾,黄昏的暮霭,月光下的田园,山脚里的溪流。
一个不短的时期内,人们很忌讳谈“男女关系”。似乎革命队伍中只有同志关系而没有男女关系,甚至“男女关系”成了“同志关系”的对立面。日常生活中一旦某人有了“男女关系”这个人就成了一个有污点的人,岂不知男女关系中,有的更多地倾向于同事或同志,有的更多地倾向于兄妹或姐弟,有的倾向于父女或母子,有的也许竟至于倾向于情人或恋人。没有一个人能够超然于这复杂微妙的男女关系之外。既然“不明不白”,又何必明白。作家鲁枢元说,作为朋友之间的男女关系,可能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夫妇之间不得不分心与日常家务的繁忙,情人之间往往失陷于彼此情感的纠葛,同事间往往梗阻于种种实惠的利益关系,父女母子之间总也少不了“代沟”的隔膜。而朋友之间共同拥有的,是一块平等、宽松的空间。朋友与朋友哪怕是相差二三十岁,也都是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相互理解”。真正的朋友几乎可以作到无活不谈,真正的异性朋友之间,可能具有兄妹之间的信任,夫妇之间的支撑,情人之间的温馨,同志或同事之间的志向志趣。现在的人们,似乎认可了这“不明不白”的“灰色”,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
第六节 缅怀写信的时代
过去,当你把一封信投进邮筒时,是不是投进了一个希望?一个梦想?如今,你的希望抑或梦想,是否随着冰冷的键盘,随着渐紧的西北风,如同秋叶飘落?泯灭了春之梦,拂走了一片春光!
网络、电话、手机、传真是凛冽的寒风吗?铺一张纸,用一支笔,给远方的亲友写封信已成“过去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已是老古董,“见字如见面”恍如隔世之说。总之,写信的激情,温煦的春风,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互联网的时代,是一个告别写信的时代。然而,我也常收到一些信函:产品介绍、保健药品、名人辞典订书单……诸多信函聚焦着“自私”、“势力”、“冷漠”;既便收到一些私人信函,也是就事论事、相互利用,看不到朋友的忧愁与欢乐、看不到亲友的思念与沟通,徒增世态炎凉之烦恼。
岁月沧桑、怅然若失,难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需要留下一点思念的印记、情感的珍藏吗?当你写信时,个人的情思如汩汨清泉在笔尖流淌;当你收到信时,也许温馨和甜蜜注满了你的心头。我们失落的写信的时代是否失落了真诚、质朴与友谊?便捷的现代电讯是否将我们的情感便捷掉了呢?
第七节 怎样做到笑口常开
笑,是一种有益的人体运动。笑,使得人体内的膈、胸、腹、心、肺,甚至肝脏都能得到短暂的体育锻炼;笑3分钟等于15分钟的体操。笑,令人身心放松,当我们放声大笑时,整个身体都在运动,肌肉获得伸展,肺部产生剧跳,激素得到分泌,促进了血液循环,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感到愉快。假如笑得有力,笑得前仰后合的话,则能使脸、臂与腿的肌肉得到松弛,解除人们厌烦、内疚、抑郁、紧张的心理状态及头痛与背痛。笑是人体的天然止痛药,它增加了人们对不安和痛苦的忍耐力,并且对于疾病起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笑能刺激大脑产生一种被称为儿茶酚胺的激素,这种激素能激起人体内的天然麻醉剂一内生吗啡的产生,从而减轻由关节引起的疼痛与不适。“笑一笑,十年少”,而“愁一愁,白了头”——气愦的人则鼻孔鼓鼓的,脸涨得红红的,拳头握得紧紧的。可你知道不知道,这时他的身体里发生什么变化?原来,血液里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增高;肺部呼吸紧张,脉搏加快,每分钟流经心脏的血液猛增,对氧气的需求增加。经常这样,就会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偏头痛、多尿症……
美国心理学教授杰列文认为,“会不会笑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对周围环境适应的尺度。”笑能调整人的心理活动,驱散各种愁阚情绪,克服羞怯和孤独寂寞的抑郁心理,纠正个性中孤僻内向的倾向,使自己变得豁达快乐,使别人更容易和更乐于接近你。这一切都有助于自己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笑给人间增添了色彩和欢乐。如果清脆的笑声和满面春风的微笑从我们的身边消逝,人生该是多么无聊和无趣。微笑是美丽的安宁的。每一种真诚的微笑都让人乐意接受,都让人心情舒畅,微笑几下并不费力,但它却产生了无穷的魅力。如果某某人没有给你应有的微笑,那么将你的微笑慷慨地给予他吧。因为,对于他来说,微笑比任何人都更需要。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笑口常开呢?
一是对人对事期望值不能过高,不妄想、不妄动、不妄言。也就是祖训所言:宽以待人,严以责己;知足者常乐。可以这样说,所有笑口常开者都是能正确对待需要的人。如果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实现值等于或大于期望值,即情绪指数等于1或大于1,其结果是积极情绪;相反,实现值小于期望值,即情绪指数小于1,其结果则是消极情绪。当需要得到满足时,一般都表现为积极情绪,即满意、愉快、喜悅;相反,若需要得不到满足,一般都表现为消极情绪,即失望、不满、烦恼、痛苦甚至愦怒。因此,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需要,不该得到的也想得到,甚至貪得无厌,期望值过高,这样就势必使自己的过高的需求和愿望得不到满足,其结果必然是失望、不满、烦恼,甚至愤怒。“知足者常乐,贪心者多愁”的道理就在于此。
二是淡化个人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一点非常重要,多数苦恼与个人名利有关。一个人如果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苦思冥想、斤斤计铰,那么他的内心永远也不会坦然,总也摆脫不了烦恼。相反,淡化个人名利,关心他人的疾苦,与人为善,则会与烦恼无缘而快乐常在。
三是搞好家庭关系和同事关系。许多人的烦恼和痛苦来自家庭与同事。如果家庭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掲不好,经常爭吵或生闷气,即使是事业取得成功也不会心情舒畅。相反,夫妻恩爱、家庭幸福使人精神愉快。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也不可忽视,搞得不好,心里总别扭,也快乐不起来。因此,必须重视和搞好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自我修荞,开阔自己的心胸。一个人若是修养差,脾气坏,心胸狭小,在生活中容易碰璧;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的人,不仅自己心情愉快,周围的人也是笑声常在。
四是热爱生活,志趣广泛。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如果能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感到生活是美好的,心里自然充满快乐。这就表明,一个人想得到快乐,必须从做好身边的每件事做起,可以说,快乐出于勤奋。笑不但有益健康,也有助于人们的工作,因为有幽默感的人,往往富有创造力,也愿意接受新事物。
五是坚持体育锻炼,健身防病。健康是快乐之源。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病魔缠身,经常受到病痛所扰,很难快乐起来。因此,必须从身体锻炼中求健康,从健康中得快乐。同时,应该培养一两项业余爱好,使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我们赞美笑声,我们为笑声祝福,因为它是朝阳,是春风,是小鸟的啼鸣,是幸福的象征。
笑的种类有微笑、大笑、狂笑、冷笑、讥笑、奸笑、傻笑、痴笑、呆笑、僵笑等数十种。但对健康有益的笑,只有两种,即微笑和大笑。马三立先生是笑的艺术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他认为,笑是促进精神健康的良药和营养素;笑能够驱逐人们的不良情绪,如心情烦躁和着急生气等。他说:“在生活中,喜怒忧思悲恐惊,惟有喜笑对人身体无伤而有益。”他主张,老年人要有幽默感,要爱打趣、说笑话,这样不但能心情偷快,而且还能增强智力,增强人体的生理功能,延缓衰老。
笑虽然对健康大有裨益,但并非每人都能大笑特笑。对高血压、脑溢血和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来说,就不宜大笑,否则会造成旧病复发,甚至产生严重后果。怀孕期间的妇女也要防止因大笑造成流产或早产。
第八节 发怒会致命 冷静能宽心
坏脾气的首要受害者是自己,其次是害自己的亲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焦虑程度愈高,愈想得到亲人的同情和安慰,不仅如此,还希望亲人听自己的话,否则就会责怪亲人。如果亲人不这样,就会使他(她)失望或者恼怒,进而导致负情绪的恶性循环,常闹得全家人不得安宁。坏脾气者在他们横眉怒目、大发雷霆之时,势必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增添许多不该有的烦恼和忧愁,并直接危及身心健康。如果经常发脾气,则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从而引起人体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激素、酶、免疫机制、细胞的氧化或其他代谢过程等,影响饮食与睡眠。上述变化的进一步发展,很可能导致一系列身病和心病,甚至死亡。
为此,当我们遭到不幸和烦恼时,应学会冷靜应变。当你被暴怒、恐惧、嫉妒、怨恨等失常情绪所包围时,不可感情用事,不可随意作出决定。这时冷静独处、沉默不语显得十分必要。科学研究表明,你若处于心烦意乱的状态,就别指望能用理性思考问题,因为任何愦怒和恐慌都会使歪曲的事实和虚构的想象乘虚而入,使你无法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入静状态”能使那些,由于过度紧张而紊乱的脑细胞得以恢复正常。
心情舒畅是冷静应变的前提,也是它的结果。但在不幸和烦恼面前,怎样才能使身心舒畅呢?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暂时忘却不幸,转移自己的情绪,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如下棋、打球、唱歌、跳舞;待你情绪稳定后,再来应对那些棘手的事情。只要你多给人们以真诚的爱和关心,用赞赏的心情和善意的言行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你就会得到同样的回报。要学会宽恕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别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更不可动不动发脾气。冷静不但能宽心,更是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的前提。
第九节 该哭时还得哭 不开心时莫憋着
哭泣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精神上的压力,泪水可清除掉一些体内毒素,驱除或缓解一些疾病。经验表明当哭诉一阵子倾吐心声后,心情会好起来。一些性格内向的人,当情绪压抑过度时常会“闭过气去”,四肢僵硬,闭口失语,通过亲友劝慰开导后,放声痛哭后则苏醒过来。所以说,当你想哭时,不必压抑自己,尽可使泪水流淌排放。总之,该哭时还得哭,不开心时莫憋着男子患消化性溃疡病多于女性,其原因之一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医学专家证实,失眠、胃疼、忧郁症、神经衰弱、消化性溃疡病等均与情绪压抑有关。美国拉妞斯精神病学研究室认为,人们在哭泣之后,其情绪强度一般減低了40%;而那些未哭泣者,未能通过泪水除掉情绪压力,结果却影响了身体健康,促使某些疾病恶化或加重。在受试的200名男女中,有85%的女性及73%的男性,当痛快的哭泣之后,自我感觉都比哭之前好得多,而且健康状况也有改进。这是由于人们因情绪压抑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已经转移到眼泪中去。当然,也不宜过悲久哭,谨防“大悲伤肺”。该哭时还得哭,但要适可而止。
从现在医学出发,长期抑郁能引起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是产生精神障碍与疾病的因素之一。因此,遇有不开心时,应尽快从不开心中解脫出来,如长期不能自拔,憋出病来,不利于健康。
“不开心时莫憋着”,解脫法有三,一是转移法,遇到不愉快时,必须转移目标,简单方法是轻松一下。生气之时,必然情绪紧张,肌肉绷紧,此刻如能使肌肉松弛下来,也能收到令情绪放松、心中释然的良好效果。具体方法是釆取按摩头面部、拍打四肢、胸腹并作深呼吸动作;或打球下棋,或看书看戏,或寄情于书法绘画;或者更大度一些,即“一忍一忘,排忧解愁”。二是疏泄法。对不顺心,令人难过的事,釆取疏泄方法,可以找亲近贴心的朋友或家人谈谈自己心中的不悅之由。“竹桶倒豆”,把肚子里的话说出来,你将会得到他人对你的劝慰,有如释重负之感。情有千千结,解除思想上的疙瘩,也算解除一个结,“把苦闷讲给朋友听,一个苦闷就会变成半个”,这句话很有心理意义。也可以在适当地方大哭一场,发泄胸中的怨气。也可以去找心理医生咨洵,帮助自己減轻心理压力。三是譬解法。这是一种运用“譬如怎样……”的心理自慰方法。一次我去市场买菜,十几元钱被偷,回家后告诉妻子,妻子说:“别在意,你就只当是给小孩买糖吃了”。一句话逗乐了我,心境也就平和下来了。人有不顺利在所难免,重要的是从不开心中自我解脫,学会自我开心。
第十节 怎样尽快去掉煩恼
学会顺气 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在这个世界上,让人生气上火的事情,简直是太多了。生气上火总在心里闷着,是万万要不得的。为此,建议你学会三法,一是哭泣排泄法。生闷气是堵塞,哭泣可以达到施放的目的。找一个避人的地方,痛痛快快放声大哭一场,让委屈和怨气随着眼泪一起倾泻出来。二是谈心倾诉法。找一个贴心的人一吐为快,这样不但可以使心中的火气和郁闷烟消云散,可以在知心人的劝告鼓励中重新振作起来。三是散步排泄法。一个人封闭在屋子里,思绪就会专一、投入,导致压抑、窒息,以致烦恼无穷无尽,而走出去吸收新鲜的空气,会令人的心情开朗起来。到公园去观草赏花,到山坡去举巨远望,到海边去看惊涛拍岸,你将从中受到启迪一风雨坎坷人生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学会遗忘 人们在珍藏亲情友情的同肘,也应努力学会遗忘。人活在世上,谁也不能免俗,但要把事看轻看薄看淡,要学会遗忘,善于遗忘,不然,拘泥一得一失,只能是活得沉重、活得艰难。遗忘一场不愉快的爭吵,遗忘一段尴尬的情感,遗忘不堪回首的往事。人生弹指一挥间,能共事于一个单位是一种缘分,能偶尔同行一程是一种幸运,能组成一个家庭是因缘。当我们学会遗忘,即会在不知不觉中忘却对方的过失,而只记取其善良;忘却他人的落井下石,而感戴其曾经理解相助。遗忘使我们变得宽容起来。学会了遗忘,将渐渐地没有了怅惘,没有了偏激,没有了沮丧,豁达地对待一切功过得失、荣辱升迁,使我们荣辱不惊,心地坦然。遗忘是与人为善,遗忘是放松自我,遗忘是祛病强身的保健功。遗忘是啤酒溢掉泡沫后,驻留的甘醇与清爽。遗忘是是没有杂质的黑芝麻,能咀嚼出生活的清香。
学会糊涂 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要有所糊涂,有所不糊淙。干大事的人,在小事上糊涂一点好;人,难得糊涂。只有在某些方面糊涂一点,才能腾出精力,爭取在另一方面不糊淙。糊淙一点,不仅心宽气畅,更有利身心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韬略,一种雅量,是大智若愚,是不斤斤计较的恢宏气度。人老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好:以健康为中心,潇洒一点,糊涂一点。
第十一节 怎样营造一份好心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眼下的生活是衣食不缺,冷暧不惧,但许多人总觉得生活中缺少点什么。缺点儿什么呢?缺少一个好心情——千金难买好心情。殊不知,好心情要靠自己去营造、去寻找。
一要:走一走,放一放;乐一乐,唱一唱。
走一走,到外地旅游,到公园散步,让绿树花香涤荡胸中的烦恼,让鸟语婉畴带来偷悅的时光;放一放,有些难办的事情,如果不是急事大事、非办不可的事,索性放下不去管它,过一段时间再说,或许会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合理的打算。有得必有失,想在方方面面都有建树很难做到。经过慎重选择后,得到的会心安理得,失去的会心甘情愿——没有紧张和焦虑,没有沮丧和失望。
乐一乐,想想开心的事,可笑的事;或拿本爱看的书,读几个令人开怀大笑、幽默风趣的章节;或去看一场轻松愉快的电影;或找几个三朋好友,聚在一起下棋打牌、外出游乐。唱一唱,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或许会喚起你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引发你对灿烂未来的憧憬。歌声是医治忧郁的灵丹妙药,会把懊丧抛向昨天,把欢乐带给今宵。
二要:苦难中苦中作乐,逆境中自得其乐,平日里助人为乐。
如果一个人在名和利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那么他永远不会摆脫烦恼,永远没有好心情。名利不是说不要,而是说不能把它看得太重,不能为名利而不择手段,不讲人格。正确的态度是“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一个人如果光想得到,不想失去,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到头来只能失去的更多。相反,如果你经常帮助比你不幸或困难的人,一定能体会到比等待别人帮助有更大的快乐。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把真诚和微笑奉献给别人,让他人生活得更美好。乐于助人,胸怀坦荡,就会免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使自己有一个愉快的精神世界。人应该追求三乐:“苦难中苦中作乐,逆境中自得其乐,平日里助人为乐”。
三是:乐观处世六法一修心、自慰、幽默、忍让、顺应、宽恕。
修心。私心重的人,往往烦恼多、牢骚多;如能心无杂念,胸怀坦荡,就能神清气爽天地宽。德高始能望重,厚德必能载福。只有受人尊重方能得人相助,也才能与福泽有缘。读书学习是最好的修心法。
自慰。在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最好是能学会自我解脫,变不愉快为偷快。在工作中吃了苦头,或者与别人相比明显得少失多,此时要多想公益,少存私心,以多为别人谋利益而快慰,这样心境自然宽广。
幽默。善于幽默,善于“取笑”的人自己也就乐在其中了。当你烦恼时,应和幽默者谈谈心,看看幽默故事或幽默画,观赏相声小品表演,这样就能获得欢笑。高雅的笑,使人益寿延年。
忍让。俗话说:“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忍得一时愤,终身无苦闷”。实践证明,忍人一步心自宽,豁达大度享天年。
顺应。凡事要顺其自然,符合其客观规律。世事时刻在变化,应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新情况、新角色。尽量避免与周围的人与事,发生大的矛盾与种突。
宽恕。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宰相肚里能撑船”,要宽宏大量,不计较小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心宽方能容人,带来人际关系的和美。
第十二节 放松心情有途径
一是写日记。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渠道。当你有了什么心事,又不便对他人提起,或者有什么委屈和愤恨,可以用笔记下来。现在似乎写日记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在写的过程中,你会感到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当初的激动不见了。
二是听音乐。音乐不仅是人类通甩的语言,也是很好的心理医生,现在已经有了专门的音乐门诊,用音乐来治疗心灵的创伤。
三是放慢生活的节奏。把生活中的速度放慢,吃饭的时候细细品味,开车的时候不要为堵车烦心,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茶或咖啡,让自己定定神、松松心。整个的节奏放慢下来,“悠着点儿”心情也就会舒缓一些。
四是广交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发展友谊,既能充实生活,又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多交一些诚实、真挚的朋友,对保持和促进愉快乐观的情绪更为有益。
五是锻炼身体。“生命在于运动”,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从运动场上求健康,从健康中得快乐。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会使人振奋精神,心情愉快,充满青春活力。
第十三节 幸福生活贵在“和” 宽宏大度心情好
常言道“和气生财”、“和为贵”。翻开典籍,老祖宗关于“和”的论述可谓多矣,一个“和”字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儒家提倡“修和睦”,“尚辞让”,“去爭夺”。道家则主张“以和为乐”,《南华真经》中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比较现代的说法是“人和关系陸,家和万事兴,政和国家盛。”
一要体内和,就是要保持五脏六腑和。即气血和、阴阳和、五行和。七情六欲失度,是导致体内失和的重要因素。林黛玉多愁善感,整天处于忧郁悲愤之中,故而短命。一个身心调和的人,一定会情绪高涨,精神饱满,青春永驻。要保持体内和,须饮食有节、起居有律、劳逸有度。暴饮暴食破坏和。有人认为大吃大喝,拼命增加营养能健康长寿。殊不知,常此下去反而大腹便便,高血压,脂肪肝、肥胖症接踵而来。二是与社会和,这就要求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为仁、重义、尚礼、有智、诚信并不会有错。三是与自然和,自然环境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风景优美,使人心旷神怡;环境污染,使人烦躁不安。要有保护动物,爱护草木的环保意识,学会绿色生活、环保生活。
北京潭柘寺有一幅题弥勒佛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宽宏大度心情好,人应该用博大的胸怀去笑纳生活。培根告戒人们:“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来”。遇着不遂人意的事,要善于转移情绪,善于制怒息火,解忧消愁,善于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解,使心境平静下来,消除不利于健康的情绪。涼解他人,正是保妒自己,当你克制自己,宽容别人时,你就避免了一次可能引起的伤害。
第十四节 精神疾病——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
2001年10月底,在中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上,有一组公开的数据:目前全国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大约每60戶就有一位精神分裂症病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全国每天有400个人选择了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未遂的人数有200多万。在各种导致意外死亡的原因中,列前3位的是自杀、交通事故和溺水。广东是我国精神病的多发地区,全省估计各种精神疾病患者已突破100万人,其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将近70多万人,每年新发病人约3万多人,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精神疾病患者行凶杀人、肇事肇祸的犯罪行为相当严重。仅1998~1999年被精神疾病患者行凶杀死的有426人,致伤463人。精神疾病已经给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据专家预测,当前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占到了1/5,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1/4。
全国约有3000万的青少年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自杀已经成为全国14~35岁人口第一位死因。有资料显示,在1982年以前,导致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是传染病,而在1982年以后,主要诱因是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身心疾病。
除了遗传因素外,几乎所有的自杀都与精神疾患有关。不管你是平头百姓,还是什么成功人士,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对抑郁症有免疫力。到2001年年底,全球共有精神病患者约4亿。在今后的20年里,全球精神病患者将大增。造成患忧郁症人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有工作紧张、生活无序,贫困、暴力等。全世界的10大疾病中,精神抑郁症列第5位,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第二位。估计美国和日本是忧郁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而非洲发病率最低。2001年,每5名美国人中便有1名患上精神病。精神病已是美国第二大伤残因素及第二大早天原因。在总统竞选失败以后,老布什曾经得了2个月的抑郁症;在与被莱温斯基绯闻案纠缠的日子里,克林顿靠服用“百优解”度过精神上的危机。
在研究者看来,与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失相比,无知和偏见更可怕。研究自杀在中国曾经是一个禁区。1994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正式放开对这一科研领域的研究,有关调查研究还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资助。中国的自杀率也先后由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社会统计资料》和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统计年报上发表。2001年4月7日,李岚清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时,提到了精神卫生的问题,人民日报头版刊出了这个消息。这表明我国已经意识到精神卫生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从禁忌到公开谈论到引起重视,这是时代的进步,但真正建立起全社会精神卫生的“防波堤”,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十五节 自杀银向的征兆——请你注意观察
一般来说,有自杀倾向的人,有以下征兆:
①抑郁悲观、万念俱灰,或乱呑药物、酗酒吵架,或从事有危险性的行为(如开快车);②抛弃一些很有价值、很值钱的东西,留下一些类似遗瞩的书信;③不断谈论自杀和有关死亡的话题,探听一些自杀的方式,如买安眠药等。
有以上自杀倾向的征兆,请你注意观察,要随时注意情况的新变化。了解自杀者的计划,及他实践的程度,不要让他有独处的机会,不要以言语挑衅或恐吓他,更不要口头警告他。和他达成协议,在你寻求协助的当时,绝不可以自杀;要鼓励他继续活下去,不断地给他生活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主动带领他接受专业协助,立刻和自杀预防中心、医院急诊中心和当地的危机处理中心联络。
只要接受治疗,大部分的病人都会渐渐好转,慢慢痊愈。但要注意危机的解除可能只是暂时的,仍要继续观察,以免自杀的意念再度出现。即使危机已经解除了,还要追踪治疗,以免重蹈覆辙。过去曾有自杀行为的人,会有一再重复的趋势,所以,对以前有自杀记录的人,要特别注意观察。
第十六节 网上心理咨询
有些人,已习惯于网络交流方式,通过网络,他们可以较少顾忌地投入。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他们而言,在网上他们要热情、开放、活泼得多。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棘手的事,而又不愿意与人面对,那么网上心理咨询是一个办法。
知心姐姐(www.foreversister.com/index.htm)内容全面,包括恋爱心理、婚姻心理、生育心理、睡梦心理、残疾心理、学生心理、旅游心理、装饰心理、美容心理、教育心理、异常心理、求职心理、饮食心理、中年心理等栏目,此外,还分别针对儿童、青年、老人设有专门的栏目。不过有些栏目的内容还有待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