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纪连海评点史记(共2册)
63246900000001

第1章 《史记·五帝本纪》

第一节 大哉,黄帝!

【原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pí)貅(xiū)(chū)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荚。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本,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译文】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貅、?、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xūn yù)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涿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人。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评点】

“黄帝公孙轩辕氏,实吾中华民族之元祖。吾中华民族有此生息昌大之疆土,有此博大悠久之文化,有此四千余年震烁世界之历史,翳维黄帝,为国族之神。”于右任先生这样写道。

的确,能称得上中华民族之元祖、国族之神的,唯有轩辕黄帝。黄帝是中华民族古代领袖中最杰出的一位。强国而思始祖,饮水而思源泉。轩辕黄帝及其代表的轩辕古文化将永远是站立在时代风口浪尖的中华儿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水流千里,活在源头,中国文化的“根”只有到中华文明的源头去找,让我们追寻先祖遗风,弘扬我华夏精神吧。

一、黄帝起源

司马迁写《史记》从五帝写起。所谓“五帝”,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而司马迁根据《世本》和《大戴礼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我们常常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算起的。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不仅汉族人民以黄帝为始祖,就是在神州大地上活动的少数民族,也多尊黄帝或炎帝为始祖,我们颇为自豪地称自己为“黄帝子孙”或“炎帝子孙”。

根据古代传说,黄帝和炎帝同源,二人都是少典的儿子。少典娶了有蟜氏部落的女人,生了黄帝和炎帝。黄帝在姬水旁成长,炎帝在姜水旁成长,所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国语·晋语四》)。姬水即沮水,在今陕西黄陵县;姜水即岐水,在今陕西岐山县。姬水和姜水一带是周族的发祥地。

在战国以前的典籍中,并见不到黄帝的影子,只是到了战国以后,有关黄帝的记载才多了起来。但那些记载大多充满了神秘、离奇的色彩。

我们先从“帝”字说起。

战国晚期以后,“帝”才逐渐成为人君的称号。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开始称“皇帝”,从此中国才有了皇帝的称号。而这个“皇帝”,原来只是上帝的意思,也称为昊天上帝、皇天上帝,指的是统治宇宙的至上的人格神,相当于犹太人的耶和华、阿拉伯人的安拉。到了战国以后,随着阴阳五行观念的出现,与五行、五色、五方的观念相配合,出现了五色之帝:

青帝:太昊,东方,木。

赤帝:炎帝,南方,火。

白帝:少昊,西方,金。

黑帝:颛顼,北方,水。

黄帝:轩辕,中央,土。

可见黄帝是五行、五色、五方之帝当中的一个。因为他是中央之神,统辖着四方,所以在五帝中,地位是最高的。

二、黄帝,从神话世界里走来

在各种古籍中,关于黄帝的神话很多,下面我们就举出一些:

黄帝长着四张脸,天下四方都在他的监视之下。(《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尸子》)

黄帝原来本着养性爱民的精神,不愿意发动战争。而四帝都以四方、四色纷纷独立,并且合兵进攻黄帝。黄帝因为“君危于上,民不安于下”,不得不出兵消灭了四帝。(《太平御览》卷七九引《蒋子万机论》)

黄帝住在昆仑山上。这个昆仑山,不是现在绵亘于新疆、西藏、青海的昆仑山,而是一座神话中的山。这山方圆八百里,高万仞(八尺为一仞),每一面有九眼井、九道门,门由开明兽把守。开明兽像虎一般大,长着九个脑袋,面孔和人一样。西边还有凤凰和鸾鸟(一种五色的神鸟),它们头上顶着蛇,脚下踩着蛇,胸前还挂着红蛇。北边有不死之树,花果可以制成不死之药。(《山海经·海内西经》)

“黄帝生禺号,禺号生禺京。禺京也称禺强,人面鸟身,耳朵上戴着两条青蛇,脚下踩着两条红蛇。出行时骑着两条龙。”(《山海经·大荒东经》《海外北经》)

“黄帝坐着由大象驾的车,由六条蛟龙拉着。一种人面、一只脚、叫作毕方的神鸟,坐在车旁。龙在前面开路,风伯(风神)打扫道路,雨师(雨神)往道路上洒水。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传说中会飞的神蛇)在地上爬行,凤凰在空中盘旋。奏着《清角》的乐曲,到泰山之上会合鬼神。”(《韩非子·十过》)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关于黄帝的出生,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神农氏时代,居住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境内的有熊国国君少典,与有蟜氏女子附宝通婚。一天,附宝在郊外散步,忽然天色暗淡下来,满天布满星斗,有道闪电像蛇一样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之后迅速消失。此时,附宝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愉悦,少顷,意识到自己受闪电感应而怀孕了。二十四个月后,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并以出生地为其取名为轩辕;轩辕在姬水(又称漆水,在今陕西省境内)之滨长大,便以“姬”为姓。

传说中的黄帝那是“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

别人十月怀胎,他却用了二十四个月才出生,出生之时还伴有祥云异象,而且相貌凛凛,大异常人,如此威风八面之人,生就了领导者的范儿!

乍看关于黄帝身世的介绍,很令人怀疑这究竟是在读史书还是读神话:按照现如今的历法计算,黄帝在出生不足三个月时就会说话了!即便没有后面的描述,单这一条,也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另一方面,这段文字中就黄帝的姓、名、号都给出了详尽的介绍:他本姓公孙,后来因为长期居住在姬水边,又改姓了姬,而名字“轩辕”,源于他的居住地。至于号,名堂就更多了:因为他是有熊国国君,所以号有熊;因为住在轩辕小山头上,所以号轩辕,不知怎么又号帝轩;大概因为出生之日有景云之瑞,所以又号缙云;再根据《左传》,他还有个号叫作帝鸿。总之,那个年代的人姓无定姓,号无定号,既可以跟着老祖宗姓,也可以住在哪里就跟着居住地去姓,不像我们现在,没有身份证之前跟着老爸或者老妈姓,有了身份证以后跟着身份证姓,就是不能走到哪里姓到哪里。

凡是古圣先贤,都是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的。这样的例子以后我们会常常看到。司马迁先生如何能知道距他两千多年之前的姬轩辕,一生下来没几天就能说话?我们无从猜测。不过至少他没有让姬轩辕先生在他娘胎里待上几年,或者是让她母亲梦见北斗星入怀而怀孕,已经是相当克制了。

一个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同时又性情敦厚、学识广博的通才,注定是个搅动天下风云的能人,执整个华夏之牛耳都是大材小用了呢!

“长而敦敏”应该是“成而聪明”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不勤奋学习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分辨能力,做到善听善视。若黄帝真的比常人高一等,除了他不平凡的出身,怕就是因为他的勤勉了。失败者失败的理由或许有别,成功者成功的原因却是相似的。

所以,长大后,他能带领手下,一路金戈铁马大杀四方,一夺天下大权!

三、威德并举,一统天下

轩辕代替神农氏建立新的部落联盟的过程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维护部落联盟。

先说咱们的老祖宗黄帝他老人家生活的时代,那时正好神农氏他老人家有点控制不住局势了,诸侯们互相争斗,玩命压榨老百姓,尤其是蚩尤,明显不服从上级管理呀,而神农氏他老人家却无能为力。这个时候,黄帝轩辕氏闪亮登场,只有力量强大的炎帝和蚩尤两个诸侯没有宾服。于是轩辕“习用干戈”,打着维护原来部落联盟的旗号讨伐他们,使他们都“宾从”了自己,这是一次争夺部落联盟领导权的斗争。在酋长姬轩辕的领导下,以部落联盟的名义征讨不听约束的部落,在各部落中立下威望。“挟天子而令诸侯”大概源于此吧。

第二个阶段,战炎帝于阪野。

这个时候,神农部落的酋长,被尊为炎帝的先生偏偏头脑发昏,以为各部落归顺是他的功劳,四下侵凌邻近部落,于是乎,这些部落想不归顺姬轩辕先生领导的有熊部落都不行了。姬轩辕当然喜出望外,迅速发展生产,训练战斗部队,加强实力,扩大势力,向这个没落的部落盟主炎帝宣战,在“阪泉之野”大战三次,以胜利告终。轩辕向部落联盟的领导权迈出了确定性的一步。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因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关于炎、黄二帝最早也是最清晰的文献记载。黄帝、炎帝本是同父母所生的亲兄弟,为什么会同室操戈?《新书·制不定》说:“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事实上,其核心性本质问题,还是部落双头领导夺权之争。

关于黄帝和炎帝的这场战争,古书上有很多的记载。

阪泉之战是在矾山镇西南、涿鹿山北的阪泉河谷中进行的,面积不过八平方千米,开战后,黄帝率领“熊、罴、貔、貅、?、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六部军队各持自己的崇拜物为标志的大旗,黄帝作为六部统帅也持一面类似“大纛”之旗,列开了阵势。

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率兵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应龙带人用水熄灭火焰,黄帝率兵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嘱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伤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他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的士兵看得眼花缭乱,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使各部的战斗力逐渐增强,而炎帝利用崖头做屏障,只能观望阵势。然而,黄帝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人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营的后方。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蹿出,偷袭了炎帝营,活捉了炎帝,俘虏了兵丁,这一战让炎帝输得诚服,甘拜下风,甘愿帮助黄帝烧荒垦田,治理家园。

弟弟炎帝认输后,哥哥黄帝见好就收,于是兄弟联手让四方臣服。慑于兄弟俩的势力,四周的部落纷纷折服,就此黄帝夺权成功,掌握了天下,炎黄部落联盟形成。

第三个阶段,涿鹿擒蚩尤。

炎黄部落联盟形成之后,慑于兄弟俩的势力,四周的部落纷纷折服,可偏偏有不识相的,有个叫蚩尤的部落还是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地不听这哥俩的话,这就叫两个想维护世界秩序的兄弟有些恼火了,于是一场新的战争开始了,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涿鹿之战”。

据说,蚩尤生性残暴好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一个个铜头铁额,用石头铁块当饭吃。蚩尤原来臣属于黄帝,可是炎帝战败后,蚩尤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他们把这些铜制成了剑、矛、戟、盾等兵器,军威大振,又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向黄帝挑战。

黄帝生性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叹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黄帝先派大将应龙出战。应龙能飞,能从口中喷水,它一上阵,就飞上天空,居高临下地向蚩尤阵中喷水。刹那间,大水汹涌,波涛直向蚩尤冲去。蚩尤忙命风伯、雨师上阵。风伯和雨师,一个刮起满天狂风,一个把应龙喷的水收集起来,反过来两人又施出神威,刮风下雨,把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应龙只会喷水,不会收水,结果,黄帝大败而归。

不久,黄帝重整军队,重振军威,再次与蚩尤对阵。黄帝一马当先,领兵冲入蚩尤阵中。蚩尤这次施展法术,喷烟吐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黄帝的军队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敌人,被围困在烟雾中,杀不出重围。就在这危急关头,黄帝灵机一动,猛然抬头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转动而斗头始终不动,他便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指南车,认定了一个方向,黄帝这才带领军队冲出了重围。

这样,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黄帝心中非常焦虑不安。这一天,黄帝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觉昏然睡去,梦见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说:“带回去把兵符熟记在心,战必克敌!”说罢,飘然而去。黄帝醒后,发现手中果真有一本《阳符经》。打开一看,只见上面画着几个象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后。”黄帝顿然悟解,于是按照玄女兵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黄帝演练熟悉,重新率兵与蚩尤决战。

为了振奋军威,黄帝决定用军鼓来鼓舞士气。他打听到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着一头怪兽,叫“夔”,它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黄帝派人把夔捉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声音震天响。黄帝又派人将雷泽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传说这夔牛鼓一敲,能震响五百里,连敲几下,能连震三千八百里。黄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军威大振。

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特意召来女儿女魃助战。女魃是个旱神,专会收云息雨,平时住在遥远的昆仑山上。

黄帝布好阵容,再次跟蚩尤决战。两军对阵,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响,声音震天动地。黄帝的兵听到鼓声勇气倍增;蚩尤的兵听见鼓声丧魂失魄。蚩尤看见自己要败,便和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施起神威,凶悍勇猛地杀上前来。两军杀在一起,直杀得山摇地动、日抖星坠、难解难分。

黄帝见蚩尤确实不好对付,就令应龙喷水。应龙张开巨口,江河般的水流从上至下喷射而出,蚩尤没有防备,被冲了个人仰马翻。他也急令风伯、雨师掀起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只见地面上洪水暴涨,波浪滔天,情况很紧急。这时,女魃上阵了,她施起神威,刹那间从她身上放射出滚滚的热浪,她走到哪里,哪里就风停雨消,烈日当头。风伯和雨师无计可施,慌忙败走了。黄帝率军追上前去,大杀一阵,蚩尤大败而逃。

蚩尤的头跟铜铸的一样硬,以铁石为饭,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时,黄帝灵感突现,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这一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被黄帝捉住了。黄帝命人给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杀了。害怕他死后还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蚩尤死之后,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来抛掷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那每一片枫叶,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迹。

简单总结一下这场战斗:

双方装备:联军木石兵器装备加上禽兽部队PK蚩尤军的铜兵器装备(联军装备主要是石刀、石斧、棍棒之类加上驯化的虎、豹、熊、罴什么的;蚩尤部落则因掌握了炼铜技术装备了不少犀利的铜兵器)。

战争的结果:联军击败了蚩尤军一统天下。

愚以为,这是一场落后的军事装备战胜先进的军事装备的战争。落后的一方凭借人海战术以及有利的天气条件战胜了数量少且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作战的先进一方。在那场战争之后炼铜技术前进的步伐由于后进部落的消化吸收掌握,放慢了一段时间。

经过此战,炎黄部落与其他部落不断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干,书写了一部中华文明史。这场战争的胜利难能可贵,因为它很可能是一场刚刚摆脱混沌的人类与更加先进的文明所制造的智能机器人之间的战争。人类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也许那是一场愚昧战胜高科技的胜利。

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这就是轩辕(黄帝的名字)黄帝。

第四个阶段,黄帝取得这两场大仗的胜利,奠定了其中原霸主的地位。从此,公孙姬轩辕今日封禅,明日会盟,“天下有不顺者,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戎马倥偬中度过了他丰富多彩的下半生。轩辕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天下是应由有德有才者掌管的,“神农氏衰”,轩辕有这个本事和德行,他就该取而代之。

四、励精图治,功德盖世

坐了天下之后,黄帝没有贪图享乐,而是继续他的征程,励精图治。人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雄才大略的黄帝,他的帝王之才在后来的治国中,更是展现无余。

远古时候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轩辕黄帝领导的部落联盟的管理下,开疆拓土,天文、历法、宗教、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蚕开始出现,人们开始懂得按季节采伐渔猎,说明当时的人们,不再满足于一朝一夕的温饱,开始着眼于长期发展。生产和生活,日趋安定。透过司马迁先生描述黄帝他老人家功德的刀笔,我们看到一幅远古时代的氏族社会生态图。

东征西战中,黄帝有多大的家业呢?

黄帝所占有的领土,东到大海(山东),西到空桐山(甘肃酒泉),南到长江和湘山(在今湖南益阳),北到釜山(在今河北涿鹿)以北蒙古草原的边缘,大致为黄土高原一部分、华北平原大部、山东半岛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部分,抵得上现在小半个中国了。

黄帝的军队人数不详,但一定不会少,因为他经常用军队的兵营环绕左右作为防卫的屏障,可见数量不少!他们行进速度应该也很快,《史记》上说他们迁徙往来无常,军队都称为云师,云飘来飘去的,看似缓慢却是瞬间千里之外,可见黄帝军队行动的快捷迅猛。

百官也用云来命名,还设置左右大监官,来监督各方诸侯,如此把所有诸侯部落管理得服服帖帖,祭祀鬼神、祭奠山川河岳以及封禅大典的时候,大家就都应邀前来参加。

黄帝得到了能够推算日晨历数的宝鼎,对于天象气候的把握就更加便捷了。

于是他找来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四位执行力超强的助手来帮他治理百姓。让他们遵循宇宙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占卜阴阳五行之数,从而制定养生送死的制度;还帮助黎民百姓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使得万民免于存亡之难。

教导民众按时播种百谷草木,驯化鸟兽昆虫,以供日常需求。广泛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勘测水流、土石、金玉的分布状况,从而因地制宜,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此一来,天地之间,日月扬光,海水不波,山不藏珍;天无异灾,土无别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宝。

古籍《帝王世纪》说:“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风后是黄帝的重臣,协助黄帝治理天下。他根据中华大地上山川土地的自然结构和走势,将国土划分为九州,又根据各诸侯国宾从黄帝的前后次序,设立十二国。

哪九州?它们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共为九州。

十二国的设置,是将原有各部族的图腾或几个图腾综合为一个图腾,共选留十二种动物,每种动物分别代表一个国家(部族)。其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那时节,简直是一个清明盛世!

《史记》中赞扬黄帝:尽心尽力,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多听多看多观察,使得洪水泛滥得以控制;山野禁放,江湖沼泽、山林草原要求采收捕猎适度,节约资源,保持水土,爱护环境,造福后世。因此享有土德之瑞,加号黄帝。

古人还嫌黄帝不够伟大。不论是天文、历法、文字、算术,还是纺织、造船、弓箭、丝绸,中国人把远祖们大部分的创造都归功于黄帝和他的大臣甚至妃嫔们。我们且不论这些有多少属实,至少这说明国家的各项职能也大约从黄帝时期开始。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先祖,从他登上历史舞台起,就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用武力平定了诸侯间的混战,将一个各部族星罗棋布、四分五裂的部落社会,推向了大一统的国家社会。他不仅促进了氏族间的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的雏形,也使得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发明有了划时代的跨越,引领着中华民族的先祖们,从蒙昧走向文明。我国古史时期的干支历法、农工矿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均始于黄帝时代,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正因如此,后世尊称轩辕黄帝为人文初祖、文明始祖。

五、人也?神也?

远古时代,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半人半神的传奇人物——公孙轩辕。这位发源于黄土高坡的部落首领以土为号,称为黄帝。在黄帝之前,有传说的三皇:伏羲、神农、女娲。但我这里按照司马迁的算法,以黄帝作为中国人物史的开端。这个被司马迁形容为“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的伟大帝王三战克炎帝,涿鹿杀蚩尤,以武力打败其他残暴的部落首领,将德行加之自己治下,建立起了东至东海、西至甘肃、南至湖南、北至河北的部落联盟。据史学家考证面积约有225万平方千米,这是一个惊人的疆域。埃及全境才只有100万平方千米左右,这其中还有96%的沙漠。虽然黄帝建立起的是一个相对松散的联盟,却在4000多年前一举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核心,其中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影响力。

黄帝的统治时间有多长呢?春秋时期孔子最调皮的学生宰予,曾经向老师问过这个问题。

孔子虽然不喜欢自己这个学生,痛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可是学生一提问题,他好为人师的脾性一发作,一下子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车的话。

宰予是这样提出疑问的——“以前我曾经听过荣伊的说法,他说黄帝寿命有三百年。我想问问,黄帝是人吗?到底是不是人?不然怎么会有三百年那么长的寿命?”

孔子当时肯定是哭笑不得,于是说道:“予,先代的圣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还有周公,他们的功业是非常之伟观,而黄帝还超过他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后世的先生们也很难详细地说清楚啊!”

宰予却抱着不弄清楚这个问题,白天就不睡觉的觉悟,继续追问道——“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记载,关于黄帝的事迹是那么神秘和隐晦,研究来研究去的,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君子以一事不知为耻,学生今天一定要执意问个明白。”

孔子只好大谈特谈了一通黄帝的功绩,这些话,后来都被司马迁照抄进了《史记》的《五帝本纪》之中,最后才回到宰予的问题上——黄帝生前所实行的德政仁政,让人民受惠了一百年;当黄帝死了之后呢?人民敬服他的英明神武,一百年不动摇;两百年过去之后,黄帝王朝的人民依旧遵循他当初拟定的国策,延续他所开辟的路线,又是一个一百年。加起来,所以才说黄帝活了三百年。

孔子生平不喜怪力乱神,对于黄帝的传说,肯定知道,但也是不相信人世间有那么长寿命的人。而在宰予的执着下,以遗爱长留人心的强词夺理来自圆其说,未免有点诡辩的意味。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也曾经和宰予一样提出类似的古怪问题——“上古时代,黄帝据说长着四张脸,这可信吗?”

孔子的答复一如既往地强词夺理,一如既往地自圆其说——“黄帝任命和自己治国理念一致的大臣四人处理国政,君臣之间非常默契,往往意见吻合,不需要约定就能办成大事,这就是所谓的四张脸。”

宰予和子贡提出的问题,至少说明了一点,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黄帝已经被完全神化了。人怕出名猪怕壮,特别是领袖,一旦被后人神化了,想当个正常人也不可得啊。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司马贞《索隐》引《地理志》:“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阳周在隋朝时改为罗川,桥山也称子午山。因此以上两说所指的地方是一致的,桥山的位置就在今陕西黄陵西北,相传山上有黄帝墓。此处有沮水穿山而过,山呈桥形,因以为名。

《尔雅》则是这样解释桥山得名的:“云山锐而高日桥也。”

今天,陕西黄陵的黄帝陵已经成为著名的人文景点,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必到之所。

还有一种说法,说由于黄帝恩泽四海,最后升天成仙。

《史记·封禅书》上说他临死的时候,有一天龙从天而降,要将他接引到天上去。黄帝就骑在龙身上,他的臣子和后宫跟随的有七十余人。这当然是神话了。

张守节《正义》引《列仙传》说,黄帝轩辕氏自己选择了大去之日,与群臣告别,葬在桥山。后来山崩棺露,里面只有随葬的宝剑和鞋子,而黄帝却不知所终。

《汉书·武帝纪》都曾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武帝勒兵十余万,巡狩朔方,在祭祀黄帝冢的时候,武帝满怀疑虑地问臣下:“我听说黄帝没有死,为何现在又留有他的墓呢?”有臣子回答说:“黄帝已经成仙,飞升上天了。这个墓里只有他的衣冠。”这表明,黄帝成仙的说法在汉武帝时代已经十分流行了。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认为它与后来逐渐盛行的游仙思想不无关系,同时它也反映出后世人们对黄帝的无限景仰之情,并由此产生了对黄帝归宿的良好愿望。

事实上,先秦的典籍提到黄帝之死时的情形,和司马迁的说法是完全不同的。《竹书纪年》上说:“黄帝的统治持续了一百年,发生了大地震,黄帝去世。”《尚书》则说黄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发生了大地震。这两种说法,都指出涿鹿发生了地震,晚年的黄帝就此去世。

只是到了后世,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意识的增强,和天人相应之说的流行,诸子百家都不愿意接受,也不能接受施行德政的圣王,我们的人文初祖居然被老天爷直接惩罚而死,于是,就有了黄帝乘龙上天,群臣后妃相从的传说。

黄帝出生充满神话色彩,去世后依然,莫非黄帝仅仅是个传说?

不能这么简单地看问题。我们知道:世界上一切民族的较为原始的神话,看起来好像是脱离现实、不着边际的,但那都是通过人的观念创造出来的,是客观事物对人的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它虽然不能直接完全地反映历史的现实,却可以间接地、曲折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历史情况。有时好像历史的倒影,也像在水波激荡下的若明若暗、若隐若现的影像。学者们通常称之为史影——历史的影子。

由此我们知道,黄帝的形象是从人逐步演化成神的,而且这种演化是在人们的无限崇拜中完成的。今天,黄帝是人还是神,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成为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明证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是一个符号也好,是一种观念也好,总是民族之根的象征。

历史学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是什么维系着中华民族始终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延续了五千年,中间虽也有外敌入侵,但民族精神从未泯灭?黄帝的影响力,给出了最早的答案。黄帝作为最早的纽带,将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延续至今,黄帝功不可没。在此,向为我们开创历史、开拓家园的先人致敬!

大哉,黄帝!

第二节 颛顼帝喾,光照日月

【原文】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译文】

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阯,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

颛顼帝生的儿子叫穷蝉。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

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的父亲叫蟜极,蟜极的父亲叫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黄帝。玄嚣和蟜极都没有登上帝位,到高辛时才登上帝位。高辛是颛顼的侄子。

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与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侍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娶娵訾(jū zī)氏的女儿,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

【评点】

颛顼和帝喾是上古时期“五帝”中的第二帝和第三帝,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和黄帝一样,颛顼和帝喾都是中国传说时代的英雄。黄帝、颛顼和帝喾为华夏民族的联合与统一,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伟大功绩,历来受到炎黄子孙的尊重和敬仰。

夏、商、周各大部族和长江一带的楚人,都把他们看成自己的远祖。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

一、颛顼的传说

出于大一统时代的需要,春秋到两汉是中国制造历史、寻找祖先的最高峰时代。

关于颛顼的身世,许多史籍都把他与黄帝连在一起。《帝系姓》载:“黄帝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西陵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仆氏,产颛顼。”由此说明,颛顼乃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属正统的帝王血缘。

相传,黄帝活了121岁,在位一百年。黄帝有子二十五个,其中十四个被分封得到了姓氏。黄帝去世的时候,可能儿子玄嚣和昌意先走了一步(老爹在位太久),帝位就传到了受人拥戴的颛顼手里,这个,类似于明太祖朱元璋越过朱标传给了朱允炆,因为朱标比重八(朱元璋)兄先走了一步。

《史记》说,颛顼沉静老练,有智谋,通达,知事理,对比黄帝的性格单纯,颛顼应该是个深沉而多谋之人,感觉上有点像孙权。这样的人不一定会领兵打仗,却是坐江山的圣主。他自幼才智超人,15岁佐帝政,20岁即帝位,在位78年,享年98岁。

据传,颛顼住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附近)这个地方,此人十分聪明,在民众中德高望重。

即位后,他带领人民养牲畜,种庄稼,充分利用地力。他推算四时节令,顺应自然。他依顺鬼神,制定礼义。他理顺四时五行之气,教化万民。他要人民洁净身心,真诚地去祭天、祭地、祭祖先。

他统兵向北到了幽州,向南到了交州,向西到了流沙,向东到了蟠木,所到之处,无论动物、植物,无论大神、小神,凡是太阳、月亮能够照耀到的,没有不平定、没有不臣服于他的。颛顼时代,疆域大了很多。

他还定下了四季的划分和二十四节气,对原来的历法进行了改革,这个重要性无须多言,颛顼因此被后人推戴为历宗,战国秦献公时所订历法取名为“颛顼历”。

颛顼还好音律。《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祀上天”,史书称“八风之音”为《承云》。这首人类社会最早的歌曲,是颛顼向人类社会奏响的东方神曲,或者该叫作华夏民族的第一首“国歌”?

司马迁写《史记》,从黄帝写起,直到汉武帝,他是远略近详。这短短的两段文字,已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德高日月、功盖山河的颛顼大帝形象。

《史记》中关于颛顼的记载就一段话,其他的史料也不是很多,但是神话中却不少。

颛顼是传说中的人物,他有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力量,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辖区非常大。据《淮南子·时则训》载:“北方之极,颛顼、元冥(元冥又叫玄冥,是管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传说内黄西南一带有个黄水怪,经常口吐黄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颛顼听说后就决心降服它,可黄水怪神通广大,与之激战九九八十一天不分胜败。颛顼便上天求女娲帮忙,女娲借来天王宝剑交给颛顼并教他使用方法。颛顼用天王宝剑打败了黄水怪。为了给人间造福,他用天王剑把大沙岗变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剑在山旁划一道河,取名硝河。从此这里有山有水,林茂粮丰,人们过上了好日子。在当地人民心中,颛顼被尊称为“高王爷”。

颛顼帝时期,人们的道德已经发生了变化,颛顼帝直属的北方三十六州道德高尚,而其他地方道德已经不行了。“君臣富贵皆由德而生”,因此,原本不停运转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开始被牢牢拴在天穹的北边,固定在北方三十六州上空。

上古时期,华夏之民敬神拜天,因此就有很多现在人想象不到的福分,那时天、地虽也分开,但距离较近,而且还有天梯相通,这天梯即是各地的高山与大树。天梯原为神、仙、巫而设,但人间的智者、勇士,却能凭着智谋和勇敢攀登天梯,直达天庭。那时候,凡人有了冤苦之事,可以直接到天上去向天帝申诉,神亦可以随便至凡界游山玩水,人与神的界限不是很明确的。后来由于地上蚩尤叛乱,对神不敬,扰乱天庭,为此颛顼帝命令孙儿重和黎去把天地的通路截断,以维持宇宙秩序。

大力神重和黎接旨,运足了力气,一个两手托天,一个双掌按地,吆喝一声,一齐发力,托天的尽力往上举,按地的拼命向下压,天渐渐更往上升,地渐渐更向下沉,本来相隔不远的天地就变成现在这样,遥不可及了,高山、大树,再也起不到天梯的作用了。从此,托天的重为南正,专管天地鬼神之事;按地的黎为火正,专管人间之事。

颛顼帝还制定出各种礼仪制度来维护社会道德,规定妇女在路上遇见男人必须先回避,不然要拉到十字大街示众,还规定兄妹不准通婚,并让百姓按时祭祀祖先和天地鬼神。

颛顼帝的为人道德、智慧,使四方慕德而服,鸟兽尽皆感化。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颛顼帝的大德智慧,使善者从之,却使邪恶及无法无天的共工恨之,共工妒忌得简直发了狂,便纠集一些同样鼓吹无法无天而对颛顼帝不满的坏神组建成一支军队,轻骑短刃,突袭天国京都。

据传,共工和颛顼两个部族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就是这场战争引发出“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壮美神话。

颛顼帝听说共工来袭,泰然自若,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急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大战开始后,颛顼帝率军将共工部众从天上追逐到凡界,再从凡界厮杀到天上,几个回合过去后,颛顼帝的部众越杀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急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着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由平逢山赶至,共工的部众被杀得人仰马翻,几乎全军覆没,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不周山的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这伙贼寇的去路。这不周山是一根撑天的巨柱,是颛顼帝维持宇宙秩序的主要凭借之一。这时,颛顼帝率军从四面八方冲来,喊杀声、劝降声惊天动地,天罗地网已经布成。共工至死还想坏一把,不顾一切后果发泄怨恨,向不周山撞去,在轰隆隆、泼剌剌的巨响声中,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天柱折断后,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路线。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因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淡水与海水混合的情景。

总之,颛顼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中华根基,是一位过渡型帝王,其在位的主要贡献是扩大版图,建立统治机构,禁绝巫教,促进民族融合,改革历法,定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研究了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

二、帝喾之德

颛顼驾崩后,帝喾即位,号高辛氏,名俊,其父为蟜极,蟜极父为玄嚣,玄嚣为嫘祖所生,黄帝长子,是颛顼的族侄。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对比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倒是有几分相像。

“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说到了帝喾的对内统治,从黄帝到帝喾,第三代了,提到“节用”,帝喾是第一人。

“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是说帝喾的外貌和气质。

“溉执中而遍天下”,意即实行一种中正和平、不偏不倚的政策,以治理天下。

司马迁先生并未强调帝喾的勤勉和智谋,可见在他看来,帝喾的伟大主要来自“生而神灵”。帝喾的作为,却也正是一个丝毫未被尘世污染的赤子所为,与颛顼帝多智谋,为与不为都服务于自己的统治相比,帝喾的为与不为更多的则源自自己的一颗仁爱之心。最让我感动的,是“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著名文学家曹植曾作《帝喾赞》以颂之:“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阅读有关史料传说,不难发现,帝喾也是聪明早慧、少年英才啊。

他刚出生就会说自己的名字,小时候聪明好学,十二三岁就声名远播,十五岁开始辅佐颛顼。

有一天,有九个国家联合来攻打颛顼,颛顼问帝喾是怎么想的,帝喾指出九国虽是联军,但彼此都怀有私心,并不团结,应该让他们发生矛盾自相残杀,然后趁势击败他们。颛顼听了大喜,于是派人去挑拨离间,结果这九国果然发生内战,颛顼没费什么力气就击败了他们,平定了九国之乱。颛顼于是对帝喾另眼相看,将其封到了辛(今河南商丘)。后来洪水来了,帝喾带领百姓迁到了帝丘这个颛顼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不料帝丘也闹起了水灾,于是他们又迁了回去。反反复复,帝喾觉得迁徙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开始日夜思索,最终决定加高地势,经过艰苦努力,地势终于增高到了洪水不能侵袭的高度(神话说是玉皇大帝帮了忙),百姓从此安居乐业,辛地改名高辛地,帝喾最后号高辛氏。

因为仁政爱民且才高睿智,颛顼死后帝喾得立。

帝喾在位期间,其疆域已发展至东北辽宁、西北宁夏、西南四川、东南长江下游一带。

帝喾继位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帝喾“爻策占验推算历法,穷极变化,颁告天下”。《大戴礼记》说他“夜观北斗,尽观日,作历弦,望、晦、朔、迎日推策”,或“观北斗四时指向,以定是令;观天干以定周天历变”,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事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帝喾治历明时,“教民稼穑”,使农耕文明迈入了新的时代。

帝喾继承颛顼治国策略,并有新的突破。“德莫高于博爱于人,政莫高于博利于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就是帝喾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史记》称帝喾“普施利物,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知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可见,帝喾在人民心中的位置。

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天下人景仰,为历代帝王推崇。时至今天,帝喾的治国思想,仍有积极意义。

帝喾喜好音乐,叫乐师咸黑制作了九招、六列和六英等歌曲,又命乐垂制作了乐鼓、钟、磬等乐器,还编制了舞蹈让六十四名舞女进行了表演。相传音乐十分动听,连凤凰都飞至殿堂,翩翩起舞。古时人们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来凤凰,可见帝喾的威望。

帝喾最出名的地方是他的四个妃子生的四儿一女。

正妃姜嫄,邰国国君女儿,在娘家时踏上巨人足印生子,因无夫生子感到羞耻(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帝喾就是这么来的),将孩子三次投于深巷、荒林和寒冰上,但此子奇迹般地不死,故此儿名弃。弃长大后喜欢农艺,教人种五谷,被尊为后稷,是周民族的祖先。

次妃简狄,有娀国国君女儿,在娘家与其妹建疵,春分时在玄池温泉洗澡,吃了飞过的燕子留下的一卵,怀孕生子,取名为契,商族的祖先。

三妃庆都,相传为大帝之女,生于斗维之野(今河北蓟县附近),被陈锋氏妇人收养,陈锋氏死后又被尹长孺收养。庆都长大后随养父到濮阳,因头上始终覆盖有黄云,被视为奇女,帝喾母劝帝喾将其纳为妃,后生尧。

四妃常仪,娵訾氏女,聪明美丽,长发垂足,先有一女名帝女,后生一子名挚(他是长子)。挚被派往曲阜与夷族杂居,成了东夷少昊,继承了帝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了尧。

据说帝喾还十分喜欢异族的女人。他的祖先黄帝当年打败蚩尤后,把蚩尤部落中表现好的人都移民到了一个叫邹屠的地方。帝喾听说邹屠氏的女子都有特异功能,能够行不踩地、游不沾水,个个都是“风行者”“水上漂”。帝喾有些好奇,就又娶了邹屠氏的一个女子为妃。不承想,这位妃子的生育本领比帝喾原来那四位还要奇妙。她怀孕也是要靠做梦吞日,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可以老做同样一个梦。据传说,她一连做了八个梦,吃进去了八个太阳,产下了八个儿子,这很像是后羿射日的生育版。

帝喾除了有这么多著名而神奇的妻子外,还有一个神乎其神的女儿。《后汉书·南蛮传》记录了历经千年不泯的“嫁女盘瓠犬”的故事。传说犬戎房王作乱,帝喾几经讨伐不胜,便告文天下,凡取房王项上人头者,可得千金,可封万户,并赐帝女为妻。后来,帝喾带常仪和帝女去南巡,在云梦泽遇到房王作乱,帝女的一只名叫盘瓠(hù)的狗混入敌营咬死了房王。于是帝喾把帝女许配给了盘瓠,后来生下十二男女,分送至浙江和湖南,大概这盘瓠和哮天犬差不多,乃神犬也,会化成人形。

帝喾之所以重要,最主要因为后来的商朝、周朝都到他这里来寻根。帝喾简直就是帝王的宝库,后世王朝的开国者一旦搞不清楚自己家族的来路,就要到他这里来看看。当然,他们要寻的不是帝喾,因为那样的话他们就是同根了,他们找的是帝喾的妻子。

帝喾之时,天下基本已经稳定。在颛顼帝的努力下,帝国的疆土还进行了扩张,境外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所以此时,给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帝喾所做的,就是给全国百姓做出节俭、仁爱的榜样。

颛顼与帝喾对比来看,一个沉稳多谋,一个单纯博爱;一个是“谋略帝王”,一个是“平民帝王”。他们都是应时而生的帝王。

三、颛顼帝喾,光耀华夏

畅游古代历史长河可知:三皇五帝起源,夏商周秦延续,汉唐宋明发展。华夏文明从混沌中醒来,一步步迈向成熟和繁荣。

如果说炎黄是历史长河的源头,那么颛顼、帝喾就是两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孕育、滋润着后世逐步扩大其支脉流域,最终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渊源相连的文化。

炎黄子孙同植一根,中华民族相承一脉。中华民族的形成纷繁而浩瀚,多彩而丰满,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一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史诗。而颛顼、帝喾就恰似这部壮阔恢宏诗篇中闪耀着无限光芒的韵律,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后人对他俩一样顶礼膜拜。

明洪武三年,卑微出身的太祖朱元璋为巩固统治,派人到处寻访历代帝王的陵寝,准备立庙供奉,以显示自己帝位的合法、正宗。经过寻访,在全国范围内共查帝王陵七十九处。经过筛选后,确定有代表性的三十七处帝王陵被列为国家级(皇家)祭祀,并在应天(今南京)立帝王庙供皇家祭祀,其中就有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明史·礼志》载:“洪武四年,谕中书省,考历代帝陵寝,礼部于滑县祭颛顼、帝喾二帝陵。”朱元璋还亲自撰写祭文,每年逢吉日遣官前往祭祀。

在今天北京历代帝王庙中,颛顼、帝喾的神位列“五帝”序列,供后人祭拜,体现了帝王入祀道循“中华统绪,不绝如线”(乾隆语),即一脉相承的特点和文化特征。

如今的颛顼帝喾陵已成为中华儿女寻根问祖之圣地,传统祭祀活动至今尤盛,影响深远。农历三月十八日是颛顼诞辰,每年此时,为期数天的古庙会盛况空前,会期大戏连台,人声鼎沸,香火缭绕,热闹非凡。人们怀着对先祖的崇敬之情,从四面八方会集帝陵,虔诚祭祀,以求中华永昌。自2002年起,内黄县人民政府开始举办祭祖节,缅怀圣祖功德,弘扬华夏文明,凝聚民族精神。

第三节 巍巍尧帝,任贤图治

【原文】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鸟兽氄毛。岁三百六十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译文】

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个地方叫旸(yáng)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步骤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昼与黑夜一样长,朱雀七宿(xiù)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之时。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步骤安排夏季的农活儿,谨慎地干好。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这时候,民众就居高处,鸟兽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作昧谷,恭敬地送太阳落下,有步骤地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作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mǎo)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评点】

帝尧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君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天文、历法、农事、法制诸方面多有建树,并且起用了许多人才。

尧是迄今为止历史上第一个记载比较详细的帝王,从史公的《史记》和《古今通史》记载来看,都有着对尧帝比较详细的介绍,史书的记载中主要表达了他用仁德、豁达、笃诚、功绩、精神等明举来推动了历史潮流的进步和发展,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良君明主。

由于帝尧功德高尚,后人常用“尧天”比喻理想社会,“尧年”赞颂老人益寿延年的功德;旧时封建社会,将“尧天”“尧年”作为专称颂皇帝功高长寿之词,“尧天乐”也是赞颂之词。

一、身世灵异,仁德如天

尧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据古代文献记载,尧是黄帝后裔,有的说是黄帝的第五代孙。姓伊祁,名放勋。因始封于唐,也称唐尧。因晚年游居于陶,又号陶唐氏。

关于尧的身世,民间传说很多,多是把帝尧神化了。据说,帝尧是他的母亲庆都和一条赤龙交合生下来的。《太平御览》根据《春秋合诚图》的记载,是这样来记述尧的诞生过程的:

尧的母亲是天帝的女儿,她出生的时候,天上雷电交加,却没有下雨,只有巨石的缝隙流着鲜红的血液,庆都就在这石头缝隙出生了。庆都长得像天帝,身上常有黄云覆盖着,不吃食物,做梦就吃饱了。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常有神灵跟随着她。有一天,她在三河之首游走,看见一条赤龙过来了,还带着一张图,图上画着一个人,衣服泛着红光,脸上眉有八彩。图上还有字,写的是:赤天受孕。庆都正看着,突然,天色转暗,阴雨霏霏,赤龙便与她交合了。之后庆都有了身孕,十四个月后生下了尧。尧长得和赤龙携带的那张图上的人一模一样。

这个故事很神奇,却写进了《说郛·河图稽命征》,仔细一想也有道理。因为,先祖经历过母系社会,那时的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人就把帝尧神化了;而且,由于大家将尧视为帝王,帝王就是真龙天子,于是就有了尧母与赤龙交合生尧的说法。

《史记》更把这位帝尧描写得了不得,说他仁德如天,智慧似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绚丽;他富有却不骄纵,尊贵却不惰慢。他戴黄帽子,穿黑衣裳,乘红车子,驾白马。他弘扬顺从的美德,与同族和睦相处;又明确百官的职责,百官政绩昭著;也亲和团结天下的诸侯,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世界。

所以他即位以后,局面大变:举荐本族德才兼备的贤者,首先使族人能紧密团结,做到“九族既睦”;又考察百官的政绩,区分高下,奖善罚恶,使政务井然有序;同时注意协调各个邦族间的关系,教育老百姓和睦相处,因而“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天下安宁,政治清明,世风祥和。

被众人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在《论语·泰伯》里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这是说,像帝尧这样的君主真是太伟大了,太崇高了!只有天最高大,而只有帝尧能够以天为准则。他的德行浩大无际,平民百姓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赞颂他才好!

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还专门编撰了一篇《尧典》来颂扬他的政绩和德行,以及传位与舜“光被四表”的盛业。

二、任用贤才,授民以时

尧作为“五帝”之一,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业绩。其中可圈可点者有很多。

他把自己信得过的得力助手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人派到各地指导农业生产,制定了历法。

尧命令羲氏与和氏,敬慎地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历法并告知于民。他分别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到东、西、南、北四个不同的地方进行观察。

羲仲住到了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辨别测定太阳东升的时刻。昼夜长短相等,南方朱雀七宿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春时节,也就是春分。这时,人们分散在田野,鸟兽开始生育繁殖。

羲叔住在南方的交阯,辨别测定太阳往南运行的情况,恭敬地迎接太阳向南回来。白昼时间最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火星黄昏出现在南方,根据这些确定仲夏时节,也就是夏至。这时,人们住在高处,鸟兽的羽毛稀疏。

和仲住在西方的昧谷,恭敬地送别落日,辨别测定太阳西落的时刻。昼夜长短相等,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星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秋时节,也就是秋分。这时,人们又回到平地上居住,鸟兽换生新毛。

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辨别观察太阳往北运行的情况。白昼时间最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依据这些确定仲冬时节,也就是冬至。这时,人们住在室内,鸟兽长出了柔软的细毛。

根据观测和研究的结果,尧断定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天,多余的时间用加闰月的办法解决,确定春、夏、秋、冬四季,也就是一岁。《尚书·尧典》的原话是:“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从史书上的记载至少可以读懂两点:一是帝尧主持研究了历法,因为他分派羲氏与和氏观测日出日入进行研究;二是帝尧亲身参与研究。若是不参与其中,不了解研究情状,很难做出用闰月解决余数的定论。由此完全可以断定,说尧钦定历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历法研究的成果,直接推进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我国民间喜欢将节气说成节令。节气是时节气候,节令则成了时节命令。显然,这节气认定后,帝尧选派的官员发布的命令,根据这命令人们可以安排农耕和生活事宜,就将节气变成了节令。至今,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节令的谚语:

如“四月芒种齐芒种,五月芒种过芒种”是说收麦的时间。如果农历四月芒种,那芒种时就能割麦;如果农历五月芒种,那过了芒种才能收麦。

“头伏萝卜,末伏菜”是说播种蔬菜的时间。头伏时可以种萝卜,末伏时才能种白菜。

这无数信手拈来的农谚,那时就是时节对农事的命令,这节令从帝尧那时起一直流传了数千年,一直是人们遵循的规律,这是何等了不起的创举!

对于历法的设定和使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正如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在《天道与人文》所说:“四季之递嬗,中国知之极早,二至、二分,已见于《尚书·尧典》,即今日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持这种观点的不仅是竺可桢先生,许多外国学者也这样认为,意大利学者安东尼奥·阿马萨黑认真研读了《尚书》,说“得知四季的主宰就是生命的创造者”,无疑,他将钦定历法视为最辉煌的科学发现了。

三、选贤任能,天下大治

在尧的众多政绩中,求贤若渴、任贤图治表现得尤为突出。

尧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有限,见闻有限,他想让天下广众、身边朝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来议论国事。但不管是平民,还是朝臣们,敢开口放言的却寥寥无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尧便在他议事的大厅前“置敢谏之鼓,使天下得尽其言;立诽谤之木,使天下得攻其过”。并广而告之,要大家都来对天下大事评头论足,即便是说错了,也赦免无罪。

诽谤木就是在他办事的宫门前,竖立一根木柱,谁有意见都可以站在下面发表,哪怕是说错也赦免无罪。敢谏之鼓也一样,就是安放一面大鼓,要提意见的人便击鼓告知。据说后世衙门前的升堂鼓就是这么演变来的。

这样一来,大家渐渐知道了帝尧的贤明,敢于大胆说话,谏议国事。尧广泛听取采纳众人意见,不断改进治世方法。

“敢谏之鼓”“诽谤之木”,大概就是今天的意见箱、信访处、投诉热线的始祖吧?在古人眼里,帝尧作为一个统治者,已经尽善尽美、无可挑剔了,而他自己却依然不满足,还要想方设法征求民众的意见,欢迎大家公开指出他的过失,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大概只有帝尧这样的圣主才能做得到吧。由此可见,倾听下情,接受民众的建议和批评,是开明的领导者独具的宝贵品质,也称得上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美德之一。不过,就像张居正说的那样,真想征求意见、听取批评,也不必非要放一面大鼓,立一根木头;反之,如果只是为了摆摆样子,走走形式,挂再多的意见箱,也不见得有人买账。

为了治理好国家,尧帝在位时选用了一批贤臣能士。史载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

大家都熟悉后羿射日的故事吧,后羿就是尧手下一位能干的大臣。

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由于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尧于是命后羿将那些野兽杀死,并射落九日。据说人们对尧为民除害的举措十分感激,所以拥戴他为天子。

尧的时代,又是一个“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的洪水泛滥的时代,其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天下,民不安居。尧对此非常关切,决心治理洪水。

治理洪水,其实也就是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是一件家喻户晓的历史大事。可是知道大禹治水的人很多,知道这次治水的指挥中心在尧都平阳的人就很少了,尤其是知道帝尧是这次抗洪总指挥的人就更少了。用时下的话说,这次治水大禹是实施者,是前线统帅。他能走上前线统帅的领导岗位,本身就在于帝尧的英明决策。那么,到底怎样治水的呢?我们从头说起。

到底派谁治水为好?起初,被提上议事名单的有两位,即共工和鲧。

先说共工,他是一提到就让帝尧否决了的。

在会议上,帝尧提出让谁担当治水重任,众臣都推荐鲧。就这么鲧当上了治水的头领,然而,连续治了九年,也就是堵了九年,洪水非但没有减小,还更为严重,结果被“殛于羽山”,也就是被杀了。

那么,下一步让谁治水为好呢?按照《史记》的说法,是代为摄政的虞舜举荐了大禹。其实,这时候还不能称大禹,大禹是他的庙号,他的名字是文命。文命是鲧的儿子。鲧治水惨败,儿子接过了他的重担,成为治理洪水的主帅,而且成功了,成为名垂千秋的大禹。

我们在此就以大禹相称吧!大禹为什么能将波浪滔天、肆虐苍生的洪水治理好呢?翻阅各种文献史料,查得原因有三,即思想对路,方法对头,作风对位。

先说思想对路。如前所述,大禹的父亲鲧治水采取的堆土筑坝的办法,越堵水越大,弄得洪水横流。大禹上任后,则反其道而行之。他继承了父亲未竟的事业,却没有固守父亲的思路,而是另辟蹊径。对此,《孟子·滕文公中》有过很高的评价:“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龙蛇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明确告诉人们,大禹治水是全新的思路,是在挖渠放水,地上有长江、淮河、黄河以及汉江,是将猛兽赶到沼泽里去了,不再为害伤人,人们可以又去平川安居乐业了。将孟子这种评价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疏导。治水患是疏导,疏川导滞的全新思路给了他全新的成就。

再说方法对头。这里的方法是指方法步骤,或者说大禹治水从哪里入手?从有关史料看,大禹治水是从壶口起步的。尧都平阳之所以为洪水淹没,原因是黄河古道壅塞,积水成泽,大水越过吕梁山谷,流入汾河谷地。紧邻汾河的平阳城,正好处在谷地当中,自然无法幸免。大禹治水首先盯住了黄河,盯住了壅塞河道的咽喉。壅塞在河道的全是石头,如何能打开一个缺口?上古时候,技术落后,又没有像样的工具,要凿石开河确实是个难题。破解难题的办法,是大禹采用了先进技术。当然,这先进技术也是就当时而言。据壶口周边的人们传说,大禹让众人砍来木柴,点火焚烧,烧热之后,又用冷水猛浇。这样岩石就会炸裂,顺着缝隙撬动石头就容易多了。这实际是使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这也算是方法对头吧!如此,打开壶口,据说壶口下面的十里龙槽就是大禹凿开的。他又打开孟门、石门、龙门,黄河顺流而下,解除了都城之困。接着,他一条条河道治下去,让长江、淮河和汉江等河流各有水路,通通畅畅流入了大海。

然后说作风对位。开山搬石,挖土成河,本身是件苦事情。那时候又少有像样的工具,要干好也就更辛苦。在这样的关头,如果领导不深入一线,不带头去干,群众就会退缩不前。因此,大禹自始至终都冲锋在治水的前沿阵地。最为典型的事迹是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接到治水的命令,大禹刚刚新婚第四天,他什么也没有说,就出发了。这一去就是十三年。离家快一年的时候,他路过家门口。那是个早晨,从屋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出生了,高兴极了,真想进屋看看这个心爱的小宝宝。可是,洪水咆哮,四处泛滥,治水正在紧要关头,他不敢怠慢,连忙朝前赶去。五年后,大禹第二次路过家门,远远看见妻子站在门口,他想跑过去说几句话。可是,前方工程遇到了难题,好多人等着他前去解决,他不敢迟缓,大步走过家门。第三次路过家门,那是十年后了。他看见门口站着个孩子,路人说是他的儿子,他亲热地抱在怀里,真想多抱抱这朝思暮想的小宝贝,可是,治水已到最后关头,他不敢有半点懈怠,只好放下儿子,毅然离去。这个故事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无人不敬仰大禹一心奉献的敬业精神。

大禹在众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不过,也不要忘了尧是这次治理洪水的总指挥。平息了洪水,人们又能过安然日子了。

帝尧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君主,在历法、农事诸方面多有建树,并且起用了许多贤能的人才。在他的统治下,九族敦睦、百姓安居、万国和谐、天下太平,堪称盛世。

第四节 尧禅位于舜,成千古美谈

【原文】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译文】

尧说:“谁可以继承我的这个事业?”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哼!丹朱嘛,他这个人愚顽、凶恶,不能用。”尧又问道:“那么还有谁可以?”驩兜说:“共工广泛地聚集民众,做出了业绩,可以用。”尧说:“共工好讲漂亮话,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骗上天,不能用。”尧又问:“唉,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民众万分愁苦,谁可以派去治理呢?”大家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能用。”四岳都说:“就任用他吧,试试不行,再把他撤掉。”尧因此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了鲧。鲧治水九年,也没有取得成效。

尧说:“唉!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举吧。”大家都对尧说:“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虞舜。”尧说:“对,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guī)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就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都遵从不违。尧又让他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变得有条不紊。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恭敬敬。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更认为他十分聪明,很有道德,便把他叫来说道:“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话就能做到。现在你就登临天子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也就是尧的太祖。

【评点】

尧的传说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他首先推行了禅让制,成为千古美谈。

古人说“人人皆可为尧舜”,今人说“六亿神州尽舜尧”,所标显的都是以“禅让”为核心的仁政德治。

一、踏遍山野,求贤若渴

拜师访贤是尧的美德,他所以能治理好天下,就是从别人那里学到了很多的智慧。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是有限的,成就大事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智慧学习过来,借鉴过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过,尧拜师访贤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选拔接班人。

说到接班人,人们会问尧不是有儿子吗,让他继位不就行了吗?在尧看来他的儿子丹朱没有能力治理天下。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么记载:尧说:“谁可顺应天理,继承帝位?”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哎呀,丹朱生性顽劣,争强好斗,不可任用。”

至于丹朱怎么顽凶,这里过于简练,倒是《尚书·益稷》写了几笔:

“无若丹朱傲,唯漫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额额,罔水引舟,朋淫于家,用珍厥世。”

原来,丹朱不但傲慢,还喜欢游乐,经常不分昼夜,聚朋作乐,这样游手好闲,帝尧当然为之忧虑。他想尽办法要教育好这个儿子,据说围棋就是他为了教育丹朱而发明的。最早记载尧造围棋的典籍是战国时期史官撰写的《世本》,内中写道:尧造围棋,丹朱善之。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尧看见丹朱游手好闲,性情又十分暴烈,不无担忧:这样下去岂不成了害群劣马?他决心想个良法改变儿子的性情。一连数天,他把自己关在屋里,闭门不出,思谋天道,回味地理。天道地理在他胸中山重水复,曲径通幽,化为棋局。就这么,围棋诞生了。

然后,尧就点燃松明教丹朱下围棋。丹朱也真聪明,父亲说的规则他一听就懂,试走几招,还真出手不凡。连续下过几个夜晚,帝尧要胜他也很难了。从此,丹朱喜欢上围棋,经常找人对弈。他棋艺长进,成了国中强手。从此围棋流传开去,直到今天,仍然盛行。在民间的神仙中,丹朱还是个围棋神呢!

尧用围棋教育丹朱,使他的性情得到很大改变,不再干坏事扰害众人,可是,要由他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尧还是不放心,所以,决心要另选贤任能。

屈指一数,帝尧拜访学习过的贤人还真不少,可考姓名的有:壤父、王倪、支父、齿缺、蒲伊、尹寿、许由。这些人,有的典籍留有名字,有的只见于神话传说,最有代表性的当是许由。

《高士传》中记载,许由为当时的名士,帝尧要让位给他,许由不接受。尧为什么要让位?许由为什么不接受?

《庄子》中写了他们的一段对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帝尧让天下给许由,对他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可火炬还燃烧不息;它要跟日月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及时雨降落了,可是还在用河水浇地,如此不是徒劳吗?先生若能当国君,天下定会大治,为什么我还要空居其位?我自知能力不够,请你出来治理天下吧!”

帝尧这话说得够诚恳了,可是,却没能打动许由。他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得到大治了,而我如果代替你,我是为了名吗?名实是虚无的东西,我何必去追求?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根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厨师即使不下厨房,主持祭祀的人也不会越俎代庖。”这便有了成语:越俎代庖。

《高士传》中又写道,帝尧又派人召许由担任九州长,清高的许由以为这污染了自己的耳朵,便跑到颍水来洗耳朵。在河边正碰见朋友巢父牵着牛犊饮水,便向他诉说苦衷,巢父听了,不屑一顾地说:“假如你一直住在深山高崖,谁能看见你?你到处游荡,换取名声,现在却来洗耳朵。别故作清高了,我真怕你洗过耳朵的水脏了我那牛犊的嘴。”说着,巢父牵着牛犊去上游饮水了。

看来,尧做的不是“帝”,是寂寞啊。这个帝位貌似个烫手的山芋,人见人拒,人见人躲。

大家都知道,后世的统治者为了得到权力,无所不用其极,秦二世为当皇帝欺父杀兄、李世民做掉兄弟、武则天毒死儿女等,不一而足,那个时代为什么人人躲着帝位走呢?

且以我的小人之心度一回君子之腹:

在尧的时代,估计帝位并不意味着权力。也就是说一切帝位继承人终其一生都是志愿者!那个时代是原始社会,也许大家不必经常饿肚子,但毕竟生产力还是有限,人们劳动的成果(产品),比如王二逮个兔子,张三摸了条鱼,大部分还是被部落的人吃了,除了给活人吃,还得给死人吃(祭祖),除了给死人吃,还得献给天地、山川、日月、神祇(祭祀)。能凑合着过就不错了,更别提剩下的了。总之,吃的用的得省着点,那年月日子不好过。大家的日子不好过,尧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他得成天琢磨着怎么生产,怎么分东西,怎么处理好原本就不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证部落的人口,让更多的人活下去。自己呢,没有一分钱的工资,弄不好还要受饿。

没什么利益可图,所以,也就无人觊觎帝位了。

许由不接受尧的禅让,尧只好继续访贤,我们该将目光投向历山了。帝尧访贤来到了这里。一说历山,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舜耕于历山了。

二、历山访贤,舜露头角

一天,尧帝把大臣们叫到一块儿开会,又一次共同商量寻访大德大贤之人来接班的事。

帝尧在位七十年,已经老了,而他的儿子丹朱品德和才能都不行,不是当天子的材料。尧想把帝位禅让给四岳(主管四方诸侯的官员),四岳不受,向帝尧推荐了舜。

“开会”,应当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活动形式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帝尧的时代,洪水滔天。尧召集四岳开会,让他们推举治水的人。尧和四岳,也就是四个部族领袖的高层会议,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峰会”了。四岳推荐了鲧。帝尧认为鲧不能胜任。四岳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强请试之”。

这次选接班人,依然是“峰会”,四岳推荐了舜。

介绍了舜的情况,原来,舜是个苦命的娃儿,出生没几年,他妈病死了,他爸又给他娶了个后娘。舜对后娘和亲娘一样听话,一样孝顺。可后娘心眼窄,把他当成肉中刺,整天指派重活给他干,一不如意就会打他。尤其是舜有了弟弟象后,后娘对他更差了,受气挨骂成了家常便饭。他爸受了后娘的影响,好歹不分,也常打骂他。舜忍气吞声,像从前一样孝顺父母,善待弟弟。在临汾不少地方,说继母不好是姚婆,这和舜有关系,因为,舜的家在姚墟,姚墟出了个歪婆,就说她姚婆。这里,还需要说清的是此时的舜还不是舜,他叫姚重华,舜同尧一样是庙号。不过,大家叫习惯了,我们姑且就这么叫吧。

尽管舜对父母那么好,但还是被赶出了家门。舜流着泪,离开了家门,来到了历山,搭了一个草棚,在这里安家,垦荒耕种。《尚书·大禹谟》中提到:当初舜在历山耕作,来往田间,每天对着天空大声号啕哭泣,对于父亲和继母,宁可自己背不孝的罪名。每逢去见父亲,他都恭敬而畏惧。他的瞎爸爸受了感动,和顺多了。

舜耕历山就这么开始了,也就不止一次走进了古籍。自《墨子》《孟子》到战国时期的《荀子》《韩非子》,再到西汉前期的《史记》《淮南子》,都有过关于舜耕历山的记载。

舜不仅在历山耕种,还帮助平民解决土地纠纷,和谐了关系。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对于以上说法,王仲孚先生在《中国上古史专题研究》一书中载文《尧舜传说试释》解释道:所谓“成聚”“成邑”“成都”,无非是因农业进步,粮食充足,人口增加而聚落逐渐成长扩大的表示。由此得知,舜耕历山后,历山的生产得到大发展,居住的人也增多了,成了远近闻名的聚落。这种情形便和《尧典》中的状况连接了。前面写过帝尧让推荐贤士,大臣一致推举的是虞舜。为什么会众口一词推荐他呢?自然是因为他小有名气了。他的名气不仅大臣知道,帝尧也有耳闻。

由于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尧帝也感到舜是一个旷世奇才,完全可以起用。但尧帝是一位非常谨慎的人。从介绍的情况看,他感到舜来接自己的班比较理想。为了慎重起见,他决定亲自到有虞氏部落去一趟,看看虞舜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过了几天,尧帝带着一行人,包括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采取微服私访的形式,从平阳出发,前往东夷的有虞氏部落进行明察暗访。到了有虞氏部落所在地诸冯以后,尧帝与放齐、娥皇、女英一行四人,打扮成村夫山姑,徒步前往历山。

民间传说中,尧帝登上历山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坡地,大片坡地却被一条条垄线分割成条条块块。帝尧有些诧异,这垄线有什么作用?他走近田边问一位老农。老农告诉他,千万别小看这垄线,过去农家常因为田少地多,发生口角。自从有了垄线,人们各耕其田,再也没有起争端。

帝尧听得异常欣喜,禁不住问,这是谁的主意呢?老者用手指指正在耕田的一位后生。

尧举目看到一位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赤着上身,正在赶着两头牛耕地。

帝尧便朝那位后生走去。到了田边一看,他耕的地比别人的平整多了。远远望去,年轻人手里没有拿鞭子,犁后挂着簸箕,当牛走得慢时,年轻人就敲敲簸箕。仅此而已,两头牛奋力向前。

尧帝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年轻人:“为何不用牛鞭赶牛,而只是用敲簸箕的办法来赶牛?”

舜微微一笑,对他说:“牛为我们耕作,辛辛苦苦,我怎么能忍心用鞭子去抽打它呢?”

帝尧欣喜地看着后生,说:“你真是个善良的人啊!”

后生又说:“再者,我一鞭下去打不到两头牛的身上。打黑牛,黑牛走得快了,黄牛仍然慢,一快一慢,犁头颠动,地就耕不平了。如果打黄牛也是一样呀!”

“哈哈,好呀!小伙子又仁爱,又有心眼。”帝尧高兴地笑着问,“请问你的名字?”

后生答:“重华。”

这不正是大家推举的贤人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帝尧非常高兴,待到日落天黑,相随回到他的茅棚,又谈了好些事理,越谈越觉得这后生是个好苗子。就想将王位揖让给他,但是,这么接触还是不深,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于是决定对舜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三、全面考察,禅位于舜

尧在历山访到舜,感到这后生既仁爱,又有智慧,便要进一步考察他。《尚书·尧典》记载帝尧的说法是:“我其试哉。”

怎么试舜?《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不仅将两个女儿嫁给舜,观察他在家中的行为,而且将九个儿子也送到他那里,观察他在外面的处事。这样察试够认真了吧?但孟子还觉不够,再加些财物给舜。《孟子·万章上》写道:“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

这一招厉害,不是要看他贫贱之时的态度,而是察看他富贵以后的品行。尤其是还给他百官,供他驱使,看看他到底是否人富了,脸阔了,行为就变横了。不过,历史学家对送之百官持有疑义,舜居僻地,百官没有用武之地啊!不仅对百官,对送九男也少见下文,而多见的是二女出嫁的情形。其实,从二女出嫁开始,一系列富有戏剧化的情节就展开了。

我们先说帝尧嫁女吧!

帝尧的大女儿叫娥皇,忠厚善良;二女儿叫女英,聪明伶俐。女英年小,姐姐事事都谦让着她。谦让惯了,女英事事都想掐尖拔头。听说父亲要将她们姐妹俩嫁给舜,女英又打开了小算盘,那谁当正房、谁是偏房呀?就找到父亲要当正房。父亲听了沉下脸说:“我考考你们,谁赢了谁当正房。”

帝尧出的考题是煮豆子,每人给十粒豆,五斤柴,先煮熟者获胜。

女英腿勤手快,马上抢来柴,往锅里加满水,放进豆子,点火一引,柴火着了。她不停地添柴吹火,火苗呼呼着了,过一会儿水也响了。女英快手快脚地干着,很快水滚起来,开了,心想自己准胜。刚想到这里,就见父亲端着碗进来了,原来姐姐已煮熟了豆子。这娥皇常干家务活儿,很有经验,一见豆子不多,加的水很少,因而,妹妹的锅刚开,她的豆子就煮熟了。女英见了,一嘟嘴说:“不算,另来。”

帝尧说:“那我再出一道题,那就纳鞋底。”他给了每人一只鞋底,一条绳,一根针,先纳完者为胜。女英眼明手快,盘膝打坐,穿针引线,马上干开了。穿过针,拉着绳,拉紧了,又穿针,又拉绳,不一会儿干得胳膊酸痛。酸也不敢停,这一回再也不能落后了。背疼了,女英咬着牙,还是一下比一下紧地猛拉绳子。可是,这时姐姐的鞋底纳完了。这是怎么回事呀?原来姐姐嫌绳子长费劲,将之剪为数节,用完一节,再用一节,这便大大节省了拉绳的时间。娥皇又胜了,女英气呼呼地说:“不算,不算,再来!”

帝尧说,那就再来吧!他备了一辆马车、一头骡子,告诉她们一个坐车,一个骑骡子,谁先到历山,谁当正房。

女英马上来了主意,说:“马车稳当排场,姐姐理应坐呀!”说完,骑了骡子,扬鞭一打,飞快地跑出了门。赶到姐姐上车出院,女英早跑出好远了。她回头一望,嘻嘻一笑,又加一鞭,就把姐姐甩得看不见影了。这一回,嘿嘿,看来她这正房当定了。谁料刚这么一想,骡子停步不走了。她扬鞭要打,却发现这骡子开始生骡驹了,气得女英连声骂:“该死的骡子,误了我的大事,以后别再下驹了。”骡子很听话,从此骡子就再也不生驹了。可是,这生到一半的骡驹总得生出来吧,骡子不紧不慢地下驹,女英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姐姐的马车赶上来了,一看妹妹那气急败坏的样子,她连忙跳下车,将骡子安顿给路人,拉着妹妹上车,一同前往历山。女英大为感动,从此再也不和姐姐耍小聪明了,二人和睦相处,同心辅佐丈夫。

成亲后,舜带着两个媳妇回家拜见父母。后母真想把他们赶出去,可是弟弟象见了二位金枝玉叶般的嫂嫂,生了祸心,就和母亲合计要害死舜。舜当然不知道,还感觉到后母和弟弟对他好多了。那么,他们怎么害舜呢?这就产生了两个成语:落井下石、上屋抽梯。

我们先说落井下石。这天傍晚,父亲瞽叟将舜叫过去说,井浅了,有了淤泥,要他下去淘井。舜没有推辞,准备第二天就干。回到屋里,和娥皇、女英一说,都觉得应该长个心眼。待父母、弟弟都睡了,他们忙碌了大半夜。这半夜没有白忙,第二天舜刚下井,就觉井口一黑,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他赶忙闪身,躲进了昨夜挖好的洞里,悄悄钻回屋里。井口上的象可得意了,又是填土,又是倒石,把井埋了个严实,心想舜必死无疑了。他扔了工具,撒腿就往嫂嫂屋里跑。快近窗前,听见琴声悦耳,以为是嫂嫂弹琴呢!他喜不自禁,大步跨进屋去。一进门,他吓得差点儿趴下,哎呀!见鬼了,弹琴的竟然是舜。象讨个没趣,说几句闲话,溜了出来。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便有了上屋抽梯。这天父亲又叫舜,说谷仓漏雨,要他上屋修理。舜又答应了,回屋说过,娥皇、女英都说还得提防。第二天,舜上房顶时背了两个斗笠。他正在翻盖茅草,就见谷仓着火了,浓烟滚滚向他卷来。他去找梯子,哪里还有呢?早被象抽掉了。舜从背上拿下斗笠,一手一个,高高举起,跳了下来。不偏不倚落在自己的屋前,他抖抖灰尘,回到屋里。大火一会儿就烧光了谷仓,象没找到舜,以为他早成了灰烬。他高兴地跑来和两位嫂嫂成亲,一进门却又碰见了舜。他腿一软,跌在地上。舜拉起他说:“小弟以后不要多礼,更不要跪拜。”给了个台阶,让象退了出来。

这两件谋害舜的事,史书称之为“掩井”“焚廪”,孟子笔下曾有记载。

舜连续被害,却不计前嫌,一如先前那样孝敬父母,善待弟弟。后母和弟弟见害不死他,以为是天神相助,也不敢再动邪念了。一家人和睦相处,光景过得红红火火。

帝尧闻知,就将舜迎进宫中代为摄政,进一步考验他处理天下大事的能力。

综合《尚书·舜典》和《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舜进宫后经受了四种考验:

一是慎和五典,五典能从。帝尧让舜做的第一件事是推行五典。五典就是我们讲过的五种伦理关系。这五种关系的具体标准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件事舜做得怎么样?结果是五典能从,民众都能自觉遵守,显然教化成果是很突出的了。

二是遍入百官,百官时序。这是从务虚进入务实了。前面推行五教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是看不见的工作,现在是要干点实际工作了。帝尧让舜和百官一起管理各种事务,越是具体事务越复杂,越棘手,也越能判断一个人的处事能力。舜又经受了考验,把各种复杂棘手的事情都干得井井有条。

三是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四门,实际是指四方各地。宾于四门,就是让舜迎接四方诸侯,或者说迎接招待各部落、部落联盟的酋长。这样的角色,不是分管外交的副总理,也是外交部长了。足见,帝尧对舜前面干的工作都很满意,不然不会将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因为,外交事务是关乎着国家,或说部落形象的大事,当然也是关乎着帝尧形象的大事。舜担当此重任表明帝尧对他更为信任了。好在,舜没有辜负帝尧的信任,他将外交工作干得庄重、肃敬。一个“四门穆穆”就完全肯定了他的成绩。“穆穆”在《尔雅·释训》中是敬重的意思,这等于说,舜将外事接待工作搞得井然有序,完全合乎礼仪。

四是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宫廷政务,样样得心应手,事事办得让帝尧称心如意,考验该结束了吧?还有更艰巨的考验在等待他,这就是“纳于大麓”。麓是管理山林的官吏,“纳于大麓”是选拔他出任这管理山林的官吏,让他去远离宫廷、远离都市、远离人群的偏远地方。那里气候异常,随时有狂风暴雨,别说管理山林,弄不好就会迷失方向,连自己能否回来也成了问题。但是,这也没有难住舜,他“烈风雷雨弗迷”,再恶劣的气候也不迷误。我以为,这里不仅指在暴风骤雨中能辨识方向,还指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矛盾中都能始终如一,保持冷静头脑,妥善处理一切问题。可以说,舜经受了最为严峻的考验。

经过长达三年的考察与考验,尧帝对舜感到非常满意。于是,他对舜说:三年来,你办事办得非常好,你讲过的话也都办到了,你就登帝位吧!对于尧帝的这番话,舜并没有喜形于色。他感到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堪胜任帝位,婉言谢绝了尧帝的好意。帝尧还是要他总领政务,于是便让他代行天子之事,也就是代为摄政。摄政之后,舜挑起重担,将帝尧开创的基业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所以,二十年后,尧将帝位禅让给了舜。

第五节 德行天下,四海升平

【原文】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夷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博时百谷。”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于是以垂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于是以益为朕虞。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

【译文】

舜进入山林的时候,遇到暴风雷雨也不迷路误事,尧于是才知道了凭着舜的才能是可以把天下传授给他的。尧年纪大了,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视。舜被举用掌管政事二十年,尧让他代行天子的政务。代行政务八年,尧逝世了。服丧三年完毕,舜让位给丹朱,可是天下人都来归服舜。禹、皋陶(yáo)、后稷、伯夷、夔(kuí)、龙、倕、益、彭祖,从尧的时候就都得到举用,却一直没有职务。于是舜就到文祖庙,与四岳商计,开放四门,了解沟通四方的情况,他让十二州牧讨论称帝应具备的功德,他们都说要办有大德的事,疏远巧言谄媚的小人,这样,远方的外族就都会归服。舜对四岳说:“有谁能奋发努力,建立功业,光大帝尧的事业,授给他官职辅佐我办事呢?”四岳都说:“伯禹为司空,可以光大帝尧的事业。”舜说:“嗯,好!禹,你去负责平治水土,一定要努力办好啊!”禹跪地叩头拜谢,谦让给稷、契和皋陶。舜说:“好了,去吧!”舜说:“弃,黎民正在挨饿受饥,你负责农业,去教他们播种百谷吧。”舜说:“契,百官不相亲爱,五伦不顺,你担任司徒,去谨慎地施行五伦教育,做好五伦教育,在于要宽厚。”舜又说:“皋陶,蛮夷侵扰中原,抢劫杀人,在我们的境内外作乱,你担任司法官,五刑要使用得当,根据罪行轻重,大罪在原野上执行,次罪在市、朝内执行,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师氏处理;五刑宽减为流放的,流放的远近要有个规定,按罪行轻重分别流放到四境之外、九州之外和国都之外。只有公正严明,才能使人信服。”舜问:“那么谁能管理我的各种工匠?”大家都说倕可以,于是任命倕为共工,统领各种工匠。舜又问:“谁能管理我山上泽中的草木鸟兽?”大家都说益行,于是任命益为朕虞,主管山泽。益下拜叩头,推让给朱虎、熊罴。舜说:“去吧,你行。”就让朱虎、熊罴做他的助手。舜说:“喂,四岳,有谁能替我主持天事、地事、人事三种祭祀?”大家都说伯夷可以。舜说:“喂,伯夷,我任命你担秩宗,主管祭祀,要早晚虔敬,要正直,要肃穆清洁。”伯夷推让给夔、龙,舜说:“那好,就任命夔为典乐,掌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要正直而温和,宽厚而严厉,刚正却不暴虐,简捷却不傲慢;诗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歌是用延长音节来咏唱诗的,乐声的高低要与歌的内容相配合,还要用标准的音律来使乐声和谐。八种乐器的声音谐调一致,不要互相错乱侵扰,这样,就能通过音乐达到人与神相和的境界啦。”夔说:“呣,我轻重有节地敲起石磬,各种禽兽都会跟着跳起舞来的。”舜说:“龙,我非常憎恶那种诬陷他人的坏话和灭绝道义的行为,惊扰我的臣民,我任命你为纲言官,早晚传达我的旨命,报告下情,一定要诚实。”舜说:“喂,你们二十二个人,要谨守职责,时时辅佐我做好上天交付的治国大事。”此后,每三年考核一次功绩,经过三次考核,按照成绩升迁或贬黜,所以,不论远处近处,各种事情都振兴起来了。他又根据是否归顺,分解了三苗部族。

【评点】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舜帝名叫重华,属有虞氏,是黄帝后裔。

舜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也做了诸多开创性的工作,成为后世帝王治国的楷模。

一、宅心仁厚,天下归服

上面已经讲了尧对舜进行了种种考验,而“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是最严峻的考验,是考验舜的意志、胆识、智慧。舜的“烈风雷雨弗迷”,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让尧对他完全放心,认为虞舜足以授予天下大任,尧帝终于下决心将帝位移交给舜。

由于舜的推让与尧的坚持,舜与尧之间采取了一种折中方案。这种折中方案,就是尧帝仍然是名义上的天子,舜则代替尧帝处理国家事务,成为大权在握的事实上的帝王。这种折中方案,达到了尧帝将权力移交舜的目的,使舜真正走上了唐的政治中心,可以利用舜的聪明才智振兴唐国。

在这种权力机制下,犹如天有二日,这时候国有二君。尧是名义上的天子,舜是实际上的帝王。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将尧舜时期的这种特殊执政形式,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词语,即我们经常听到的所谓“尧天舜日”。司马迁将这种执政形式,称为“摄行天子之政”,也可以叫“摄政”。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按照这一记载,尧发现选拔舜的时候,舜的年龄为三十岁。经过三年考察,舜的年龄为三十三岁。当时,尧并没有随即让舜“摄行天子之政”。又过了十七年,直到舜五十岁的时候,尧帝才退下来,让舜“摄行天子之政”。在舜“摄行天子之政”以后的第八年,尧帝去世。舜为尧守孝三年后,即舜六十一岁时,最终登上天子之位。这样,舜在唐国的摄政时间为十一年。如果减去为尧守孝的三年,舜的摄政时间只有八年。

无论舜帝是在什么时候当上摄政帝,实际的情况是,他在33岁就已经事实上掌握了唐国的行政大权,而且利用他所掌握的行政大权,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把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唐国重现昔日的辉煌,国力大增,对此,尧帝感到非常满意。

尧帝在走过了114岁的人生之路以后,离开了人世。《史记·五帝本纪》载:“尧避位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对于尧的去世,舜当然感到极度悲痛。自己从一个氏族部落酋长,被尧帝慧眼识人才,选拔到唐国。不仅迎娶了国君心爱的两个女儿,还当上了摄政帝。这一切,没有尧是绝对不可能的。最后,尧帝没有把天子之位传给丹朱,而是传给了自己,这种大恩大德,比之父母要胜过千百倍。

所以,在将尧安葬后,舜为尧守孝三年。守孝期间,舜仍然坚持处理国事。唐国的各项政务活动正常进行,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舜为了避让丹朱,迁到“南河之南”住了下来。南河指今潼关以下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一段河流。舜这样做,目的在于使唐国的人民在继承帝位的人选上可以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唐国人民选择了丹朱,舜将愿意服从人民的选择。

但是,舜的这一举动立即引起朝廷大臣们的不安。传帝位于舜,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如果中途出现问题,肯定会危及唐国的稳定。于是,朝廷大臣四出寻找舜的下落。

丹朱虽然仍在帝都,但诸侯来帝都朝觐的,不去朝觐丹朱而去朝觐舜,打官司的人不去找丹朱而去找舜,唱歌的人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

舜守了三年丧后把位子让给官二代丹朱,很谦让,可是人家口碑好啊,官员百姓有什么事都找他。在这种情况下,丹朱感到自己已经陷于孤立,不可能得到朝廷百官和各路诸侯的拥戴而继承帝位。因此,丹朱主动离开帝都平阳,避舜房陵,在今湖北房县一带住了下来。

丹朱的出走,为舜继帝位铺平了最后的道路。诸多大臣纷纷赶到南河之南,劝说舜遵从天意,回到帝都继承帝位。一些在丹朱出走前动摇不定的大臣,现在也纷纷下定决心,支持舜继帝位。在朝廷百官和各路诸侯的恳请下,舜只好说:“天也夫!”既然是天意,当然是不能违反的。于是,舜在朝廷百官和各路诸侯的拥戴下回到了帝都平阳,准备继天子之位。

在登帝位之前,舜还有一件必须处理好的大事,就是要安置好丹朱。如何安置呢?必须对已经去世的尧帝、对娥皇女英、对朝廷百官和各路诸侯,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可以接受的安置方式。考虑到丹朱是主动避让舜帝,出走到房陵,表明他是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因此,舜顺水推舟,将丹朱封于房陵,并允许丹朱在帝都留居三年。《竹书纪年》对当时的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不克,朱遂封于房,为虞宾三年,舜即天子之位。”

关于丹朱的结局,古人有四种说法。

一说被杀。《韩非子·说疑》即持尧大义灭亲之说。

二说被放。证据有:《韩诗外传》载“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这是西汉文帝时博士韩婴的看法。

三说被降。《邓析子·无厚》中这么写:“尧舜为天子,而丹朱、商均为布衣。”天子的儿子成为布衣,显然是被降为庶民了。

四说被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

对以上四种说法,我还是倾向于司马迁的这种论断。之所以倾向,不是个人情趣偏爱,而是有事实为证。今山西长治市有个长子县,原名丹渊。据说,早先丹朱叫子朱,就是被封到丹渊后才以地望为姓,成为丹朱的。而丹渊则由于成为帝尧长子的封地改称长子。至今此名仍然在用,而且长子县还有不少与丹朱相关的地名。再者,若到长子县一看,就能发现这里土地肥沃,田地广阔,是适宜农耕的好地方。因而,丹朱被封的可能性最大。

这样妥善安排了丹朱,舜就继承尧的王位,而且,将推进和发展大业,因而,后人才有“尧天舜日”的说法。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尧知道他儿子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为了黎民百姓的幸福,忍痛把位子让给了虞舜。为什么说是忍痛呢?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说明他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博爱战胜了自私,于是,最后把管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了虞舜。

这段话历来被作为仁君的红宝书语录,只不过,一个“利”字,似乎说明了当时的氏族首领已经不仅仅是个领导者这么简单了,这个位子开始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利益,不知世事的原始人进化到贪欲蠢蠢欲动了!这么一句话总让我觉得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钩心斗角、腥风血雨似乎不远了,家天下也即将来临。如果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手笔,那他的确是个史笔天才。

至此,尧舜禅让才完美谢幕,一个时代已结束,另一个时代就要开始。

二、虞舜立国,强化王权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载:“元年己未,帝即位。”按照这一记载,舜在为尧帝守孝三年后,于己未年正月初一吉时,正式登上天子之位。

舜帝登基仪式在文祖庙举行。相传舜的登基仪式非常隆重,奏《大韶》之乐,百官欢声雷动,还出现了很多吉瑞的景象。

《竹书纪年》记载的舜登天子之位,确实是瑞象迭现:阶梯上长出了瑞草蓂荚,凤凰到厅堂里筑巢,大臣们拍打着石头,齐声歌唱韶乐九章,山中各种野兽也和着韶乐的节拍跳起舞来,天上有瑞星出现在东方苍龙房宿一带,神马也从地下跑了出来。这确实是一幅喜庆图、吉祥图、群舞图。

舜继帝位后,建立起虞国,定都于蒲坂。此后,他认真总结在唐国摄政的经验教训,采取措施,强化王权,加强对中央政权与地方的控制。为此,他采取了两个方面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措施:一方面,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国家机构,明确机构职能,任命机构官员,提出工作要求,通过控制这些机构与官员,来实现对中央政权的控制。

舜治理天下,真正做到了任人唯贤,把大臣官职进行了细分,有以下官职:

1.四岳。不是东岳西岳那个四岳,是四个官职,很有可能是天下四方的分管领导,位高权重,相当于天子的参谋,尧在立嗣问题就曾经咨询过四岳。

2.四门。书上说,舜“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我觉得这个四门不是指普通的门,可能是官职,是用来探索四方情报的。我一开始怀疑是特务机构,但是恐怕没有那么先进,大概只是收集并把四方大事报告给天子。

3.十二牧。这十二个牧整天干的事,就是控制舆论,为天子歌功颂德,相当于宣传工具、政府喉舌,在他们的感化下,边陲地区的野蛮人纷纷宾服。牧这一官职,应该是指一方的行政长官,如荆州牧。所以这十二牧的正业还是行政长官,搞宣传是他们的副业。

4.司空。其实这个官职不可能出现这么早。司空的职责是掌水土事,舜时代的司空是治水成功之后的禹。

5.后稷。这是粮食部长,舜时粮食部长是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人出生时比较异常,所以一出生就被母亲遗弃了。但遗弃之后的事情更加异常,在冰天雪地中,鸟兽纷纷前来保护,于是母亲知道这不是一般人,才带回去继续养育。这人擅长种植,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温饱这个大问题,所以舜任命他为农官,掌管天下农事。

6.司徒。这是教育部长。舜认为“百姓不亲,五品不驯”的问题在和谐大舜社会中还将长期存在着,于是任命契为司徒,负责教育人民。

7.士。又称大理,是司法部长。后来有“士师”一职,不过那只是掌管刑狱的小官,春秋时期著名的柳下惠曾经担任过士师。而大舜时代的司法官是皋陶。皋陶这人不能小看,有人把他与尧、舜、禹并列为“上古四圣”,而事实上,禹也打算把帝位传给皋陶,但由于皋陶死得早,没传成。皋陶最大的成就就是细分了刑罚。《三国演义》里描述南方蛮夷之地时,有这么一句话,“其处无刑罚,但犯罪则斩”,不管犯什么罪,都是一刀下去,人头落地,极其简单粗暴。皋陶对原始社会的刑罚进行了革新,墨、劓、剕、宫、大辟,很是玩出了不少花样。

8.共工。大家都听过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但共工在大舜时代不是一个人,而是官职。受那位撞山的水神共工的影响,我一开始认为这也是管水利的,但是,既然舜已经设置了一个司空来掌管水土事,那就不可能重置一个官职来掌管水利了。这个共工大概是当时的工业部长,虽然当时工业并不怎么发达,但肯定是有些工程要做的,比如修个路挖个沟的。

9.朕虞。这是掌管山泽的官职,相当于林业部长。当时的林业部长,干的最多的应该是捕杀野生动物。当时可没有保护野生动物这一说,对于野生动物,尤其是大型野生动物,只有一个政策:杀!如果真遇到珍稀动物,比如凤凰、麒麟之类的,那还是要保护或者尝试圈养起来。

10.秩宗。这个官职我没想到现代相对应的,大概是办公室主任之类的,算是六部之一的礼部,负责各种活动的礼仪,比如祭祀。

11.典乐。这是玩音乐的,可见音乐对人类的重要性。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就已经设置了乐官了。

12.纳言。这是天子的近侍,负责天子与群臣进行沟通,把天子的话传给群臣,把群臣的话传给天子。

选文言分职,以事之缓急为序。故先禹平水土,次之弃主耕耨,次之契主礼义,次之皋陶主刑法,再次倕主工、益主虞,再次伯夷主祭祀,再次夔主乐,末之龙主纳言。

一个庞大而井然有序的行政系统形成了。

另一方面,舜还规定,每三年考核一次官员的政绩,有成绩者加以提拔,不称职者予以撤换。舜设官分职,使官员职守分明,办事效率提高,百业由此兴旺。

得到官职的二十二人,为报答领导的知遇之恩,踏实苦干,开拓创新,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三年之后,进行考核,“咸成厥功”,而禹的政绩最为显著。所以舜把天下传给他,一点也不奇怪啊。

第六节 孝子明君,生前身后

【原文】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八十五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译文】

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而闻名,三十岁时被尧举用,五十岁时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逝世,六十一岁时接替尧登临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视,在南方苍梧的郊野逝,埋葬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舜登临帝位之后,乘着有天子旗帜的车子去给父亲瞽叟请安,和悦恭敬,遵循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在有鼻为诸侯。舜的儿子商均不成才,舜就事先把禹推荐给上帝。十七年后舜逝世。服丧三年完毕,禹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就跟舜让给尧的儿子时的情形一样。诸侯归服禹,这样,禹就登临了天子之位。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分别在唐和虞得到封地,来奉祀祖先。禹还让他们穿自己家族的服饰,用自己家族的礼乐仪式。他们以客人的身份拜见天子,天子也不把他们当臣下对待,以表示不敢专擅帝位。

【评点】

舜帝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家庭、行迹,到他被尧帝选拔任用,最后成为中国上古五帝之一,无不具有传奇色彩。

纵观舜帝一生,可谓中国上古时代至孝至德的人。《尚书·舜典》赞誉舜帝:“德自舜明。”司马迁对舜帝一生评价也很高。他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的德行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概括:诚以修身,孝以齐家,仁以治国,和以平天下。

一、至孝至德,一生恭谨

相传,舜出生后目中有两个瞳仁,故又名重华。母亲早亡,父亲瞽叟又娶了个妻子,并且给他生了个弟弟,名叫象。父亲瞽叟心地险恶,继母愚悍奸诈,弟弟骄纵不法。为了让象继承家产,三人竟串通起来,要谋杀舜。可是舜仍然很恭顺,不失为子之道,待弟弟亲爱友善。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弟弟坚守孝悌,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十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让九个儿子与舜相处,观察他怎样待人接物。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使尧的九个儿子更加纯朴厚道,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舜靠自己的美德,在历山,使争夺土地的农民懂得了谦让;在雷泽,使争夺房屋的渔民化仇为友,和睦得如同一家人——“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这种种的政绩,使他英名远扬,每到一处,总有许多人紧随其后,逐渐形成了村落、乡镇、城市。

舜在位共三十九年,在他统治期间,政通人和,凤凰来翔,是空前的盛世。而他的儿子商均却是个无德无才的窝囊废。所以舜年老时,也仿照尧的做法,起用了治水有功的禹,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一百岁那年,他到南方去巡视,死在了苍梧之野。苍梧,山名,就是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山的九个山峰都相似,难以辨别,所以称为九疑。舜死后就葬在九嶷山下的旷野上。故舜与尧一样,都是禅位让贤的圣王。

舜一生的功德,大概可以概括为十点:

1.孝感动天。如《尚书》所说:“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丞丞,又不格奸。”《二十四孝图》里他为第一人。

2.厚德载物。耕历山,历山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不苦窳。“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其仁爱之德,有口皆碑,因而人人择舜而居,众望所归。

3.举贤任能。二十二位贤人,各司其职;荐大禹,治水成功;任命二十二贤才,得以天下大治。

4.纳言从谏。如《古今注》所言:“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枚。”做五明扇,设诽谤之木以表王者纳谏。

5.惩治奸佞。流共工,放灌兜,殛伯鲧,迁三苗。如《史记》所载:“……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6.以德化人。感化三苗:“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

7.扩大疆域。黄帝时疆域南到长沙,颛顼时疆域南到长江南沿,尧帝时洪水泛滥,三苗趁机作乱,直至舜帝,才征服三苗,使南边疆域直到五岭以南。“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8.敬敷五教。毕生推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鼻祖。

9.考核官吏。开创了中国官吏考核制度,如“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10.禅让帝位。禅让始于尧帝,止于舜帝。舜因子商均不肖而“不足授天下”,“乃豫荐禹于天,为嗣”。从大禹以后,历代帝王都是世袭制。

二、一代明君,身首何处?

关于舜的死因,一直是千古之谜,九嶷山上一直疑云重重。

历史记载: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

听到死讯以后,娥皇、女英跟到湖南,抱竹大哭,双双投水自尽;象想起哥仁爱的胸怀,要与这位异母兄长死在一起,就去九嶷山,哭死在舜的墓旁;舜的后母想舜的孝悌良心,在虹西面小山上,临江面悲痛哭泣,泪尽而亡。人们就叫这条江为舜江,这座小山为舜母山。

不过,这种说法却经不起推敲:

第一,几千年前的苍梧之地,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既没有知名的经济、文化中心需要视察,也没有强邻劲敌需要防卫,早已交出了权力的舜,南巡就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舜建都蒲坂,就是现在的山西永济县,与苍梧相距数千里,根据当时的交通条件,即使是每天以七十里的速度径直行走,也需几年时间才有一个来回。然而,舜当时已经将近百岁的高龄,即使他有心视察,但身体条件不一定允许。

第三,假设舜还是以高龄远行,为什么不带妻室儿女?既然决定不带家眷,娥皇、女英又为什么哭哭啼啼,赶到湘江,最后投水自尽?

据此,台湾的柏杨先生得出的结论是:舜之所以高龄远行,有不得已的苦衷,要么是武装押送,不得不往;要么是追兵在后,盲目逃生。两者必居其一。

我们可以猜测,舜在他最后的那次南巡的路途中,也许是中了埋伏,随行人员全部死亡,然后大禹可以说是舜帝一行遇到当地土著部落的袭击,然后把舜帝葬在九嶷山。

舜宽敞的议政厅里,从此安静下来,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在朱红的地板上,显得格外安详。花开花落,燕去燕来,这座议政厅却再也没等到往日的喧嚣,再也没盼回它原来的主人。

三、斑竹点点泪,滴滴是痴情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待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

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后来,她们两姊妹不愿苟活于人世,便相继投湘水自杀,追随舜帝而去。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上,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斑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有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记载说,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其情形很像孟姜女和韩娥,而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斑竹”。她们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阵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状之壮烈,真是旷世罕有,显示她们自始至终都是忠于丈夫的模范妻子。

这故事凄美哀婉,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雅士用大笔为它挥洒过浓墨。

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是最早的歌颂二妃的不朽诗篇。

四、尧天舜日:古典的乌托邦

从我们所能看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最早称颂尧舜的,当数春秋末期的孔子。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意思是,尧作为君王,该有多么伟大呀!太崇高了,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能够取法于天。他的恩德浩荡啊,百姓们不知道该怎样称颂他。他的功绩太卓著了,他的典章制度焕发着光彩。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是说,能够做到无为而治的,不就是舜吗?他干什么了?不过是恭恭敬敬地面南而坐罢了。

孔子以后,赞颂尧舜的人就更多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几乎人人都谈尧舜,但他们都是按照自己学派的理念来谈尧舜,取舍各有不同。不过尧舜故事的主流,还是和儒家的理念分不开的。有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可以把我们的思绪带到古人所幻想的尧舜时代。

南朝沈约在《四时白纻歌》中吟咏道:“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佩戴和服用仙草使容颜永不衰老,在尧舜的年代里人们有无穷的欢乐。)

清钱彩《说岳全传》有诗曰:“尧天舜日庆三多,鼓腹含哺遍地歌。”(在尧舜的年代里,人们都庆幸有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鼓着吃饱的肚皮,嘴里含着饭,遍地响起欢歌笑语。)

尧舜时代是古人所憧憬的黄金时代,有关尧舜的理念,是一种古典的乌托邦。

尧舜时代,最为后世推崇的当数“尧舜禅让”。

“尧舜禅让”,是一段妇孺皆知的远古时代的政治传说。但史书中开始有明确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已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经时隔几千年,对于它的真实性当时就有人怀疑,而且历来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四种说法。

第一,举贤说。据说,尧十六岁就显示出了治理天下的能力,到八十六岁那年,已经年迈体衰,就叫大家推荐和选举贤能的接班人,大家就推举了舜,这就是一般历史书上所说的“尧舜禅让”的故事。人们称这种说法为“举贤说”。

第二,畏劳说。有一些学者则不同意以上说法,他们认为尧舜禅让没有那么严肃和神圣,只不过人们不想承担这份辛苦的职务罢了。

《庄子》一书里也记述了禅让的故事: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又让天下于州支父子,州支的父亲推辞道:“我刚好得了忧郁症,准备治病,哪有心情治理天下?”后来,舜又让天下于善卷,善卷也拒绝了,而且还躲进深山老林里,后来竟不见踪影了。

对于这件事,韩非有更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尧在位之时,吃、住都很简陋,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帝王而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住的屋顶的茅草不整齐,房子的椽梁不雕饰,吃的是粗粮,咽的是野菜,冬天裹着兽皮,夏天披着葛布。现在,哪怕是一个守城门的士兵,收入也不会这样微薄。禹在位之时,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帝王之尊而高高在上,相反,他经常亲自背着工具参加劳动,由于辛劳,大腿上没有成块的肌肉,小腿上没有汗毛。所以,古时的让天下,只不过是少了一份微薄的俸养,却能远离奴隶般的辛苦,所以没有人愿意自己辛苦一生,到最后还把这份辛苦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第三,拥戴说。荀子、孟子等人,持否认禅让之说的观点。

有人问荀子:“尧舜禅让的事,是真的吗?”

荀子回答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所谓的禅让是肤浅的人们的传闻,粗俗的人们的解说,天子职位最高,权势最大,有谁肯让位呢?”

有人问孟子:“尧把帝位给了舜,这件事是真的吗?”

孟子说:“根本没有这回事,天子不可能把帝位让给他人。”

那么舜是怎样获得天下的呢?荀子说,他们是靠本身的道德来赢得人心的,孟子认为,那是靠上天的赐予和民众的拥护。在《孟子·万章篇》中有这样的记述:尧死之后,舜为了避开尧的儿子丹朱,便迁徙于南河之南,但是,天下的诸侯,都不去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打官司闹纠纷的,不到丹朱那里打官司或是寻找调解,却去找舜,人们编出歌谣来,不歌颂丹朱,却歌颂舜。由于人心所向,舜就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登了帝位。

事实上,不管尧禅让与否,民众和诸侯一起拥戴,天下就是舜的了。到了禹的时候,舜的故事又在禹身上重演,禹也顺利地登上了帝位。

这种没有阻挠的“拥戴”,与几千年后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第四,篡夺说。《史记》里有这样的记载:舜登上帝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改革:那些尧在位时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舜都给了他们相应的职位,历史上叫作“举十六相”,这显然是扶植亲信;尧重用的、信任的混沌、穷奇、杌、饕餮,舜同时除掉了,历史上叫作“去四凶”,这无疑是排除异己,经人事重新安排之后,已被架空了的尧,其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括地书》引用《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说:“舜囚尧,……使(其子)不与父相见。”据说,尧被囚禁的地点是平阳,舜先把尧软禁起来,不准他同儿子、亲友见面,然后逼他让位。最后,舜还把尧的儿子流放到了丹水。

因此《韩非子·说疑》篇里有这样的感叹:“古之所谓圣君明王,都不过是构党羽,聚巷族,逼上弑君,以求其利也。”有人问他原因,他清楚地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这些都是人臣弑君的典型例子。在此,一个“逼”字,就道出了尧舜禅让的真相。

尧让位以后,大概是可以安享天年的。因为他毕竟是舜的岳父,但当舜交出权力之后,他就没有享受到优待政策了。

根据史料记载,舜南巡途中,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他的妻子娥皇、女英得知这个消息后,来到湖南一带,过于伤心,投江而死。

历史,总会发出不同的回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当不了智者,至少也该当个仁者,为啥要把我们的先祖想得那么坏呢?正由于这样,尽管历史上不乏杂音,但是尧舜禅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美谈。

不管怎么说,那个时代,我们的祖先创立了高度的文明,几千年过去,尧舜时代依然是我们心灵的理想国。

我们翻开《五帝本纪》,就会发现黄帝、颛顼、帝喾所占篇幅极少,合起来不足全文的十分之一,而且叙述语言大多很空洞,很难让人对当时的文明有实际的印象,而尧、舜二帝,其事迹涉及面广泛,历历在目,而且制度完备、文明昌盛,全然是一个熙熙和乐的黄金时代。

五帝中,后世又以尧、舜二帝为荣,这是为什么?是尧的豁达大度吗?是舜的传奇成全了尧吗?还是尧、舜本来就是相互影响、相互燃烧、相互释放的圣者?就像磁场上的正负极一样,没有相互的引力,就不会产生电流一样吗?

为此,我在浩瀚的书海里寻找着历史的答案,历史半真半假地告诉我,他们既是人又是神。

“人皆可以为尧舜”“六亿神州尽舜尧”,也早已成为鼓励人们贤能为善的有力口号。由于尧舜功德高尚,人们常用“尧天舜日”比喻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假如非得用一句话来形容后世人民对这个时代的看法的话,那就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尧天舜日,永远乾坤朗朗!

第七节 五帝何以为篇首

悠悠华夏族历史,漫漫五千年文明。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人打小就记得“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名句,然而,多少年之后,当别人问起三皇五帝究竟是谁时,有多少人能记得清楚?

在《史记》中,“三皇”指天皇、地皇、泰皇。据载,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以后,群臣认为应冠以最尊贵的称号,于是李斯等人就奏请嬴政称“泰皇”。奏议中说:“古者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春秋纬》将“三皇”记为天皇、地皇、人皇。诸纬书所记之事,皆始于三皇。《春秋命历序》说,天皇有十二个头,地皇有十一个头,人皇有九个头,而且他们都活了一万八千岁。当然,这里并非实指其身上长有许多头颅,而是蕴指他们又各自分有许多部落,且延续的年代都十分久远。

此外,还有的古籍认为“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世本》、孔安国《尚书序》和皇甫谧《帝王世纪》中都有这样的记载。有的则认为是指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皇霸》、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中都持此说。而在《白虎通·号》中又存有另外两说,一则认为是指伏羲、神农、祝融;一则认为是指伏羲、神农、燧人。由此观之,三皇之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三皇到底所指何人,还有待后人考证。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啦,三皇所处时代在五帝之前,可是《史记》却以《五帝本纪》作为卷首,而没有记载《三皇本纪》,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都知道,五帝以前的历史,处于原始社会的混乱期,各原始部落之间分崩离析,征战频仍,虽有传说中的三皇出现,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混乱却没有因此而结束。黄帝出现以后,兼用仁德和武力,征服了天下诸侯,他被尊为一统天下的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帝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生活在国力强盛的武帝时代,大汉气象孕育出作者恢宏的气度和宏阔的视野,由伟大时代催生出的儒家大一统思想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倾向,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司马迁截取五帝作为《史记》开端的初衷。

此外,三皇时代较五帝时代更为古远,其相关资料更为零散,其传说内容的神话色彩也更为浓厚,人多以为有荒诞不经之嫌。再加之三皇的具体所指不一,而且次序不清,难有定论。比较而言,五帝的具体所指较为确定,其次序也较为清晰,而且有关传说资料可以在一些典籍中查证。这一点,也应该在司马迁的创作考虑之中。

大约可能基于以上原因,司马迁才未将三皇作为《史记》开头,而将《五帝本纪》置于《史记》卷首吧,我们也只能猜测了。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的最后以“太史公曰”的形式述说了他设置卷首第一篇的一些考虑和具体考证过程。他说,学者们常称“五帝”,而五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尚书》的记载只从尧开始,百家叙说黄帝的历史,文辞粗疏且不典范;《大戴礼记》中所载《五帝德》篇、《孔子家语》中所载《帝系姓》,其记叙都从五帝开始,而这两部书皆不被视为儒家正统经典,儒者也多不传习。为了对五帝的历史有一个较为完整、较为可信的记叙,司马迁本人曾经“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实地考证有关史实。

同时参照《春秋》《国语》等典籍,再把这些材料加以评议编次,选择其中言辞最雅正的,著录成了《五帝本纪》,列于全书的开头。

值得一提的是,《史记》中《三皇本纪》的缺失令后世有些学者感到遗憾。他们认为虽然有关三皇记载的典籍很不完备,但是三皇的缺失将无法明“君臣之始,教化之先”,因此,后世不断有人执笔弥补这一遗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而唐代司马贞则专门补作了《史记·三皇本纪》。

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