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拿破仑传
6458300000029

第29章 江(9)

与此同时,拿破仑这位精于计算的天才也受挫了。在阿布基尔海战大败之后,他估计重建法国海军舰队须耗时十年。如今,时间已过去了一半,英国却变得更加强大。在短暂的和平期间,法国军队远征埃及未能成功,竟然靠英国的船只送回家乡。英国占领了好望角和其他殖民地,而法国却有着比重建海军更迫切的任务。

而且,皇帝对舰船知之甚少。他能设计大炮,铸造、安装每一颗螺丝钉,修理每一个车轮和每一个辎重车的车辕。他也知道骑兵部队的马匹何时需要重新掌钉,花费多少。他还准确地知道一个战地面包作坊一天能生产多少面包。他拥有渊博的知识,这是使他卓越不凡的秘诀之一。无论是平时或是战时,部下都害怕他在纸上或战场上随时进行的检查;同时,他们对统帅的无所不知深感敬畏。这就确保了他所有的军事思想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

可是,想要了解军舰,就得长年待在军舰上,正如要想了解大炮,就得成天与大炮为伍一样。虽然海军将领们对统帅如此迅速地熟悉了海军的情况感到惊奇,称赞他的提问和命令深得要领,但他们的评价不过是专家对天才的外行所做的善意的褒奖而已。拿破仑很清楚这一点。他没有强大的海军,也没有杰出的海军统帅,而且他从未假手他人来指挥作战。为此,他发明了一项新型战术用以打击英国。他准备封锁从汉堡到塔朗托的海岸,不准英国船只进入。这样,他便可以通过贸易战来消灭这个贸易大国。同时他又重新拟订入侵计划,因为他只要踏上英国的土地,便会感觉自己又成了司令官,那么一切又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如同在远征埃及前一样,他现在又开始在布伦研究起航与登陆的可能性。在陆地上,他有超凡的想象力,他的计算能力借助于超凡的想象力使他无往不胜。虽然他的每一次战役都不是靠想象取胜,但是他确实实现了他预测的结果。然而在海上,他并不是专家,而只是个外行,他第一次成了旁观者。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炮艇挣脱了缆绳,他在海岸边给约瑟芬写信。在其他任何的私人信件中人们都不曾见到过类似的字句:“这是多么宏伟的场面啊:预警炮发出的火光照亮了整个海岸;大海在怒吼,波涛汹涌;人们一整晚都处于不安与惊恐之中!但是在永恒的大海与夜空之间飘荡着一个美好的精灵:所有的人都得救了。我带着这样的感觉入眠,仿佛做了一场浪漫史诗般的梦,这美好的情景能让我相信我一定是只身静观。”

这是怎样的场面啊!可是也不过是一个场面罢了!在15年后,奥西恩般的旋律又一次在他心中响起。拿破仑变得浪漫起来。这位艺术家的结束语是多么令人感动而又意味深长啊!他突然觉得被人夺取了他用以创作的素材,孤身一人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之中——在字里行间人们可以听出——他似乎有些慌恐。

这陌生的情况诱使他犯了一个错误。尽管暴风雨来袭,但他仍下令检阅海军。海军总司令布律克斯却拒绝为此做准备。皇帝来了,发现没有任何准备检阅的迹象,便派人找来了海军总司令。随后便发生了下面可怕的一幕!

“为什么你不执行我的命令?”

“天气这么恶劣,陛下您跟我一样都看得到。难道您想让勇敢的士兵们冒生命的危险吗?”

皇帝脸色铁青,周围站着惊呆了的军官。“先生,我已经下达了命令,结果如何都与你无关。你需要做的只是服从!”

“陛下,恕我无法服从。”

可怕的寂静。拿破仑走上前去,手中握着马鞭,虽然没有举起,却做出威胁的手势。海军总司令退了一步,手按在剑柄之上。人们都愣住了。

“你必须在24小时内离开布伦,回荷兰去吧。马贡副司令,请执行我的命令!”

皇帝开始检阅,伴随着的是尚未停息的暴风闪电。有20只大舢板翻船。水手们与海浪搏击。皇帝跳上第一艘小船逃命而去,大家纷纷效仿。第二天,海岸边冲上来200具尸体。

在拿破仑的一生中,这样的意外事故仅此一次。是失策,是暴行。一名军官不服从命令,这是一个不祥的征兆。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征兆。

一年前有一个美国的发明家来到巴黎,向法国海军提供两大发明:其中之一是蒸汽轮船,由蒸汽而不是风力推动船只;另一项是可以发射鱼雷击沉船只的潜水艇。“这人是个骗子!”拿破仑这样评价富尔顿。其实当时富尔顿的实验已经初见成效,但拿破仑却将其置之脑后。如果此人献上的是机关枪或是战地电报机的设计,拿破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买下。

拿破仑没有战胜英国,因为他在这点上缺乏胜利的信心。他的失误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他的自信在这一点上很不足,因为他自身在这方面知识有限,而且还因为地域限制无法接近敌人。在陆地!是啊,如果能从陆地上发动进攻,夺取这个岛屿就好了!因此,现在他又打算像五年前取道艾拉进攻印度一样。但这需要安定和时间。

首先他必须维持和平,这是他这几年来的努力所得到的结果。加冕之后他立刻在一天之内写信给六个国王。这六封信根据每位收信人的性格以不同的体裁写就,斟字酌句,甚至连如何签名也是煞费苦心。下面是一封他写给波斯国王的信:

“由于我声名远播,您应该听说过我是谁,我做过些什么,我如何使法国凌驾于西方各国之上,我对东方各位国王有着怎样的兴趣……东方人勇敢有智谋,却因为不懂某些技术,忽略士兵操练,因此在与北方士兵作战时总是失利……请写信告诉我您的愿望,我希望我们之间能重新建立起友谊和贸易关系……在登基的第一年,我在杜伊勒利宫里给您写了这封信。拿破仑。”在按东方习俗给此信加注的标题中,他用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头衔:波拿巴,法国人的皇帝。这显然是为了使波斯国王明白,拿破仑与远征埃及的那位鼎鼎大名的波拿巴将军是同一人。

当他在这封信上签字的时候,旁边还放着一封写给英国国王的信,虽然当时两国还处于交战状态。这封信他写得极为感人,但是也有着浓浓的政治意味:“……士兵们流了这么多血却毫无目标,难道政府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我迈出这第一步,但我不会觉得丢脸。我想,我已经向世界证明,我并不害怕战争,也不害怕胜负难测的命运。虽然我的心向往和平,但是这场战争丝毫无损于我的名声。我请求陛下,不要错失恢复世界和平之良机!不要把这个难得的机会让给您的子女!现在就是绝佳的时机,来使所有的狂热之情平息下来。一旦错过这个时机,战争将会驶向何方?陛下在过去的十年里赢得了无数的领土和财富,比整个欧洲所拥有的还多。您还能从战争中得到什么!”

如果敌人将最后几句用到拿破仑身上,他一定会哑然失笑。但这次呼吁也毫无成效。无论是英国,还是整个欧洲大陆都无法容忍这个贫民出身的皇帝和他的政权。各国君主准备第四次联合起来反对法国。

在和平的那几年里,他还算满意。马尔梅松宫的亲信们形容他是兴致高昂的。但是现在他又得重新拿起武器,并不得不认识到,“事物的天性和力量注定这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斗争将继续下去,因为敌人不断联合起来对付我们,迫使我们主动出击,以免被他们消灭”。这是事实,既非自负,也无苦涩。他自己没有创造这些事物的天性,但至少对之做了巩固。因为革命初期法国的战争纯粹是抗击国王们进攻的防御战,但后来,凭借这支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及其统帅的天才,防御战变成了征服战。

那些真实的计划大多来自他那无边无际的想象,但他一直懂得与想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今,看到被他击败两次的对手又来挑衅,计划本身开始跨越边际也就不足为奇了。在19世纪,在西方,这位皇帝原本还想再维持十年的和平,以便在亚洲与英国一较长短。现在,在受到欧洲持续的复仇欲的刺激后,他才确定建立一个欧洲帝国的计划。这项具有最大功效的事业将第二次被尝试,也是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最终,它将归于失败。

可见,拿破仑这个最伟大的政治理想源于他的个人防御本能。如今,在反对他的新集团形成之际,他的理想首次发生了转变:多年来,他的内心只有亚历山大大帝的形象,如今出现了查理曼大帝。他到亚琛拜谒了他的陵墓。“欧洲将永无宁日,”他当时对亲信说,“直到出现一个能一统欧洲的领袖为止。各国国王向他俯首称臣,他分封给将军们领地……同时授予他们官职。人们会觉得这设想是对古老帝国的翻版?其实,天下本就没什么绝对新鲜的事物!”

拿破仑理想的缓慢转变,得益于从历史幻想中汲取营养,并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为对他而言,这种加洛林王朝的努力意味着放弃,所以他急切地向它奔去,仿佛他想得到的只是区区一座城池。他急于建立查理曼大帝的帝国,这是个新的理想,显示出他的狂热。他的这份狂热驱使他在原有目标尚未达到之前,又奔向新的目标。

11

靠急行军赢得的胜利 特拉法加 奥斯特里茨战役前夕

印度和摩拉维亚 “用我的名字给你们的孩子起名” 两个皇帝 欧罗巴合众国

在北方,从春季开始就驻扎着他的军队。这支军队随时整装待发,准备实现一再拖延的登陆大不列颠岛的计划。到了秋季,当确认奥地利将发动新的进攻时,他在两天内改变计划,在两个星期后实施计划,令整支部队向东挺进。当敌人听到他第一步行动的消息时,法军已闪电般地越过莱茵河。从海岸出发时,他曾向达武口授了进攻奥地利的完整作战计划:“行军的秩序和持续时间,纵队集合的地点,闪电进攻,敌人的动向与失误,所有这一切他在两个月前、在200英里外就预见到了。”

奥地利完全有理由发动进攻。在意大利新国王的权杖上雕刻着威尼斯的象征——狮子。这件事以及对******的占领,足以警告哈布斯堡王朝别再冒险越过阿尔卑斯山,而是在德意志领土内与法军决一胜负。英国慷慨出资,俄国在反法联盟中的势力更是不可估量,正如当年因拿破仑远在埃及,俄国军队曾取得胜利时那样。新沙皇似乎已决定,要让欧洲改变对俄国之前的偏见,因此他转变形象,拔剑指向欧洲的这位暴君。拿破仑的战术已为人们所熟悉,这次盟军将用他的战术对付他。

但是这位天才胸中怀有制胜的新法宝。他布置军队急行军,在奥地利人反应过来前,像铁桶般地将他们围困在乌尔姆。法军不费一枪一弹,就迫使奥军全部投降。“我实现了我的目标,仅仅通过急行军就消灭了奥地利军队。现在我要掉头进攻俄国了。他们输定了。”

由于获得胜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他已不愿多费笔墨来加以描述。“我已经超负荷工作。”他写信给约瑟芬,“一个星期以来,我每天都全身湿透,双脚冰凉。”在接受乌尔姆要塞的奥地利军队投降时,周围的元帅们身着金光闪耀的军服,第一次在国外显示他们的荣耀,拿破仑自己却穿着普通士兵的军服,披着肘部和下摆都烧破了的灰色斗篷,戴一顶没有帽徽的凹陷的帽子,背着手站在宿营地的火堆旁,没有一丝显示出他是皇帝的迹象。

像在马伦哥大捷那天一样,他又提出议和。他派人给被打败的奥地利皇帝送去了一封私人的劝告信。信中的语气仍是那么直率,令欧洲的外交官们极为不安:“您明白,如果我利用这次幸运向您提出,作为讲和的条件,您得保证不加入与英国的第四次联盟,那是很公平的……如果我能将我的人民的安宁与您的友谊联结在一起的话,我会感到无比的荣幸。因此,尽管在您的周围有许多我的强敌,我还是向您提出缔结友谊的要求。”与此同时,他向维也纳进发。

在进军途中,他受到了一个新的打击。他得知,在他的陆军获胜两天后,英国海军在特拉法加附近重创法国舰队,法国海军几乎全军覆灭,18艘法国战舰被击沉。虽然敌军指挥官纳尔逊战死,但法国的海军总司令也落入敌军之手。几年前他在大漠里听到法军在阿布基尔海战中大败的消息,难道现在悲剧又要重演?振作一点!那时候的境况要比现在糟糕百倍!至少如今没有大海横亘在我们与巴黎之间,我们不需要船只。他加速进军维也纳,敌人则毫无抵抗地弃城而逃。

然而,特拉法加传来的消息坚定了奥地利皇帝弗兰西斯的信心,而沙皇亚历山大的信心更为坚定。两人都努力拉拢普鲁士,这使谈判陷入僵局。拿破仑试图以土耳其为诱饵来争取俄国沙皇的计划也徒劳无功。布吕恩上演了一场大型的捉迷藏游戏,每一方都想拖住对方,谈判代表们尽让自己的国家出丑。只有拿破仑随机应变,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在业已准备完毕的大决战的两天前,他写信给在布吕恩谈判的塔列朗说:

“如果将威尼斯交给萨尔茨堡的选帝侯并将萨尔茨堡交给奥地利,我将不会反对。我要的是维罗纳……为了意大利王国……如果选帝侯有兴趣的话,他可以自封为威尼斯的国王……