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科普故事精华:科学之谜故事卷
6456800000008

第8章 奥秘篇(7)

更让人惊奇的是每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盆大的火球来回滚动,虽然电闪雷鸣,震天动地,却丝毫无损于金殿。而且雨过天晴后,人们便会发现,金殿的污垢都没有了,显得更加辉煌。这就是金殿的又一奇观——“雷火烧殿”。

这一切至今仍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谜团,谁也无法解释其中的缘由。

特洛伊遗址的发现

1870年至1890年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希萨尔里克发现了古城墙、街道及墓葬等大批珍贵遗迹,在西方引起极大轰动。他坚信这里就是荷马史诗中特洛伊的遗址。

这座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6世纪左右,位于小亚细亚半岛西端赫勒斯湾海峡东面的希洛克地区。由于其地处欧洲和亚洲商业交通要道,因而日趋繁荣,在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15世纪盛极一时。

考古学家将特洛伊城遗址的文化堆积分作九层。从最下面的第一层向上到第五层属青铜时代早期,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到前1900或前1800年,有城堡、王宫等建筑,这时的特洛伊已是小亚细亚地区西北部的文化中心。最上面的第八层和第九层属于希腊人居住时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统治时期。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堡城建立,特洛伊城逐渐湮没。

1873年6月,谢里曼在遗址中发现了金器,并将遗址中清理出的金器一一转移,其中包括金王冠两顶以及许多金片、神像、珠宝首饰等,总共将近9000件。当初土耳其政府给谢里曼发放挖掘许可证的前提是发掘出的文物必须有半数上交,而谢里曼却违背规定,将特洛伊的宝物悉数偷偷运出土耳其。谢里曼本想将这些珍宝在《荷马史诗》的故乡希腊展出,但希腊政府在土耳其政府的压力下,拒绝接受这批宝藏。最后,这批宝藏被运到了德国柏林。半个世纪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来收藏在柏林博物馆的特洛伊珍宝神秘消失。直至1996年,在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的一次展览上,特洛伊珍宝才重见天日。

特洛伊遗址是充满神话的古代遗址,谢里的发现向世界展示了一段失落的人类文明。

解秘古罗马竞技场

古罗马竞技场又称“古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帝国王公贵族观看人与人、******或兽与兽竞技厮杀的场所。

这是公元1世纪古罗马帝国在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伟大胜利和强大武力,强迫8万犹太俘虏修建的。整个工程共用了10万立方米的石材和300吨用于勾联条石的铁条。公元3世纪和公元5世纪,由于雷击和地震的破坏,竞技场曾经两次修缮。

如今,人们将古罗马竞技场视为文明奇迹,可是2000年前,这里却是满足贵族们嗜血欲望的娱乐场。

竞技场内,兽与兽斗,兽与人战,人与人争。当角斗士与角斗士之间相斗时,双方必须作生死决斗,败者的性命操纵在看台上寻欢作乐的贵族们手中,他们将大拇指向下,败者遭杀;若大拇指朝上,败者可免于一死。古罗马的角斗场上还曾出现过女性的身影。角斗场上的厮杀是残忍的,更残忍的是观众视之为乐的铁石心肠。有人说,只要你抓一把台上的泥土,轻轻一捏,就可以看见印在手上的血迹。

工程如此浩大的古罗马竞技场是如何修建的呢?2004年10月,德国建筑学家海因茨·于尔根·贝斯特向现代人揭开了古罗马竞技场建筑的秘密。根据他的研究,为了搭建古罗马竞技场,当时的人们还发明了大型“起重机”,以将沉重的砖瓦、石料等建筑材料运到高处。贝斯特推测,为了建造竞技场,罗马人至少制造了30台以上的“起重机”。

考察队走进楼兰古国

楼兰是汉代西域一个强悍的部族,他们居住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罗布泊的西北缘。楼兰人的首都就是着名的楼兰古城。据记载,那时的楼兰国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繁华之邦。可是,在以后的几百年里,楼兰国突然从地图上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外患的代名词和文人墨客思古怀幽的对象。

公元1900年3月,瑞典人斯文豪廷和他的维吾尔族向导奥尔迪克闯入到罗布泊。他们在瓦砾中找到了一片碎陶。并确定这就是古代楼兰人的遗物。

1934年4月,斯文豪廷带着队伍又来到了罗布泊。他们在罗布泊东北面的一个沙丘下找到了一个墓穴。墓穴的棺材内躺着一具蒙着毯子的女性木乃伊。据分析,木乃伊生前是身份尊贵的公主,生活在距今2000年的楼兰古国。

从1979年到1980年,新疆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三次深入详尽的调查,进一步弄清了楼兰的真实面目。

科学家们挖出的楼兰遗址是一座边长300多米,面积10万平方米的正方形城堡。城堡中街道的痕迹依稀可辨。考古队员在城中发现了三间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大屋子,残存的墙壁高2米,厚1.1米,雕梁画栋,显示出当年的豪华。

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楼兰遗址发掘出一具完整的女尸。经先进仪器测定,女尸已在当地沉睡了3880年。她头戴毛绒毡帽,身穿绫罗长袍,腰围丝带,脚踏皮靴,穿着十分高贵。

神秘洞穴棺的发现

江西贵溪龙虎山有一个洞穴,内藏有四、五十口棺材,最初是被一群到野外游玩的中学生发现的。

青年学生的意外发现,引起了考古工作者注意。他们来到这个洞穴,惋惜的是这棺木中的一些随葬品已被窃贼盗走,可以肯定这些死者是清代及以前的人,这些棺木已在这里存放了几百年。

就在这神秘洞穴的两公里远,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墓穴群”,这就是有着“空中博物馆”之美称的龙虎山穴棺所在地。这是一个悬崖峭壁,在峭壁中部的岩穴中有着一个很大的山洞。透过那洞口已风化了的木门,人们便可以看见那存放于洞内的数千具木棺。

多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这一洞穴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们通过对其中几个穴棺的考察,发现它们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留下的,在这些木棺中所存在的木乃伊及其随葬品,如:青铜剑、帛画及一些小工艺品等稀世文物都已成为研究战国时期江西文化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古代文献的记载,考古学家初步肯定,出现在这里的“穴棺群”是当时居住在这一带的畲族人的墓群。

那么古代的畲族人为什么要费尽力气将棺木放到悬崖之上而不葬于土地呢?他们又是如何在那种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将沉重的木棺搬入高不可攀的悬崖洞穴的呢?这附近神秘山谷中的棺木与这里“龙虎山穴棺”又有什么联系呢?是什么原因使这两处的尸体都不腐烂而成为木乃伊的呢?

地质学家们经过对这里考察后提出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在这龙虎山的岩石中含有放射性微量元素,是它们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所以,遗体放入了洞穴后就在这放射性元素的保护下,受不到细菌的侵蚀而保存了下来。同时,人们还在这里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将两只鸡杀死,一只放在洞内,一只放在洞外。一周后,人们发现放在洞内的一只鸡新鲜如故,而放在洞外的一只则早已腐烂。由此,人们肯定了这岩洞确有防腐功能。

突然现世的巴尔米拉遗址

巴尔米拉遗址是叙利亚的一座古城,曾是波斯湾到地中海途中的重要城市。

1957年,在叙利亚沙漠地带的石油管道工程附近,施工人员偶然发现了一处地下墓穴。辉煌的巴尔米拉历史便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敞开了它深邃的大门。由于巴尔米拉地处几种文化的交汇处,其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艺术和建筑既有古希腊、古罗马恢弘大气的风格,又有本地传统和波斯文化的神秘与华丽。巴尔米拉废墟至今还保存有中央大街、石刻凯旋门、贝勒神庙、太阳城大殿、王宫和雕像等遗迹。

在城中曲道回廊处有宫殿残墙,一条斑驳的古道通向大殿深处,这就是着名的巴尔米拉大街。大街建于公元2世纪哈德民皇帝统治时期,全长1600米,皆为石方铺面。与石道并行的是横贯城市的天廊水道。这种天廊水道建筑奇丽,气势宏大。一根根间隔10米的浮雕石柱高10米,直径达1米。据传,其中的一些石料采自埃及阿斯旺。石柱横托起沉重的青石水槽,槽下柱顶处嵌着华灯油座。石槽横悬在10米高空,相连成一条巨龙,仰卧在蓝天白云里,十分壮观。长长的廊柱,高大的门和门廊式街道是巴尔米拉城的特色,也是最让人神往的地方。

这座古城有一个庞大的地下墓室,这个地下墓室非常大。能容纳200多人,需经过分成几段的阶梯方能进入。这座地下墓室里面曾摆设着死者半身塑像,现在已被搬离了墓室,陈列在世界的几个着名博物馆内。

这些美丽的文明残骸散布在荒凉的沙漠中,矗立在道路两旁的750根石柱骄傲地高昂着头,向今天的人们展示着昔日的风光。

探秘中国金字塔

在辽宁西部山区发现5000年前的女神庙积石冢群以后,人们期待着能有更惊人的发现。果然没有让人们失望,几年后,在这个5000年前的神秘王国——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又发现了一座5000年前的圆锥型“金字塔”式建筑和红山文化时期的冶钢遗址,还出土了一批很有研究价值的玉雕。

在距离女神庙1000米的小土山上,到处散布着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文”字纹彩陶片以及冶钢坩锅片,这个现象引起辽西考古发掘队领队孙守道的注意。1989年夏,孙守道经过初步发掘证实,这座土山竟是全部用人工夯筑起来的,地上部分土堆直径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内石圈的直径为60米,外石圈的直径约为100米。夯土层次分明,估计总量在数十万立方米以上。金字塔的形状为圆锥形、小抹顶。土山上面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每一层石头伸进去10米,高度为1米,山下面亦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金字塔顶部是冶钢遗址,有1500个炼红铜的坩锅。在大金字塔周围,还有30多座积石冢,这些积石冢都是圆锥形、大抹顶。

考古工作者对围绕在大金字塔周围的小字塔群进行了部分发掘,出土了大批玉器,收获是丰富的。一座积石冢的中心大墓里出土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头部有两个大玉环,胸部佩带着双龙相交的勾云形玉佩,头的上部有玉箍,腕部有玉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死者双手各握一玉龟,一雌一雄,相配成对。有人认为,玉龟可能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死者可能是个仅次于王者的首领人物。也有的人认为,玉龟可能是当时氏族部落集团的图腾崇拜物或保护神。

中国罗马城的考证

在《汉书·陈汤传》记载,在公元前36年的秋天,由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领的4万汉朝军队,分兵两路,在康居与匈奴郅支单于率领的军队短兵相接。书中写道:“望见年于城上立五彩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这“鱼鳞阵”三个字,引起了史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关于“鱼鳞阵”的记载只此一处。学者们分析,要想把军队排列成“鱼鳞阵”,需要高度的组织训练并有相应的阵列条规来指导。而这支训练有素、阵列周密的部队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有人分析它很可能是一支罗马军队。

这支罗马军队是怎么来到东方的呢?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戴维·哈瑞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公元前55年出任叙利亚总督的克拉苏,发动了对帕提亚的战争。公元前54年,他率领4万多人的大军,入侵帕提亚,双方在卡雷展开了激战。战斗开始后罗马人就处于劣势。帕提亚人以优势兵力,包围了罗马人,箭发如雨,罗马人为了抵御利箭的进攻,只好组成方阵,把盾牌立在周围。这是典型的罗马战术队形,即连锁盾龟甲形攻城阵。而帕提亚人却有办法破坏他们这种阵法,他们从盾牌的上方或下方射入利箭,造成了罗马人的大量伤亡。在这场战斗中,克拉苏死在了战场上。剩下的一小部分,由克拉苏的儿子率领,经过10多年的辗转迁移,最后成为北匈奴的附庸。公元前36年,汉军与匈奴一战之后,他们便在中国境内消失了。这就是这支罗马军队的来历。

戴维·哈瑞斯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他于1989年底再次来华,寻找关于这一问题的材料。他最终在一份公元前9年的地图的帮助下,确认了“罗马城”位于兰州西北约300千米的永昌镇附近。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考证

在非洲埃及金字塔下,有一个用巨大的天然石头雕刻而成的石像,它就是名闻遐迩的斯芬克斯石像——狮身人面像。这尊石像高22米,宽57米,仅耳朵就有2米长。

传说斯芬克斯是埃及远古时代的一头妖怪,吃人无数,为了让人们记住埃及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这个恶魔,所以用整块石雕刻出了它的形象。

还有一种说法:大约在公元2500年以前,古埃及第四代法老卡夫勒检查为他建造的陵墓,在地上,他看到有一块被废弃的巨石,就命令工匠按照他的相貌,雕成一座狮身人面像,用来纪念金字塔的完工。

然而,这座狮身人面像又修建于何时呢?狮身人面像是刻在石灰石床岸上的,所以它坐落在一个壕沟里。壕沟的四壁给地质学家提供了令人感兴趣、但又不确凿的证据。它们被水严重侵蚀的事实,表明这个壕沟是在公元前5000年前开凿的,因为历史上这一地区的降雨量只有那时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