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税务稽查的权限
(1)税务检查权
根据《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税务机关有权进行下列检查:
[1]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业务场所检查其账簿、凭证、报表及有关资料。必要时,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会计年度的账簿、凭证、报表及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并在3个月内完整退还;特殊情况下,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还可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账簿、凭证、报表及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并在30日内退还。
[2]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3]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与纳税或者代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4]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5]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6]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余额和资金往来情况;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查询税务违法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2)税务行政强制权
税务行政强制以其调整的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征管法》在有关条款中赋予了税务机关税收保全、强制执行等行政强制权,但该权力不得由法定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行使,并且规定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须的住房和用品不在保全措施和强制措施之内。
[1]税收保全。根据《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对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扣押后缴纳应纳税款的,立即解除扣押;扣押后仍不缴纳应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的商品、货物,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注意:该项保全措施仅限于纳税人的商品、货物而不包括财产。
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其限期提前缴纳应纳税款;在提前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转移、隐匿其应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税收入迹象的,责令其提供纳税担保。未能提供纳税担保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纳税人的相当于应纳税款金额的存款;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保全限期内缴纳的立即解除,否则转入强制执行。
注意:该项保全措施必须在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的情况后才能采取。
欠税纳税人需出境但既未缴清税款而又不能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2]强制执行。《征管法》第40条规定,纳税担保人和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
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多余退还,不足再追征。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滞纳金同时执行。
[3]《征管法》还规定了一种比较特殊但比较常用的强制措施:加收税款滞纳金。依照《征管法》第32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或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并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3)处理处罚权
处理处罚权指税务稽查机关对被查处对象的税务违法行为按照税法有关规定,给予追缴税款、处以罚款等项权力。主要包括:
[1]追缴应纳税款。因偷税未缴或少缴的税款或者骗取的出口退税款,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足额地如数补征追缴入库。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根据《征管法》第71条规定,违反本法第22条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收税款滞纳金。未按照规定限期缴纳税款的,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滞纳税款的万分之五加收滞纳金。追究刑事责任。对偷税、抗税、骗税等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2 税务稽查的方法
税务稽查的方法是实现税务稽查目的、完成税务稽查任务的重要手段,它主要运用查账方法发现问题,并通过账外的资料和情况,从正面、反面、侧面来印证核实,查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是否依法正确、足额、及时地缴纳税款,是否有偷、逃、骗税和其他违法行为。根据税务稽查的目的以及被稽查单位的经营特点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稽查方法。
1.常规税务稽查查账方法
(1)顺查法
顺查法,是按会计制度的程序,从检查会计凭证开始,以凭证核对账簿,再以账簿核对报表来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顺查法适用于一些业务规模不大或业务量较少的被稽查单位;管理及会计工作混乱、存在严重问题的被稽查单位;特别重要的稽查项目。
(2)逆查法
逆查法,是从检查会计报表开始,以报表核对账簿,再以账簿核对凭证,来查清问题的一种检查方法。逆查法有着非常广泛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对大中型企业以及内部控制健全的企业稽查,而不适合于管理非常混乱、账目资料不全的单位,以及某些特别重要的和危险的稽查项目。
(3)审阅法
审阅法是指通过对被稽查单位有关书面资料进行仔细观察和阅读来取得稽查证据的一种稽查技术方法。根据有关法规、政策、理论、方法等稽查标准或依据对书面资料进行审阅,借以鉴别资料本身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正确、合法、合理及有效。
审阅法主要用于各种书面资料的审查。从稽查中稽查的书面资料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会计核算组织有关的会计资料。虽然现代稽查不仅是稽查,但稽查仍然是现代稽查的重要内容。因此,会计资料是审阅的重要内容。另一类是除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经济信息资料及相关资料。现代稽查除了进行传统的财务稽查以外,还要进行经济效益稽查。因此,若只对会计资料进行稽查,则难以实现现代稽查的目标。所以,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资料,亦是审阅的重要内容。
(4)核对法
核对法,是指对书面资料的相关记录,或是对书面资料的记录与实物,进行相互勾对以验证其是否相符的一种稽查技术方法。核对法亦是稽查技术方法中,较为重要的技术方法。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核算的结果,资料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关系,若被稽查单位的有关人员,存在无意的工作差错或是故意的舞弊行为,都会使形成的制约关系失去平衡。因此,通过对相关资料之间的相互核对,就能发现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
核对法的应用有以下几个要点:
[1]会计资料间的相互核对。
证证核对。证证核对是指会计凭证之间的核对,它是核对法最重要的环节。其工作量最大,过程也比较复杂。由于会计凭证有很多种类,所以证证核对,也就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原始凭证与相关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同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同原始凭证以及记账凭证同汇总凭证之间的核对,主要根据其所列要素,核对其内容、数量、日期、单价、金额、借贷方向等是否相符。
进行证证核对,不是盲目地核对,而是在审阅某账户或其他会计资料时发现了疑点或线索,或者为了搞清某些问题而对特定科目的账簿进行核对。如进行“库存商品”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的核对,一般是根据查证工作方案中有关要查证产品销售是否真实、合理、正确的内容或其他查证过程中发现被稽查单位有隐瞒销售收入问题的疑点后进行的。
账证核对。根据记账凭证或汇总记账凭证,核对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查明账证是否相符,应看其内容、日期、金额、科目名称、借贷方向等是否相符。一切账户都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明细分类账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大多根据凭证汇总登记,彼此应当完全相符。所以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就发生了直接的对应关系。通过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二者的核对,可发现并查证有无多记、少记、重记、漏记、错记等会计错弊。
进行账证核对,一般采用逆查法,即在审阅有关账户记录时,如对某笔业务产生怀疑,可将其与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进行核对,从而证实有无会计错弊。如在审阅现金或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发现某笔付款金额较大,摘要说明模糊甚至未填写内容,可以根据日记账中所说明的该笔业务的日期、凭证号码,找出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将二者进行核对,核查分析其有无不相符或业务内容不合法的问题。通过几次或几笔账证核对后,如发现被稽查单位的会计错弊较多或性质严重,必要时,应对某时期内的所有业务的账证进行一次全面、细致地核对,以便把会计错弊彻底查清楚。
账账核对。账账核对是指将有关的账簿记录相互进行核对。主要核对总分类账期末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期末余额之和是否相符,总分类账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本期发生额之和、期初余额之和是否分别相等,以及核对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与日记账有关记录。总账余额与所属明细账余额之和必须相符,余额方向必须一致,所有资产总账余额与所有负债与权益总账余额之和必须相符,方向必须一致。
通过对存在必然联系的两个或几个科目之间的相互核对,可发现有无会计错弊的存在。例如,“库存商品”明细账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对于库存商品销售业务存在着双方记录的对应关系,通过“库存商品”明细账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核对,可发现被稽查单位有无隐瞒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舞弊行为。有的企业为了压低销售收入、压低利润额,以达到少纳销售环节流转税、所得税或其他税款的目的,将自产自用产品的业务不作销售处理,即本应借记“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科目(或其他有关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会计业务,却作了借记“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科目(或其他有关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的账目处理。还有的企业未将以物易物的销售业务作销售处理,即本应借记“低值易耗品”科目(或其他有关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却作了借记“低值易耗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的账务处理。这样,本应增加库存商品销售收入的款项,未在销售账上反映出来,直接减少了库存商品成本,压低了营业利润,偷漏了应缴税款。这样的问题反映在“库存商品”明细账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就是二者失去了对应关系。因为库存商品减少(出库)不外乎两情况:一种是销售;另一种是非销售,如损失、盘亏等。对于库存商品的销售业务,应在“库存商品”明细账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同时登记(采用定期结转销售成本的企业应在“库存商品”明细账中登记由于销售而减少的库存商品数量)。如果发生前述会计弊端,就使得“库存商品”明细账中有数量减少的记录(有时为了掩盖问题,也将金额冲减,作非销售情况处理),而在“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未作记录。为了搞清该业务是销售业务,还是非销售业务,应在“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核对不相符后,找出反映该业务的会计凭证,进行账证核对,以查证问题。
进行账账核对,需将发生对应关系账簿中的业务逐笔逐项进行核对。不仅要核对金额、数量、日期、业务内容是否相符,还要核查分析共同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
账表核对。账表核对是将报表与有关的账簿记录相核对。核对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与各报表的相关项目数据是否一致,查明账表是否相符。账表核对的重点是对账、表所反映的金额进行核对。通过账表核对,可以发现或查证账表不符或虽相符却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错弊。如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将来自会计账簿中的某个或某些数字填错,造成账表不符。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编制过程中,则造成了资产与负债权益总额不等,一般编表人员就会以此为线索进行账表核对,查出错误。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利润表的编制过程中,则会导致利润额的虚增虚减,但不会像在资产负债表中那样出现不平衡,所以在查证中一般不易发现疑点。因此,税务稽查人员审阅、调查有关会计资料或有关情况时,应注意寻找被稽查单位有无账表不符的疑点。
有时账表虽然是相符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某单位为了调低利润,便在计算销售成本上做文章。为了提高销售成本,故意虚减库存商品。为了达到调节库存商品的目的,在账上虚设待处理财产损益,并据此填制资产负债表中的“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或“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益”项目,账表是相符了,但该项目或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虚假的,因此在进行查证时应通过账证、证证、账表三者之间的核对发现并查证问题。进行账表核对,必须熟悉账与表中的哪些项目或内容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对应勾稽关系。如,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库存商品应根据其采用进价核算制还是售价核算制来决定账表中相应项目的对应关系。如采用进价金额核算制,则“库存商品”账户余额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库存商品”科目就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如采用售价金额核算制,则“库存商品”账户余额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库存商品”科目之间就有着间接的对应关系,即“库存商品”余额减去“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后的差额应为资产负债表中“库存商品”科目的金额。类似这种情况,在账表对应关系中还有很多。
因此在进行账表核对时,应根据账表项目的不同内容,确定其存在怎样的对应关系,由此来决定核对工作应当如何进行。
表表核对。表表核对是指报表之间的核对。包括不同报表中具有勾稽关系项目的核对,如本期报表期初余额与上期报表期末余额核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与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核对等,另外包括同一报表中有关项目的核对,如核对资产负债资产总额与负债、所有者权益数额之和是否一致等。表表核对的重点是核对本期报表与上期报表之间有关项目是否相符,如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是否根据上年决算批准后的期末数填列,二者数额是否相符;核对静态报表与动态报表之间有关项目是否相符,如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的未付利润数额是否与利润分配表中可分配利润的应付利润数额相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数额是否与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数额相符;核对主表与附表的有关项目是否相符,如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项目的数额是否与“主营业务利润”明细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项目的数额相符。
通过表表核对,可稽查各报表之间有无不正常关系,应该存在的勾稽对应关系是否存在,依此稽查被稽查单位有无会计错弊,也可据以分析评价被稽查单位的经营与财务状况。
[2]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
核对账单。它指的是将有关账面记录与第三方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查明是否相互一致。如将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同银行提供的对账单进行核对,将应收应付账款与外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等等。
核对其他原始记录。即将会计资料同其他原始记录进行相互核对,查明有无问题。这些重要的原始记录包括核准执行某项业务的文件、生产记录、实物的入库记录、出门证、出车记录、托运记录、职工名册、职工调动记录、考勤记录及有关人员的信函等。
[3]有关资料记录与实物的核对。会计报表或账目反映的有关财产物资的存在性是财产所有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核对账面上的记录与实物之间是否相符,是核对的一项重要内容。核对时,税务稽查人员应将有关盘点资料同其账面记录进行核对,或是将稽查时实地盘点获得的结果同其账面记录核对。通过以上核对,可发现其中差异所在。往往有些差异还需要进一步审查。如需再进行审查的,税务稽查人员应分析判断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后果,然后确定需要采用的稽查方法,并实施更深程度的审查。
核对法作为一种稽查技术,证实有关资料之间是否相符是有限度的,即使双方相符,有时并不能反映经济活动是正确的。它仅能查明稽查目标的技术性正误,并不能证实稽查目标在内容上真实、合法、有效。在采用核对法时,必须结合相应的其他稽查技术,才能达到有关稽查目标的要求。
(5)详查法
它是指对被稽查单位被查期内的所有活动、工作部门及其经济信息资料,采取精细的审查程序,进行细密周详的审核稽查。详查法与全面审查不同。全面审查指审查的种类,是按审查范围大小的不同对审查进行的具体分类;详查法指审查的方法,是按稽查手续对稽查方法的分类;而且,在全面审查中的某些审查项目,根据需要既可以进行详查,也可以不进行详查。
在稽查工作中,详查法大多应用于经济业务较少、会计核算简单的单位或者为了揭露重大问题而进行的专案审查,对管理混乱、业务复杂的单位以及财经法纪稽查项目十分适用,并能取得满意的稽查效果。对那些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大、经济资料多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一般不宜采用此法。现代稽查以抽查法为主,只是在使用抽查法的过程中,根据被查对象的重要程度及其危险、复杂程度,适当地使用详查方法。
(6)抽查法
抽查法,是为弄清某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从被查纳税人的凭证、账簿或报表中抽出有关部分进行检查,对照企业账簿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税务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程序时,从稽查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抽查法的运用可以根据稽查的目的、要求,被查项目在稽查中的重要性或容易发生问题的可能性,选取某类会计科目、某类凭证或某项专题进行检查;也可在整个会计延续期间确定某一段时间,对其会计核算和纳税情况进行有目的的重点检查。由于抽查的范围有限,未查部分容易漏掉问题,如果以抽样的结果推断总体的结论,会有一定的出入。
2.税务稽查调查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查阅凭证和账目进行大量观察,审查记载是否完备、真实、合理、合法,借以发现可疑之处,为进一步查证落实提供线索。具体的就是通过到仓库、工地等现场对企业的产、供、销、运各环节的内部管理和控制程度及基建施工等情况进行实地察看,从中发现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
进行实地观察时,一般不事先通知被观察对象。运用观察法,可以核对账证资料所反映情况是否真实、准确,有无账外经营,经营活动是否合法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察法是账务检查的延续和补充。
(2)查询法
查询法是通过当面或发函询问,以取得某些必要的资料,或证实某些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具体的就是,税务稽查人员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疑点和问题,通过调查和询问被稽查单位内外有关人员,了解书面资料未能详尽提供的信息以及书面资料本身存在的问题。询问法包括面询和函询。
[1]面询。面询是指税务稽查人员向被稽查单位有关人员当面征询意见、核实情况的一种稽查方法,即当面口头询问。
[2]函询。函询是指税务稽查人员根据稽查的需要,设计出一定格式的函件寄给有关单位和人员,根据对方的回答来获取有关资料,或对某些问题予以证实的一种查询方法。
(3)盘点法
盘点法是根据账簿记录对财产物资和现金、金银、有价证券进行实地盘点的方法。通过对被稽查单位的财产物资的清点、计量,证实证明反映的财物是否存在。盘点的范围应视检查的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可就消耗金额比重大的主要材料或怀疑有问题的品种进行盘查,其他财产物资适当抽查。
3.税务稽查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企业报表或账面资料的本期实际完成数同企业的各项计划指标、历史资料或同类型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静态或动态对比的一种检查方法。对被查项目的数据资料在相关的时期之间、指标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发现疑点,找出线索。比较可分为绝对数对比和相对数对比。绝对数对比,即直接以各种相关指标的绝对数进行对比;相对数对比,即计算出两种有关指标数字的百分比来观察相对值的变动。
(2)控制计算法
控制计算法是用可靠的或科学测定的数据,利用数学等式原理来推测、证实账面资料是否正确,从而发现问题的一种检查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产控耗、以耗控产;以产控销,以支控销以及计算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缴税能力。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一般的稽查方法,具体的稽查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14.3 稽查对象的确定
稽查对象的确定一般应通过以下3种方法产生:通过计算机选案系统筛选;根据计划,按照征管户数的一定比例筛选或随机抽样选择;根据公民举报、有关部门转办、上级交办、情报交换资料确定。
(1)计算机选案
即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工税务稽查经验标准化和数据化,根据计算机占有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排列和组合,从中发现异常,发出警报,列出税务稽查的重点对象。
[1]计算机选案指标的确定。从理论上讲,设置的指标越多选案的内容就越丰富,越有深度和广度,但是,实际选案中采用的指标并不是越多越好。选案指标的采用受税制结构、征管模式和社会税收环境以及计算机的应用状况等多种因素制约。从目前来看,计算机选案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行业生产经营指标平均增长值分析。主要是对工业、商业、交通、建筑安装、金融、保险等行业的销售收人、产品销售税金、产品销售成本、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平均值作为选案参数。
分行业财务比率分析。即对上述各行业的财务比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如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率、销售税金负担率等,找出平均值作为选案参数。
企业常用财务指标分析。主要是纳税人的常用财务指标,如销售利润、销售税金负担率、应收账款率、应付账款率、资产负债等作为选案指标,将这些财务指标与标准参数相对比,找出疑点。
流转税类选案分析。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对纳税人缴纳流转税的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疑点,为选案提供依据。流转税类选案分析的指标较多,比如销售税金负担率、申报与发票对比分析、销售收入增长率分析、销售收入增长率与销售税金增长率分析等等。增值税中又有进、销项税额差异、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增减幅度分析等。
企业所得税税前限制列支项目指标分析。这一类指标分析的项目有工资、各种费用、各种准备金等。因为对于这些项目国家政策一般都规定了相应的列支幅度,如职工福利费,国家规定的列支标准为按职工标准工资总额14%的比例提取,如果高于这个比例,则说明有偷逃所得税的可能。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项目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和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列支项目的分析,是税务机关案头稽查的重要内容,也是选案的重要指标体系之一。
地方税类指标分析。这一类指标包括企业缴纳的各种地方税收。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通过对企业缴纳的地方税收的分析,找出企业缴纳上述税收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进出口税收指标分析。这一类指标包括企业退税资料审查、出口增长变化幅度分析、出口口岸情况分析、进口货物价格分析等。
此外,还有税收管理方面的分析指标,如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的对比分析、零申报分析等。
选案指标分析项目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税制结构、税收政策的变化及税收违法手段变化而经常变化的。因此,各级稽查机构应该根据经济的发展以及税收政策的调整等经常调整和修改指标和参数,以适应选案的需要。
[2]计算机选案参数的生成。计算机选案只有指标没有参数也是不行的。如销售税金平均负担率,是选案的重要指标,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参数值比较,这项指标就是不能用的。如果有一个同行业的销售税金平均负担率,那么,就可以将纳税人的销售税金负担率与同行业的销售税金负担率比较,从而进行选案。所以,计算机选案参数的生成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生成参数?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计算机自动生成。绝大部分参数都是可以用计算机自动生存的。只要把纳税人的申报资料输入计算机(通常在征收环节就已掌握并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加权平均等一定的方法,就可以计算出同行业或同等规模纳税人的有关参数了。二是从有关法规库中提取。因为有的参数是法定的,例如税前列支标准、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人均工资额等。三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些选案参数需要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等相关因素确定,如企业财务指标与同行业比较,上下浮动多大为异常,长期亏损多长时间为异常等,就要通过人工调查了解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计算机选案条件的选择。计算机选案的资料、指标、参数准备好后,并不是马上就可以对纳税人的有关信息进行处理、选案了。在正式选案前,还要选择一定约束条件,主要是选择选案的范围、选案对象的所属期间等。如从某市2005年全行业纳税人中选案,那么计算机就可以根据选案资料,预置指标、参数,对某市2005年度的所有纳税人进行选案了。
[4]计算机选案结果的整理。计算机选案初步结果必须通过整理才能确定稽查对象。因为任何单项指标经过分析对比,都可产生一定的与参数值不一致的异常纳税户。如果都作为稽查对象,那就太多了,计划人员也会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必须对选案的初步结果进行整理,对各单项指标选出的待查对象进行综合打分,并按分数高低进行排列,分数高的就作为重点考虑的稽查对象。
(2)随机抽查
即按照概率规律来抽取税务稽查对象,其主要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体抽样和多层抽样等。显著特点:遵守机会均等原则,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
[1]简单随机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是随机抽样的最基本类型。它是对所有纳税人按完全符合随机原则的特定方法抽取样本。即抽样时不进行集体分组、排列,使抽查中的任何一个纳税人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它是其他随机抽样方法的基础。常用的方法是抽签法,即将所有纳税人编号填写在卡片或纸签上,将卡片或纸签放在容器中,经搅拌后从中任意抽选所需数量的稽查对象。
[2]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它是把所有的纳税人按一定标志或次序予以编号排列,然后按抽样比例将总体划分为一定数量相等的间隔,再利用随机数字表确定一个间隔内的一个单位(纳税人),最后据此按相等的间隔或距离抽取必要的数目。如要在3000户纳税人中抽取100个稽查对象,每30个纳税人必有一个被选中。先将3000个纳税人依次编码,再在1~30个数字之间随机抽取一个数码,以确定为稽查的第一个对象。假设所抽数码是4,那么纳税人名单上的第34、64、124、154等号就成为被抽取的稽查对象,直到达到100个纳税人为止。
等距抽样一般可以保证抽取的稽查对象在总体中均匀分布,若按照一定的标志排队时,还可以缩小各纳税人之间的差异程度,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抽查方法。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将所有纳税人都依次编号,抽取的对象可能缺乏代表性。比如:纳税人中的个体工商业户较多,重点税源企业较少,等距抽样时可能很少选中重点税源企业甚至完全没有抽中。
[3]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它不是从所有纳税人中直接抽取稽查对象,而是将总体的纳税人按经济类型或经营方式,以一定的分类标准划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型,然后在各层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的方法选出一定数目的稽查对象,分层抽样的基本原则是每一个层次类型内部的差异尽量缩小,各层次差异尽量增大。
在划分层次或类型之后,一般是用分层定比方法来抽取稽查对象。作法是按各层次或类型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在各层内随机抽取稽查对象。例如,在整个纳税人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占10%,大中型商业企业占10%,小型工商企业占30%,个体工商户占40%,其他类型占10%,分层抽样所用的被查对象比例应与上述比例相符,这样才符合随机的原则。有时当某个层次或类型所含的纳税人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太小,为了使该层次或类型也能抽到稽查对象,需要适当加大该层次所占的比例,这种作法叫做分层异比。分层异比必须慎用,因为它是违反随机原则的。
分层抽样实质是分类与随机原则的结合。它适用于对基层单位所管辖纳税人数目较多,经济类型复杂,纳税数额差异大的情况下使用,是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3)举报、转办、交办、情报交换
[1]举报,指人民群众或有关单位通过口头(含电话)、书面等形式向税务机关报告偷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及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收违法行为的一种方式。
举报是发动全社会力量进行协税的有效形式,也是税务机关发现案源最多的一种途径。各级税务机关都已在稽查局设立了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专门受理公民举报,对举报案件进行及时处理。
[2]转办,指同级政府的各个部门接到的反映税务违法行为的人民来信来访,或其他部门发现税务违法行为以信函、电话、口头等形式反映给税务机关的各种案源。
[3]交办,指上级党政机关或上一级税务机关交办查处的各种税务违法案件。
[4]情报交换,是通过国际间的情报交换得到的偷、逃、骗、避税的信息。
稽查对象的确定应由专门人员负责,一般在稽查局中设立选案科(股),专门负责选案工作。接到案件信息后,应据《项目分析表》或举报材料等有关资料《选案呈报》批准后列入《待查纳税人清册》,及时确定稽查对象,下达《稽查任务通知书》交稽查科(股),并建立《实施台账》以便跟踪考核计划执行情况。
14.4 税务稽查的账务调整
税务稽查的账务调整,是指纳税人在被依法税务稽查后,根据《税务处理决定书》或《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存在问题的错漏账项进行更正和调整。它是执行税务检查处理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税务检查中,查出来的大量错漏税问题,多数情况是因为账务处理错误造成的,一般都反映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会计核算资料上,并在查补纠正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的调整问题。如果检查后仅仅只补回税款,不将纳税人错漏的账项纠正调整过来,使错误延续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会导致新的错误,明补暗退或重复征税的现象必然发生,账面资料数据与征收金额不相衔接。因此,查账后的调整账务,实质上是查账工作的继续。不督促纳税人及时正确地调整账务,就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不能防止新的重复错误发生,也就没有实现查账目的,完成查账任务。
1.账务调整的基本要求
税务稽查的账务调整要能反映原错漏的来龙去脉,调账分录要正确、分明、严格体现国家税收政策,有利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其基本要求是:
(1)账务处理的调整要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相一致,要与税法的有关会计核算相一致。
(2)账务处理的调整要与会计原理相符合。调整错账,需要作出新的账务处理来纠正原错账。所以新的账务处理业务必须符合会计原理和核算程序,反映错账的来龙去脉,清晰表达调整的思路;还应做到核算准确,数字可靠,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并使会计期间上下期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性;同时还要坚持平行调整,在调整总账的同时调整它所属的明细账户。
(3)调整错账的方法应从实际出发,简便易行。既要做到账实一致,反映查账的结果,又要坚持从简账务调整的原则。在账务调整方法的运用上,能用补充调整法则不用冲销调整法,尽量做到从简适宜。
2.账务调整的基本原则
税务检查后调整账务时,应坚持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错在哪里,就在哪里纠正,从而消除账面的虚假数字,真实地反映会计核算情况,使调整账务后账面反映的应纳税额与实际的应纳税额相一致。具体来说,应区别不同年度、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1)本年度错漏账目的调整
本年度发生的错漏账目,只影响本年度的税收,应按正常的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制度,调整与本年度相关的账目,以保证本年度应交税金和财务成果核算真实、正确。
对流转税、财产税和其他各税检查的账务调整,一般不需要计算分摊,凡查补本年度的流转税、财产税和其他税,只需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调整本年度相关的账户即可。但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核算应补(退)的增值税。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作和上述相反分录。全部调账事项入账后,应结转出本账户的余额,并对该余额进行处理。
[1]若余额在借方,全部视同留抵进项税额,按其借方余额数,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本科目。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按其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且等于或大于这个贷方余额,按其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但小于这个贷方余额,应将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冲出,其差额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上述账务调整应按纳税期逐期进行。
对所得税检查的账务调整,凡查出的会计利润误差额,直接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进行调整,使错误问题得以纠正,调整分录为:
借:有关科目
贷:本年利润
企业会计错误账项需调减利润的,则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有关科目
此外,在所得税检查中,由于永久性差异而补缴的查补所得税款,只调整“所得税”和“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对相关项目不作调整。对属于时间性差异的纳税调整,只调整“所得税”、“递延税款”和“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即:
借:所得税
递延税款(或贷记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以前年度错漏账目的调整
对属于以前年度的错漏问题,因为财务决算已结束,一些过渡性的集合分配账户及经营收支性账户已结账轧平无余额,错漏账目的调整,不可能再按正常的核算程序对有关账户一一进行调整,一般在当年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盘存类延续性账目及相关的对应科目进行调整。若检查期和结算期之间时间间隔较长的。可直接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和相关的对应科目,盘存类延续性账目可不再调整,以不影响当年的营业利润。对查补(退)的以前年度增值税,为不致混淆当年度的欠税和留抵税额,应直接通过“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进行调整。
【例】年度决算后,税务稽查人员查获某酒厂上年10月份销售粮食白酒10吨,已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计价款1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1.7万元,该批产品成本价7万元,(粮食白酒消费税税率为20%)企业记账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商品。
本例不难看出,企业外销售粮食白酒未作销售处理,以价税合计金额直接冲减库存商品,既漏记了销售收入、销项税额和消费税,又多冲减了库存商品成本,影响所得税的正确计算和缴纳。因上述错漏是在企业年度决算后检查发现的。由于上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均已结平,就不能再在本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账户上反映。故此,应作如下调整:
借:库存商品。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交消费税。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这样调账,既跨越了过渡性及经营性收入类账户,又调实了延续性账户“库存商品”成本。
3.税务稽查调账的基本方法
在一个会计年度结账前,税务机关查出纳税人的错账或漏账,可以在当期的有关账户直接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红字冲销法
就是先用红字冲销原错误的会计分录,再用蓝字重新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重新登记账簿。它适用于会计科目用错及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错误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及时发现错误,没有影响后续核算的情况下多使用红字冲销法。
【例】税务稽查人员审查某工业企业的纳税情况发现,该企业将自制产品用于建造固定资产,所用产品的成本为3000元,不含税销售价为4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
企业将自产的应纳增值税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此笔账的错误在于会计科目的运用虽正确,但多记金额。作账务调整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1000(红字)
贷:库存商品1000(红字)
(2)补充登记法
通过编制转账分录,直接将调整金额直接入账,以更正错账。它适用于漏计或错账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小于应计金额的情况。
【例】税务稽查人员审查某企业的纳税情况,发现该企业本月应摊销待摊费用5400元,实际摊销4800元,在本年度纳税审查中发现少摊销600元,企业的账务处理为:
借:制造费用。
贷:待摊费用。
企业的此笔账务处理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没有错误,但核算金额少计600元,用补充登记法作调账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贷:待摊费用。
(3)综合账务调整法
将红字冲销法与补充登记法综合加以运用,它一般适用于错用会计科目这种情况,而且主要用于所得税纳税审查后的账务调整,如果涉及会计所得,可以直接调整“本年利润”账户。
综合账务调整法一般运用于会计分录借贷方,有一方会计科目用错,而另一方会计科目没有错的情况。正确一方不调整,错误一方用错误科目转账调整,使用正确科目时及时调整。
【例】某企业将专项工程耗用材料列入管理费用6000元。该企业做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上述会计分录借方错用会计科目,按会计准则规定专项工程用料应列入“在建工程”科目。调整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贷:管理费用。
同样如果以上所举例的错账,是在月后发现,而企业又是按月结算利润的,则影响到利润的项目还应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调整。
如:按上例,设为月度结算后发现。则调整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贷: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本年利润。
4.计算分摊调整法
审查出的纳税错误数额,有的直接表现为实现的利润,不需进行计算分摊,直接调整利润账户;有的需经过计算分摊,将错误的数额分别摊入相应的有关账户内,才能确定应调整的利润数额。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在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的结转、生产成本的核算中发生的错误,如果尚未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其错误额会依次转入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及利润中,导致虚增利润,使纳税人多缴当期的所得税。因此,应将错误额根据具体情况在期末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合理分摊。
计算分摊的方法应按产品成本核算过程逐步剔除挤占因素,即将审查出的需分配的错误数额,按材料、自制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等核算环节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往下分配。将计算出的各环节应分摊的成本数额,分别调整有关账户,在期末结账后,当期销售产品应分摊的错误数额应直接调整利润数。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较多地采用“按比例分摊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分摊法
分摊率=审查出的错误额÷(期末材料结存成本+期末在产品结存成本+期末产成品结存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
上述公式是基本计算公式,具体运用时,应根据错误发生的环节,相应地选择某几个项目进行计算分摊,不涉及的项目则不参加分摊。
[1]在“生产成本”账户贷方、“库存商品”账户借方查出的数额,只需在期末在产品、本期产品销售成本之间分摊。
[2]在“材料”账记贷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查出的错误额,即多转或少转成本的问题,应在公式中后三个项目之间分摊。
[3]在“材料”账户借方查出的问题,即多计或少计材料成本,要在公式中的四个项目之间分摊。
(2)计算分摊额
期末材料应分摊的数额=期末材料成本×分摊率
期末在产品成本应分摊的数额=期末在产品成本×分摊率
期末产成品应分摊的数额=期末产成品成本×分摊率
本期销售产品应分摊的数额=本期销售产品成本×分摊率
(3)调整相关账户
将计算出的各环节应分摊的成本数额,分别调整有关账户,在期末结账后,当期销售产品应分摊的错误数额应直接调整利润数。
【例】某税务稽查局对某企业进行税务稽查,发现该企业某月份将基建工程领用的生产用原材料3万元计入生产成本。由于当期期末既有期末在产品,也有生产完工产品,完工产品当月对外销售一部分,因此。多计入生产成本的3万元,已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分别进入了生产成本、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之中。经核实,期末在产品成本为15万元,产成品成本为15万元,产品销售成本为30万元。则可按以下步骤计算分摊各环节的错误数额,并作相应调账处理。
第一步,计算分摊率:
分摊率=多记生产成本数额÷(期末在产品结存成本+期末产成品结存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
30000÷(150000+150000+300000)
0.05
第二步,计算各环节的分摊数额:
在产品应分摊数额=150000×0.05=7500(元)
产成品应分摊数额=150000×0.05=7500(元)
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应分摊数额=300000×0.05=15000(元)
第三步,调整相关账户:
若审查期在当年: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本年利润。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0
若审查期在以后年度,则调账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