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数学家
谷超豪,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著名教授。24岁时蜚声数学界,名为《经典场——米尔斯扬》的研究论文作为专著出版。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正值东北三省被日寇占领、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刻。此时,7岁的谷超豪是温州市瓯江小学的一名学生。
每当老师给同学们讲述近代史上中国所遭受的耻辱时,谷超豪幼小的心灵就被深深刺痛,万分难受。他攥紧小拳头,下决心要为拯救祖国而发奋学习。
谷超豪对各门功课均有兴趣,而最有兴趣的还是算术。
文文雅雅的他,平时不大爱说话,除踢毽子外也不大喜爱运动。
但只要说到算术,他就特别活跃,而且喜欢独立思考。
他在上高小时,算术课本里有许多四则应用题,有的还十分复杂,难度很高。当时也有升学指导这类的书,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公式可套。
谷超豪想,做题目死套公式,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他就从念初中的哥哥那里借来代数课本,从中寻求解题的方法。
一天,算术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若每个童子分4只桃子,就多1只;若每个童子分5只桃子,就少2只。问一共有几个童子,几个桃子?
谷超豪第一个举手,迅速而又准确地说出了答案:“共有3个童子,13个桃子!”
老师十分惊诧他的数学才能,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谷超豪腼腆地回答:“我是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出来的,是从哥哥那儿借来的代数课本里学来的。”
老师当场夸奖了谷超豪,并肯定了他的学习方法,叫其他同学向谷超豪学习,不要死记硬背,要灵活地应用知识。
从此,谷超豪选定数学作为自己的攻读目标!
在读初中二年级时,谷超豪就读的中学被日寇的飞机炸毁了,只得搬到距离温州有一天路程的青田县,那里的生活本来就很苦,更何况是战争年代。
学校建在穷山村里,每天以一小碟青菜下饭。饭只能充充饥,根本吃不饱。这时,谷超豪染上了疟疾,因缺医少药,1个月要发病二三次。
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中,谷超豪在学习上尽量争取主动。他坚持不靠死记硬背,而是注意掌握每节课的基本知识内容,做到当堂的课当堂消化。
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有一个图形,它的4条边都是1尺长,问它的面积是不是1平方尺?”
班上的同学们都认为是1平方尺,而且对结论深信不疑,只有谷超豪站起来,边打手势边说:
“它的面积可以是1平方尺,也可以小于1平方尺。如果把四条边压到几乎成为一条直线时,它的面积就接近于零了。”
因为谷超豪重视平时积累,所以一到考试的日子,别人都在“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地复习,而他却胸有成竹,常常有空余的时间做其他事。
每当这种时候,他就会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解决难题。这样,他不仅帮助了同学,自己对书上的知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每次考试结果,他的成绩都是优良。
在初中就读期间,谷超豪接受了哥哥和一批进步同学的思想,参加了温州中学的“五月”读书会。
他读了《大众哲学》、《论持久战》等革命书籍,仿佛在他心头点亮了一盏明灯,懂得了黑暗的旧社会必将灭亡,光明的新中国一定会到来。
少年谷超豪,14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在白色恐怖的环境里做地下革命工作。此时,他仍不忘努力学好功课,希望用自己所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的新中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